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对其文学创作的三大影响
1
作者
匡永亮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128,共7页
在中华文化史上,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实践,在继承前代士人的基础上,在士人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关联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典型体现,就是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促使了...
在中华文化史上,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实践,在继承前代士人的基础上,在士人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关联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典型体现,就是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促使了其作品“词彩华茂”语言风格的形成;二是使其作品“骨气奇高”“情兼雅怨”的情感特征更加突显;三是使其创作了大量的赞体文,并使这一文体范式得到了确立,彰显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的双重特征。这在密切了士人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关系的同时,对我们认识和理解曹植的文学创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文献
整理活动
语言风格
情感特征
赞体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整理活动方式对消除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谢军
刘显斌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71,共3页
采用实验法,比较安静休息、轻松整理活动和专项整理活动方式对运动后血乳酸的清除、消除心理疲劳的效果。结果发现:积极性的整理活动效果明显优于安静休息;轻松整理活动和专项整理活动对血乳酸的清除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轻松整理活动对...
采用实验法,比较安静休息、轻松整理活动和专项整理活动方式对运动后血乳酸的清除、消除心理疲劳的效果。结果发现:积极性的整理活动效果明显优于安静休息;轻松整理活动和专项整理活动对血乳酸的清除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轻松整理活动对消除心理疲劳的效果优于专项整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活动
方式
赛艇运动员
血乳酸
心理疲劳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整理活动在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通图
陈爱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58-159,共2页
通过教学证实 ,整理活动在体育课的重要性 ,它能清除疲劳 ,促进体力恢复 ,使身体放松和心理愉快 ,发展心肺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关键词
整理活动
体育教学
体力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静式气功在体育课整理活动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宋卫东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7-58,共2页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在深入挖掘静式气功功理的基础上 ,采用对比实验 ,比较了两种整理活动对学生运动后 2项生理指标 ,1项心理指标的影响 ,结果显示 ,采用静式气功的实验组在运动后学生的身体恢复方面 ,功效独到 ,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关键词
气功
整理活动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育课的整理活动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正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前大、中、小学体育课的结构仍然采用“三部制”,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结束部分主要是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是使人体由剧烈活动的状态,逐渐过渡到安静的状态。为什么要做整理活动呢?因为体育运动要消耗大量的氧,而剧烈的体...
目前大、中、小学体育课的结构仍然采用“三部制”,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结束部分主要是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是使人体由剧烈活动的状态,逐渐过渡到安静的状态。为什么要做整理活动呢?因为体育运动要消耗大量的氧,而剧烈的体育运动大部分是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的,机体内积累了一些代谢物质(如乳酸等)。这些物质需要在运动后继续增加氧的供应才能逐渐消除。另一方面,在剧烈的运动时,大量的血液流往活动的肢体,血液向心脏的回流除靠心脏的收缩力外,还要借助肌肉节律性收缩所形成的挤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活动
小学体育课
体育运动
结束部分
基本部分
准备部分
收缩力
整理
放松
放松法
放松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初中体育课整理活动的探讨
被引量:
2
6
作者
蔡习林
杨兴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S1期18-19,共2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南通市第二十中学85级初一(3)班49人,84级初二(2)班53人,为实验组,85级初一(2)班50人,84级初二(3)班50人为对照组。二、主要手段:轻松自然的走,慢步跑,深呼吸,自我按摩,轻轻击拍身体的有关部位,简单的徒手体操...
