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医共体改革: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
1
作者 涂怡欣 郁建兴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0,159,共11页
“起源于安徽,发展于山西,拓展于浙江”的县域医共体改革,是中国2009年实施新医改后最重要的强基层政策工具。在地方探索与顶层设计的互动中,县域医共体改革逐渐成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县域医共体改革在提升基层卫... “起源于安徽,发展于山西,拓展于浙江”的县域医共体改革,是中国2009年实施新医改后最重要的强基层政策工具。在地方探索与顶层设计的互动中,县域医共体改革逐渐成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县域医共体改革在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效应,为国际整合医疗卫生服务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县域医共体改革目前仍然存在局限性,主要源于改革的不彻底,而这恰恰指明了县域医共体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与方向,即以医保支付方式为核心,驱动县域医疗共同体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共同体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县域医共体 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9
2
作者 孙统达 蒋志云 +3 位作者 王涌 李鹏程 董晓欣 张南芬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24,共4页
探讨分析对宁波市构建以人为本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践做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强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整合机制建设、构建基于临床路径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规范标准和工作流程、完善绩效评价机制。
关键词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联体 分级诊疗 双向转诊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与实践——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X+X)试运营两年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杉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25,共4页
以区域医疗信息交互平台为技术支撑,建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协作体系及专家团队,对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综合功能进行可行性研究。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提高了服务效率、控制了医疗开支、改善了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促进了不同... 以区域医疗信息交互平台为技术支撑,建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协作体系及专家团队,对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综合功能进行可行性研究。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提高了服务效率、控制了医疗开支、改善了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促进了不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协调合作。同时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利于三级甲等医院专注于疑难病症的治疗和研究,有助于一、二级医院提高患者信任度及全科医生业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 信息交互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医疗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医共体建设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洪蒙 时松和 +3 位作者 陈雪娇 贺坤 胡雪琪 郭冰心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27,共3页
目的在医共体内探索建立基于价值医疗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法从价值医疗和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角度分析目前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医共体建设的必要性。结果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重治轻防、防治脱节的现象,疾病危... 目的在医共体内探索建立基于价值医疗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法从价值医疗和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角度分析目前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医共体建设的必要性。结果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重治轻防、防治脱节的现象,疾病危险因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疾病负担较重。结论通过在医共体内或区域医联体构建基于价值医疗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医保费用按人头打包服务,推进按病种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改革,整合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防治结合,为人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医疗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共体 支付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我国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及关键点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书平 黄二丹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共4页
我国最为成熟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形式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其核心包括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四个维度。面向未来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点是:信息整合及健康代理,支付方式及绩效结算,责任共同体及完... 我国最为成熟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形式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其核心包括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四个维度。面向未来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点是:信息整合及健康代理,支付方式及绩效结算,责任共同体及完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县域医共体 信息整合 支付方式 责任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4
6
作者 黄薇 胡晓梅 +2 位作者 胡锦梁 白红 朱晓丽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从不同层面对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进行评估。方法:运用文献综述、德尔菲专家咨询方法,以Donabedian卫生服务质量评价为理论框架,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评价框架。结果:从结... 目的: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从不同层面对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进行评估。方法:运用文献综述、德尔菲专家咨询方法,以Donabedian卫生服务质量评价为理论框架,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评价框架。结果:从结构-过程-结果3个层次构建了包括12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在内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评价框架。指标选取突出体系质量提升,评价框架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可以真实全面评价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的绩效水平。结论:建议评价内容增加围绕老龄人口健康相关服务的整合,针对不同模式的整合体系增加特异性指标,选择适宜方法对每个指标赋权,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应用并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疗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C框架下深圳市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0
7
