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穗部和粒型性状相关分析及QTL定位
1
作者 马明 王掌军 +2 位作者 李清峰 刘凤楼 刘彩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为了促进小麦优良穗型的选育,利用穗部性状有显著差异的小麦品种宁春44号和密穗小麦进行杂交组合,并对其F2代穗部和粒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结果表明:该F2群体穗部性状和粒型性状变异系数为8.52%~38.00%,穗密... 为了促进小麦优良穗型的选育,利用穗部性状有显著差异的小麦品种宁春44号和密穗小麦进行杂交组合,并对其F2代穗部和粒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结果表明:该F2群体穗部性状和粒型性状变异系数为8.52%~38.00%,穗密度与穗粒重、粒长、粒宽和粒重成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57、-0.38和-0.22,说明穗密度越高,结实籽粒越小,粒重越低;本研究共定位到4个控制穗长的QTL,分别位于1D、2D、3D和6D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16.91%~31.20%的穗长变异;定位到3个控制穗密度的QTL,与2D、3D和6D上控制穗长的QTL重合;在2D和1B染色体上,分别定位到1个控制粒长和粒厚的QTL,分别可解释14.27%和13.05%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部性状 粒型性状 相关分析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建龙 薛庆中 +1 位作者 梅捍卫 黎志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315-321,共7页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DNA标记技术的诞生给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稻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对水稻QTL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进行了探讨 ,并对今后QTL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水稻 数量性状位点 分子标记 标记辅助选择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数量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林生 宋忠利 +1 位作者 李毓珍 马晓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527-4529,共3页
QTL分析就是以分子标记技术为工具、以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分子标记与QTL之间的连锁关系确定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从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QTL定位原理、作图群体、方法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QTL的研... QTL分析就是以分子标记技术为工具、以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分子标记与QTL之间的连锁关系确定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从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QTL定位原理、作图群体、方法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QTL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数量性状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数量性状座位(QTL)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军 连林生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年第10期12-15,共4页
综述了畜禽数量性状座位 (QTL)定位的原理、基本策略。
关键词 定位策略 基因图谱 试验设计 繁殖生物技术 畜禽 数量性状座位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籽指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蓓 姚金波 +4 位作者 李燕 朱守鸿 房圣涛 陈伟 张永山 《中国棉花》 2022年第3期5-8,共4页
为挖掘棉花籽指相关的分子标记,以棉花籽指差异较大的陶小铃和大桃棉为亲本,构建F2群体,对F_(2)群体的籽指进行调查,选取具有极端籽指的植株构建混合群体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混池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 为挖掘棉花籽指相关的分子标记,以棉花籽指差异较大的陶小铃和大桃棉为亲本,构建F2群体,对F_(2)群体的籽指进行调查,选取具有极端籽指的植株构建混合群体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混池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3个与棉花籽指相关的区域,分别位于A07染色体42.6~91.6 Mbp,A13染色体2.2~5.3 Mbp,D10染色体7.1~8.3 Mbp。3个区域的Δ(SNP-index)峰值区段共包含142个候选基因。这些结果为棉花籽指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籽指 数量性状位点(qtl) 定位 混合群体分离分析(BSA) BS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青杨木材性状QTLs定位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秦军 苏晓华 +1 位作者 黄烈健 张志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5-60,共6页
