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振彪
《现代园艺》
2014年第2期16-17,共2页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鱼鳞...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鱼鳞坑方式;梁峁、平掌地和机修梯田整地为漏斗式集水坑方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而且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最佳集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
整地模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正彪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79-80,共2页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1.0m&...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1.0m×0.8m鱼鳞坑方式;梁峁、平掌台地和机修梯田整地为"4443"网格方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而且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最佳集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
整地模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被引量:
3
3
作者
路宗智
梁全宝
《宁夏农林科技》
2006年第6期58-58,75,共2页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16543”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1m×0...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16543”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1m×0.8m鱼鳞坑方式;梁峁、平掌台地和机修梯田整地为“4443”网格方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而且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最佳集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
整地模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秋整地的几种整地模式
被引量:
1
4
作者
于志亮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年第12期75-75,共1页
秋整地几种整地模式的介绍,掌握各种模式的特点。
关键词
秋
整地
整地模式
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西吉县“16542”造林整地模式
5
作者
李生万
《农技服务》
2016年第8期96-96,共1页
近年来,西吉县始终把退耕还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根据西吉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山高坡陡等特点,采用"16542"高标准集流整地措施,使有限的降水得到有效利用,从而保障了苗木的成活和生长发育,工程建设质量稳步提高...
近年来,西吉县始终把退耕还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根据西吉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山高坡陡等特点,采用"16542"高标准集流整地措施,使有限的降水得到有效利用,从而保障了苗木的成活和生长发育,工程建设质量稳步提高,生态效益已初步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吉县
“16542”
整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体化旱耕整地泡田模式对稻田还原性物质和机插秧早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程爽
邢志鹏
+3 位作者
田超
胡群
魏海燕
张洪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62-1775,共14页
针对稻麦轮作地区稻田耕整地质量不高以及还原性物质积累不利于机插秧早期生长等问题,探讨了应用一体化旱耕整泡田模式促进机插秧早期高质量生长的可行性。于2021—2022年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试验基地设置3种耕整地模式:一体化旱耕整地...
针对稻麦轮作地区稻田耕整地质量不高以及还原性物质积累不利于机插秧早期生长等问题,探讨了应用一体化旱耕整泡田模式促进机插秧早期高质量生长的可行性。于2021—2022年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试验基地设置3种耕整地模式:一体化旱耕整地+泡田模式(Treatment 1,T1)、旱旋+泡田+水旋整地模式(Treatment 2,T2)、泡田+水旋整地模式(Treatment 3,T3),测定了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不同土层还原性物质含量和机插稻生长早期根系和地上部性状。结果表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以T1最高,在最低点较T2和T3分别提高19.3%~24.7%和31.6%~41.1%。不同耕整地模式显著影响了0~5 cm和5~10 cm土层内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亚铁离子和二价锰离子的含量。其中,相较于T2和T3的均值,T1在0~5 cm和5~10 cm土层内活性还原性物质含量分别降低31.9%~37.6%和22.6%~23.5%,亚铁离子含量分别降低30.5%~40.3%和25.3%~27.3%。这一结果主要与T1显著降低了0~5 cm和5~1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并提高了相应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有关。机插秧根系性状(总根数、根干重、根系氧化力)和地上生长(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均以T1最高,T2次之,T3最低。相比较于T2和T3的均值,移栽后30 d条件下T1的总根数增加9.6%~32.9%,根干重增加19.5%~53.8%,根系氧化力增加27.3%~34.7%,茎糵数增加9.0%~15.4%,干物质积累量增加30.7%~44.7%。相关性分析表明,T1条件下机插秧早期的高质量生长主要是由于0~5 cm土层内还原性物质含量的降低,特别是活性还原性物质和亚铁离子含量的显著降低(P<0.05)。综上,在稻麦轮作地区应用一体化旱耕整地泡田模式有助于降低稻田土壤中还原性物质含量,促进机插秧早期高质量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秧
耕
整地模式
还原性物质
秧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原市水土保持造林整地工程简介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伟
安永平
唐宁生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43,共2页
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固原市,水土保持造林实行的高标准整地工程主要有水平沟、漏斗式集水坑、反坡带子田、鱼鳞坑、栽植坑等,这些工程具有整地标准高、活土还原、集流蓄水性能强等特点,可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林木生长。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造林
整地模式
固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彭阳县造林整地技术总结与探讨
被引量:
2
8
作者
杨晓辉
苏利平
+1 位作者
马德仓
张志政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11期50-52,共3页
总结了彭阳县各种造林整地模式的适用特点、优缺点,探讨了造林密度、苗木选择与栽植技术。经综合分析与比较后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大力发展隔坡水平阶与"88542"隔坡反坡水平沟造林整地模式,注重造林后期管护与抚育,确...
