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航空发动机整机临界转速特性 被引量:24
1
作者 蒋书运 陈照波 +1 位作者 须根法 夏松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35,共4页
介绍了用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航空发动机多转子相互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特性。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子结构传递矩阵法不易编制通用计算软件的缺点。同时,用有限元法对支承机匣刚度进行了计算。并以某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整体传递矩阵 临界转速 航空发动机 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多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整体传递矩阵法 被引量:22
2
作者 柴山 刚宪约 +2 位作者 姚福生 曲庆文 赵又群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2,共5页
提出了整体传递矩阵法中耦合单元的概念,导出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耦合单元的传递矩阵,并给出了几个算例. 整体传递矩阵法是取各转子状态向量的集合作为系统的状态向量,各转子同时对系统状态向量进行传递,求得多转子轴系的整体传递矩阵... 提出了整体传递矩阵法中耦合单元的概念,导出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耦合单元的传递矩阵,并给出了几个算例. 整体传递矩阵法是取各转子状态向量的集合作为系统的状态向量,各转子同时对系统状态向量进行传递,求得多转子轴系的整体传递矩阵方程,代入整体边界条件进行求解即可得到多转子轴系的临界转速. 与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相比,整体传递矩阵法不必将多转子系统在耦合单元处分割开来,不引入未知内力和位移,也不必建立分割处的平衡方程或变形协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单元 多转子系统 整体传递矩阵 临界转速 转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传递矩阵法的Riccati变换 被引量:10
3
作者 柴山 刚宪约 +2 位作者 姚福生 曲庆文 赵又群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8-103,共6页
研究了多转子系统的Riccati变换问题,导出了多转子系统各种具体单元的Riccati变换公式以及Riccati变换中逆矩阵的计算公式,给出了数值算例. 研究表明,尽管整体传递矩阵取系统的状态向量作为传递向量,增加了自由度,但计算工作量基本上没... 研究了多转子系统的Riccati变换问题,导出了多转子系统各种具体单元的Riccati变换公式以及Riccati变换中逆矩阵的计算公式,给出了数值算例. 研究表明,尽管整体传递矩阵取系统的状态向量作为传递向量,增加了自由度,但计算工作量基本上没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转子系统 整体传递矩阵 临界转速 转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旋转机械整机固有频率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永强 朱亮 +1 位作者 刘宇 刘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78-1180,共3页
工程中分析多转子系统固有特性常采用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由于具体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用子结构法计算时处理繁琐,编制通用程序困难.为克服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的缺点,给出了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过程.取各转子状态向量的集合作为系统的状态... 工程中分析多转子系统固有特性常采用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由于具体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用子结构法计算时处理繁琐,编制通用程序困难.为克服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的缺点,给出了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过程.取各转子状态向量的集合作为系统的状态向量,将各转子通过耦合单元联接起来,该方法不会引入未知内力和位移,也不必建立分割处的平衡方程或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了各向同性耦合单元的传递矩阵,并进行了算例验证.由计算结果可见,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精度较高,它保持了传递矩阵法编程简单、计算工作量小和运算速度快的特点,为开发通用软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传递矩阵 耦合单元 多转子系统 固有频率 子结构法 状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高精度数控车床主轴双转子系统动力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郭策 孙庆鸿 蒋书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3-557,共5页
利用整体传递矩阵法对机床主轴双转子耦合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法计算简单、精度高、易于编程.同时,利用有限元法有效地解决了主轴双转子耦合刚度的计算问题.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有限元法 固有频率 整体传递矩阵 耦合矩阵 支承刚度 临界转速 主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整机瞬态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蒋书运 陈照波 +1 位作者 须根法 夏松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6,共3页
采用整体传递矩阵─动态子结构法分析航空发动机整机瞬态动力特性。对各种因素(突加不平衡量大小及位置、转速、油膜间隙等)的影响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一定设计多数范围内,挤压*油膜阻尼器能有效抑制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引起... 采用整体传递矩阵─动态子结构法分析航空发动机整机瞬态动力特性。对各种因素(突加不平衡量大小及位置、转速、油膜间隙等)的影响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一定设计多数范围内,挤压*油膜阻尼器能有效抑制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引起的瞬态强迫振动,避免系统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 整体传递矩阵 航空发动机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