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南朝文人乐府诗演进述论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加夫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55,共5页
-
文摘
与同期的文人徒诗、乐府民歌对照来看,南朝的文人乐府诗有自己的演进轨迹。刘宋是整个南朝文人乐府诗发展的创始时期;南齐文人以"赋题法"制作乐府诗,为文人乐府诗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路;梁陈时期,文人创作的边塞乐府诗、清商新声乐府诗、七言乐府诗蔚然兴起,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南朝文人乐府诗的创作实绩对唐代各诗体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
关键词
南朝时期
文人乐府诗
演进过程
“赋题法”
边塞乐府诗
清商新声乐府诗
七言乐府诗
-
Keywords
the Southern Dynasties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论南朝文人乐府诗的主题取向
- 2
-
-
作者
刘加夫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2,54,共6页
-
文摘
南朝文人乐府诗的主题取向主要集中在怀人思乡、感伤衰亡及杀身卫国、孤高愤世等几个方面 ,虽大致没有超出前代乐府诗设定的范围 ,但表现形式更丰富多样 ,表现手法更细腻生动。南朝文人乐府诗对上述主题的表达 ,或情思哀伤 ,或意气风发 ,或感慨深沉 ,或语辞愤激 ,显示出极高的情感价值。相对来讲 ,同期文人徒诗则普遍缺乏激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二者恰成鲜明对照。
-
关键词
南朝
文人乐府诗
主题
情感价值
-
Keywords
Southern dynasties
Literati' Yuefu poems
themes
feeling value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南朝文人乐府诗意象论
- 3
-
-
作者
刘加夫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齐鲁文化中心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5,共5页
-
基金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项目"魏晋南北朝文人乐府诗史论"(2007098)
-
文摘
从本质上讲,南朝文人乐府诗不同于非乐府诗的写作特点在于它的虚拟性。非乐府诗所写的内容多为作者亲身经历的事件和当下感知的情境;乐府诗则因其写作的拟代传统而形成对当下情事的疏离,所写内容多出于臆想和虚构。这种虚假化的写作方式对南朝文人乐府诗意象的艺术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拟"使意象具有递相沿袭的特点,"虚"则形成了意象的装饰性和象征性特征。同时,随着诗坛风尚在齐梁时代的变迁,南朝文人乐府诗中也表现出了某些写实的倾向,这些诗中的意象多是具体可感的。
-
关键词
南朝文人乐府诗
意象
虚拟
装饰和象征
-
Keywords
literati
Yuefu songs during the Southern Dynasties
Image
Invention
ornamentation and symbolization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曹操与建安文学
- 4
-
-
作者
黄立新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31-36,共6页
-
文摘
文学史上的所谓“建安时代”大致是指汉末魏初。这段时间不算长,但在文学上,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首先,是文学观念的变化和文学社会地位的提高。其次,是名家辈出,创作繁荣,开了一代新风;尤其是诗歌,它以被后世誉之为具有“风骨”的大量作品,打破了两汉近四百年来文坛诗歌的沉寂状态,出现了百花争艳的盛况。建安文学获得很大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汉末的黄巾大起义冲垮了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的思想藩篱,作家们经历了“世积乱离”的生活磨炼,都是重要的原因。然而,如果当时没有曹操那样一个思想解放、重视文学事业的强有力人物的倡导和支持,也是不可能取得那样巨大的成就的。曹操对建安文学作出了哪些贡献呢?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谬误之处,期望获得指正。
-
关键词
曹操
建安文学
文学史
建安时代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文人乐府诗
文人诗歌
文士
独尊儒术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