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根瘤菌数量效应与种床接种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学江 江木兰 +2 位作者 姚瑞林 李健宝 明德南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6-59,共4页
本文报告了土壤中花生根瘤菌的群体数量与适宜接种量及接种方法。指出,在土壤中土著根瘤菌数每克干土>1G^4的情况下,每粒种子接种量不少于10~6活菌数和采用种床接种法是花生增产的有效技术。
关键词 花生 根瘤菌 数量效应 种床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政策利率工具调控的数量效应与价格效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乐 刘生福 郑淑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8期54-60,共7页
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利率工具调控的数量效应和价格效应。结论显示:在市场流动性过剩的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对利率政策的敏感性增强,货币政策利率工具调控的数量效应有所扩大;由于短期"费雪效应"的... 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利率工具调控的数量效应和价格效应。结论显示:在市场流动性过剩的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对利率政策的敏感性增强,货币政策利率工具调控的数量效应有所扩大;由于短期"费雪效应"的存在,弱化了货币政策利率工具调控的价格效应;货币政策的数量型工具对抑制通货膨胀见效相对更快。因此,货币当局在金融调控中,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阶段和金融环境,合理搭配运用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和预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数量效应 价格效应 通货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行自由化的数量效应:源于储蓄、资本形成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米运生 刘仁和 易秋霖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86,共7页
与质量效应不同,金融自由化的数量效应存在于水平方向,它主要表现为对私人储蓄率、宏观投资率的提升和(尤其是对私人部门)信贷可获得性的提高等方面。9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开始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并于2005年取得实质性突破。作为市场化... 与质量效应不同,金融自由化的数量效应存在于水平方向,它主要表现为对私人储蓄率、宏观投资率的提升和(尤其是对私人部门)信贷可获得性的提高等方面。9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开始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并于2005年取得实质性突破。作为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个步骤,金融自由化应该在水平方向影响着中国的私人储蓄和投资,但鲜有文献涉及此问题。作为一种尝试,以国内金融部门(银行)为代表,本文计算了一个金融自由化指数。利用这个指数,我们就银行自由化对私人储蓄和投资的水平影响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的数量效应是显著的:自由化指数每提高1,私人储蓄率提高16%,信贷可获得性提高1%,宏观投资率提高9%。本文结论为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水平效应提供了有利的经验证据。它也表明,在过去的一个时期,要素效应仍是金融作用于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数量效应 私人储蓄 资本形成 信贷可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生政策调整的人口数量效应与结构效应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常伟 陈忠玲 王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89-93,共5页
计划生育政策经过长期实践,其社会负效应逐渐积累,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考察计生政策调整的人口数量效应与结构效应,文章运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综合采用Leslie转移矩阵、ARMA模型、GM(1,1)等方法,对坚持一胎制、逐步放开二... 计划生育政策经过长期实践,其社会负效应逐渐积累,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考察计生政策调整的人口数量效应与结构效应,文章运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综合采用Leslie转移矩阵、ARMA模型、GM(1,1)等方法,对坚持一胎制、逐步放开二胎与立即放开二胎三种计生政策调整下,2010—2040年我国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化进行预测。三种方案均表明未来我国人口总体将呈逐步下降趋势,劳动人口将持续减少,总人口抚养比及老年人口抚养比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 数量效应 结构效应 ARMA模型 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女对中老年家庭风险金融资产参与的影响研究--基于子女的数量效应与代沟效应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江世银 曹嘉宝 付会敏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2-88,共7页
“三孩”政策落地后,由于子女数量增多及代际年龄差扩大而对家庭金融决策产生的影响等值得被系统研究。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中老年家庭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子女数量和代沟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持有行为的影响及其影... “三孩”政策落地后,由于子女数量增多及代际年龄差扩大而对家庭金融决策产生的影响等值得被系统研究。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中老年家庭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子女数量和代沟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持有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在采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的结果表明,子女数量的增多带来的家庭储蓄增多和住房资产的购买挤压了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配置,而由代际年龄差扩大导致的代沟扩大则通过数字反哺作用显著提高了家庭参与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本文研究结论对“三孩”政策落地后金融市场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人口老龄化 风险金融资产 数量效应 代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效悖论与消费者非理性行为:双曲贴现、数量效应和框架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慧 夏梦瑶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7-139,共13页
