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儿童视角小说的文体意义与文化意味 |
沈杏培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2
|
格律论和评价系统在语篇中的文体意义 |
戴凡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
3
|
论唐代小说中公牍文的叙事功能及其文体意义 |
程国赋
何亮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4
|
汉代拟作的文体意义 |
吕逸新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5
|
唐代状元赋的文体意义 |
王士祥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6
|
论汪曾祺小说的文体意义 |
熊修雨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7
|
文学泛化及其文体意义 |
邓晓成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5 |
9
|
|
8
|
无限性的文本——《城与市》的文体意义 |
吴义勤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9
|
论明代小说选本对传奇小说的改编及其文体学意义 |
任明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0
|
南朝公文体俳谐文的文体学意义 |
陈玉强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1
|
《史记》入集的篇章考察与文体学意义 |
汪雯雯
蒋旅佳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2
|
大小戴《礼记》篇题及其文体学意义——以出土简帛为起点的考察 |
陈丹奇
丁宏武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3
|
秋瑾文体革新理论与实践考论 |
龚喜平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4
|
英文商务合同的文体特征及翻译 |
文永超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5
|
岭南与江南的“互文”——论叶灵凤后期的方物风土书写 |
赵普光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古文声调的实现方式及其现代启示 |
余祖坤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