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储存条件下水稻种子耐储藏性状QTL的定位
1
作者 陈文凤 黄浩 +9 位作者 丁晓雯 林晋军 姚威 陈倩茹 黄希来 刘雄伦 吴俊 陈哲红 程计华 刘金灵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5,共6页
为了筛选出新的水稻耐储藏种质,以在自然条件下储存4年的由粳稻‘魔王谷’(MWG)和籼稻‘CO39’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为材料,对群体种子发芽表型进行分析,并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该群体种子耐储藏性状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 为了筛选出新的水稻耐储藏种质,以在自然条件下储存4年的由粳稻‘魔王谷’(MWG)和籼稻‘CO39’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为材料,对群体种子发芽表型进行分析,并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该群体种子耐储藏性状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101份重组自交系中,67%的株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为0,其余株系3个发芽性状指标分别为0~82.67%、0~46.00%和0~6.48;鉴定到1个发芽率达82.67%的高耐储株系;QTL分析定位到3个控制发芽性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QTL,分别为qGR7、q GP7和qGI7,其中qGR7位于SSR标记RM6344与RM5720区间18.43c M的区域,qGP7和qGI7均位于标记RM5672与RM8261区间35.74 cM的区域,3个QTL的LOD值为2.52~2.56,表型贡献率为12.02%~1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储藏性 重组自交系群体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建龙 薛庆中 +1 位作者 梅捍卫 黎志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315-321,共7页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DNA标记技术的诞生给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稻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对水稻QTL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进行了探讨 ,并对今后QTL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水稻 数量性状位点 分子标记 标记辅助选择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籽指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蓓 姚金波 +4 位作者 李燕 朱守鸿 房圣涛 陈伟 张永山 《中国棉花》 2022年第3期5-8,共4页
为挖掘棉花籽指相关的分子标记,以棉花籽指差异较大的陶小铃和大桃棉为亲本,构建F2群体,对F_(2)群体的籽指进行调查,选取具有极端籽指的植株构建混合群体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混池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 为挖掘棉花籽指相关的分子标记,以棉花籽指差异较大的陶小铃和大桃棉为亲本,构建F2群体,对F_(2)群体的籽指进行调查,选取具有极端籽指的植株构建混合群体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混池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3个与棉花籽指相关的区域,分别位于A07染色体42.6~91.6 Mbp,A13染色体2.2~5.3 Mbp,D10染色体7.1~8.3 Mbp。3个区域的Δ(SNP-index)峰值区段共包含142个候选基因。这些结果为棉花籽指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籽指 数量性状位点(qtl) 定位 混合群体分离分析(BSA) BS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与奶牛数量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6
4
作者 储明星 叶素成 陈国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7-340,共4页
本文对奶牛产奶性能(产奶量、乳脂率、乳脂量、蛋白率、蛋白量)、乳房炎及体细胞数、繁殖性能、生产寿命等数量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奶牛 数量性状 qtl定位 产奶性能 乳房炎 体细胞数 遗传标记 繁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伟敏 熊远著 +2 位作者 蒋思文 邓昌彦 郑嵘 《湖北农业科学》 2000年第2期55-58,共4页
数量性状位点 (QTL)是在基因组中占据一定染色体区域 ,控制某一数量性状的一组微效多基因的集合 (或基因簇 )。目前对猪数量性状的研究已发展为直接将研究目标指向各个数量性状位点 ,借助各种遗传标记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通过一定的统... 数量性状位点 (QTL)是在基因组中占据一定染色体区域 ,控制某一数量性状的一组微效多基因的集合 (或基因簇 )。目前对猪数量性状的研究已发展为直接将研究目标指向各个数量性状位点 ,借助各种遗传标记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 ,从而将影响数量性状的多个基因剖分开来 ,将其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区域。本文对猪的生长、胴体、肉质、繁殖及抗病性状的QTL的定位现状及应用前景试作综述 ,同时也涉及到QTL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位点 基因定位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生黑麦草叶片长度数量性状位点(QTLs)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米福贵 BARRE Philippe +1 位作者 瞿礼嘉 GHESQUIERE Marc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3-307,321,共6页
选择固定有益等位基因 ,研究多年生黑麦草叶片长度数量性状位点 ,结果表明 :与叶长最为相关的 3个标记所表达的变异占表型总变异的 5 0 .9% (r2 ) ;在选择中如能将这 3个标记最优化地组合在一起 ,其综合共同作用有望使叶片长度延长和缩... 选择固定有益等位基因 ,研究多年生黑麦草叶片长度数量性状位点 ,结果表明 :与叶长最为相关的 3个标记所表达的变异占表型总变异的 5 0 .9% (r2 ) ;在选择中如能将这 3个标记最优化地组合在一起 ,其综合共同作用有望使叶片长度延长和缩短 2 6 mm;鉴于供试材料在最初 3个世代的群体选择中所估测到叶片长度的遗传力为 0 .32 ,这样在今后的选择工作中 ,即使只使用现有的两个标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黑麦草 叶片长度 数量性状位点(qtls) 遗传图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数量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林生 宋忠利 +1 位作者 李毓珍 马晓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527-4529,共3页