能效悖论,指的是消费者的实际能效投资水平低于最优能效投资水平。非理性行为是否会导致能效悖论?行为经济学为回答这一问题和研究消费者在选择节能产品的决策过程中是否存在双曲贴现、数量效应和框架效应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研究证实了... 能效悖论,指的是消费者的实际能效投资水平低于最优能效投资水平。非理性行为是否会导致能效悖论?行为经济学为回答这一问题和研究消费者在选择节能产品的决策过程中是否存在双曲贴现、数量效应和框架效应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研究证实了三种效应的存在,即消费者在选择节能产品时,其隐含贴现率随贴现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随贴现金额的增加而下降,且损失框架下的贴现率比收益框架下的贴现率低。针对双曲贴现、数量效应和框架效应所导致的能效悖论,通过制定产品的能效标准,在能效标识上标注产品生命周期内总的能耗成本,以及采取损失框架提供产品节能属性的相关信息等措施,可以促进消费者更多地选择节能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产品 能效悖论 跨期选择 双曲贴现 数量效应 框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富积累分解的数量效应和价格效应——基于WID数据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灿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3,共13页
利用WID数据将国民财富积累分解为数量效应(储蓄)和价格效应(资本损益),从而将储蓄和资本相对价格与财富积累联系起来。研究发现,当跨越的时间越长时,初始财富对国民财富积累的影响越小,而储蓄和资本相对价格对国民财富积累的影响越大... 利用WID数据将国民财富积累分解为数量效应(储蓄)和价格效应(资本损益),从而将储蓄和资本相对价格与财富积累联系起来。研究发现,当跨越的时间越长时,初始财富对国民财富积累的影响越小,而储蓄和资本相对价格对国民财富积累的影响越大。此外,还考察了分项财富积累的分解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989—2015年中国住房财富积累的价格效应远大于非房财富积累,1993—2015年中国私有财富积累的价格效应与国民财富积累的价格效应变化趋势一致。最后,还比较了中国与9个发达国家财富积累的分解差异,1978—2015年中国财富积累的数量效应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价格效应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积累 数量效应 价格效应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培训项目的数量效应及主体教师
8
作者 毛克宁 《成人教育》 2002年第6期34-34,共1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各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强。本文以电脑培训为例,就培训竞争中的培训项目的数量效应和主体教师两方面因素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 培训项目 数量效应 主体教师 电脑培训 培训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对物质和能量高效利用途径的启示——“数量级效应”
9
作者 唐建淮 唐茂艳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0期7-8,共2页
指出了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对物质和自然能的利用已经非常广泛和发达,从宏观至微观、从有限至无限极大促进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在电能、原子能的发掘利用方面,利用了物物相互作用的"数量级效应",人类的智慧得到了高度的展... 指出了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对物质和自然能的利用已经非常广泛和发达,从宏观至微观、从有限至无限极大促进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在电能、原子能的发掘利用方面,利用了物物相互作用的"数量级效应",人类的智慧得到了高度的展示和启发,让人们在生存斗争中受益匪浅。阐述了不同阶段人类对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对今后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能量 宏观 微观 数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材插图效应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淼 罗方 彭涛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教材插图 语文教学 应用 教学效率 数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数量加工机制分离现象的ERP研究
11
作者 孙霁 孙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大量行为研究表明,个体对4以上非符号数量的加工存在加工机制分离现象,但是相关的神经机制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选取21名大学生被试,结合ERP技术和数量判断任务,以数量比率效应为指标,比较4以上不同大小数量加工的神经反应模式。结果显示... 大量行为研究表明,个体对4以上非符号数量的加工存在加工机制分离现象,但是相关的神经机制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选取21名大学生被试,结合ERP技术和数量判断任务,以数量比率效应为指标,比较4以上不同大小数量加工的神经反应模式。结果显示,大小数量加工条件下数量比率效应对P2p成分幅值的调节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这支持了小数量加工基于数量属性,大数量加工基于非数量属性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 数量 数量比率效应 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95-200,共6页
在概述中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总体情况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数量抑制效应与价格抑制效应机理进行解析,并运用回归模型去验证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建立对农产品出口贸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当9个国家与1个... 在概述中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总体情况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数量抑制效应与价格抑制效应机理进行解析,并运用回归模型去验证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建立对农产品出口贸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当9个国家与1个地区向WTO申报TBT/SPS数量提高1个百分点,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额就会下降0.3552个百分点。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使中国农产品企业可以继续顺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农产品 数量抑制效应 价格抑制效应 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OFDI能实现母国与东道国就业双赢吗?——基于投资与就业产业结构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原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0-61,共12页
