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性协作:区域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新视野 被引量:22
1
作者 肖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70,共9页
根据利益主体及其相互间关系,将区域环境纠纷区分为政府间的纠纷、生产经营者与公众之间的纠纷、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纠纷、政府与生产经营者和公众之间的纠纷等四类。“私力救济”“商调机制”、诉讼解决等代表性的相关解纷途径以及环境... 根据利益主体及其相互间关系,将区域环境纠纷区分为政府间的纠纷、生产经营者与公众之间的纠纷、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纠纷、政府与生产经营者和公众之间的纠纷等四类。“私力救济”“商调机制”、诉讼解决等代表性的相关解纷途径以及环境信访、调解、仲裁、约谈等措施,与四类纠纷有复杂的对应性。然而,私力救济存在无序性;政府间“商调机制”存在弱程序性以及效力不确定性;司法解决则存在制度性不完善;多元解纷措施缺乏衔接和协调。应该以“生态环境整体性协作治理”作为逻辑出发点和基本理念,以全局视野、系统思维、体系化方法,从整体性上把握、以协作性为标准优化纠纷解决措施,形成“联防联治非诉讼解决司法权威裁判”的区域环境纠纷防控与解决体系,实现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生态化和系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行政区 环境纠纷 整体性协作 解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诚 刘旭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118,共10页
数字化治理是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而兴起的一种公共治理新模式,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高度契合性,为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是政府、村委会、农民等主... 数字化治理是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而兴起的一种公共治理新模式,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高度契合性,为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是政府、村委会、农民等主体,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数字治理平台为牵引,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能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过程,其作用机理集中表现为通过数字技术与基层共治机制的融合互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建立起主体联结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整体性协作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在实践中,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还面临着思维、技术、效能、主体、制度等困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需要打破传统治理思维、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治理运行机制、加速乡村数字人才培养以及完善乡村数字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数字化治理 乡村建设 整体性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