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体秩序与文学权力:《文心雕龙》文体学论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鹏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9-176,共8页
刘勰之文体学思想,以其宗经思想为原则,通过辨体,结合文体之秉受与传输经旨的功能,以对文体秩序的申明与论定而赋予社会生活领域中存在的各类文体以文体权力和文学权力。此权力得自于儒家经典,又归属于文体自身,在发展实践中获取其历史... 刘勰之文体学思想,以其宗经思想为原则,通过辨体,结合文体之秉受与传输经旨的功能,以对文体秩序的申明与论定而赋予社会生活领域中存在的各类文体以文体权力和文学权力。此权力得自于儒家经典,又归属于文体自身,在发展实践中获取其历史合理性与现实存在价值。刘勰的文体学思想是从经典导源,通过论述文体场域中不同层级的文体传输经典义理的功能与文学特性,构建出一个文体秩序井然,文学权力明确而又存在等差的文体场域。不同时代的作者同样享有对各类文体接受、掌握和予以变创发展的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体秩序 文学权力 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附庸而邦国:清代“词教”论的发生与展开
2
作者 傅宇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词教”观念长期以“诗教”之附庸存在。从清代起,“词教”观念经历了依附、独立、升华的过程。依附阶段,阐发“温柔敦厚”宗旨为主,发掘出“词教”之离合性特征;独立阶段,张惠言确立“词教”宗旨为“意内言外”,包世臣继之正名并强化... “词教”观念长期以“诗教”之附庸存在。从清代起,“词教”观念经历了依附、独立、升华的过程。依附阶段,阐发“温柔敦厚”宗旨为主,发掘出“词教”之离合性特征;独立阶段,张惠言确立“词教”宗旨为“意内言外”,包世臣继之正名并强化,周济则扩展其思想内涵与表现方法;升华阶段,谭献发现了“词教”的“乐教”内涵。“词教”独立化过程交织着“政教批评”与“文体秩序”的演进理路。从前者来看,“词教”先后受清代文化政策、今文经学、“乐以节情”观念影响;从后者来看,“词教”独立性的发展体现了“词”在“文体秩序”中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教” “诗教” “乐教” 政教批评 文体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