作者 罗乐宣 李创 +1 位作者 陈瑶 曾华堂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13,共7页
深圳市践行“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全市按照网格管理组建20家基层医疗集团,通过做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做实家庭医生服务和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 深圳市践行“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全市按照网格管理组建20家基层医疗集团,通过做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做实家庭医生服务和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医保、价格、财政和人事薪酬等综合激励机制,成为支撑居民健康守门人制度的强大后盾;并与23家区域医疗中心联网组团运营,形成医教研协作共同体。2018年,深圳市区属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为74.42%,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际发达国家水平,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14.42%,医疗费用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在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过程中,关键要以综合改革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以“院办院管”体制强化医联体建设,以激励机制促进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基层服务体系托起全民健康的基石,以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作为改革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PC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我国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蓝图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书平 黄二丹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8,共5页
未来中国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蓝图包括两层六级:两层是指医疗中心和健康管理平台,分别包含三个级别,即国家、省级和地市级专科医疗中心,以及县(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整合型医疗卫生服... 未来中国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蓝图包括两层六级:两层是指医疗中心和健康管理平台,分别包含三个级别,即国家、省级和地市级专科医疗中心,以及县(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创新意义在于,突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作用,契合了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融合了不同类型服务,确保“健康中国”战略及行动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型服务 以人为本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蓝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诊患者次均交易费用差异比较研究
9
作者 胡春平 崔金鑫 +5 位作者 朱东方 赵秋平 王鹏飞 吴建 牛亚冬 苗豫东 《中国医院管理》 2025年第9期46-50,56,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模式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诊患者次均交易费用差异。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青海省D市县域医共体、河南省郑州市J区城市医疗集团和山东省N县健康管理联合体的转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基本信息、次均交易费用及认... 目的比较不同模式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诊患者次均交易费用差异。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青海省D市县域医共体、河南省郑州市J区城市医疗集团和山东省N县健康管理联合体的转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基本信息、次均交易费用及认知评价。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次均交易费用在变量间的差异,通过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915名患者中,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和健康管理联合体次均交易费用分别为1035.05元、195.31元和700.97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医疗集团时间成本与专项投入成本均低于其他模式;高龄(县域医共体),教育水平、就业状况和转诊交通时间(城市医疗集团)和居住地(健康管理联合体)为关键影响因素;患者费用认知在模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城市医疗集团的患者次均交易费用低于县域医共体与健康管理联合体,具备“患者交易费用最低”的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转诊患者 次均交易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与创新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的影响
10
作者 吴琼 焦润达 +1 位作者 王勐 邱五七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3-809,共7页
目的探索政策工具与创新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爬虫工具收集2009-2023年公开发布的与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相关的中央政策文件,采用词频分析与词频-逆文件频率(TF-IDF)权重计算方法提取核心关键词,从... 目的探索政策工具与创新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爬虫工具收集2009-2023年公开发布的与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相关的中央政策文件,采用词频分析与词频-逆文件频率(TF-IDF)权重计算方法提取核心关键词,从政策工具和政策创新过程2个维度进行政策文本内容分析,采用指数增长模型拟合政策工具演化趋势。结果在纳入的45项中央政策文本中,总计使用政策工具178次,需求面政策工具占比最高(71次,39.89%),反映出政策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多样化需求的响应;供给面政策工具共被使用51次,其中“信息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工具使用频次最高(33次),反映出国家加大数字基础设施与技术投入的导向。从政策创新过程看,政策工具主要作用于政策创新的采纳阶段(55.06%),其次是执行阶段(38.20%),最少用于发起阶段(6.74%);发起阶段受3类政策工具的影响较为均衡,采纳阶段受需求面政策工具影响最多,执行阶段受供给面政策工具影响最多。这种变化趋势反映出近年来政策重心由价值引导逐步转向操作性和落地性,体现出政策对数字技术推进、治理能力提升等现实需求的适应。结论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在信息化创新各阶段具有差异化效用,这表明需要将政策工具与政策创新各阶段精准匹配,有针对性推进信息化进程;同时细化和完善现行顶层政策文件,明确界定相关政策理念;此外,针对偏远和贫困地区信息化基础建设滞后,细化政策理念执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信息化 政策工具 政策创新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嵌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政策文本分析
11
作者 郭一帆 郭森宇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77,共8页
人工智能正加速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在技术创新与治理变革中的引导作用日益突出。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多元政策目标与工具协同下实现深度嵌入,尚缺乏系统性理论解释。本文基于2015—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医疗... 人工智能正加速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在技术创新与治理变革中的引导作用日益突出。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多元政策目标与工具协同下实现深度嵌入,尚缺乏系统性理论解释。本文基于2015—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卫生领域的国家级政策文本,运用扎根理论,提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嵌入路径”分析框架,系统揭示人工智能医疗技术嵌入路径的阶段性演进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卫生政策体系经历了战略引导、场景驱动到规范治理的阶段递进,体现出政策对高复杂性技术嵌入的动态适应;二是政策目标与工具之间形成了动态耦合机制,实现了技术创新、风险治理与社会价值的协同平衡;三是技术嵌入路径由外源性的关系型嵌入向内生性的结构型嵌入演进,呈现出“制度赋权—结构耦合—规制内化”的递进机制。本研究深化了对高复杂性技术治理适应性与制度化转型的理论阐释,为优化人工智能医疗卫生政策与提升政府数字治理能力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政策工具 技术嵌入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组态与路径研究