研究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南通市第二十中学85级初一(3)班49人,84级初二(2)班53人,为实验组,85级初一(2)班50人,84级初二(3)班50人为对照组。二、主要手段:轻松自然的走,慢步跑,深呼吸,自我按摩,轻轻击拍身体的有关部位,简单的徒手体操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活动
放松练习
初中体育
徒手体操
自我按摩
实验组
自我感觉
活动
性游戏
教材性质
练习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生理角度谈体育课的整理活动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辉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46-47,共2页
整理活动是指正式运动练习后,旨在加速肌体恢复的身体练习。它的目的是使肌体的功能得以恢复,使人体由紧张激烈的肌肉活动状态逐步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整理活动是加速消除疲劳。
关键词
整理活动
身体练习
安静状态
指正式
结束部分
磷酸原系统
肌肉
活动
运动强度
恢复手段
场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理放松训练在体育课整理活动中的运用
8
作者
王明
张家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S1期57-58,共2页
一、研究目的整理活动是体育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轻松、愉快的放松活动,能使上课时上升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调节心理有利于转入文化课的学习。
关键词
整理活动
放松训练
体育课
身体机能
体育教学
放松练习
文化课
放松
活动
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节奏感明朗的轻音乐伴奏徒手操作整理活动的研究
9
作者
李春梅
冯希娥
姬存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119-121,124,共4页
1 问题的提出运动后的恢复是一个值很注意的问题。恢复和训练本身同样重要。实践证明,在每次训练或大的比赛之后,如果恢复不好,就会造成过度训练,引起运动能力下降或者影响比赛成绩。引起疲劳的因素之一就是乳酸的堆积,特别在进行极限...
1 问题的提出运动后的恢复是一个值很注意的问题。恢复和训练本身同样重要。实践证明,在每次训练或大的比赛之后,如果恢复不好,就会造成过度训练,引起运动能力下降或者影响比赛成绩。引起疲劳的因素之一就是乳酸的堆积,特别在进行极限或次极限运动时,由于运动强度大,耗氧量高,而运动员吸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体内氧气供应不足,肌肉活动就会以无氧代谢方式——糖酵解供能,产生大量的乳酸,由于乳酸堆积,体液PH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活动
音乐伴奏
血乳酸含量
运动员
节奏感
运动能力
过度训练
运动强度
运动训练
比赛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我暗示”用于体育课整理活动的探讨
10
作者
傅星浩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3期10-12,共3页
体育运动时机体需要一定的物质生成能量,被消耗的物质必须得到恢复,机体才能继续运动,如果被消耗的物质得不到恢复,继续运动将导致疲劳积累而发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所以,恢复和运动本身一样重要,没有疲劳就没有锻炼;同样,...
体育运动时机体需要一定的物质生成能量,被消耗的物质必须得到恢复,机体才能继续运动,如果被消耗的物质得不到恢复,继续运动将导致疲劳积累而发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所以,恢复和运动本身一样重要,没有疲劳就没有锻炼;同样,没有恢复也就没有提高。体育课的整理活动与课的基本部分同样重要,它对消除疲劳,加速学生机体的恢复和提高及处理好体育课与文化学习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校体育课的整理活动主要是着眼于身体放松,很少见到把“自我暗示”心理放松用于体育课的整理活动。据了解在运动训练中它已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活动
自我暗示
运动训练
文化学习
物质生成
机体需要
心理放松
体育教学
疲劳积累
体操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准备和整理活动
11
作者
汤国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39-,38,共2页
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准备活动是在进行基本部分教学和训练前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它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活动水平,增强肌肉组织中毛细血管扩张,扩大物质和气体的交换...
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准备活动是在进行基本部分教学和训练前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它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活动水平,增强肌肉组织中毛细血管扩张,扩大物质和气体的交换面积,加大吸氧量,缩短教学训练中的工作适应过程,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活动
体育教学
身体练习
吸氧量
心血管系统
毛细血管扩张
结束部分
适应过程
中枢神经系统
肌肉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静力牵张练习在整理活动中的应用
12
作者
裴耀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0年第2期55-59,共5页
所谓静力牵张方式的整理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整理活动中采用一些伸展肌肉的动作方法,使运动后肌肉的长度、弹性和横断面积基本上恢复到运动前水平。在体育课和运动训练后,通常都要进行整理活动。做整理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使人体由紧张的...
所谓静力牵张方式的整理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整理活动中采用一些伸展肌肉的动作方法,使运动后肌肉的长度、弹性和横断面积基本上恢复到运动前水平。在体育课和运动训练后,通常都要进行整理活动。做整理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使人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相对安静的状态;二是消除剧烈运动所造成的疲劳,预防或减轻运动后出现的肌肉酸疼。特别是大运动量的训练课后,整理活动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活动
静力牵张
肌肉酸疼
运动训练
剧烈运动
体育课
横断面积
动作方法
训练课
大运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静力牵张对消除肌肉疲劳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
10
13
作者
苏静
夏健松
+1 位作者
刘彤
林凤玲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6-66,共1页
体育系学生田径专业10人,其中实验组5人;对照组5人;重点体校篮球队36人,其中实验组18人,对照组18人;重点体校田径队30人,其中实验组15人,对照组15人进行实验。实验次数为10次大负荷训练,每次大负荷训练后,实验组做一套特别编制的静力牵...
