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量遗传学在家蚕育种上的应用概述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萍 《蚕学通讯》 2005年第3期17-22,共6页
通过查阅家蚕经济性状遗传研究文献,概括叙述了数量遗传学在家蚕数量性状常规研究、品种稳定性分析、抗性遗传研究、饲料效率遗传研究及QTLs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部分成果。
关键词 家蚕 数量遗传 数量遗传 家蚕育种 应用 遗传研究 稳定性分析 经济性状 数量性状 QTLS 饲料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子休眠性的数量遗传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兰海 高世斌 +4 位作者 樊庆琦 曹墨菊 唐祈林 潘光堂 荣廷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86-1588,共3页
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普通玉米自交系R08与A318杂交组合的P1、P2、F1、F2:3、B1:2和B2:2 6个世代群体的种子休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遗传符合1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加... 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普通玉米自交系R08与A318杂交组合的P1、P2、F1、F2:3、B1:2和B2:2 6个世代群体的种子休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遗传符合1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一显性多基因模型。在R2:3、B1:2和B2:2三个家系世代,主基因方差分别为0.9260、1.4176和0.5863;多基因方差分别为0.1184、0.1022和0.4623。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1.2172,显性效应值为-1.2172;多基因加性效应值为1.5028,显性效应值为1.4334。主基因遗传率在R2:3、B1:2和B2:2三个分离家系群体中为44.8%~79.65%,多基因遗传率为5.74%~35.33%。其中,主基因遗传率在B1:2世代中最大,为7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休眠性 主基因+多基因 数量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外观和碾磨性状的数量遗传及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小明 石春海 +1 位作者 鲍根良 叶胜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82-186,共5页
本文对稻米籽粒长、宽、厚、长宽比、粒重、垩白、透明度等外观品质性状和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籽粒充实度等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作了综述 ,并就上述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数量遗传 相关性 水稻 杂种优势 外观品质性状 碾磨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品质性状数量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毛孝强 余腾琼 +2 位作者 林谦 徐绍忠 杨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3-207,共5页
对近十几年来我国水稻品质性状数量遗传研究,从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对蒸煮和食味品质、加工和外观品质等诸多具体性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关于水稻品质性状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水稻 品质性状 数量遗传 遗传模型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稻米糊化温度的质量-数量遗传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徐辰武 莫惠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4-391,共8页
应用胚乳性状的质量-数量遗传分析方法研究籼稻米糊化温度(GT)的遗传。结果表明:糊化温度为一典型的受三倍体遗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由一个主基因和若干微基因共同控制;控制高、中和低糊化温度的主基因为一组复等位基因,主基因的作用... 应用胚乳性状的质量-数量遗传分析方法研究籼稻米糊化温度(GT)的遗传。结果表明:糊化温度为一典型的受三倍体遗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由一个主基因和若干微基因共同控制;控制高、中和低糊化温度的主基因为一组复等位基因,主基因的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小;微基因的遗传变异因组合和世代而异,约为主基因变异的1/16至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稻米品质 糊化温度 质量 数量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欧洲黑杨无性系生理和生长指标的数量遗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樊军锋 郑书星 苏晓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3,共3页
以34个引种欧洲黑杨无性系及107杨、陕林3号2个对照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无性系的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数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及水分处理间在各项生理指标和生长指标上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分处理... 以34个引种欧洲黑杨无性系及107杨、陕林3号2个对照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无性系的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数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及水分处理间在各项生理指标和生长指标上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分处理间的差异要大于无性系间的差异。数量遗传分析表明,各生长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表型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一般均大于生理指标;水分因子对无性系苗期生长具有较大影响,对遗传型的直接选择以生长指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黑杨 水分胁迫 数量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曹明明 王惠哲 +2 位作者 邓强 杨瑞环 李淑菊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黄瓜种子采前不发芽自交系Q12和采前极易发芽自交系P60为亲本,构建P_1、P_2、F_1、B_(1:2)、B_(2:2)、F_(2:3)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种子采前... 