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从字顺”的曲解与误读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德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94,共7页
韩愈文论中的"文从字顺"与"怪怪奇奇"说法义蕴相通,均为对"词必己出"的独创精神的强调,是对"气盛言宜"说的具体阐释。后人将这两个义蕴相近的说法看作矛盾对立的两种文学审美倾向,既有拘泥于... 韩愈文论中的"文从字顺"与"怪怪奇奇"说法义蕴相通,均为对"词必己出"的独创精神的强调,是对"气盛言宜"说的具体阐释。后人将这两个义蕴相近的说法看作矛盾对立的两种文学审美倾向,既有拘泥于字面而造成误解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论者出于自身文学思想立场而进行的故意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从字顺 怪怪奇奇 误读 曲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抄读”与“文从字顺”——读《中石抄读古文辞》
2
作者 刘守安 《书画世界》 2003年第2期12-14,共3页
书家欧阳中石教授喜爱抄读古代名诗名文,他认为这是治学与治艺相结合的一种路径和方法。中国古代的文人便有『抄』书之传统,『抄书』的过程便是诵习与思考的过程。『抄书』要在『读书』。对所书之『文』心领神会,掩卷成诵。所『书』之... 书家欧阳中石教授喜爱抄读古代名诗名文,他认为这是治学与治艺相结合的一种路径和方法。中国古代的文人便有『抄』书之传统,『抄书』的过程便是诵习与思考的过程。『抄书』要在『读书』。对所书之『文』心领神会,掩卷成诵。所『书』之字迹方能淋漓酣畅,风神独具。此为『文从字顺』之新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家 抄读 文从字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育与文从字顺
3
作者 郝艳林 《榆林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38-138,共1页
语文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也是人文根本。语文教育核心是听说读写,本质是语言学习与应用。而文从字顺是其最低要求,也是其最高要求。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听说读写 语言学习与应用 文从字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妙点拨,“下水”引领——以“文从字顺”写作为例
4
作者 洪沛宁 《教育界》 2022年第35期2-4,共3页
“文从字顺”是中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指的是作文语言表达清楚准确,行文通顺流畅。教师要结合实例,指明写作注意要点,根据教材“写作实践”布置的三道题目,依次解析文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此外,教师还要提供“下水”范文,进行随文点评... “文从字顺”是中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指的是作文语言表达清楚准确,行文通顺流畅。教师要结合实例,指明写作注意要点,根据教材“写作实践”布置的三道题目,依次解析文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此外,教师还要提供“下水”范文,进行随文点评和写作策略指导,给学生一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从字顺 文题解析 “下水”范文 写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写作,培育行文能力
5
作者 仪新华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5年第1期80-81,共2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写作”定义为“表达”,要求学生“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不少学生的写作思路和灵感来自不同的作文范例,学生“人云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写作”定义为“表达”,要求学生“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不少学生的写作思路和灵感来自不同的作文范例,学生“人云亦云”,写的作文看似“滴水不漏”,实则没有灵魂,没有彰显个人的想法和个性,缺乏灵性。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个性化写作教学,不仅要培育小学生的行文创作能力,还要帮助他们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懂得如何分析问题、阐述观点,做到流利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思路 个性化写作 书面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文从字顺 行文能力 教学实践 独立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教材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6
作者 田立法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4年第8期78-79,共2页
在小学阶段,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习作实践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语用能力,这个非常重要。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习作能力 小学生 小学阶段 文从字顺 巧用教材 语用能力 具体明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翻译症的主要表现形式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悦萍 贾柱立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3年第1期110-113,125,共5页
列举和分析翻译症的九种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原译与改译的对比,使学生加深对典型翻译症的认识,克服翻译症产生的危害,提升翻译作品的质量。
关键词 翻译症 文从字顺 原语 译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翔集”是“时而飞翔,时而停歇”吗 被引量:1
8
作者 蒋丹馨 周掌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9-70,共2页
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收录了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其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教材注"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停息。"粗粗一看,文从字顺,细加推敲,却让人疑窦丛生:"锦鳞游泳"... 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收录了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其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教材注"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停息。"粗粗一看,文从字顺,细加推敲,却让人疑窦丛生:"锦鳞游泳"写水中鱼自由自在地游动,只有一个动作,岸上的沙鸥却"时而飞翔,时而停歇",有两个动作,这样描写显然缺少对应;为了把沙鸥既飞翔又停歇的意思讲明白,教材添加了"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阳楼记》 语文教材 范仲淹 文从字顺 游泳 自由自在 九年级 停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1
9
作者 唐雨晴 《成才之路》 2012年第35期37-37,共1页
一位视写作如洪水猛兽的学生竟然能写出一封文从字顺、情真意切的情书,李海林老师由这种写作分裂现象归结出“真实的写作”理论,即“真实的言语任务”“真实的言语环境”“真实的言语成果”,而这所谓的“真实”,我认为就是写作的读... 一位视写作如洪水猛兽的学生竟然能写出一封文从字顺、情真意切的情书,李海林老师由这种写作分裂现象归结出“真实的写作”理论,即“真实的言语任务”“真实的言语环境”“真实的言语成果”,而这所谓的“真实”,我认为就是写作的读者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意识 中学生 作文教学 培养 初中 言语环境 文从字顺 “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文讲评课:评改联动提效益
10
作者 徐亚玲 《教师》 2013年第30期68-68,共1页
怎样在作文讲评课上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呢?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我觉得除了常规的剖析... 怎样在作文讲评课上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呢?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我觉得除了常规的剖析病文问题、推荐佳作学经验之外,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自主修改情况以及借助同伴批注再修改的情况,让学生在修改过程中真正获得“有意义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讲评课 效益最大化 评改 语文课程标准 修改情况 义务教育 文从字顺 修改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基于写作能力的建构
11