体育系学生田径专业10人,其中实验组5人;对照组5人;重点体校篮球队36人,其中实验组18人,对照组18人;重点体校田径队30人,其中实验组15人,对照组15人进行实验。实验次数为10次大负荷训练,每次大负荷训练后,实验组做一套特别编制的静力牵张练习,对照组只做一般性的整理活动。每次训练完后让76位受试者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为:大负荷训练后的自我感觉,下次训练前的身体情况,主要负荷部位疲劳恢复情况。共收回有效表72张,回收率为96%,其中实验组为36张,对照组36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牵张
肌肉疲劳
大负荷训练
实验组
体育系学生
疲劳恢复
分解代谢
对照组
田径专业
整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法
被引量:
9
14
作者
杨雪芹
《体育学刊》
CAS
1997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游戏法
准备
活动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任务
动作技能
整理活动
技能教学
教学方法
体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
15
作者
文慧
王安翔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6-246,共1页
现今,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健美操的不断发展使它并不局限于健身俱乐部中,已经成为了各大高校的宠儿。许多高校成立了健美操专业队,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健美操运动员。但因健美操是在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伴奏下,采用大量的下肢跑跳和肩部关节活...
现今,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健美操的不断发展使它并不局限于健身俱乐部中,已经成为了各大高校的宠儿。许多高校成立了健美操专业队,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健美操运动员。但因健美操是在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伴奏下,采用大量的下肢跑跳和肩部关节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进行练习,在训练中由于各种因素很容易发生损伤。因此,将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减小到最低限度,是当前高校健美操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健美操教学
健美操运动员
运动损伤
新兴体育运动
健身俱乐部
关节
活动
幅度
结束部分
音乐伴奏
运动技术
整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中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探讨
被引量:
4
16
作者
张喆
韩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866-867,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中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后采用积极的整理活动、合理的补充营养、保证休息和睡眠等恢复方法,对运动员专项成绩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事实证明,恢复和...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中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后采用积极的整理活动、合理的补充营养、保证休息和睡眠等恢复方法,对运动员专项成绩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事实证明,恢复和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训练后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中跑
运动性疲劳
训练
整理活动
专项成绩
文献资料法
睡眠
休息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育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被引量:
5
17
作者
金保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36-37,共2页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很不够,……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体育教学如何...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很不够,……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体育教学如何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教育思想
当代科学
运动处方
体育工作
运动负荷
整理活动
伤害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不同教材内容安排谈体育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
被引量:
3
18
作者
石应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79-82,共4页
随着体育科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体育愈来愈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学校体育也不例外,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它必将推动我国教...
随着体育科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体育愈来愈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学校体育也不例外,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它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1983年的全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为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不少同志在研究体育课的运动量和密度这一课题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练习密度
学校体育
教材内容
中学体育课
运动量
整理活动
组织形式
基本体操
平均心率
体育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我暗示用于体育课结束部分的探讨
被引量:
2
19
作者
沈建华
董美仙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课正向科学化方向迈进,许多体育教师寓心理学知识于体育课之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平时看课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忽视了体育课结束部分的整理活动,时间不能保证,草率结束;内容单调枯燥;有的虽较重视生理上的放松...
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课正向科学化方向迈进,许多体育教师寓心理学知识于体育课之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平时看课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忽视了体育课结束部分的整理活动,时间不能保证,草率结束;内容单调枯燥;有的虽较重视生理上的放松,却忽视了心理上的调整。上述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下一节文化课的学习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把自我暗示用于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即使之成为调节生理负荷,同时也调节心理负荷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束部分
小学体育课
自我暗示
整理活动
体育教师
生理负荷
心理负荷
实验班
对照班
身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体会
被引量:
1
20
作者
杨光荣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5-16,共2页
所谓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自己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他们不仅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进行体育锻炼,而且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实现体育目的的有力保证。因此,应该...