12
作者 申贤磊 何荣鑫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73-1979,共7页
背景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明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一直是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明确影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多重因... 背景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明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一直是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明确影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多重因素组合与发展路径,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8月开展研究,数据来源于《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中国统计年鉴》等。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为结果变量,以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政府关注、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6个变量为条件变量,开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结果高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组态分析结果显示,共有4种组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可归纳为“技术-环境型”“组织-环境型”“技术-组织-环境型”3种模式。组态1: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政府关注*~体系整合*医疗资源。组态2:~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组态3:大数据应用*医疗技术*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组态4:大数据应用*~政府关注*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健康需求。(*表示“且”,~表示“非”)。4种组态解的一致性为0.926,解的覆盖度为0.612,原始覆盖度为0.314~0.396,唯一覆盖度为0.017~0.08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组态有所不同。结论加大对基层的医疗资源投入,目前仍是提高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的普适措施,但也要注意技术条件、组织条件、环境条件各种因素的有效结合。东、中、西部地区间的驱动路径存在着明显差异,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发展禀赋及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驱动路径,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有针对性地改善条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绩效,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服务绩效 定性比较分析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期间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效率及空间自相关分析
13
作者 王霄彤 毛璐 +2 位作者 李小菊 柴丽萍 芮东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9,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分析医疗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地州差异以及原因,为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2021年《新疆统计年鉴》及2016—2020年新... 目的通过研究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分析医疗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地州差异以及原因,为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2021年《新疆统计年鉴》及2016—2020年新疆卫生统计年报,研究对象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根据以往文献研究和数据的可获得性确定投入产出指标,选择人均GDP、年末人口数及政府卫生支出为环境变量,通过三阶段DEA模型,排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从静态角度分析十三五期间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莫兰指数分析效率值,探讨其有无空间依赖性。结果DEA模型显示:不考虑环境因素及随机误差的影响,十三五期间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效率整体较好,综合效率均值为0.919;SFA回归结果显示政府卫生支出的增加可以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效率提高(P<0.01);剔除环境因素及随机干扰的影响,新疆医疗服务体系综合效率均值为0.893,多处于规模递增或不变状态,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和超变密度对区域差异的年均贡献率依次为36.05%,33.32%,30.63%,莫兰指数结果显示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仅2016年与2019年存在空间相关性(P=0.096,P=0.040)。结论十三五期间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效率处于波动状态,相较于纯技术效率而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亟待改善其规模结构。环境因素中政府卫生支出对效率影响较大,政府可适当增加卫生投入。各地州间效率差距明显,且疆域间差异较大,提示各疆需要针对性解决效率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运行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实现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美丽 张倩 +5 位作者 申斗 李红丽 刘跃华 杨雯 杨金兰 顾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06-2713,共8页
背景实现基层医防融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目的分析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的实现机制,为探索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医防融合路径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以... 背景实现基层医防融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目的分析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的实现机制,为探索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医防融合路径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以“医防融合”“医防协同”“防治结合”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相关文献,筛选出对医共体、医联体等整合型服务体系案例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的文献,最终筛选出文献18篇,案例15个。基于彩虹模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以及支持要素确定系统整合、组织整合、专业整合、服务整合、功能整合、规范整合为条件变量,以良好医防融合效果为结果变量,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的医防融合实现机制。结果共有4条组态路径能有效提升医防融合效果,4条路径分别符合多层面整合型、中微观整合型路径,同时得出以下结果:(1)依托整合型服务体系开展医防融合更为有效,在整合型服务体系下存在多种路径可有效提升医防融合效果;(2)服务整合对提升医防融合效果起着基础保障作用;(3)对提升医防融合的系统整合、专业整合和功能整合相关政策指标设置尚不健全。结论(1)依托医联体、医共体等中国特色的整合型服务体系提升医防融合效果;(2)充分发挥服务整合的基础保障作用;(3)参考多层面整合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均衡设置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政策指标,同时完善系统整合、专业整合以及支持要素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管理 医防融合 整合型服务体系 定性比较分析 彩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国际视角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107
15
作者 代涛 陈瑶 韦潇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年第9期1-9,共9页