作者 陆海燕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0年第6期29-29,共1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习作教学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那么,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习作教学 核心素养 文从字顺 写作能力 视域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具体明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读、练——三招培养彝族小学生汉语言表达能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锋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18年第7期49-49,共1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应该"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简单的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应该"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简单的标准,对于彝族地区农村小学生而言却是一个巨大的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彝族地区 语言表达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培养 文从字顺 基本能力 口语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习作教学“一体化”的价值与追求
13
作者 彭辉鳌 《今日教育》 2021年第4期53-55,共3页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对小学习作教学的表述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可见,小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对小学习作教学的表述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可见,小学习作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高学生连贯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习作教学 语言文字 文从字顺 目标与内容 语言运用能力 一体化 具体明确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摭谈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14
作者 靳艳平 《青海教育》 2016年第6期21-21,共1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根据日常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教学的年段目标也对此予以了明确说明,这些都反映出新的写作教学理念.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根据日常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教学的年段目标也对此予以了明确说明,这些都反映出新的写作教学理念.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写作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应该怎么教授等三方面予以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从字顺 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 情怀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文教学三步法
15
作者 王连福 《成才之路》 2010年第20期44-45,共2页
《语文教学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一改过去大纲中“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 《语文教学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一改过去大纲中“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重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抒发真情实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笔写我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三步法 教学标准 文从字顺 生活需要 感性经验 生活实际 真情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学科话语表达与传统教学思辨
16
作者 邓晓玲 《四川教育》 2018年第4期17-17,共1页
语文学科话语表达是一道棘手的教学话题,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很多时候都能轻松化解。思辨一:话语表达的关键点是文从字顺如何使学生的思维系统化,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变成一句句通顺完整的句子?因为写作方法难... 语文学科话语表达是一道棘手的教学话题,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很多时候都能轻松化解。思辨一:话语表达的关键点是文从字顺如何使学生的思维系统化,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变成一句句通顺完整的句子?因为写作方法难以讲清,于是有的教师就眉毛胡子一把抓,凡是涉及写作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学方式 话语表达 语文学科 思辨 板块 写作方法 文从字顺 内心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级学生写句能力培养策略谈
17
作者 胡巧慧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6期82-83,共2页
一年级是学生语言从无意识“学”到有意识“习”的转化时期,是语言规范化表达的开始。语言学中,句子是语言最小的交际单位,是表达“文从字顺”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学习书面表达,应从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开始,这是学生将“口头语言”转化... 一年级是学生语言从无意识“学”到有意识“习”的转化时期,是语言规范化表达的开始。语言学中,句子是语言最小的交际单位,是表达“文从字顺”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学习书面表达,应从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开始,这是学生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习作起步的基础。因此,在学生学习写话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句子的概念,引导学生规范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级学生 培养策略 能力 学生语言 语言规范化 文从字顺 书面表达 书面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生活的精彩在习作中流淌——浅析“生活习作”教学的特点
18
作者 傅惠敏 《教师》 2013年第27期66-66,共1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习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强调与突出的是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习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强调与突出的是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从中折射出习作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既然是写“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习作 生活 教学 中流 语言运用能力 “自己” 文从字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文教学之我见
19
作者 席晓华 《成才之路》 2012年第24期38-38,共1页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部分的总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由此看来,本要求主要呈现以下两大特点。一、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强调自由表达,无拘...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部分的总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由此看来,本要求主要呈现以下两大特点。一、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强调自由表达,无拘无束写自己所想,以我笔写我心,这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在倡导和追求的。三年级是接触写作的初始阶段,从写简单的三两句话转入写段落甚至篇章,这中间存在一个很大的跨度,学生难免会觉得吃力,这个转折点的适度把握至关重要。为了消除学生对作文的陌生感,我的第一次作文课是由一张照片展开的。我先让学生选一张自己最喜欢的照片,在背面写上名字并用纸条盖住再交给老师。上课时,我随机抽出一张照片问大家“这是谁?”学生自然很快说出照片的名字。我紧接着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个性 文从字顺 日常生活 自由表达 教学实践 照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写作教学的四个切入口
20
作者 张萍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2期67-69,共3页
写作能力是一种语言思维能力,透过写作展示了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思维活动的范围、视野的广阔程度、思想情感的高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 写作能力是一种语言思维能力,透过写作展示了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思维活动的范围、视野的广阔程度、思想情感的高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目前当代初中生,面临着看到题目无内容可写,无米为炊的问题,即便"生拉硬拽"想出写作素材,也难以运用流畅的语言,文从字顺地表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素材 初中写作教学 文从字顺 义务教育 当代初中生 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思维能力 思维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