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语境和局部语境对代词理解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兵 杨玉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1-388,共8页
通过眼动实验,考察了语篇理解中整体语境和局部语境对代词理解的影响。实验一是预备实验,发现名词与动词词组之间关系的典型性不同,整合的速度也不一样。实验二发现,代词的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代词理解的初期受整体语境的语义偏向影响,... 通过眼动实验,考察了语篇理解中整体语境和局部语境对代词理解的影响。实验一是预备实验,发现名词与动词词组之间关系的典型性不同,整合的速度也不一样。实验二发现,代词的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代词理解的初期受整体语境的语义偏向影响,而不受局部语境的影响。在第二阶段主要受到局部语境的影响。代词的理解过程比较符合Cook(2004)所提出的两阶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 代词理解 局部语境 整体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心理:《原野》的潜在世界——兼谈曹禺前期创作的整体语境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2-88,共7页
关键词 曹禺研究 价值观 文化传统 文学创作 生存方式 前期创作 整体语境 《原野》 剧作家 戏剧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写作与整体语境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大先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7,共5页
如果抛开对于青年的意识形态化理解,仅仅将其界定为年龄与代际的划分,那么与如今的日益面目模糊所不同的是,直至21世纪初年的青年写作至少都有迹可循,比如1990年代末的“70后”和“80后”写作,前者夹杂着“摇滚青年”的影响,如石康的“... 如果抛开对于青年的意识形态化理解,仅仅将其界定为年龄与代际的划分,那么与如今的日益面目模糊所不同的是,直至21世纪初年的青年写作至少都有迹可循,比如1990年代末的“70后”和“80后”写作,前者夹杂着“摇滚青年”的影响,如石康的“青春三部曲”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物化现实(如“美女写作”);后者在某个阶段约等于聚焦校园、家庭、情感和青春期体验的“青春文学”,同媒体和市场的营销密切相关,隐隐然勾连着逐渐兴起的消费主义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化 青春文学 意识形态影响 有迹可循 消费主义 新自由主义 整体语境 青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设计小学英语课堂语境的教学策略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娟娟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60-62,共3页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整体设计语境,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涵,提升学科核心素养。PEP教材里Let’s talk和Let’s learn两个板块的语境有时并无关联,如何展现课题语境的连贯和真实性,要求教师认真研读和分析教材文本语言,对知识点进行梳...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整体设计语境,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涵,提升学科核心素养。PEP教材里Let’s talk和Let’s learn两个板块的语境有时并无关联,如何展现课题语境的连贯和真实性,要求教师认真研读和分析教材文本语言,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勇于创新整合目标词汇和语句。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采用延伸文本语境,整体输入新知,重构文本语境、提炼主旨提问,融合关键信息、形成整体语境等教学策略,整体设计语境,探究文本主题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整体语境 PEP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含因果动词对第三人称回指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35,共8页
关于回指,前人文献多提出隐含因果动词可能会影响第三人称回指倾向。本文通过离线心理学实验发现,在汉语语篇中隐含因果动词的影响必须和相关的语境(如因果连词"因为")相配合才会对回指产生影响。可见,整体语境才是影响第三... 关于回指,前人文献多提出隐含因果动词可能会影响第三人称回指倾向。本文通过离线心理学实验发现,在汉语语篇中隐含因果动词的影响必须和相关的语境(如因果连词"因为")相配合才会对回指产生影响。可见,整体语境才是影响第三人称回指倾向的主要原因,局部语境的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因果动词 第三人称回指 整体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诗价值体系扫视
6
作者 吴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7-12,共6页
新生代诗(或称第三代诗)是继朦胧诗后1986年出现于中国诗坛的新诗潮。声称对人类主体性(大写的“人”)抽象空洞扬弃而确立的个体主体性(小写的“人”)之生命意识,成为其高扬的一面鲜明旗帜,又构成其哲学核心——物质和现象的本质。在话... 新生代诗(或称第三代诗)是继朦胧诗后1986年出现于中国诗坛的新诗潮。声称对人类主体性(大写的“人”)抽象空洞扬弃而确立的个体主体性(小写的“人”)之生命意识,成为其高扬的一面鲜明旗帜,又构成其哲学核心——物质和现象的本质。在话语操作上,走向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同质同构和单个话语看似返朴归真,整体语境却荒谬不可解读的彻底转型,是一种解构传统人文价值体系而重建的精神价值、平面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识 价值体系 本体深入 平面话语 整体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