所谓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自己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他们不仅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进行体育锻炼,而且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实现体育目的的有力保证。因此,应该要求学生人人参加锻炼,人人学会自我锻炼,人人具备自我锻炼的能力。如何在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锻炼能力
体育教学
运动负荷
训练过程
体育
活动
结束部分
锻炼内容
医务监督
整理活动
徒手体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对其文学创作的三大影响
1
作者
匡永亮
机构
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12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汉士人活动及其文学书写互动研究”(22AZW006)。
文摘
在中华文化史上,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实践,在继承前代士人的基础上,在士人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关联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典型体现,就是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促使了其作品“词彩华茂”语言风格的形成;二是使其作品“骨气奇高”“情兼雅怨”的情感特征更加突显;三是使其创作了大量的赞体文,并使这一文体范式得到了确立,彰显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的双重特征。这在密切了士人文献整理活动与文学创作关系的同时,对我们认识和理解曹植的文学创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
曹植
文献
整理活动
语言风格
情感特征
赞体文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整理活动方式对消除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谢军
刘显斌
机构
宜春学院体育学院
江西体育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71,共3页
文摘
采用实验法,比较安静休息、轻松整理活动和专项整理活动方式对运动后血乳酸的清除、消除心理疲劳的效果。结果发现:积极性的整理活动效果明显优于安静休息;轻松整理活动和专项整理活动对血乳酸的清除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轻松整理活动对消除心理疲劳的效果优于专项整理活动。
关键词
整理活动
方式
赛艇运动员
血乳酸
心理疲劳
效果
Keywords
form of cool-down
racing boatman
blood lactic acid
psychological fatigue
effect
分类号
G804.2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G861.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整理活动在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通图
陈爱华
机构
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58-159,共2页
文摘
通过教学证实 ,整理活动在体育课的重要性 ,它能清除疲劳 ,促进体力恢复 ,使身体放松和心理愉快 ,发展心肺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关键词
整理活动
体育教学
体力恢复
分类号
G807.0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式气功在体育课整理活动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宋卫东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
出处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7-58,共2页
文摘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在深入挖掘静式气功功理的基础上 ,采用对比实验 ,比较了两种整理活动对学生运动后 2项生理指标 ,1项心理指标的影响 ,结果显示 ,采用静式气功的实验组在运动后学生的身体恢复方面 ,功效独到 ,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关键词
气功
整理活动
教学
Keywords
Daoying , relaxing exercise , teaching
分类号
G807.0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育课的整理活动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正富
机构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6-217,共2页
文摘
目前大、中、小学体育课的结构仍然采用“三部制”,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结束部分主要是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是使人体由剧烈活动的状态,逐渐过渡到安静的状态。为什么要做整理活动呢?因为体育运动要消耗大量的氧,而剧烈的体育运动大部分是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的,机体内积累了一些代谢物质(如乳酸等)。这些物质需要在运动后继续增加氧的供应才能逐渐消除。另一方面,在剧烈的运动时,大量的血液流往活动的肢体,血液向心脏的回流除靠心脏的收缩力外,还要借助肌肉节律性收缩所形成的挤压作用。
关键词
整理活动
小学体育课
体育运动
结束部分
基本部分
准备部分
收缩力
整理
放松
放松法
放松
活动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初中体育课整理活动的探讨
被引量:
2
6
作者
蔡习林
杨兴权
机构
南通二十八中学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S1期18-19,共2页
文摘
研究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南通市第二十中学85级初一(3)班49人,84级初二(2)班53人,为实验组,85级初一(2)班50人,84级初二(3)班50人为对照组。二、主要手段:轻松自然的走,慢步跑,深呼吸,自我按摩,轻轻击拍身体的有关部位,简单的徒手体操动作。
关键词
整理活动
放松练习
初中体育
徒手体操
自我按摩
实验组
自我感觉
活动
性游戏
教材性质
练习强度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生理角度谈体育课的整理活动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辉
出处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46-47,共2页
文摘
整理活动是指正式运动练习后,旨在加速肌体恢复的身体练习。它的目的是使肌体的功能得以恢复,使人体由紧张激烈的肌肉活动状态逐步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整理活动是加速消除疲劳。
关键词
整理活动
身体练习
安静状态
指正式
结束部分
磷酸原系统
肌肉
活动
运动强度
恢复手段
场地设备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理放松训练在体育课整理活动中的运用
8
作者
王明
张家骅
机构
江苏吴县浦庄中学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S1期57-58,共2页
文摘
一、研究目的整理活动是体育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轻松、愉快的放松活动,能使上课时上升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调节心理有利于转入文化课的学习。
关键词
整理活动
放松训练
体育课
身体机能
体育教学
