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合尺度注意力的视觉运动整合评估方法
1
作者 王海森 王丽萍 +1 位作者 陈宏 陆中山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7-1434,共8页
视觉运动整合能力是衡量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通过纸质形式,给定一系列标准图案由测试者临摹,由专业人员根据规则标准进行评分.这种方法耗时且评分结果易受评分人员的主观影响.为解决前述问题,本... 视觉运动整合能力是衡量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通过纸质形式,给定一系列标准图案由测试者临摹,由专业人员根据规则标准进行评分.这种方法耗时且评分结果易受评分人员的主观影响.为解决前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尺度的规则多标签分类模型,用于学习评分规则,对纸质评估方法产生的临摹图形进行智能评分.该模型通过混合尺度注意力,捕获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细粒度特征,并估算图像不同区域的显著性,使模型更加关注图像的显著性区域,通过跨模态注意力,有效建立图像特征和规则标签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在包含1567张图像的VMI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前12类图形的准确率达到了9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运动整合 规则学习 图像识别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运动整合能力与阅读关系的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一帆 李君君 毕鸿燕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91-2099,共9页
视觉运动整合(Visual-motor Integration,VMI)是指个体视知觉与精细运动的整合与协调。大量研究证据表明,VMI能力与阅读密切相关,但相关程度受到年龄的调节。在不同书写系统中,VMI能力与阅读的相关性随年龄增长呈现不同发展趋势:在字母... 视觉运动整合(Visual-motor Integration,VMI)是指个体视知觉与精细运动的整合与协调。大量研究证据表明,VMI能力与阅读密切相关,但相关程度受到年龄的调节。在不同书写系统中,VMI能力与阅读的相关性随年龄增长呈现不同发展趋势:在字母文字中,相关程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但直到中学时期仍然显著;在汉语中,相关程度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小学高年龄阶段(9岁及以上)才表现出显著相关。鉴于已有研究尚有不足,未来研究还需:1)多角度衡量VMI能力,包括面向过程和基于结果的评估;2)确定VMI能力是否是支持阅读发展的必要基础;3)阐明这种相关性及其发展背后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运动整合 阅读 发展 书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的视觉运动整合优势——基于功能偏侧化理论的EEG证据 被引量:3
3
作者 漆昌柱 宋一锐 王淙一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81,104,共14页
目的探究乒乓球运动员视觉运动整合的优势特征,并基于功能偏侧化理论分析其神经机制。方法选取22名乒乓球运动员作为专家组,21名普通大学生作为新手组。采用半视野速示技术,设置视觉运动整合任务,测试并比较乒乓球运动员与新手视觉运动... 目的探究乒乓球运动员视觉运动整合的优势特征,并基于功能偏侧化理论分析其神经机制。方法选取22名乒乓球运动员作为专家组,21名普通大学生作为新手组。采用半视野速示技术,设置视觉运动整合任务,测试并比较乒乓球运动员与新手视觉运动整合的行为差异及脑电特征。结果(1)乒乓球专家组的右手反应时显著短于新手组(P<0.05);(2)在视觉加工阶段,乒乓球专家组的P1成分潜伏期显著长于新手组,且专家组左半球N2潜伏期显著高于右半球(P<0.05);(3)在视觉运动转换和运动执行阶段,乒乓球专家组诱发了更大的BA6区的negativity波幅和BA4区的N2波幅(P<0.05);(4)在顶-枕区域,乒乓球专家组的高频alpha节律神经振荡水平低于新手组,具体表现为在左视野右手反应模式下高频alpha节律振荡水平较低(P<0.05)。结论(1)乒乓球运动员右手(优势手)的视觉运动反应时更短;(2)乒乓球运动员大脑右半球在早期视觉加工阶段对刺激识别更迅速,在视觉运动转换阶段更直接有效;(3)乒乓球运动员在视觉运动整合过程中表现出更少的注意资源消耗,主要体现在右半球的视觉加工和左半球的动作反应优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 视觉运动整合 功能偏侧化 神经振荡 事件相关电位 E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视觉-运动整合能力 被引量:7
4
作者 解雅春 张敏 +8 位作者 刘晓 徐亚琴 梁沂 洪琴 窦淑娟 何彦璐 郭锡熔 童梅玲 池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视觉-运动整合能力特点,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的设计,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 ADHD诊断标准的4~6岁儿童(混合型3... 目的:探讨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视觉-运动整合能力特点,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的设计,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 ADHD诊断标准的4~6岁儿童(混合型37例、注意缺陷为主型28例、多动/冲动为主型14例)及正常对照各79例.采用视觉-运动整合发育测验(VMI)来评定视觉-运动整合情况.结果:ADHD儿童VMI测验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32.9% vs.7.6%,P<0.01);ADHD各亚型VMI测验异常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混合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各亚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5.9% vs.25.0% vs.14.3%,均P<0.05);ADHD儿童的VMI测验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90.2±19.4) vs.(100.5±10.7),P<0.05],混合型ADHD儿童的VMI测验得分低于注意缺陷为主型和多动/冲动为主型[(84.5±23.1) vs.(93.7±15.2),(97.9±11.5);均P<0.05].结论:学龄前ADHD儿童可能存在视觉-运动整合能力方面的缺陷,对学龄前ADHD儿童视觉-运动整合能力的评估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早期预防学习和行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学龄前 视觉-运动整合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城市儿童视觉运动整合及其补充测验常模的修订 被引量:6