QTL分析就是以分子标记技术为工具、以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分子标记与QTL之间的连锁关系确定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从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QTL定位原理、作图群体、方法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QTL的研... QTL分析就是以分子标记技术为工具、以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分子标记与QTL之间的连锁关系确定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从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QTL定位原理、作图群体、方法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QTL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数量性状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概述
8
作者 顾京晶 《畜禽业》 2018年第7期9-9,共1页
在畜禽育种中,许多重要的经济性状,如肉质性状、繁殖性状、产奶性能、产蛋性能等多属数量性状,主要假说认为数量性状是由多效微基因共同影响、受遗传背景和环境协同作用。其中将数量性状所处的染色体区段中一个或多个基因座位,称为数量... 在畜禽育种中,许多重要的经济性状,如肉质性状、繁殖性状、产奶性能、产蛋性能等多属数量性状,主要假说认为数量性状是由多效微基因共同影响、受遗传背景和环境协同作用。其中将数量性状所处的染色体区段中一个或多个基因座位,称为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讨论QTL定位在畜禽育种中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数量 性状位点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数量性状座位(QTL)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军 连林生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年第10期12-15,共4页
综述了畜禽数量性状座位 (QTL)定位的原理、基本策略。
关键词 定位策略 基因图谱 试验设计 繁殖生物技术 畜禽 数量性状座位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苏丹草后代群体农艺及产量性状QTL初步定位
10
作者 孙安栋 高建明 +3 位作者 吕芃 裴忠有 杨庭金 罗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为进一步探究高粱籽粒和茎秆产量的遗传规律,运用粒用高粱忻粱52和苏丹草TS 185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并得到F_(2)及F_(2)∶3群体,利用115对多态性引物对430份F_(2)群体使用区间作图法构建遗传连锁图谱,以LOD值等于3作为阈值。结果表明,分蘖... 为进一步探究高粱籽粒和茎秆产量的遗传规律,运用粒用高粱忻粱52和苏丹草TS 185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并得到F_(2)及F_(2)∶3群体,利用115对多态性引物对430份F_(2)群体使用区间作图法构建遗传连锁图谱,以LOD值等于3作为阈值。结果表明,分蘖数、叶片数、茎粗、穗长、株高、茎秆鲜质量、整株鲜质量、着壳率、穗质量、千粒质量、单穗粒质量、单穗粒数12个农艺性状共检测到86个QTL。在1号染色体sam17164—sam15397区间定位到茎秆鲜质量的QTL;在2号染色体Xcup64—Xcup26区间定位到分蘖数的QTL,Xtxp019—sam01138区间定位到叶片的QTL,Xcup26—Xtxp080区间定位到茎秆鲜质量的QTL;在3号染色体sam44791—sam33751区间定位到穗长的QTL;在7号染色体sam39622—sam43980区间定位到着壳率的QTL;在8号染色体sam10491—sam17740区间定位到整株鲜质量的QTL;在10号染色体sam710901b—sam59778区间定位到分蘖数的QTL,以上这些都是新检测到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SSR标记 数量性状位点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重组自交系的RS和GABA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11
作者 刘飞 黄娟 +5 位作者 杜千禧 朱丽伟 邓娇 章洁琼 石桃雄 陈庆富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3-713,共11页
【目的】抗性淀粉(RS)和γ-氨基丁酸(GABA)是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功能性成分,对苦荞籽粒功能成分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对苦荞分子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小米荞’‘Xiaomiqiao’和‘晋荞麦2号’‘Jinqiaomai No.2... 【目的】抗性淀粉(RS)和γ-氨基丁酸(GABA)是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功能性成分,对苦荞籽粒功能成分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对苦荞分子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小米荞’‘Xiaomiqiao’和‘晋荞麦2号’‘Jinqiaomai No.2’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XJ-RILs)群体作为供试材料,测定了XJ-RILs群体及其亲本的RS和GABA质量分数;基于遗传图谱定位控制RS和GABA的QTL,并对QTL区间内的候选基因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XJ-RILs群体RS和GABA质量分数分别为4.51%~10.52%和0.37‰~2.50‰,表现出明显的超亲优势和偏正态分布。根据RS和GABA质量分数将XJ-RILs分为5类(C1~C5),其中C1类株系的RS和GABA质量分数均较高,从中筛选出高RS和高GABA优异株系各3株。对XJ-RILs群体的RS和GABA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2个控制RS的QTL和1个控制GABA的QTL,这3个位点表型贡献率分别为7.59%、6.34%和5.05%。对QTL内的基因进行鉴定,共有108个RS候选基因,将其表达模式分为6类(R1~R6),其中R4、R5和R6中的30个基因在籽粒中的表达量较高。共鉴定到64个GABA候选基因,其表达模式可以分6类(G1~G6),其中G4、G5和G6中的21个基因在籽粒中的表达量较高。在RS和GABA候选基因中,分别有16和6个基因存在SNP/Indel变异。【结论】筛选出高RS和高GABA优异株系各3株,定位到2个控制RS和1个控制GABA的QTL位点,其区间内分别筛选到108和64个基因,初步锁定30个RS相关及21个GABA相关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数量性状位点(qtl) 抗性淀粉(RS) γ-氨基丁酸(GABA)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数量性状位点的定位和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敏 殷宗俊 《养猪》 2007年第6期33-36,共4页
