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整体原位杂交实验技术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东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5-200,共6页
以检测水稻SUPERWOMAN1(SPW1)/OsMADS16基因的表达模式为例,通过对杂交探针的制备、材料的固定及解离通透、显色等方面进行优化,获得背景值低、特异性高的SPW1/OsMADS16基因特异性表达结果。建立一套针对水稻的整体原位杂交技术,方法简... 以检测水稻SUPERWOMAN1(SPW1)/OsMADS16基因的表达模式为例,通过对杂交探针的制备、材料的固定及解离通透、显色等方面进行优化,获得背景值低、特异性高的SPW1/OsMADS16基因特异性表达结果。建立一套针对水稻的整体原位杂交技术,方法简单,费用低廉,可在离心管中多种材料同时进行。主要实验步骤包括探针制备、材料固定和解离、杂交反应、杂交后处理和检测显色等。提出的方法可为高通量检测水稻基因表达的时空模式及其功能分析提供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原位杂交技术(wish) 水稻 SUPERWOMAN1/OsMADS1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同系物Djp53在涡虫胚基早期发育阶段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素格 杨武 +1 位作者 周鲁明 赵博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1-567,共7页
为了探索东亚三角涡虫Djp53基因在涡虫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利用整体原位杂交、RT-PCR技术,检测了涡虫Djp53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结果表明,Djp53基因在再生1、3、5天的胚基中具有较强的阳性信号,且3天的表达量最高;而在再生7、10... 为了探索东亚三角涡虫Djp53基因在涡虫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利用整体原位杂交、RT-PCR技术,检测了涡虫Djp53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结果表明,Djp53基因在再生1、3、5天的胚基中具有较强的阳性信号,且3天的表达量最高;而在再生7、10天和成虫的实质组织中表达较弱.RNA干扰后的RT-PCR检测显示,Djp53表达量显著下降,涡虫不能正常再生或出现眼点缺陷.由此推断,东亚三角涡虫Djp53基因在早期胚基发育阶段,通过调节多功能干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分化影响早期胚基的形成,是涡虫早期胚基发育必不可少的一个基因,并且在涡虫成体和再生后期对多功能干细胞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三角涡虫 Djp53基因 整体原位杂交技术 RT-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三角涡虫DjWnt5a克隆及在胚胎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甄辉 吴素格 +1 位作者 鹿晴晴 赵博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06,共8页
WNT(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蛋白是一类分泌性糖蛋白家族,Wnt5a为非经典Wnt蛋白的典型代表,在各种器官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索东亚三角涡虫Dj Wnt5a基因在涡虫胚胎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和功能,利用RT-PCR(... WNT(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蛋白是一类分泌性糖蛋白家族,Wnt5a为非经典Wnt蛋白的典型代表,在各种器官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索东亚三角涡虫Dj Wnt5a基因在涡虫胚胎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和功能,利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和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技术克隆并分析了Dj Wnt5a c DNA的表达。结果表明,Dj Wnt5a基因由1 523 bp组成,编码371个氨基酸,其中含有23个保守的半胱氨酸结构域。利用MAGE 5.2构建进化树分析发现,东亚三角涡虫与地中海涡虫的Wnt5a聚群,并位于两侧对称动物的基部,可能是Wnt5a的原始类型。利用整体原位杂交技术分析Dj Wnt5a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Dj Wnt5a基因在涡虫发育的第三阶段开始表达,主要集中在胚胎咽及胚带;随着胚胎发育直至完全孵化出幼虫,Dj Wnt5a基因逐步在神经原基和中枢神经系统表达。由此推断,东亚三角涡虫Dj Wnt5a基因在涡虫胚胎发育时,参与神经原基的形成和分化,是涡虫胚胎神经发育必不可少的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三角涡虫 DjWnt5a基因 整体原位杂交技术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三角涡虫DjPLCβ4基因克隆及在胚胎发育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甄辉 赵博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9-257,共9页
磷脂酶C的β亚型(PLCβ)在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作为首次出现三胚层的两侧对称动物,是研究发育和进化的重要模式生物。为了研究DjPLCβ4基因在东亚三角涡虫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通... 磷脂酶C的β亚型(PLCβ)在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作为首次出现三胚层的两侧对称动物,是研究发育和进化的重要模式生物。为了研究DjPLCβ4基因在东亚三角涡虫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并验证了DjPLCβ4 cDNA的功能与表达图谱。结果显示,DjPLCβ4基因全长3245 bp,编码969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显示,东亚三角涡虫与其他物种的PLCβ4亚型聚群,并位于两侧对称动物的基部,可能是PLCβ4的原始类型。通过整体原位杂交技术研究DjPLCβ4基因在胚胎中的时空表达,DjPLCβ4基因最开始表达于胚胎发育的第3阶段,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胚胎咽及胚带;随着发育,胚胎孵化出幼虫,DjPLCβ4基因主要表达于神经原基和中枢神经系统。综上所述,东亚三角涡虫DjPLCβ4基因参与胚胎神经原基的形成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三角涡虫 DjPLCβ4基因 整体原位杂交技术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