为应对老龄化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等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改革,内容上主要包括服务提供、治理机制、组织管理和筹资支付等方面,形式上可分为水平和垂直整合、虚拟和实体整合等模式。新... 为应对老龄化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等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改革,内容上主要包括服务提供、治理机制、组织管理和筹资支付等方面,形式上可分为水平和垂直整合、虚拟和实体整合等模式。新医改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这些做法各有特点,主要有政府主导是目前整合的主要改革动因;以技术为纽带的虚拟整合简便易行,形式灵活;委托管理或联合体式的整合涉及资产的管理,一体化程度较高;联合兼并式的实体整合具有更强的资源配置能力。但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还存在诸多障碍,如政府分级管理体制、公立医院单体扩张需求、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衔接、患者自由流动意愿与医保自由就医政策等。应对的主要策略有,注重发挥政府行政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的双重作用,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动整合,通过改革支付制度等多种方式建立激励机制,有赖于公立医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整合 国际视角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专题报告(一)--“健康海南”之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与评价
16
作者 陈林 陈宁 +10 位作者 袁玲 单侯乾 王晨力 叶云 高雅 谭硕源 吴清昱 侯宏攀 程迪尔 石建伟 王朝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4468-4481,共14页
卫生健康规划是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和实施卫生健康政策的重要工具。《海南省“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是海南省统一规划体系的重... 卫生健康规划是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和实施卫生健康政策的重要工具。《海南省“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是海南省统一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规划中卫生健康领域战略任务的细化落实。《规划》由全省各部门协同实施,在深入推进“健康海南”行动、构建国际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发展高水平中医药事业、推进智慧化医疗健康服务、打造特色化健康产业、构建现代化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等方面均发挥出规划及引领作用。《规划》科学地指导了海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了科学评估指标体系、推动了卫生健康事业各项工作落地实施,对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健康岛建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报告 健康规划 海南 特色医疗卫生服务 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智慧化医疗健康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纵向整合的实践过程——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迟沫涵 尚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4-78,共5页
中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处于条块分割、服务碎片化状态,当前国家出台的卫生公共政策目的在于整合城乡医疗资源,积极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城乡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过程,不仅因... 中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处于条块分割、服务碎片化状态,当前国家出台的卫生公共政策目的在于整合城乡医疗资源,积极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城乡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过程,不仅因素繁杂,而且形势复杂,因而需要相应的理论框架规范、指导;另一方面是卫生公共政策创新的过程,涉及众多的政府机构、医疗机构及其社会个体,呈现出明显的多主体化、复杂化、网络化特征,因而适用于政策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因此,以政策网络理论为视角,全面分析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纵向整合的实践过程,有利于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网络理论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城乡医疗资源 卫生公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理论框架的核心要素与演变特点——基于系统综述 被引量:19
18
作者 胡佳 郑英 +2 位作者 代涛 王清波 李力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9,共9页
目的:归纳总结国内外整合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理论框架的基本特征、主要维度及核心要素,分析演变特点及启示。方法:采用系统综述法检索并筛选文献,依据前期研究提出的制度整合、组织整合、专业整合、服务整合、核心功能整合、价值规范整... 目的:归纳总结国内外整合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理论框架的基本特征、主要维度及核心要素,分析演变特点及启示。方法:采用系统综述法检索并筛选文献,依据前期研究提出的制度整合、组织整合、专业整合、服务整合、核心功能整合、价值规范整合6个维度,利用主题框架法提取和分析文献资料。结果:纳入分析的66个理论框架中,12个聚焦单一维度、45个涉及2~5个维度、9个涵盖全部6个维度;制度整合、组织整合、专业整合、服务整合、核心功能整合、价值规范整合分别包含7个、6个、5个、7个、4个以及2个核心要素。讨论与建议:理论框架演变趋势呈现对"以人为中心"理念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维度逐渐多元、覆盖层次逐渐全面,对服务内涵的界定向综合性健康服务转变,对体系的认识向动态适应转变等特点;我国应充分借鉴参考,构建和完善符合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整合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中心 整合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理论框架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陈飞燕 张连云 +2 位作者 杨文秀 徐霁 骆达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3期26-27,共2页
梳理及归纳了我国在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改善社区卫生、农村卫生的结构与功能,完善投入机制,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探讨与实践,为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 梳理及归纳了我国在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改善社区卫生、农村卫生的结构与功能,完善投入机制,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探讨与实践,为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 农村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郑英 代涛 李力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2,共5页
本文通过综述部分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主要做法与特点,提出了对我国制定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几点启示。国际经验表明,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规划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满足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本文通过综述部分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主要做法与特点,提出了对我国制定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几点启示。国际经验表明,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规划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满足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政府及其直属部门是负责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层级政府在规划中的职责和作用不同;在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运用合作治理网络鼓励多方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积极发挥政府规划作用,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规划权威性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立法、行政规制、经济激励等综合性措施;运用多学科理论改进规划工具和方法,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精细化。借鉴国际经验,能够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区域卫生规划 国际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