放松练习
文化课
放松
活动
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节奏感明朗的轻音乐伴奏徒手操作整理活动的研究
9
作者
李春梅
冯希娥
姬存明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119-121,124,共4页
文摘
1 问题的提出运动后的恢复是一个值很注意的问题。恢复和训练本身同样重要。实践证明,在每次训练或大的比赛之后,如果恢复不好,就会造成过度训练,引起运动能力下降或者影响比赛成绩。引起疲劳的因素之一就是乳酸的堆积,特别在进行极限或次极限运动时,由于运动强度大,耗氧量高,而运动员吸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体内氧气供应不足,肌肉活动就会以无氧代谢方式——糖酵解供能,产生大量的乳酸,由于乳酸堆积,体液PH下降。
关键词
整理活动
音乐伴奏
血乳酸含量
运动员
节奏感
运动能力
过度训练
运动强度
运动训练
比赛成绩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我暗示”用于体育课整理活动的探讨
10
作者
傅星浩
机构
西安交大
出处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3期10-12,共3页
文摘
体育运动时机体需要一定的物质生成能量,被消耗的物质必须得到恢复,机体才能继续运动,如果被消耗的物质得不到恢复,继续运动将导致疲劳积累而发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所以,恢复和运动本身一样重要,没有疲劳就没有锻炼;同样,没有恢复也就没有提高。体育课的整理活动与课的基本部分同样重要,它对消除疲劳,加速学生机体的恢复和提高及处理好体育课与文化学习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校体育课的整理活动主要是着眼于身体放松,很少见到把“自我暗示”心理放松用于体育课的整理活动。据了解在运动训练中它已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整理活动
自我暗示
运动训练
文化学习
物质生成
机体需要
心理放松
体育教学
疲劳积累
体操运动员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准备和整理活动
11
作者
汤国平
机构
湖南衡阳师专
出处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39-,38,共2页
文摘
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准备活动是在进行基本部分教学和训练前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它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活动水平,增强肌肉组织中毛细血管扩张,扩大物质和气体的交换面积,加大吸氧量,缩短教学训练中的工作适应过程,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
整理活动
体育教学
身体练习
吸氧量
心血管系统
毛细血管扩张
结束部分
适应过程
中枢神经系统
肌肉群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力牵张练习在整理活动中的应用
12
作者
裴耀宇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0年第2期55-59,共5页
文摘
所谓静力牵张方式的整理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整理活动中采用一些伸展肌肉的动作方法,使运动后肌肉的长度、弹性和横断面积基本上恢复到运动前水平。在体育课和运动训练后,通常都要进行整理活动。做整理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使人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相对安静的状态;二是消除剧烈运动所造成的疲劳,预防或减轻运动后出现的肌肉酸疼。特别是大运动量的训练课后,整理活动尤其重要。
关键词
整理活动
静力牵张
肌肉酸疼
运动训练
剧烈运动
体育课
横断面积
动作方法
训练课
大运动量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力牵张对消除肌肉疲劳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
10
13
作者
苏静
夏健松
刘彤
林凤玲
机构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
南阳地区体校
出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6-66,共1页
文摘
体育系学生田径专业10人,其中实验组5人;对照组5人;重点体校篮球队36人,其中实验组18人,对照组18人;重点体校田径队30人,其中实验组15人,对照组15人进行实验。实验次数为10次大负荷训练,每次大负荷训练后,实验组做一套特别编制的静力牵张练习,对照组只做一般性的整理活动。每次训练完后让76位受试者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为:大负荷训练后的自我感觉,下次训练前的身体情况,主要负荷部位疲劳恢复情况。共收回有效表72张,回收率为96%,其中实验组为36张,对照组36张。
关键词
静力牵张
肌肉疲劳
大负荷训练
实验组
体育系学生
疲劳恢复
分解代谢
对照组
田径专业
整理活动
分类号
G804.7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法
被引量:
9
14
作者
杨雪芹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1997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游戏法
准备
活动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任务
动作技能
整理活动
技能教学
教学方法
体育技术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
15
作者
文慧
王安翔
机构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大学体育部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6-246,共1页
文摘
现今,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健美操的不断发展使它并不局限于健身俱乐部中,已经成为了各大高校的宠儿。许多高校成立了健美操专业队,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健美操运动员。但因健美操是在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伴奏下,采用大量的下肢跑跳和肩部关节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进行练习,在训练中由于各种因素很容易发生损伤。因此,将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减小到最低限度,是当前高校健美操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高校健美操教学
健美操运动员
运动损伤
新兴体育运动
健身俱乐部
关节
活动
幅度
结束部分
音乐伴奏
运动技术
整理活动
分类号
G831.3-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中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探讨
被引量:
4
16
作者
张喆
韩梅
机构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
辽宁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866-867,共2页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中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后采用积极的整理活动、合理的补充营养、保证休息和睡眠等恢复方法,对运动员专项成绩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事实证明,恢复和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训练后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运动员