以黄瓜种子采前不发芽自交系Q12和采前极易发芽自交系P60为亲本,构建P_1、P_2、F_1、B_(1:2)、B_(2:2)、F_(2:3)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符合D-1遗传模型,即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在B_(1:2)、B_(2:2)、F_(2:3)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76.38%、45.59%、87.54%,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3.12%、41.18%、3.36%,表明主基因对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起到重要作用。环境方差所占比例较小,说明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主要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种子 采前发芽 数量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陆地棉核雄性不育系的数量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义军 张天真 潘家驹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6-209,共4页
4个陆地棉核雄性不育系与6个常规品种杂种一代的遗传分析表明,产量性状主要存在着加性基因效应,F1代表现为部分显性;对于纤维品质性状,则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部分性状甚至表现为超显性。除衣分和子棉产量外,其它性状与皮棉... 4个陆地棉核雄性不育系与6个常规品种杂种一代的遗传分析表明,产量性状主要存在着加性基因效应,F1代表现为部分显性;对于纤维品质性状,则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部分性状甚至表现为超显性。除衣分和子棉产量外,其它性状与皮棉产量的相关均不显著;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与纤维品质性状间多为不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核雄性不育系 杂种优势 数量遗传 陆地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数量遗传学的建立、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5
9
作者 章元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24,共6页
论述了植物数量遗传学的建立、发展与展望。重点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植物数量遗传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学科建立、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的拓展、纯系品种群体和遗传交配设计群体的基因挖掘及基因... 论述了植物数量遗传学的建立、发展与展望。重点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植物数量遗传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学科建立、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的拓展、纯系品种群体和遗传交配设计群体的基因挖掘及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展望了植物数量遗传的可能发展方向,包括遗传分析与作物育种和生物信息学相结合,以及海量信息分析与云计算相结合。目的在于引导植物遗传工作者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遗传 多基因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 关联分析 遗传交配设计 基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数量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琦 孟昭东 +5 位作者 马小燕 王明金 李文兰 赵勐 李文才 于彦丽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22-25,37,共5页
收获期籽粒含水量是决定玉米能否实现机械收获的重要性状。要选育适合机收的低收获期含水量玉米杂交种,首先需明确玉米收获期含水量的遗传规律。本研究选用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高的自交系5003和含水量低的自交系PH6WC为亲本,配制PH6WC&... 收获期籽粒含水量是决定玉米能否实现机械收获的重要性状。要选育适合机收的低收获期含水量玉米杂交种,首先需明确玉米收获期含水量的遗传规律。本研究选用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高的自交系5003和含水量低的自交系PH6WC为亲本,配制PH6WC×5003的F1、F2、B1、B2四个世代群体,利用便携式籽粒水分测定仪对亲本和4个世代的所有单株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是由两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控制,主基因中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微效基因中存在加性和显性效应,均以显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在F2、B1、B2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78.60%、59.32%、51.61%,远高于多基因的(6.44%、24.41%、33.81%),说明控制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遗传基础以主基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收获期 籽粒含水量 数量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数量遗传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选育高产大约克夏母系(Ⅰ) 被引量:1
11
作者 舒希凡 欧阳克蕙 +2 位作者 王文君 刘党生 赖以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7-130,共4页
采用数量遗传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结合选育大约克夏母系,效果较为显著。核心群内已淘汰氟烷应激敏感基因;与零世代相比,Ⅱ世代母猪的头胎产仔数增加0.88头,产活仔数增加0.80头,初生窝重提高2.67kg,差异极显著(P<0.01);21日龄平均窝重... 采用数量遗传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结合选育大约克夏母系,效果较为显著。核心群内已淘汰氟烷应激敏感基因;与零世代相比,Ⅱ世代母猪的头胎产仔数增加0.88头,产活仔数增加0.80头,初生窝重提高2.67kg,差异极显著(P<0.01);21日龄平均窝重增加12.70kg,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猪达100kg体重日龄分别缩短17.14d和14.62d,体型外貌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遗传 分子生物技术 大约克夏 母系 母猪 头胎产仔数 平均窝重 氟烷应激敏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数量遗传学与动物育种 被引量:46
