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珊瑚礁海岸波流运动特性整体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陈树彬
陈松贵
姚宇
陈汉宝
-
机构
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
湖南省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119,共10页
-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1425091)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8QNRC001)
+1 种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TKS190102,TKS20200402)
湖南省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9SS01)。
-
文摘
根据现场地形在港池中建立三维珊瑚礁−潟湖−裂口海岸定床整体物理模型,采用波高传感器、流速仪和表面流速测量系统分别测量了规则波作用下珊瑚礁海岸不同位置的波浪和流场特征。结果表明:礁坪上,波高在向岸方向逐渐减小,总减小幅度为86.7%,增水先增大后减小,沿礁坪下降幅度为65.9%,水流以向岸流为主,存在着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潟湖中,波高靠近裂口处较大,中部最大值约为两侧最小值的2.8倍,增水则靠近裂口处最小,相比两侧最大值下降了25.5%,水流主要为对称地指向裂口的沿岸流,流速从两侧到裂口先增大后减小;裂口中波高变化不大,增水在靠近潟湖处最大,为礁坪上增水的47.6%,水流主要为离岸流,流速同样是先增大后减小。量化分析了环流驱动力、辐射应力与波面压力梯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发现礁坪上向岸流变化是平均水位梯度和辐射应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裂口中的离岸流驱动力主要为辐射应力,而潟湖中的沿岸流变化由平均水位梯度决定的。
-
关键词
珊瑚礁−潟湖−裂口
波浪
波生流
辐射应力
波浪增水
整体物理模型
-
Keywords
reef-lagoon-channel
wave
wave induced current
radiation stress
wave set up
three dimensional physical modelling
-
分类号
TV139.26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珠江河口整体物理模型泥沙试验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吴小明
卢陈
吴门伍
杨裕桂
-
机构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64-69,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9286)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2013]KJ05)
-
文摘
为全面掌握珠江河口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优化河口重大工程方案布置,在宏观分析珠江河口伶仃洋、磨刀门和黄茅海泥沙运动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该3个区域泥沙模拟试验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研究珠江河口整体物理模型泥沙试验中的分区模拟、模型沙选择、关键设备研发等核心技术,结合多年来科研生产和模型运用的实际经验,总结出珠江河口整体物理模型泥沙试验方法。最后,以近年来珠江河口的重大涉水工程——港珠澳大桥工程为例予以了进一步说明。
-
关键词
珠江河口
整体物理模型
泥沙试验
港珠澳大桥
-
Keywords
Pearl River estuary
whole physical model
sediment test
Hong Kong- Zhuhai -Macao Bridge
-
分类号
TV131.6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