5
作者 兰莉 李公正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 为系统完善地评估我国儿童视觉运动整合的发育提供有效工具。方法 引入VMI 4R测验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城市健康儿童 1 798人 ,组成标准化人群 ,进行VMI 4R测验。并于标准人群中随机抽取儿童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编制了... 目的 为系统完善地评估我国儿童视觉运动整合的发育提供有效工具。方法 引入VMI 4R测验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城市健康儿童 1 798人 ,组成标准化人群 ,进行VMI 4R测验。并于标准人群中随机抽取儿童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编制了西安城市儿童VMI 4R测验的年龄等值、标准分和百分位常模 ;分半信度、KR2 0 系数、复测信度、评定者间信度检验的r值于 0 90~ 0 96之间 (P <0 0 1 )。效度检验中 ,VMI 4R与WISC R、WPPSI R、CRT、FQS、绘人测验呈中 高度相关 (P <0 0 5)。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VMI 4R测验结构稳定 ,信度良好 ,能有效反映儿童的视觉运动整合水平和特点 ,是值得推广的儿童智能筛查和认知发育评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视常-运动整合 VMI-4R测验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校聋童视觉-运动整合发育测查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公正 李东红 +1 位作者 洪琦 刘灵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552-554,共3页
为了解聋童视觉 -运动整合发育水平 ,采用 Beery′s VMI测验对两个特殊教育学校的352名聋哑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聋童的 VMI发育在高年级学生中稍有落后 ,五、六年级学生的平均得分为 85。这个落后随着年龄的降低而逐渐减小 ,一年... 为了解聋童视觉 -运动整合发育水平 ,采用 Beery′s VMI测验对两个特殊教育学校的352名聋哑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聋童的 VMI发育在高年级学生中稍有落后 ,五、六年级学生的平均得分为 85。这个落后随着年龄的降低而逐渐减小 ,一年级学生的平均得分为 94 .0 2 ,而学前语训班学生得分最高 ,均分为 112 .0 6。结论 :总体上说 ,聋童的 VMI发育仍在正常范围 ;VMI测试结果能很好地反映聋童的学习能力 ;绘画训练是影响测试结果的一个明显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童 视觉-运动整合 发育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视觉运动整合障碍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姬卫华 高宏华 +2 位作者 王娟 宝竹仙 唐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视觉运动整合能力是儿童功能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对痉挛型脑瘫(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儿童的视觉运动整合(visual motor integration,VMI)能力进行调查,并分析与视知觉(visual perception,VP)、运动协调性(motor coor... 目的:视觉运动整合能力是儿童功能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对痉挛型脑瘫(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儿童的视觉运动整合(visual motor integration,VMI)能力进行调查,并分析与视知觉(visual perception,VP)、运动协调性(motor coordination,MC)的相关性,为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云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就诊的36例SCP儿童纳入研究,由2名治疗师分别对儿童进行Berry VMI测试(共有3个分测验),将原始分均值转换成标准分后与常模进行对比,选取3个分测验的标准分以分析SCP儿童发育水平,并对比性别和年龄组的差异,最后分析3个分测验标准分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常模相比,SCP儿童3个分测验的标准分均显著落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SCP中男童与女童的3个分测验的标准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学龄前期SCP儿童相比,学龄期患儿视觉运动整合和运动协调性分测验的原始分显著增加,视知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学龄期SCP儿童3个分测验的标准分与学龄前期相比是显著下降的(P<0.05)。VMI与MC和VP的相关性均显示强正相关(r_(s)=0.749,r=0.768)。结论:SCP儿童的视觉运动整合能力与常模对照相比是显著落后的,但仍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VMI与视知觉和运动协调性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视觉运动整合 视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配对关联刺激检测帕金森病患者感觉运动整合功能的变化
8
