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翁同龢研究文献资料整理出版概述
1
作者 肖雪花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51,共3页
翁同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文章结合翁氏逝世近百年来海内外学人对其文献资料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出版情况加以梳理与概述 ,并就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 翁同稣文献资料整理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
作者 袁济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6-49,33,共5页
中国美学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形态有别于西方美学,它融杂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例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而且大都以感性的形式呈现出来,纯粹理论形态的著论并不多,因此,对于中国美学史这种原初形态的整理与研究,就需要... 中国美学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形态有别于西方美学,它融杂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例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而且大都以感性的形式呈现出来,纯粹理论形态的著论并不多,因此,对于中国美学史这种原初形态的整理与研究,就需要编著者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研判与论述,不仅需要收集与整理文献资料,更主要是研究主体的才胆识力。由祁志祥教授所编著的《中国美学全史》,正可见作者在这两方面的功力结晶,读来令人感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西方美学 整理文献资料 原初形态 编著者 中国古代文化 成一家之言 通古今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学术背景下的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专题讨论)——唐长孺师与吐鲁番文书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雷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82,共3页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冻国栋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了唐长孺在中古史研究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就,对唐长孺的治学理路和特点作出了准确概括。宁志新和黄正建侧重分析了胡如雷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阶级与阶层分析方法,并对这一治学方法做出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孙继民在20世纪学术史的背景下,从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和确认了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史学研究成就和他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认为陈寅恪的特点是承旧启新,文化史观中国化;唐长孺是转旧趋新,唯物史观学术化;胡如雷是弃旧开新,古史形态理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献资料整理 阶级与阶层分析方法 文化史观中国化 唯物史观学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