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刘勰的核心文学观念——“文之枢纽”本质意义新探 |
陈良运
|
《江海学刊》
|
1988 |
1
|
|
2
|
略论刘勰的“文之枢纽” |
李继唐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3
|
|
3
|
《辨骚》是一篇文学意义上的《宗经》 |
刘淮南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4
|
《文心雕龙》的修辞论 |
谢红华
|
《学术研究》
|
1988 |
0 |
|
5
|
《文心雕龙》和《周易》的关系 |
王小盾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6
|
|
6
|
《淮南子》与《文心雕龙》 |
马白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3
|
|
7
|
刘勰《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 |
周振甫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6 |
4
|
|
8
|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徵圣”、“宗经”论的理论及其关系 |
冯春田
|
《齐鲁学刊》
CSSCI
|
1989 |
1
|
|
9
|
《文心雕龙》的十大贡献——评张国光先生对《文心雕龙》的批判 |
杨树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1
|
|
10
|
略论《文心雕龙》理论体系 |
贾树新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0 |
|
11
|
简论《文心雕龙》的美学结构系统 |
熊重生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12
|
《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漫谈 |
韩玉生
|
《经济经纬》
|
1987 |
0 |
|
13
|
谈《文心雕龙》的表现形式的特点 |
穆克宏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4
|
论《文心雕龙》“征圣”“宗经”的基本思想 |
毕万忱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0 |
1
|
|
15
|
《文心雕龙·辨骚》质疑 |
马宏山
|
《文史哲》
|
1979 |
6
|
|
16
|
略谈《文心雕龙》与儒家文艺思想的关系 |
穆克宏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
17
|
宗经辨骚 |
萧华荣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2
|
|
18
|
《宗经》刍议 |
刘建国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19
|
再谈刘勰对浪漫主义的态度问题 |
黄海澄
姜保夫
黄广华
|
《齐鲁学刊》
|
198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