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纯文学”的出场与词的现代文体地位的确立
1
作者
孙启洲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7-205,共9页
杂糅胡夷里巷之曲而成的词体,在其兴起之初并未能取得与诗、文相等的文体地位。无论是古典词学中的尊体论还是卑体论,都指向依经论词的阐释理路,暗含着诗尊词卑的内在逻辑,均可视为经学话语体系对于词体地位的压抑。直至晚清民初,现代...
杂糅胡夷里巷之曲而成的词体,在其兴起之初并未能取得与诗、文相等的文体地位。无论是古典词学中的尊体论还是卑体论,都指向依经论词的阐释理路,暗含着诗尊词卑的内在逻辑,均可视为经学话语体系对于词体地位的压抑。直至晚清民初,现代纯文学观念的传入和渗透,词体的独特审美价值得以彰显,其独立的文体地位也逐渐得到学界认可。与此同时,纯文学史观不断地被内化于中国文学史的撰述之中,使以审美为本质的现代文学观念得到巩固并广为传播,词体也借此进入现代学者所书写的文学史之中,其现代文体地位得以最终确立。此一过程足可表明,从杂文学观到纯文学观,从经学话语到美学范式,文学理论话语的递嬗,直接造成文体序列的重塑,以及古典文学研究格局的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文学
词体
文学史
文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梅尧臣“诗主讽谕”说提出背景新探——兼论“北宋诗文革新”概念的适用度问题
被引量:
3
2
作者
成玮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73,共7页
梅尧臣有两首五古标举诗的讽谕精神,学界向来视为他的诗论代表作。然而梅氏所言如此,意在抵御时人重文轻诗之说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实为权宜举措,并不能反映其诗学的核心旨趣。重文轻诗乃是宋仁宗朝文坛的主流风尚,既表现于观念层面,又表...
梅尧臣有两首五古标举诗的讽谕精神,学界向来视为他的诗论代表作。然而梅氏所言如此,意在抵御时人重文轻诗之说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实为权宜举措,并不能反映其诗学的核心旨趣。重文轻诗乃是宋仁宗朝文坛的主流风尚,既表现于观念层面,又表现于制度层面。通常被划入"诗文革新"者阵营的那些作家,对此风尚态度不一,文学思想因而呈露出某种分化态势。由此看来,"北宋诗文革新"这一通行概念,内部蕴藏着种种张力,其适用程度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尧臣
讽谕精神
文体地位
诗文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纯文学”的出场与词的现代文体地位的确立
1
作者
孙启洲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7-205,共9页
文摘
杂糅胡夷里巷之曲而成的词体,在其兴起之初并未能取得与诗、文相等的文体地位。无论是古典词学中的尊体论还是卑体论,都指向依经论词的阐释理路,暗含着诗尊词卑的内在逻辑,均可视为经学话语体系对于词体地位的压抑。直至晚清民初,现代纯文学观念的传入和渗透,词体的独特审美价值得以彰显,其独立的文体地位也逐渐得到学界认可。与此同时,纯文学史观不断地被内化于中国文学史的撰述之中,使以审美为本质的现代文学观念得到巩固并广为传播,词体也借此进入现代学者所书写的文学史之中,其现代文体地位得以最终确立。此一过程足可表明,从杂文学观到纯文学观,从经学话语到美学范式,文学理论话语的递嬗,直接造成文体序列的重塑,以及古典文学研究格局的新变。
关键词
纯文学
词体
文学史
文体地位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梅尧臣“诗主讽谕”说提出背景新探——兼论“北宋诗文革新”概念的适用度问题
被引量:
3
2
作者
成玮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73,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制度
思想与文学的互动:北宋前期诗坛研究"(编号:11YJC751012)阶段性成果
文摘
梅尧臣有两首五古标举诗的讽谕精神,学界向来视为他的诗论代表作。然而梅氏所言如此,意在抵御时人重文轻诗之说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实为权宜举措,并不能反映其诗学的核心旨趣。重文轻诗乃是宋仁宗朝文坛的主流风尚,既表现于观念层面,又表现于制度层面。通常被划入"诗文革新"者阵营的那些作家,对此风尚态度不一,文学思想因而呈露出某种分化态势。由此看来,"北宋诗文革新"这一通行概念,内部蕴藏着种种张力,其适用程度是有限的。
关键词
梅尧臣
讽谕精神
文体地位
诗文革新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纯文学”的出场与词的现代文体地位的确立
孙启洲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梅尧臣“诗主讽谕”说提出背景新探——兼论“北宋诗文革新”概念的适用度问题
成玮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