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定位是鉴别家畜控制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的第一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应用,为人们在DNA水平上研究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影响猪繁殖、生长发育、肉质等主要经济性状的QTLs... 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定位是鉴别家畜控制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的第一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应用,为人们在DNA水平上研究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影响猪繁殖、生长发育、肉质等主要经济性状的QTLs定位和候选基因研究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位点(qtl)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交群体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的原理
13
作者 徐宁迎 《浙江畜牧兽医》 1999年第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家畜 数量性状 近交群体 基因位点 定位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交群体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的原理
14
作者 徐宁迎 《浙江畜牧兽医》 2000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数量性状 基因位点 定位 家畜遗传育种 远交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宿主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应答相关的一个主要QTL(数量性状位点)的证据
15
作者 朱振鹏(编译) 《猪业科学》 2012年第6期29-29,共1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繁育动物时造成了繁育性能的降低,在成长动物中增加了呼吸问题,这些问题在猪产业中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接种疫苗在预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效果不显著,部分原因是由于病毒快速的突变率和演变。当前研究的目的...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繁育动物时造成了繁育性能的降低,在成长动物中增加了呼吸问题,这些问题在猪产业中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接种疫苗在预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效果不显著,部分原因是由于病毒快速的突变率和演变。当前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寄主抵抗性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数量性状位点 qtl 证据 应答 宿主 繁育性能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灌浆期耐热害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分析 被引量:36
16
作者 朱昌兰 肖应辉 +3 位作者 王春明 江玲 翟虎渠 万建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利用由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以粒重感热指数[(适温粒重-高温粒重)/适温粒重×100]为评价指标,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QTL定位方法,对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的主效、上位性数量... 利用由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以粒重感热指数[(适温粒重-高温粒重)/适温粒重×100]为评价指标,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QTL定位方法,对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的主效、上位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及其与环境的互作进行分析。共检测到3个灌浆期耐热性主效QTL,分别位于第1、4和7染色体上,LOD值为8.16、11.08和12.86,贡献率8.94%、17.25%和13.50%。其中位于第4染色体标记C1100-R1783之间的QTL,没有显著的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表明在不同环境和遗传背景中的表达较为稳定,在水稻耐热性育种中可能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其耐热性等位基因来自亲本Kasalath,高温热害时可减少粒重损失3.31%。位于第1染色体标记R1613-C970之间的QTL和第7染色体标记C1226-R1440之间的QTL,耐热性等位基因来自亲本Nipponbare,分别可减少粒重损失2.38%和2.92%。这两个QTL均具有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其中第7染色体上的QTL还和其他基因位点有互作。检测到8对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QTL,分布于第1、2、3、5、7、8、10和12染色体上。没有检测到上位性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l定位 灌浆期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互作 水稻 粒重 上位性 染色体 加性 遗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玉米籽粒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19
17
作者 秦伟伟 李永祥 +8 位作者 李春辉 陈林 吴迅 白娜 石云素 宋燕春 张登峰 王天宇 黎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0-1518,共9页
