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写本时期文献的摘录和附益
1
作者 伏俊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0,共10页
春秋之前的写本文献主要是“官府文献”,其功能是“典藏”,用于国家重要典礼或贵族的“六艺”教育。战国以来,用于士人交流的“非官府文献”开始流行。这类文献在文本形态上的主要特征是它的流动性,而摘录和附益是流动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春秋之前的写本文献主要是“官府文献”,其功能是“典藏”,用于国家重要典礼或贵族的“六艺”教育。战国以来,用于士人交流的“非官府文献”开始流行。这类文献在文本形态上的主要特征是它的流动性,而摘录和附益是流动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摘录,就是对已有文献选择抄录和改写。附益,则是在原文献前面、后面或中间增加相关内容。写本时期由于使用情境的改变、使用方式和使用目的不同,文本的功能随之变化,从而引起文本形态和文体特征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本时期 文本形态 摘录和附益 文体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语程度副词的文体特征
2
作者 赵宏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8,共7页
本文使用中古时代、近代和现代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料对日语程度副词的文体特征进行了考察,确认了中古时代程度副词汉文训读语和和文语的文体对立,明确了近代程度副词在随意场合和郑重场合口语中的文体差异,并根据程度副词在现代资料中的... 本文使用中古时代、近代和现代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料对日语程度副词的文体特征进行了考察,确认了中古时代程度副词汉文训读语和和文语的文体对立,明确了近代程度副词在随意场合和郑重场合口语中的文体差异,并根据程度副词在现代资料中的出现度,将其文体分为文章语、正式日常用语、中性日常用语、随意日常用语、俗语,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现代程度副词的文体特征。另外,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时代的变迁,日语程度副词在文体上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程度副词 文体特征 文体变化 中古时代 近代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新闻报道形态变化
3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母体特征 文体变化 科技发展 展示方式 视觉新闻 体裁特征 现场直播 现场报道 动的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变相”、“变文”的“变”
4
作者 王骧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1期37-,46,共2页
关于燉煌文艺中“变相”、“变文”的“变”字意义,过去曾有好几种不同的解释,例如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说:“所谓变文之变,当是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变相是变佛经为图相之意.”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旧版... 关于燉煌文艺中“变相”、“变文”的“变”字意义,过去曾有好几种不同的解释,例如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说:“所谓变文之变,当是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变相是变佛经为图相之意.”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旧版)说:“变者即佛经演变之意,与俗文之通俗化之义相同.”孙楷第认为“变当非常解”,“歌咏奇异事物的本子就叫作变文.”此外还有人把“变”字当作梵文的音译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以“变”为文体变化或演变的解释是用“变”字的普通义来解释“变文”、“变相”中“变”字的特指义,是一种想当然的说法,不一定切当.“变”当非常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 变文 佛经 游魂 王维 文体变化 梵文 本纪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讲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