12
作者 吴常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3,共3页
本文介绍了数量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常用方法以及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特别是从分子水平上的动物育种,它将改变目前群体水平上的从表型值推断基因型值的选种过程,而发展成为先用分子生物技术测定个体的... 本文介绍了数量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常用方法以及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特别是从分子水平上的动物育种,它将改变目前群体水平上的从表型值推断基因型值的选种过程,而发展成为先用分子生物技术测定个体的基因型和基因型值,再估计个体将来的表型和表型值,也就是“反求遗传学”。从目前来看,用分子遗传标记对数量性状作标记辅助选择(MAS),以及利用数量性状的主效基因的作用,是动物育种中提高选种准确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数量遗传 生物技术 动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遗传学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明亮 薛林 +6 位作者 程玉静 胡加如 陈国清 黄小兰 陆虎华 郝德荣 冒宇翔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38-40,共3页
阐明了数量遗传学的发展概况以及在当今育种领域应用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分析,探讨了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育种的建系和选择方法,特别指出了种植密度在产量鉴定试验中的作用,为更好地开展玉米育种服务。
关键词 玉米 数量遗传 性状 遗传 选择方法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高产育种主要数量遗传性状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小虎 曹雄 张振晓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18-20,共3页
选用200个山西早熟大豆品种(系),从8个主要数量遗传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山西省早熟品种产量的性状主要是产量性状和形态性状;早熟高产大豆品种选育,在充分考虑生育日期这个限制因素外,不能过分追求百粒重的大小,要重视单株... 选用200个山西早熟大豆品种(系),从8个主要数量遗传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山西省早熟品种产量的性状主要是产量性状和形态性状;早熟高产大豆品种选育,在充分考虑生育日期这个限制因素外,不能过分追求百粒重的大小,要重视单株荚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高产:育种 数量遗传性状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籽粒营养品质性状数量遗传研究概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孔令旗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1-54,共4页
品质改良是当前国内外高粱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高粱的品质包括籽粒品质和茎秆品质两个方面。籽粒品质包括蛋白质、赖氨酸、单宁、脂肪和维生素含量及角质率、淀粉结构等性状,其中以蛋白质。
关键词 高粱 籽粒 营养 品质性状 数量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遗传学与动物育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生存 于永梅 陈国宏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0年第5期20-22,共3页
数量遗传学产生于 2 0世纪 2 0年代 ,它为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数量遗传 动物育种 育种值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数量遗传学和动物分子育种 被引量:7
17
作者 钟金城 《草食家畜》 1997年第1期6-10,13,共6页
分子数量遗传学是分子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发生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崭新的遗传学分支学科。其理论和技术在动植物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讨论了分子数量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现状,及其在他指导下的动物分子育种和存在的问题,并... 分子数量遗传学是分子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发生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崭新的遗传学分支学科。其理论和技术在动植物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讨论了分子数量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现状,及其在他指导下的动物分子育种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数量遗传 数量性状基因 动物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量遗传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四清 王金勇 +3 位作者 范首君 王涛 王可甜 张凤鸣 《畜禽业》 2003年第11期20-21,共2页
以数量遗传学诞生、发展、现状为线索,浅谈了该学科创生所得到的启示、体会,介绍了数量遗传学发展历程的三次结合,对其研究现状和未来前景作了简述。
关键词 数量遗传 孟德尔 遗传因子 生物学基础 遗传 统计数学 遗传参数 育种值 分子生物技术 育种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杂交水稻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原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陆作楣 徐福海 《种子科技》 2015年第5期35-40,共6页
介绍了数量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杂种优势的基因效应和优势构成,研讨了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理论的意义,比较了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育种原理的异同,并对当前杂交水稻的育种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育种策略 数量遗传学原理 优势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与前景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云琼 康永刚 薛忠 《甘肃畜牧兽医》 2010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数量遗传 分子遗传 动物育种 遗传学原理 应用 数量性状遗传 统计学方法 分支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