作者 蒋曼丽 侯鹏飞 +4 位作者 任翠萍 冯爱君 许友清 刘颖 陈先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3-718,共6页
目的:研究早期和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以及感觉运动整合功能变化情况,早期和中晚期PD患者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PD患者16例,分为早期PD组(PD-E,n=10)、中晚期PD组(PD-L,n... 目的:研究早期和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以及感觉运动整合功能变化情况,早期和中晚期PD患者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PD患者16例,分为早期PD组(PD-E,n=10)、中晚期PD组(PD-L,n=6)和正常对照组(n=10)。采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刺激运动皮层,在对侧拇短展肌产生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记录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静息期(silent period,SP)、强度反应曲线比较3组背景运动皮层兴奋性。运用配对关联刺激(paired associative stimulation,PAS)技术观察外周正中神经感觉传入对TMS诱发的拇短展肌MEP幅度影响,分析感觉运动整合功能变化。将正中神经电刺激与对侧运动皮层TMS组成PAS作为条件刺激(PAS间隔16、20、24、28、100、200 ms),将单一TMS刺激作为非条件刺激。分别记录不同刺激间隔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拇短展肌MEP,以条件刺激MEP幅度与非条件刺激MEP幅度比值(MEP’)表示外周感觉传入对MEP幅度影响。结果:PD-E组及PD-L组RM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E组与PD-L组2组之间RMT无统计学差异(P>0.05);PD-L组SP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PD-E组S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强度反应曲线均表现为MEP波幅随刺激强度递增而递增,TMS刺激强度自130%RMT增长至150%RMT时,PD-L组MEP波幅均小于其余2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S实验显示3组MEP’随着PAS的ISI值不同而变化(MEP’>1或MEP’<1)。ISI为24 ms时,PAS对PD-L组则呈现易化效应[MEP’:(1.71±0.67)],正常对照组MEP波幅无明显影响[MEP’:(0.98±0.40)],在PD-E组呈现轻度抑制效应[MEP’:(0.75±0.44)],PD-L组MEP’与其余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提示ISI为24 ms时中晚期PD患者外周感觉传入对运动皮层抑制效应减弱并发生反转。ISI为200 ms时,正常对照组和PD-E组PAS对MEP波幅呈现易化效应[MEP’分别为(1.37±0.66)、(1.35±0.64)],PD-L组则呈现抑制效应[MEP’:(0.84±0.35)],但MEP’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D-E组与正常对照组PAS对MEP波幅的影响类似,各ISI对应MEP’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配对关联刺激随刺激间隔不同对诱发运动电位波幅有易化或抑制效应,早期PD患者外周感觉传入对运动皮层兴奋性的影响与正常人比较差异不显著,中晚期PD患者24 ms短潜伏期传入抑制效应减弱并反转为兴奋效应,提示其感觉运动整合功能存在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配对关联刺激 运动诱发电位 感觉运动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治疗整合新趋向:同化模式及其超越 被引量:8
9
作者 白福宝 严由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4-149,共6页
同化整合是指在选择某一治疗体系作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吸收或同化其它流派观点和技术的心理治疗建构模式。这一模式逐渐发展并成为当代整合运动的第四种路径。它的发展既促使了心理治疗理论阵营的分化,同时也可能促进心... 同化整合是指在选择某一治疗体系作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吸收或同化其它流派观点和技术的心理治疗建构模式。这一模式逐渐发展并成为当代整合运动的第四种路径。它的发展既促使了心理治疗理论阵营的分化,同时也可能促进心理治疗走向新的统一,甚至建构出心理治疗的统一框架和理论,从而实现自身模式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整合运动 同化整合 统一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任务难度的注意缺陷多功障碍(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手部运动协调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加海 杨锆 +1 位作者 徐方忠 周敏燕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39-343,共5页
以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为被试,设计视觉-运动整合实验方法,研究基于不同任务难度的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手部运动协调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简单手指序列按键实验中,ADHD儿童的准确性较正常儿童低,运动协调性较差,节奏不稳定.(2)在复杂... 以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为被试,设计视觉-运动整合实验方法,研究基于不同任务难度的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手部运动协调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简单手指序列按键实验中,ADHD儿童的准确性较正常儿童低,运动协调性较差,节奏不稳定.(2)在复杂手指序列按键实验中,ADHD儿童的视觉-运动整合的准确性明显下降,运动协调性在准确性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达到显著性差异,节奏变化波动大、更不稳定,结果揭示ADHD儿童从事复杂任务更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难度 ADHD 手部运动 视觉-运动整合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锻炼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肌肉力量、皮肤触觉、本体感觉和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张藤 毛德伟 宋祺鹏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1-637,共7页