利用来自 87个F2 代单株的 81 0个标记 (784个AFLP标记和 2 6个SSR标记 )构建了美洲黑杨×青杨杂种分子连锁遗传图谱。该图谱包括 1 9个主要连锁群 ,共有 36 8个标记 (35 6个AFLP标记和 1 2个SSR标记 )。框架图总图距为 3382 4cM ... 利用来自 87个F2 代单株的 81 0个标记 (784个AFLP标记和 2 6个SSR标记 )构建了美洲黑杨×青杨杂种分子连锁遗传图谱。该图谱包括 1 9个主要连锁群 ,共有 36 8个标记 (35 6个AFLP标记和 1 2个SSR标记 )。框架图总图距为 3382 4cM ,平均标记间距为 9 6 9cM。利用区间作图法在LOD≥ 2 ,检测区间为 2cM条件下检测到 8个与木材性状有关的QTLs。其中与木材基本密度关联的 3个QTLs贡献率分别为 2 7 1 %、2 7 1 %、2 5 5 % ,与微纤丝角关联的QTLs贡献率为 1 8 6 % ,与纤维长度关联的QTLs贡献率为 4 8 9% ,与纤维宽关联的 3个QTLs贡献率分别为 1 7 4 %、2 7 4 %和 4 8 3%。这 8个QTLs遗传作用方式均为超显性 ,其中只有 2个与基本密度关联的QTLs来自于美洲黑杨 ,其余 6个均来自于青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青杨 木材性状 qtlS定位 数量性状位点 分子连锁遗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叶片数量性状相关联标记及其图谱定位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苏晓华 李金花 +2 位作者 陈伯望 张绮纹 张香华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3-40,共8页
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分子标记相结合,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杂交产生的F2 群体5 个叶片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联标记及其图谱定位研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出与叶长、叶宽、叶长/ 宽比、叶柄长和叶面积相关联的RAPD 标记分别为10... 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分子标记相结合,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杂交产生的F2 群体5 个叶片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联标记及其图谱定位研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出与叶长、叶宽、叶长/ 宽比、叶柄长和叶面积相关联的RAPD 标记分别为10 ,10 ,4 ,9 ,12 个;联合贡献率分别为66-23 % ,61-82 % ,32-86 % ,59-67 % ,81-79 % 。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出与互作QTLs 紧密相关联的标记位点共19 对,其中与叶长、叶宽、叶长/ 宽比、叶柄长和叶面积显著相关联的标记分别有4 对,2 对,1 对,5 对,7 对。与这5 个性状相关联的标记多数集中分布于第4 ,12 ,15 和17 条连锁群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数量性状 关联标记 图谱定位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4、8和13染色体上肉质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敬虎 熊远著 +6 位作者 左波 雷明刚 蒋思文 李凤娥 郑嵘 李家连 钱辉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09-1014,共6页
214头猪(180头F2个体)组成的资源家系中,在猪的第4、8和13染色体上共选取23个微卫星标记,对11种肉质性状做了QTL定位,这些肉质性状包括:背最长肌肌内脂肪率(IMF)、背最长肌含水量(WM)、背最长肌系水力(WHC)、背最长肌失水率(DLR)、背最... 214头猪(180头F2个体)组成的资源家系中,在猪的第4、8和13染色体上共选取23个微卫星标记,对11种肉质性状做了QTL定位,这些肉质性状包括:背最长肌肌内脂肪率(IMF)、背最长肌含水量(WM)、背最长肌系水力(WHC)、背最长肌失水率(DLR)、背最长肌pH(pH1)、股二头肌pH(pH2)、头半棘肌pH(pH3)、背最长肌肉色值(MCV1)、股二头肌色值(MCV2)、背最长肌大理石纹评分(MMS1)和股二头肌大理石纹评分(MMS2)。结果表明:检测到2个染色体极显著水平的QTL(P≤0.01),它们是定位在SSC13上55 cM处的IMF QTL,和定位在SSC4上10 cM处的WM QTL;4个染色体显著水平的QTL(P≤0.05),它们是2个MCV2 QTL(SSC8上110 cM处和SSC13上70 cM处)、1个MMS1 QTL(SSC8上185 cM处)和1个MMS2 QTL(SSC8上185 cM处)。上述QTL解释的表型变异从0.16%(SSC8上MCV2 QTL)到17.84%(SSC8上MMS2 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位点(qtl)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SSR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3个重要农艺性状QTLs定位 被引量:19
9
作者 单友蛟 刘杰 +4 位作者 卞春松 段绍光 徐建飞 庞万福 金黎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0-14,共5页
利用二倍体马铃薯杂交群体P1的167个基因型为作图群体,应用SSR标记构建了一张总长度为645cM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含86个SSR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为7.5cM。应用该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与马铃薯块茎相关的3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QTL... 利用二倍体马铃薯杂交群体P1的167个基因型为作图群体,应用SSR标记构建了一张总长度为645cM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含86个SSR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为7.5cM。应用该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与马铃薯块茎相关的3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在第5条染色体上检测到控制3个性状的QTL各1个,其中控制单株产量的QTL遗传贡献率为12.3%,控制单薯质量的QTL遗传贡献率为16.1%,控制块茎比重的QTL遗传贡献率为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SR标记 遗传图谱 块茎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瓜长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程周超 顾兴芳 +4 位作者 张圣平 苗晗 张若纬 刘苗苗 杨双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25,共6页
