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经济中我国人才的整体性开发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彦夫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60-64,共5页
培养和造就大批拥有现代科技知识的极具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根本保证和首要前提。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在对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人才开发与培养工作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人才整体性开发措施。
关键词 开发培养 高科技人才 基础教育 识经济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发达国 整体性开发 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性开发
2
作者 朱志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53-155,共3页
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性开发,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联系实际,科学分析,认真搞好师资队伍的预测和规划;第二,放手培养,大胆使用,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三,市场调节,合理配三,逐步优化师好队伍结构;第四,高度重... 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性开发,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联系实际,科学分析,认真搞好师资队伍的预测和规划;第二,放手培养,大胆使用,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三,市场调节,合理配三,逐步优化师好队伍结构;第四,高度重视,正确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资队伍 整体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天津市人才发展战略思考
3
作者 李理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2-64,共3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人力资源竞争呈现“零距离”的特点。为适应天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重新定位的需要,必须建立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即从“求、用、育、留”四方面系统工作着手,进行全面的城市人力资源规划和建设。
关键词 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整体开发战略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学鹏 刘朝臣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3-57,共5页
淮河流域是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连接中枢,也是我国南北长江经济带与黄河经济带的经济结合枢纽,具有良好的区位、人才、科技、教育等优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从战略上对淮河流域进行整体开发的综合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建立健全相关... 淮河流域是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连接中枢,也是我国南北长江经济带与黄河经济带的经济结合枢纽,具有良好的区位、人才、科技、教育等优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从战略上对淮河流域进行整体开发的综合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采取因地而异的政策扶持措施等是淮河流域整体开发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整体性开发 和谐发展 发战略 优先发展战略 整体开发 黄河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 经济结合 法律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根本转变”与高校人事管理
5
作者 孙兆民 《工业技术经济》 1997年第4期59-60,共2页
一、两个转变与两个调整 “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中央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出发,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客观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才有保障。这两个转变,都与人事工作密切相关... 一、两个转变与两个调整 “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中央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出发,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客观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才有保障。这两个转变,都与人事工作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有人事管理体制相配套;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以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必须抓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所以,两个转变体现在人事工作中就是两个调整;一是根据第一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二是根据第二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把传统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的人才资源开发上来。人事工作的第一个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人事管理 两个转变 市场经济 人事管理体制 第一个 经济体制 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