目的 探究16周太极拳锻炼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肌肉力量、足底皮肤触觉、本体感觉运动觉和姿势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39名老年人按照年龄分为60~75岁组(n=24)和76~90岁组(n=15),两组均接受16周太极拳锻炼。在锻炼前后分别测量肌肉力量、足... 目的 探究16周太极拳锻炼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肌肉力量、足底皮肤触觉、本体感觉运动觉和姿势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39名老年人按照年龄分为60~75岁组(n=24)和76~90岁组(n=15),两组均接受16周太极拳锻炼。在锻炼前后分别测量肌肉力量、足底皮肤触觉、本体感觉运动觉和压力中心均方根(CoP-RMS)。结果 16周太极拳锻炼后,76~90岁组第五跖骨头皮肤触觉、踝关节背屈/跖屈本体感觉运动觉阈值显著降低,而60~75岁组无显著性变化。60~75岁组和76~90岁组在内外方向的CoP-RMS均显著降低。结论 经过16周太极拳锻炼,老年人的肌肉力量、足底皮肤触觉、本体感觉运动觉和姿势控制显著提高。尤其是对于75岁以上老年人,太极拳锻炼能更大程度提高其足底皮肤触觉、本体感觉运动觉和姿势控制。太极拳锻炼为7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了一种合适且有效的锻炼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老年人 感觉运动整合 足底敏感性 平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知觉条件下步态运动的神经编码综述
12
作者 朱凤云 王如彬 潘晓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87-95,共9页
神经编码理论的研究,对于了解大脑内部工作机制以及对于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的应用前景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目前常用的几种视知觉神经编码的原理、方法,评价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发现无论是单个神经元层次上还是多个神经元层次... 神经编码理论的研究,对于了解大脑内部工作机制以及对于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的应用前景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目前常用的几种视知觉神经编码的原理、方法,评价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发现无论是单个神经元层次上还是多个神经元层次上,甚至是网络层次上的编码方式,由于神经元之间复杂的非线性耦合方式,用计算模型来描述视知觉功能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这样一种研究现状,进一步分析了一种新的简单有效的编码方式-神经能量编码,此编码与现有的其他编码相互结合,有望解决原有编码所无法解决或无法解释的问题。在应用方面介绍了视知觉条件下的步态运动输出控制,分析讨论了目前人体步态运动控制的原理、研究方法及其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编码 能量编码 群编码 视觉 -运动整合 步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核和高级发声中枢与鸣禽鸣曲的学习和维持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东风 冯理 +1 位作者 刘少艺 张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0-147,共8页
鸣禽鸣唱和人类语言都是经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幼鸟在学习鸣唱时先记住教习曲模板,再通过发声反馈比较自鸣曲和模板并调整发声输出,成年后同样需要听觉反馈来维持自鸣曲的特征和稳定.因此,鸣禽听觉系统和运动系统对刺激的感觉运动整合... 鸣禽鸣唱和人类语言都是经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幼鸟在学习鸣唱时先记住教习曲模板,再通过发声反馈比较自鸣曲和模板并调整发声输出,成年后同样需要听觉反馈来维持自鸣曲的特征和稳定.因此,鸣禽听觉系统和运动系统对刺激的感觉运动整合非常重要.近年研究发现,感觉期幼鸟编码并记忆模板的过程需要NIf-HVC投射的参与;这一突触联系与维持成年鸣禽可塑性鸣曲空间特征和鸣曲节律至关重要.其中,NMDAR、AchR和NE可能参与调节NIf-HVC突触的效能.HVC类似于人类的Broca's Area,而NIf类似于人类的Spt区,因此研究NIf-HVC突触在神经环路中的作用有助于揭示人类这2个脑区在语言形成中潜在的功能,有利于探索发声过程相关的感觉运动信息整合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唱学习 听觉反馈 NIf HVC 感觉运动信息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络科学论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人骥 潘其丽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经络 皮层 内脏相关学说提出经络是独特系统 ,从发育观点利用生物多样性与生命同一性建立生物实验模型证明人体经络现象。作者通过研究细胞间环境中调节生命活动机理 ,定义经络 ,创建经络科学 ,作为探索和发展中华传统医药学经验的基... 经络 皮层 内脏相关学说提出经络是独特系统 ,从发育观点利用生物多样性与生命同一性建立生物实验模型证明人体经络现象。作者通过研究细胞间环境中调节生命活动机理 ,定义经络 ,创建经络科学 ,作为探索和发展中华传统医药学经验的基础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科学 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学说 编码-整合-运动神经元 经络分子生物学 经络信息学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