以黄瓜野生变种PI183967(Cucumis sativus L.hardwickii)和新泰密刺选系931为亲本获得的包含179个单株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234个SSR标记、7个连锁群(分别对应黄瓜的7条染色体)的黄瓜遗传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829.7cM... 以黄瓜野生变种PI183967(Cucumis sativus L.hardwickii)和新泰密刺选系931为亲本获得的包含179个单株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234个SSR标记、7个连锁群(分别对应黄瓜的7条染色体)的黄瓜遗传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829.7cM,平均图距3.5cM。结合F2和F3的表型数据,共检测到5个瓜长QTL,分布在第1、4、6号染色体上,贡献率在7.1%~14.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SSR 遗传图谱 瓜长 数量性状位点(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条件QTL定位分析油菜不同脂肪酸组分对含油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继变 陈洪成 +3 位作者 陈玉波 张晓玉 徐海明 赵坚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4-512,共9页
利用先前构建的Sollux/Gaoyou DH群体在4种环境下的表型结果和最新遗传图谱,通过条件和非条件QTL定位剖析油菜种子4种主要脂肪酸含量与含油量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显示,检测到的所有主效、上位性和环境互作QTL效应值均较小,但主效QTL都... 利用先前构建的Sollux/Gaoyou DH群体在4种环境下的表型结果和最新遗传图谱,通过条件和非条件QTL定位剖析油菜种子4种主要脂肪酸含量与含油量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显示,检测到的所有主效、上位性和环境互作QTL效应值均较小,但主效QTL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检测到7、10、10和5个芥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QTL位点,其中位于A2、A7、A9和C1上的芥酸,C7和A9上的油酸和亚麻酸以及A4、A10、C6、C7和C9上的亚油酸位点为新检测出的微效QTL.条件QTL定位结果表明,OilA9、OilC2和OilC8-1受亚油酸影响较大.OilA4同时受油酸、亚麻酸和芥酸的影响,OilA1、OilA7和OilC8-2所在区间可能存在控制油酸含量的微效基因,对含油量起调控作用.另外,还检测出4个效应值更小的条件QTL新位点,进一步说明含油量性状的复杂性和难以操控性.检出的芥酸和3个18碳脂肪酸的QTL数量远多于已有在芥酸分离群体中定位到的QTL,但效应值均较小,表明在无主效芥酸等位基因分离情况下,使控制芥酸和3种18碳脂肪酸的众多微效基因得以表达.通过标志辅助聚合微效高芥酸等位基因可能对选育工业专用高芥酸油菜品种具有特殊意义,通过标志辅助选择OilA7和OilC8位点的高含油量等位基因可同步提高种子中油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含油量 脂肪酸 数量性状基因座 条件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环境下水稻氮、磷、钾利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树明 曾亚文 +3 位作者 王荔 杜娟 普晓英 杨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3-835,共13页
【目的】鉴定影响水稻氮、磷、钾利用相关性状的QTL,为开展水稻养分高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肥高效基因的图位克隆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强耐冷(2级)粳稻地方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与十和田杂交、回交获包含105个株系的孕穗期耐... 【目的】鉴定影响水稻氮、磷、钾利用相关性状的QTL,为开展水稻养分高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肥高效基因的图位克隆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强耐冷(2级)粳稻地方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与十和田杂交、回交获包含105个株系的孕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BC4F8及双亲为材料,在云南白邑(冷水胁迫)、寻甸(自然低温胁迫)和玉溪(正常生长环境)3种生长环境下进行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相关性状的鉴定,并利用构建的含有180个SSR标记,全长为1820.6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5.67 c M的遗传图谱,用基于完备区间作图法的QTL Ici Mapping V3.2软件对16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3种环境下共检测到56个QTL,分布在第1、2、3、4、5、6、7、9和10染色体上,单个性状QTL数为1-10个,单个QTL可解释的各自性状表型贡献率为8.88%-35.30%。其中,氮、磷、钾利用效率QTLs数分别为12个、27个和17个。而q TNA-1a、q TPA-1、q PHI-1、q PHI-6、q PHI-7b和q KHI-6共6个QTL在冷害和正常环境下均能检测到,稳定性较高,其贡献率变幅为10.63%-31.57%。在第1、3、4、5、6、7和10染色体上有13个标记区域存在QTL成族分布,单个QTL位点控制的性状数为2-5个,其中共同控制磷总吸收量、磷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磷素收获指数、每100 kg籽粒需钾量和钾素收获指数等性状的位点数最多。【结论】获得56个影响氮、磷、钾利用相关性状的QTL,且发现的13个QTL富集区可作为水稻氮、磷、钾高效利用分子育种的重要候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近等基因系 养分吸收 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多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异株克生抗杂草的数量性状及其基因定位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正浩 余柳青 +4 位作者 赵明 张旭 魏兴华 郭龙彪 叶元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42,共3页