中跑
运动性疲劳
训练
整理活动
专项成绩
文献资料法
睡眠
休息
恢复
Keywords
middle-distance race athlete
sports fatigue
recovery
分类号
G804.7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G82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育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被引量:
5
17
作者
金保
出处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36-37,共2页
文摘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很不够,……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体育教学如何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教育思想
当代科学
运动处方
体育工作
运动负荷
整理活动
伤害事故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不同教材内容安排谈体育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
被引量:
3
18
作者
石应璇
机构
西北师院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79-82,共4页
文摘
随着体育科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体育愈来愈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学校体育也不例外,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它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1983年的全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为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不少同志在研究体育课的运动量和密度这一课题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
练习密度
学校体育
教材内容
中学体育课
运动量
整理活动
组织形式
基本体操
平均心率
体育科学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我暗示用于体育课结束部分的探讨
被引量:
2
19
作者
沈建华
董美仙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41-43,共3页
文摘
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课正向科学化方向迈进,许多体育教师寓心理学知识于体育课之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平时看课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忽视了体育课结束部分的整理活动,时间不能保证,草率结束;内容单调枯燥;有的虽较重视生理上的放松,却忽视了心理上的调整。上述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下一节文化课的学习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把自我暗示用于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即使之成为调节生理负荷,同时也调节心理负荷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结束部分
小学体育课
自我暗示
整理活动
体育教师
生理负荷
心理负荷
实验班
对照班
身心健康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体会
被引量:
1
20
作者
杨光荣
出处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5-16,共2页
文摘
所谓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自己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他们不仅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进行体育锻炼,而且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实现体育目的的有力保证。因此,应该要求学生人人参加锻炼,人人学会自我锻炼,人人具备自我锻炼的能力。如何在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呢?
关键词
自我锻炼能力
体育教学
运动负荷
训练过程
体育
活动
结束部分
锻炼内容
医务监督
整理活动
徒手体操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曹植的文献整理活动对其文学创作的三大影响
匡永亮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整理活动方式对消除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效果的分析
谢军
刘显斌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整理活动在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邓通图
陈爱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静式气功在体育课整理活动中的应用与研究
宋卫东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体育课的整理活动
杨正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关于初中体育课整理活动的探讨
蔡习林
杨兴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生理角度谈体育课的整理活动
张辉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心理放松训练在体育课整理活动中的运用
王明
张家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用节奏感明朗的轻音乐伴奏徒手操作整理活动的研究
李春梅
冯希娥
姬存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自我暗示”用于体育课整理活动的探讨
傅星浩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准备和整理活动
汤国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静力牵张练习在整理活动中的应用
裴耀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静力牵张对消除肌肉疲劳效果的分析
苏静
夏健松
刘彤
林凤玲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法
杨雪芹
《体育学刊》
CAS
199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
文慧
王安翔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对中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探讨
张喆
韩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体育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金保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从不同教材内容安排谈体育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
石应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自我暗示用于体育课结束部分的探讨
沈建华
董美仙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体会
杨光荣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