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文化心灵诗学如何可能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4,171,共12页
该文尝试论述一种诗学学术范式的理论与方法,即“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乃“文化”与“心灵”的综合角度,是在后五四时代中国文论建设性的探索中,尝试由传统诗学而发展出一套论述,以此作为读诗、研诗、教诗、作诗、发扬...
该文尝试论述一种诗学学术范式的理论与方法,即“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乃“文化”与“心灵”的综合角度,是在后五四时代中国文论建设性的探索中,尝试由传统诗学而发展出一套论述,以此作为读诗、研诗、教诗、作诗、发扬中国诗教的理论框架,亦约同于古人所说的“文心”。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以整体诗学与古今贯通为主要特色。整体诗学的三项要义是诗观立基、兼顾三才、采铜于山。古今贯通的三条进路是学艺双修、诗思互进、诗化生活。其缘起大背景恰也有三项:一是回应学术内部的不满,二是适应学术外部的条件变化,三是满足时代对人文学术的新需求。因而,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不止于诗学本身,亦是学术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思想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灵
中国
诗学
古今贯通
整体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化心灵诗学如何可能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晓明
机构
贵阳孔学堂高等研究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4,171,共12页
文摘
该文尝试论述一种诗学学术范式的理论与方法,即“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乃“文化”与“心灵”的综合角度,是在后五四时代中国文论建设性的探索中,尝试由传统诗学而发展出一套论述,以此作为读诗、研诗、教诗、作诗、发扬中国诗教的理论框架,亦约同于古人所说的“文心”。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以整体诗学与古今贯通为主要特色。整体诗学的三项要义是诗观立基、兼顾三才、采铜于山。古今贯通的三条进路是学艺双修、诗思互进、诗化生活。其缘起大背景恰也有三项:一是回应学术内部的不满,二是适应学术外部的条件变化,三是满足时代对人文学术的新需求。因而,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不止于诗学本身,亦是学术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思想应答。
关键词
文化心灵
中国
诗学
古今贯通
整体诗学
Keywords
cultural mind
Chinese poetics
the fusion of the ancient and the modern
holistic poetic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文化心灵诗学如何可能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