水稻异株克生抗杂草的特性是受数量性状控制的。异株克生抗靶杂草水稻材料与非异株克生抗靶杂草的杂种二代 (F2 )经生物检测 ,靶杂草的根或芽长的表型呈现正态分布。通过常规育种很难获得更强的异株克生作用亲本的杂种 ,因与水稻异株克... 水稻异株克生抗杂草的特性是受数量性状控制的。异株克生抗靶杂草水稻材料与非异株克生抗靶杂草的杂种二代 (F2 )经生物检测 ,靶杂草的根或芽长的表型呈现正态分布。通过常规育种很难获得更强的异株克生作用亲本的杂种 ,因与水稻异株克生相关的效应基因数不多。目前唯一的有关水稻异株克生基因定位的研究报道表明 ,有 4个数量性状位点 (QTLs)分别位于第 2、3、3、8条染色体上。异株克生主效应的QTLs与根形态的主效应不在同一个位点。对产生异株克生物质的酶作定位标记 ,可对QTLs作进一步精细定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株克生 基因定位 水稻 异株克生抗杂草 数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杨与藏川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QTLs定位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娟 郭斌 安新民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5,共6页
以欧美杨I-108和藏川杨为亲本杂交得到427个子代为试材,对其进行苗期性状遗传图谱分析,并构建了1张总长度969.1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25.14 c M的杂交杨树遗传图谱。结果表明:该图谱包含6个连锁群,连锁群上标记数量37个,用Genemap软件绘... 以欧美杨I-108和藏川杨为亲本杂交得到427个子代为试材,对其进行苗期性状遗传图谱分析,并构建了1张总长度969.1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25.14 c M的杂交杨树遗传图谱。结果表明:该图谱包含6个连锁群,连锁群上标记数量37个,用Genemap软件绘制标记连锁图谱;检测到株高(h_s)、单叶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4个表型指标符合正态分布。利用MAPMAKER软件的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和效应估计,共检测到8个与苗期生长和光合性状相关的QTL,包括3个与h_s相关的QTL,贡献率分别为16.4%、20.1%和17.8%;2个与P_n相关的QTL,贡献率分别为10.2%和13.7%;2个与C_i相关的QTL,贡献率分别为6.7%和8.3%;1个与T_r相关的QTL,贡献率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川杨 欧美杨 杂交 遗传图谱 qtl定位 苗期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24个微卫星进行猪数量性状座位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左波 熊远著 +4 位作者 苏玉虹 邓昌彦 郑嵘 雷明刚 余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以 3头英系大白公猪与 7头梅山母猪杂交产生的三代资源家系用来检测猪重要经济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TL) ,2 0 0 0年下半年随机选留 140头F2代个体 ,进行屠宰测定 ,记录了包括生长、胴体组成等 43个性状 ;从已定位于家猪 3、4和 7号染色... 以 3头英系大白公猪与 7头梅山母猪杂交产生的三代资源家系用来检测猪重要经济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TL) ,2 0 0 0年下半年随机选留 140头F2代个体 ,进行屠宰测定 ,记录了包括生长、胴体组成等 43个性状 ;从已定位于家猪 3、4和 7号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中选用 2 4个微卫星标记对所有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采用最小二乘回归区间定位法进行QTL检测 ,通过置换实验来确定显著性阈值。在所研究的 32个生长和胴体性状中 ,3条染色体总共 16个QTL达到染色体显著水平 (P <0 0 5 ) ,其中 4个达到染色体极显著性水平 (P <0 0 1) ;同时在 4号和 7号染色体上还检测到了影响器官重性状的 3个QTL ,达到了染色体显著水平 (P <0 0 5 )。在某些QTL座位 ,其有利等位基因来源于具有较低性状平均值的品种。 2QTL模型分析下 ,在 4号染色体上检测到影响板油重的 2个QTL ,并且它们的效应方向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数量性状座位定位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广义线性方法定位家畜抗性等级性状的QTL 被引量:2
16
作者 殷宗俊 张勤 +1 位作者 张纪刚 丁向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41-1246,共6页
在广义线性模型的框架内模拟研究了家畜抗性等级性状的QTL定位方法,QTL参数的估计采用最大似然方法,比较了阈模型方法与一般线性方法的QTL定位效率,并对影响等级性状QTL定位效率的主要因素(QTL效应、性状的遗传力)进行了模拟研究。试验... 在广义线性模型的框架内模拟研究了家畜抗性等级性状的QTL定位方法,QTL参数的估计采用最大似然方法,比较了阈模型方法与一般线性方法的QTL定位效率,并对影响等级性状QTL定位效率的主要因素(QTL效应、性状的遗传力)进行了模拟研究。试验为多个家系的女儿设计,资源群体大小为500头。结果表明:在QTL位置参数估计及检验功效方面,阈模型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对抗性等级性状QTL定位的功效也高于线性方法。另外,性状遗传力和QTL效应的大小对QTL定位的准确度也有直接的影响,随着性状遗传力QTL效应的增大,2种方法QTL定位的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等级性状 阈模型 线性模型 qtl定位 最大似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类作物叶片长宽性状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杰 王辉 +2 位作者 程锋 武剑 王晓武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5X期14-24,共11页
