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国后长篇小说两次创作浪潮的探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整体性批评之一
1
作者 陈美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2期80-88,共9页
【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果我们对它的发展作一个整体性的回顾,就会发现这样的事实:三十多年来,长篇小说的生产有两个时期显得特别活跃。首先,是自1957年《红旗谱》等的出版至1961年《红岩》... 【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果我们对它的发展作一个整体性的回顾,就会发现这样的事实:三十多年来,长篇小说的生产有两个时期显得特别活跃。首先,是自1957年《红旗谱》等的出版至1961年《红岩》的问世,这当中前后约五年左右的时间,集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已为人们熟悉的《红日》(1957)、《林海雪原》(1957)、《百炼成钢》(1957)、《青春之歌》(1958)、《苦菜花》(1958)、《山乡巨变》(1958)、《创业史》(1959)、《三家巷》(1960)等等。除了《保卫延安》(1954)、《三里湾》(1955)出现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建国后 中国当代 整体性批评 小说创作 五十年代 优秀作品 作家 文学创作 新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本土化文学批评刍论
2
作者 刘海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5-97,105,共4页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在某种程度上传承了古代文学批评直觉感悟的思维方式而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尤其是他将中国文学批评整体性的特点出色地保存在其批评中,从总体上综合地把握批评对象,多着意于评论的开头对批评对象作整体审美把握与风格...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在某种程度上传承了古代文学批评直觉感悟的思维方式而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尤其是他将中国文学批评整体性的特点出色地保存在其批评中,从总体上综合地把握批评对象,多着意于评论的开头对批评对象作整体审美把握与风格的整体勾勒,促成其批评具有整体性特征。沈从文这种整体性批评方式明显打上了中国传统思维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整体性批评 感悟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教授:张杰
3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155-155,共1页
关键词 南京师范大学 语言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说理论 巴赫金 现实主义 江苏省 批评方法 整体性批评 当代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越疯人院》疯癫叙事背后的现实喻指 被引量:1
4
作者 韩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127,共3页
影片《飞越疯人院》是表层叙事喻指现实的典范之作,其多重隐喻体现在影片叙事的背景设置、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等各个层面。本文借助弗莱的整体性文学批评架构,在考察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语境及文本作者、电影导演个人轨迹基础上,分析... 影片《飞越疯人院》是表层叙事喻指现实的典范之作,其多重隐喻体现在影片叙事的背景设置、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等各个层面。本文借助弗莱的整体性文学批评架构,在考察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语境及文本作者、电影导演个人轨迹基础上,分析影片中丰富的隐喻。研究发现,影片隐喻的现实所指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对自由和个性的呼唤;对精神病院管理制度和临床医学体制的抨击;反体制,反权威以及反霸权,反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越疯人院》 隐喻 整体性文学批评 反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