总结了彭阳县各种造林整地模式的适用特点、优缺点,探讨了造林密度、苗木选择与栽植技术。经综合分析与比较后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大力发展隔坡水平阶与"88542"隔坡反坡水平沟造林整地模式,注重造林后期管护与抚育,确保造林效果,为生态彭阳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技术
整地模式
造林密度
管护
彭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行山困难立地连翘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贾长荣
杨玉霞
+2 位作者
谢会芳
王志刚
芦光
《南方农业》
2019年第5期67-68,共2页
在太行山困难立地利用不同整地模式对连翘抗旱造林,主要采取截杆、冬季整地垒砌鱼鳞坑(120 cm×60 cm×40 cm)春季栽植、春季整地挖小穴(40 cm×40 cm×40 cm)随挖随栽的造林方式、施加保水剂、覆盖可降解的地膜覆盖等...
在太行山困难立地利用不同整地模式对连翘抗旱造林,主要采取截杆、冬季整地垒砌鱼鳞坑(120 cm×60 cm×40 cm)春季栽植、春季整地挖小穴(40 cm×40 cm×40 cm)随挖随栽的造林方式、施加保水剂、覆盖可降解的地膜覆盖等措施。结果表明,太行山困难立地栽植连翘采取截杆造林、冬季石头垒砌鱼鳞坑整地并添加保水剂、覆盖可降解的地膜,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可高达100%,并且年生长量最大;造林立地条件较好,土层较厚,可采用连翘截杆、春季挖小坑、用保水剂、覆盖可降解的地膜造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整地模式
造林成活率
年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浆土高产耕层建设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冯延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40-43,共4页
为了使白浆土地区玉米生产进一步获得高产,研究了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利用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的玉米株高、干物质重和叶面积均高于常规技术;在土壤含水量方面,三...
为了使白浆土地区玉米生产进一步获得高产,研究了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利用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的玉米株高、干物质重和叶面积均高于常规技术;在土壤含水量方面,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的15~25cm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常规技术模式的土壤含水量1.9~3.6个百分点;在土壤容重方面,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的20~40cm土壤容重均低于常规技术模式;在土壤养分方面,两者差异不明显;在产量方面,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较常规技术模式增产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三段式犁
整地
技术
模式
玉米
生长发育
土壤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振彪
机构
海原县林业局
出处
《现代园艺》
2014年第2期16-17,共2页
文摘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鱼鳞坑方式;梁峁、平掌地和机修梯田整地为漏斗式集水坑方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而且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最佳集流效果。
关键词
集流
整地模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正彪
机构
海原县贾塘林业工作站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79-80,共2页
基金
国家退耕还林项目
文摘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1.0m×0.8m鱼鳞坑方式;梁峁、平掌台地和机修梯田整地为"4443"网格方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而且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最佳集流效果。
关键词
集流
整地模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分类号
S27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被引量:
3
3
作者
路宗智
梁全宝
机构
宁夏西吉县林业与旅游局
出处
《宁夏农林科技》
2006年第6期58-58,75,共2页
文摘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16543”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1m×0.8m鱼鳞坑方式;梁峁、平掌台地和机修梯田整地为“4443”网格方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而且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最佳集流效果。
关键词
集流
整地模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秋整地的几种整地模式
被引量:
1
4
作者
于志亮
机构
哈尔滨市双城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年第12期75-75,共1页
文摘
秋整地几种整地模式的介绍,掌握各种模式的特点。
关键词
秋
整地
整地模式
优点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西吉县“16542”造林整地模式
5
作者
李生万
机构
宁夏西吉县扫竹岭林场
出处
《农技服务》
2016年第8期96-96,共1页
文摘
近年来,西吉县始终把退耕还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根据西吉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山高坡陡等特点,采用"16542"高标准集流整地措施,使有限的降水得到有效利用,从而保障了苗木的成活和生长发育,工程建设质量稳步提高,生态效益已初步发挥。
关键词
西吉县
“16542”
整地模式
分类号
S7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体化旱耕整地泡田模式对稻田还原性物质和机插秧早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程爽
邢志鹏
田超
胡群
魏海燕
张洪程
机构
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62-1775,共14页
基金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22338)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20]1012)
+1 种基金
江苏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JATS[2022]485)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RAPD)资助。
文摘