利用2套白菜类作物双单倍体(DH)群体与分别包含230、143个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叶长、叶宽、叶片形态指数(叶宽/叶长)3个叶片形态学性状进行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两个DH群体中,在6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9个... 利用2套白菜类作物双单倍体(DH)群体与分别包含230、143个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叶长、叶宽、叶片形态指数(叶宽/叶长)3个叶片形态学性状进行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两个DH群体中,在6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9个QTLs位点,其中6个QTLs与叶长相关,2个QTLs与叶片形态指数相关,1个QTL与叶宽相关。这些QTLs分别位于连锁群A01、A03、A05、A06、A09和A10上。各位点的遗传贡献率介于7.1%~28.1%之间。其中,叶长与叶片形态指数的QTLs在两个群体中定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相近的位置。通过亲本重测序数据对Z16_SZQF1DH群体进行标记加密,最终将叶片形态指数QTL定位于标记BrID111431位点处,对该位点白菜注释基因分析发现在距BrID111431标记54Kb处存在可能的候选基因BrXTH9。95份白菜类作物构成的自然群体转录组数据表明该基因的表达量与叶片形态指数存在极显著相关性,BrXTH9可能在白菜类作物中参与了叶片形态指数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类作物 DH群体 叶片形态学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qtl) 叶片形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主要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兆娥 胡希远 +3 位作者 贾银华 孙君灵 周忠丽 王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25-2327,2703,共4页
棉花的许多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研究作物数量性状遗传对农作物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的原理和常用方法及近年来棉花的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主要性状,包括产量、纤维... 棉花的许多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研究作物数量性状遗传对农作物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的原理和常用方法及近年来棉花的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主要性状,包括产量、纤维品质、抗性、生理、早熟性等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QTL定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数量性状 研究进展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系黑白花奶牛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初报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宁迎 傅衍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在德系黑白花奶牛中,对产奶量、乳蛋白量、乳脂量和奶中体细胞数四个数量性状进行基因定位,试验采用祖孙女设计法。试验动物为16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共755头种公牛,试验共测定了8对染色体上的64颗微卫星,父代公牛四个性状的育... 在德系黑白花奶牛中,对产奶量、乳蛋白量、乳脂量和奶中体细胞数四个数量性状进行基因定位,试验采用祖孙女设计法。试验动物为16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共755头种公牛,试验共测定了8对染色体上的64颗微卫星,父代公牛四个性状的育种值由孙代母牛估算得到。连锁分析采用回归间距定位法,临界F值由置换试验法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 祖孙女设计法 基因定位 黑白花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定位复杂数量性状基因的方法 被引量:76
20
作者 朱军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327-335,共9页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原理,提出了复杂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方法,可以分析QTL复杂的遗传效应及QTL×环境互作效应.采用混合线性模型随机效应的无偏预测方法,可以预测基因型值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值,再运用区间作图...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原理,提出了复杂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方法,可以分析QTL复杂的遗传效应及QTL×环境互作效应.采用混合线性模型随机效应的无偏预测方法,可以预测基因型值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值,再运用区间作图法或复合区间作图法间接分析QTL的加性、显性遗传主效应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还能定位在特定发育阶段表达的QTL.基于混合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法)可以分析多环境的遗传实验资料,直接分析包括上位性效应的遗传主效应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Markov链蒙特卡罗(MCMC)分析方法可用于推断QTL的统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基因 混合线性模型 数量遗传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