对外投资通过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影响母国和东道国就业,就业"双赢"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需要母国和东道国对外投资、国内投资和产业投资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本文结合近十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对外投资增长不仅促进... 对外投资通过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影响母国和东道国就业,就业"双赢"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需要母国和东道国对外投资、国内投资和产业投资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本文结合近十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对外投资增长不仅促进了国内整体就业增长,也带动了主要东道国的就业增长,但在不同行业和不同东道国之间存在差异。研究指出,在美欧再工业化等战略推进的背景下,中国OFDI对国内工业相关部门就业的负面效应可能呈现扩大化趋势。因此,中国应注重推动对外投资增长,从而为国内带来的就业机会,但也需密切关注其对工业和部分服务业就业的负面影响,适时调整对外投资和国内产业结构,应对潜在的外部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投资 就业 数量效应 结构效应 投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扩招与中国经济增长--来自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慧民 李温馨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56,共7页
高技能型人力资本是新时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1999年推行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高技能型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1997-2015年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考察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中... 高技能型人力资本是新时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1999年推行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高技能型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1997-2015年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考察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在剔除相关因素之后,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达到17%-29%。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报酬递增效应。第三,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高校的数量效应和质量效应,即高等教育数量越多,高等教育质量越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就越大。第四,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空间递减效应,即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不显著。因此,新时代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充分重视高等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同时增强高技能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匹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招 经济增长 双重差分 数量效应 质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财政支出冲击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
15
作者 陈奉先 周寒寒 李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23-128,共6页
文章在构建一个财政支出冲击对实际有效汇率影响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1个省份1999—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验证,并从效应分解的角度分析财政支出冲击的跨期“数量效应”与期内“结构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增加引致实际汇率升... 文章在构建一个财政支出冲击对实际有效汇率影响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1个省份1999—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验证,并从效应分解的角度分析财政支出冲击的跨期“数量效应”与期内“结构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增加引致实际汇率升值,支出增加1%导致实际汇率升值约0.14%;财政支出存在明显的“数量效应”,即非贸易品数量冲击对实际汇率产生正向影响,贸易品数量冲击对实际汇率产生负向影响,且贸易品数量效应更大;但财政支出未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东中部地区财政支出增加实际汇率升值且中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和房产价格均显著抑制了财政支出冲击对实际汇率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冲击 实际有效汇率 数量效应 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行业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传杰 漆苏 朱雪忠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构建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专利产出影响效应的行业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显示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通过竞争、示范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业专利数量的增加。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对高端技术的垄断,导致这种溢出会对我... 构建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专利产出影响效应的行业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显示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通过竞争、示范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业专利数量的增加。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对高端技术的垄断,导致这种溢出会对我国企业的专利质量产生负向的竞争效应,从而阻碍了我国企业专利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溢出 专利数量专利质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