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诗文合一”到“诗文划界”——论文学革命发生后新诗语言调整与文体发展的互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玮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0-136,共7页
文学革命后,口语入诗、诗歌散文化的追求曾导致"诗文合一"、诗文不分的倾向。随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诗歌和散文文体界限不清的问题引起了创作界和理论界的重视,对诗歌文体独特性的追求促使作家们对新诗语言进行调整和加工。... 文学革命后,口语入诗、诗歌散文化的追求曾导致"诗文合一"、诗文不分的倾向。随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诗歌和散文文体界限不清的问题引起了创作界和理论界的重视,对诗歌文体独特性的追求促使作家们对新诗语言进行调整和加工。通过对诗歌语言"形象的加工"和"声音的加工"的自觉追求,新诗语言逐渐与口语拉开了距离,这有力地推动了新诗文体的完善。从"诗文合一"到"诗文划界",这一现象揭示了文学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文体形式发展的关系,这也包括现代文学的文体发展对文学语言变革的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 新诗 语言调整 文体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文体旅深度融合背景下体育赛事“三进”活动的实践路径
2
作者 刘春华 黄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419,共7页
为推动体育跨“圈”、形成赛事入“圈”,实现赛事“流量”转为经济“增量”,构建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新服务,研究新时代文体旅深度融合背景下体育赛事“三进”活动,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核心要义,也是形成“赛... 为推动体育跨“圈”、形成赛事入“圈”,实现赛事“流量”转为经济“增量”,构建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新服务,研究新时代文体旅深度融合背景下体育赛事“三进”活动,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核心要义,也是形成“赛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抓手。基于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体育赛事“三进”活动在生态与文化IP协同赋能、社区治理与社会关系双向重构、供给场景与消费潜力创新激活的价值意蕴,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人本城市具象化、生态文明场景化、文化自信主流化下“三进”活动形成的理论逻辑;结合对体育赛事“三进”活动在景区、街区、商圈开展的现实困境的分析,打造“低干预—高附加值”景区赛事绿色发展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街区赛事协同发展模式,完善“流量—数据—资本”商圈赛事增值发展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旅融合发展 体育赛事 赛事“三进”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小说文体的演变与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长篇小说
3
作者 朱宪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5-70,共6页
本文立足于19世纪初俄罗斯文学背景,探讨了俄罗斯长篇小说文体最初的演变和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普希金、莱蒙托夫和果戈理的长篇小说在文体上的形态和特性,论述了他们的代表作品在俄罗斯长篇小说文体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俄罗斯 小说文体 文体演变 文体发展 19世纪 三四十年代 长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锺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91,共13页
文艺史的研究一定要打通中西古今,建构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型学。只有打通中西古今,才能抓住各种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型的本质特征。凡文艺总是从表现的角度来反映外物的,广义的诗学之本体论在于此。文体不仅有孕育产生的过程,而且其特征也有... 文艺史的研究一定要打通中西古今,建构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型学。只有打通中西古今,才能抓住各种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型的本质特征。凡文艺总是从表现的角度来反映外物的,广义的诗学之本体论在于此。文体不仅有孕育产生的过程,而且其特征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而某一种文体在其发展中也会产生出新类型来,亦即其类型也会转换。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作为基本类型划分的体裁四分法,既非来自中国古代,亦非来自西方,它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特殊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四体划分的文体概念形成的关键在于"现代散文"概念的明确。现代散文起源于杂感,杂感在向杂文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絮语散文,形成了小品文。小品文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形成高潮,使得散文得以与新诗、戏剧和小说并列,这样就产生出了四体划分的文体框架。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其最根本的矛盾乃是实用性与文学性的矛盾。报告文学是散文中时代感最强的写人记事、作者并可以直接议论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由狭义散文向广义散文作一定程度的延伸——包括向着小说的靠拢、对各种社会科学知识的涵容以及政论哲思的抒写,却不能作过度的延伸:这就是报告文学的本体论。相互对立的"大散文"概念与"文体净化"说,都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体划分的形成 文体发展的总规律 文体与文类 戏剧的定义及本体论 杂文的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评《中国古代文学》
5
作者 刘光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I0003-I0003,共1页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结晶,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的存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重读并阐释中国古代文学,极具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由陈兰村、梅新林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从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切...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结晶,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的存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重读并阐释中国古代文学,极具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由陈兰村、梅新林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从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切入,以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为主线,通观历代,推陈出新,变革体例;以文体发展为经,以代表作家和经典作品的解析为纬,重点选取耳熟能详的作家与作品进行品鉴和赏析,有助于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经典名家名篇的特色形成清晰全面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文体发展 作家与作品 名家名篇 文学体裁 文化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