籽粒大小及百粒重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为解析籽粒性状遗传基础,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黄早四(HZS)和Mo17为亲本,构建包含130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inbredline,RIL)的RIL群体。基于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技术获... 籽粒大小及百粒重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为解析籽粒性状遗传基础,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黄早四(HZS)和Mo17为亲本,构建包含130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inbredline,RIL)的RIL群体。基于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技术获得的高密度多态性SNP(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位点,构建了包含1262个Bin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5个环境条件下的粒长、粒宽、百粒重、粒长/粒宽4个性状分别进行QTL(quantitativetraitlocus)定位,共检测到30个QTL。利用5个环境性状均值,共检测到11个QTL。其中粒长主效QTLqklen1、粒长/粒宽主效QTLqklw1在3个单环境条件下均被检测到,且定位在第1染色体相邻区域,物理位置分别为210-212Mb、207-208Mb,表型贡献率分别为22.60%和26.79%,被认为是控制玉米籽粒形状的主效位点。针对第1染色体207-212Mb区间,采用成组法t检验,对黄早四(受体)和Mo17(供体)构建的BC3F1回交群体进行单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在BC3F1群体中qklen1和qklw1同样具有显著的遗传效应。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籽粒性状提供了实用标记,而且为主效基因的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挖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籽粒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qtl) 高密度遗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青杨木材性状QTLs定位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秦军 苏晓华 +1 位作者 黄烈健 张志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5-60,共6页
利用来自 87个F2 代单株的 81 0个标记 (784个AFLP标记和 2 6个SSR标记 )构建了美洲黑杨×青杨杂种分子连锁遗传图谱。该图谱包括 1 9个主要连锁群 ,共有 36 8个标记 (35 6个AFLP标记和 1 2个SSR标记 )。框架图总图距为 3382 4cM ... 利用来自 87个F2 代单株的 81 0个标记 (784个AFLP标记和 2 6个SSR标记 )构建了美洲黑杨×青杨杂种分子连锁遗传图谱。该图谱包括 1 9个主要连锁群 ,共有 36 8个标记 (35 6个AFLP标记和 1 2个SSR标记 )。框架图总图距为 3382 4cM ,平均标记间距为 9 6 9cM。利用区间作图法在LOD≥ 2 ,检测区间为 2cM条件下检测到 8个与木材性状有关的QTLs。其中与木材基本密度关联的 3个QTLs贡献率分别为 2 7 1 %、2 7 1 %、2 5 5 % ,与微纤丝角关联的QTLs贡献率为 1 8 6 % ,与纤维长度关联的QTLs贡献率为 4 8 9% ,与纤维宽关联的 3个QTLs贡献率分别为 1 7 4 %、2 7 4 %和 4 8 3%。这 8个QTLs遗传作用方式均为超显性 ,其中只有 2个与基本密度关联的QTLs来自于美洲黑杨 ,其余 6个均来自于青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青杨 木材性状 qtlS定位 数量性状位点 分子连锁遗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体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63
19
作者 张研 梁利群 +3 位作者 常玉梅 侯宁 鲁翠云 孙效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43-1248,共6页
以大头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遗传连锁图谱,利用Windows Map Manager 2.0的标记回归法进行QTL单标记定位分析和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区间检测,通过置换实验(1 000次重复)确定连锁群显著性水平阈值。在体长性状的标... 以大头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遗传连锁图谱,利用Windows Map Manager 2.0的标记回归法进行QTL单标记定位分析和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区间检测,通过置换实验(1 000次重复)确定连锁群显著性水平阈值。在体长性状的标记回归研究中,共7个标记达到显著水平(P<0.01),对性状的贡献率为14.00%~27.00%,其中3个标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HLJ534,HLJ319,HLJ370座位可能与影响鲤鱼体长性状的主效基因连锁。在体长性状的QTL区间定位研究中,共6个QTL达到连锁群显著水平(P=0.05),对性状的贡献率为11.33.%~23.12%,其中2个达到连锁群极显著性水平(P=0.01),它们的加性效应方向并不一致。HLJ190-HLJ497区间和HLJ479-HLJ483区间是影响鲤鱼体长性状的主效QTL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微卫星 体长 数量性状定位(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SSR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3个重要农艺性状QTLs定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单友蛟 刘杰 +4 位作者 卞春松 段绍光 徐建飞 庞万福 金黎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0-14,共5页
利用二倍体马铃薯杂交群体P1的167个基因型为作图群体,应用SSR标记构建了一张总长度为645cM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含86个SSR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为7.5cM。应用该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与马铃薯块茎相关的3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QTL... 利用二倍体马铃薯杂交群体P1的167个基因型为作图群体,应用SSR标记构建了一张总长度为645cM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含86个SSR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为7.5cM。应用该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与马铃薯块茎相关的3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在第5条染色体上检测到控制3个性状的QTL各1个,其中控制单株产量的QTL遗传贡献率为12.3%,控制单薯质量的QTL遗传贡献率为16.1%,控制块茎比重的QTL遗传贡献率为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SR标记 遗传图谱 块茎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