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配电所微机保护整组动作时间的测试分析
1
作者 孙树光 《中国测试技术》 2005年第3期21-22,39,共3页
介绍变配电所微机保护整组动作时间的测试,提出测试数据数学处理方法及在运行中的应用,解决小级差时保护整定时间的精确调整及故障分析问题。
关键词 微机保护 整定时间 测试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回线并列运行方式对系统及保护定值的要求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景富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4-65,75,共3页
对于110kV及以下电力系统,由于采用双回线并列运行方式,可引起中心变电站的变压器相间后备保护跳变压器开关时间与跳母联开关的时间不配合。在母线保护退出或出线保护(开关)拒动情况下,有可能引起中心变电站整个母线失压。因此整定变压... 对于110kV及以下电力系统,由于采用双回线并列运行方式,可引起中心变电站的变压器相间后备保护跳变压器开关时间与跳母联开关的时间不配合。在母线保护退出或出线保护(开关)拒动情况下,有可能引起中心变电站整个母线失压。因此整定变压器相间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不应简单片面地引用《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而应结合运行方式,对有双回线并列运行方式的,变压器相间后备保护跳变压器开关时间应按与跳母联开关时间和双回线对端有灵敏度保护动作时间相继动作相配合,避免扩大事故停电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回线并列运行方式 变压器相后备保护整定时间 计算导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对线路自动重合闸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胡雪凯 张乾 +2 位作者 胡文平 孟良 王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75-82,共8页
为研究分布式光伏对线路自动重合闸的影响,从重合闸动作过程中分布式光伏锁相环的动态特性出发,分析了逆变器在重合闸动作过程中的暂态过程以及分布式光伏输出特性。然后根据光伏容量与本地负荷的不同匹配程度以及不同故障位置,分别讨... 为研究分布式光伏对线路自动重合闸的影响,从重合闸动作过程中分布式光伏锁相环的动态特性出发,分析了逆变器在重合闸动作过程中的暂态过程以及分布式光伏输出特性。然后根据光伏容量与本地负荷的不同匹配程度以及不同故障位置,分别讨论了光伏接入对于重合闸的影响。最后给出了考虑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重合闸配置方式。建议在重合闸时间整定上考虑孤岛保护动作及断路器完全断开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重合闸 锁相环 防孤岛保护 整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备自投不正确动作的案例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叶婷 《江苏电机工程》 2016年第1期87-88,91,共3页
当电网发生故障跳闸后,备自投装置能够迅速恢复失电负荷的供电,显著提高供电可靠性。但是在某些故障情况下,由于电动机启动电流大,可能导致备自投装置的不正确动作,增加主变过载风险,降低电网运行的经济性。结合一起电网故障引起备自投... 当电网发生故障跳闸后,备自投装置能够迅速恢复失电负荷的供电,显著提高供电可靠性。但是在某些故障情况下,由于电动机启动电流大,可能导致备自投装置的不正确动作,增加主变过载风险,降低电网运行的经济性。结合一起电网故障引起备自投不正确动作的案例,分析其原因,提出设定2套时间定值或增加1个闭锁条件2种解决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备自投装置的不正确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自投 电动机 整定时间 闭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002型抓棉机打手下降控制的改进
5
作者 冯江南 郑伟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1-21,共1页
A002型抓棉机打手下降是由滑环部件内的碰头接触行程开关来完成的。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方法机械磨损大、下降精度难掌握,当小机正转时,若发生故障碰头正好滞留在行程开关的位置上。
关键词 抓棉机 A002 机械磨损 滑环 定时装置 指示灯显示 整定时间 信号接收 机电一体化 定点定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敏变阻器启动箱控制线路的改进设计
6
作者 梁锦南 《农村电工》 1994年第4期3-4,共2页
某些频敏变阻器启动的绕线式电动机控制箱,经常发生烧毁频敏变阻器故障,如附图一。
关键词 频敏变阻器 控制线路 绕线式电动机 电动机启动 控制箱 整定时间 断路故障 转子绕组 空气开关 烧毁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C-PID tuning method based on sensitivity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 with time-delay 被引量:9
7
作者 赵志诚 刘志远 张井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153-1160,共8页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ies addressed in the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of the system, a simple design and parameters tuning approach of internal model control-PID (I...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ies addressed in the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of the system, a simple design and parameters tuning approach of internal model control-PID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the first order plus time-delay (FOPTD) process and the second order plus time-delay (SOPTD) process. By approximating the time-delay term of the process model with the first-order Taylor series, the expressions for IMC-PID controller parameters were derived, and they had only one adjustable parameter 2 which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of the system. Moreover, an analytical approach of selecting 2 was given based on the maximum sensitivity Ms. Then, the robust tuning of the system could be achieved according to the value of Ms.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be extended to the integrator plus time-delay (IPTD) process and the first order delay integrating (FODI) process. Simulation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various processes with time-delay,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provide a better dynamic performance of both the set-point tracking and disturbance rejection and robustness against parameters perturb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ess with time-delay integrating process internal model control-PID ROBUSTNESS sensitivity parameters tu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