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都市区绿地景观的连通性 被引量:88
1
作者 熊春妮 魏虹 兰明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37-2244,共8页
城市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是衡量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其中,连通性是维持景观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重庆市都市区为研究对象,结合TM遥感影像图,通过整体连通性指数(IIC)、可能连通性指数(PC)和景观中斑块... 城市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是衡量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其中,连通性是维持景观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重庆市都市区为研究对象,结合TM遥感影像图,通过整体连通性指数(IIC)、可能连通性指数(PC)和景观中斑块对连通性的重要值对该区绿地景观的连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区绿地景观主要由少数巨型斑块和大量小型斑块组成。绿地景观整体连通性较差,这与绿地景观组成密切相关。对于绿地景观的连通性而言,巨型斑块的重要值最大,但小型斑块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对绿地景观连通性重要值最大的一些斑块主要分布于都市区的几大山脉上,这些斑块是城市绿地规划和保护的首要考虑的对象。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在重庆市都市区进行绿地规划时,优先考虑对重要斑块的保护,同时要考虑在巨型斑块之间构建小斑块,使其形成连通性廊道,提高绿地景观的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景观 连通性 整体连通性指数(iic) 可能连通性指数(PC) 斑块重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林鸟日常活动范围的郑州金水区景观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闫明 刘曼舒 +3 位作者 姚新治 郭玲子 汤瑶 田国行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7,共11页
以郑州市金水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喜鹊、金翅雀、灰椋鸟3种郑州常见林鸟为指标鸟类,利用整体连通性指数、可能连通性指数和绿地斑块对维持连通性的重要值对城市绿地斑块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整体的景观连通性水平较低,... 以郑州市金水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喜鹊、金翅雀、灰椋鸟3种郑州常见林鸟为指标鸟类,利用整体连通性指数、可能连通性指数和绿地斑块对维持连通性的重要值对城市绿地斑块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整体的景观连通性水平较低,斑块面积与连通性重要值和可能连通性重要值呈正相关关系,斑块位置会影响绿地斑块的连通性,且“绝对重要”的绿地斑块尺度约为7.7 km^2。研究结果可为郑州市绿地资源的建设和调控,及未来动物廊道和入侵物种生境隔离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城市绿地 整体连通性指数 可能连通性指数 斑块重要值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连通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昂 吴淼 +4 位作者 周小国 钟洲文 淦方茂 付兴伟 惠二青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27,共7页
保障河流连通性是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推进我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作,亟需加强河流连通性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基于河流生态系统四维结构和功能整体模型,构建了河流连通性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河流连通性评价的... 保障河流连通性是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推进我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作,亟需加强河流连通性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基于河流生态系统四维结构和功能整体模型,构建了河流连通性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河流连通性评价的研究和实践,从4个维度凝练了构建河流连通性指数的5个评价指标,包括破碎度指数、库容调节系数、水资源利用消耗率、路网密度和城市夜间灯光指数;通过综合分析各个指标的阈值和权重,建立了河流连通性指数计算方法、综合评价方法及评价依据。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河流连通性评价的理论方法,为河流连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可为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连通性 连通性指数 综合评价方法 河流生态系统 整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连接度的森林景观恢复研究--以巩义市为例 被引量:36
4
作者 陈杰 梁国付 丁圣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73-3781,共9页
景观连接度是研究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或某种生态过程在斑块间运动的程度。基于景观连接度原理,借用景观连接度指数,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探讨了巩义市丘陵和低山地区森林景观在不同景观距离阈值下连接度的变化,确定了分析森林景观连... 景观连接度是研究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或某种生态过程在斑块间运动的程度。基于景观连接度原理,借用景观连接度指数,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探讨了巩义市丘陵和低山地区森林景观在不同景观距离阈值下连接度的变化,确定了分析森林景观连接度的合适距离阈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要恢复为森林景观的农业斑块的重要值的大小,确定了对要恢复为森林景观的每一农业景观斑块对新形成的森林景观的连接度贡献大小,并结合区域地形特征,明确了森林恢复之初的重要斑块的选取及恢复的先后次序。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距离阈值下,低山地区森林景观的整体连通性指数值(IIC)都大于丘陵地区森林景观的IIC值;森林景观的适宜距离阈值,在丘陵地区可选择750 m,在低山地区可选择500 m,或者更小尺度;通过农业景观斑块重要值(dIIC)确定的对森林景观连接度作用起"非常高"和"高"的斑块的数量非常少,但对森林景观连接度的贡献作用却比较大。提出的基于景观连接来分析在森林恢复时重要斑块的选取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对区域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连接度 距离阈值 整体连通性指数 巩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