针对稻麦轮作地区稻田耕整地质量不高以及还原性物质积累不利于机插秧早期生长等问题,探讨了应用一体化旱耕整泡田模式促进机插秧早期高质量生长的可行性。于2021—2022年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试验基地设置3种耕整地模式:一体化旱耕整地+泡田模式(Treatment 1,T1)、旱旋+泡田+水旋整地模式(Treatment 2,T2)、泡田+水旋整地模式(Treatment 3,T3),测定了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不同土层还原性物质含量和机插稻生长早期根系和地上部性状。结果表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以T1最高,在最低点较T2和T3分别提高19.3%~24.7%和31.6%~41.1%。不同耕整地模式显著影响了0~5 cm和5~10 cm土层内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亚铁离子和二价锰离子的含量。其中,相较于T2和T3的均值,T1在0~5 cm和5~10 cm土层内活性还原性物质含量分别降低31.9%~37.6%和22.6%~23.5%,亚铁离子含量分别降低30.5%~40.3%和25.3%~27.3%。这一结果主要与T1显著降低了0~5 cm和5~1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并提高了相应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有关。机插秧根系性状(总根数、根干重、根系氧化力)和地上生长(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均以T1最高,T2次之,T3最低。相比较于T2和T3的均值,移栽后30 d条件下T1的总根数增加9.6%~32.9%,根干重增加19.5%~53.8%,根系氧化力增加27.3%~34.7%,茎糵数增加9.0%~15.4%,干物质积累量增加30.7%~44.7%。相关性分析表明,T1条件下机插秧早期的高质量生长主要是由于0~5 cm土层内还原性物质含量的降低,特别是活性还原性物质和亚铁离子含量的显著降低(P<0.05)。综上,在稻麦轮作地区应用一体化旱耕整地泡田模式有助于降低稻田土壤中还原性物质含量,促进机插秧早期高质量生长。
关键词
机插秧
耕
整地模式
还原性物质
秧苗生长
Keywords
mechanically transplanted rice
tillage pattern
reducing substances
seedling growth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原市水土保持造林整地工程简介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伟
安永平
唐宁生
机构
固原市水务局
固原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43,共2页
文摘
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固原市,水土保持造林实行的高标准整地工程主要有水平沟、漏斗式集水坑、反坡带子田、鱼鳞坑、栽植坑等,这些工程具有整地标准高、活土还原、集流蓄水性能强等特点,可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林木生长。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造林
整地模式
固原
分类号
S7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彭阳县造林整地技术总结与探讨
被引量:
2
8
作者
杨晓辉
苏利平
马德仓
张志政
机构
彭阳县水务局水土保持工作站
宁夏水利厅水土保持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11期50-52,共3页
文摘
总结了彭阳县各种造林整地模式的适用特点、优缺点,探讨了造林密度、苗木选择与栽植技术。经综合分析与比较后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大力发展隔坡水平阶与"88542"隔坡反坡水平沟造林整地模式,注重造林后期管护与抚育,确保造林效果,为生态彭阳夯实基础。
关键词
造林技术
整地模式
造林密度
管护
彭阳县
分类号
S7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行山困难立地连翘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贾长荣
杨玉霞
谢会芳
王志刚
芦光
机构
国有济源市南山林场
出处
《南方农业》
2019年第5期67-68,共2页
基金
济源市科技攻关项目(17021007)
文摘
在太行山困难立地利用不同整地模式对连翘抗旱造林,主要采取截杆、冬季整地垒砌鱼鳞坑(120 cm×60 cm×40 cm)春季栽植、春季整地挖小穴(40 cm×40 cm×40 cm)随挖随栽的造林方式、施加保水剂、覆盖可降解的地膜覆盖等措施。结果表明,太行山困难立地栽植连翘采取截杆造林、冬季石头垒砌鱼鳞坑整地并添加保水剂、覆盖可降解的地膜,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可高达100%,并且年生长量最大;造林立地条件较好,土层较厚,可采用连翘截杆、春季挖小坑、用保水剂、覆盖可降解的地膜造林。
关键词
连翘
整地模式
造林成活率
年生长量
分类号
S72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浆土高产耕层建设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冯延江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40-43,共4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资助项目(201103001)
文摘
为了使白浆土地区玉米生产进一步获得高产,研究了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利用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的玉米株高、干物质重和叶面积均高于常规技术;在土壤含水量方面,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的15~25cm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常规技术模式的土壤含水量1.9~3.6个百分点;在土壤容重方面,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的20~40cm土壤容重均低于常规技术模式;在土壤养分方面,两者差异不明显;在产量方面,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较常规技术模式增产9.6%。
关键词
白浆土
三段式犁
整地
技术
模式
玉米
生长发育
土壤理化性状
Keywords
albic soil; three-plow tillage; maiz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y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王振彪
《现代园艺》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王正彪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路宗智
梁全宝
《宁夏农林科技》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谈秋整地的几种整地模式
于志亮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析西吉县“16542”造林整地模式
李生万
《农技服务》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一体化旱耕整地泡田模式对稻田还原性物质和机插秧早期生长的影响
程爽
邢志鹏
田超
胡群
魏海燕
张洪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固原市水土保持造林整地工程简介
王伟
安永平
唐宁生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彭阳县造林整地技术总结与探讨
杨晓辉
苏利平
马德仓
张志政
《中国水土保持》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太行山困难立地连翘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贾长荣
杨玉霞
谢会芳
王志刚
芦光
《南方农业》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白浆土高产耕层建设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冯延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