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青冈属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凌燕 张明理 +1 位作者 李建强 彭焱松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6-475,共10页
观测了中国青冈属(Cyclobalanopsis Oersted)77个种近千份标本,选取包括叶柄、小枝、叶片、毛被、裂齿、坚果、壳斗等70个特征,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青冈属属下分类。因子分析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从70个原始性状变量中筛选... 观测了中国青冈属(Cyclobalanopsis Oersted)77个种近千份标本,选取包括叶柄、小枝、叶片、毛被、裂齿、坚果、壳斗等70个特征,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青冈属属下分类。因子分析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从70个原始性状变量中筛选归纳出5个关键形态因子14个变量,并以此作为聚类分析的新变量,选取欧式距离系数和非加权平均数法(UPGMA)进行聚类。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将国产青冈属划分为2个组5个亚组,与以前的形态分类吻合。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叶型、环带裂齿、壳斗毛被等性状对青冈属分类具有较重要的意义。还对青冈属2个大组和5个亚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用于分类的特征因子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对青冈属一些有争议或存疑的种或变种(如青冈、龙迈青冈、长叶粉背青冈、黄枝青冈和滇青冈等)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属 数量分类学 性状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种质亲缘关系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学军 方荣 +2 位作者 周坤华 缪南生 王悟亮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基于29个表型性状对辣椒属(Capsicum)5个栽培种的60份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0份材料两两不同种质间遗传距离在1.376-7.321之间,平均为4.112;以遗传距离4.412为阀值,60份种质被分为4大组,即C.annuum+C.chinense组、... 基于29个表型性状对辣椒属(Capsicum)5个栽培种的60份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0份材料两两不同种质间遗传距离在1.376-7.321之间,平均为4.112;以遗传距离4.412为阀值,60份种质被分为4大组,即C.annuum+C.chinense组、C.baccatum组、C.frutescens组和C.pubescens组,表明C.annuum与C.chinense亲缘关系最近,而与C.pubescens最远;C.annuum5个变种在4.013阀值处分为2组,长椒(var.longum)、灯笼椒(var.grossum)和樱桃椒(var.cerasiforme)在同一组。本文还就C.annuum变种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属 遗传差异 数量分类学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属植物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超 李娟 张明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39-2345,共7页
通过观测淫羊藿属植物的30个质量性状和15个数量性状,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淫羊藿属属下类群的分类关系。结果表明:(1)聚类分析结果将淫羊藿属中国种类划分为大花类群和小花类群,支持Stearn对Sect.Macroceras、Sect.Polyp... 通过观测淫羊藿属植物的30个质量性状和15个数量性状,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淫羊藿属属下类群的分类关系。结果表明:(1)聚类分析结果将淫羊藿属中国种类划分为大花类群和小花类群,支持Stearn对Sect.Macroceras、Sect.Polyphyllon和Subg.Rhizophyllum的处理,但认为Sect.Epimedium的分类地位尚需进一步探讨。(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性状的累积贡献率不是很高,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51.86%,这可能与本属植物演化过程中性状变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相关,但由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仍可以看出中国种类被划分为大花类群和小花类群。研究认为,花瓣与内萼片长度比、花瓣是否具距、萼片轮数等作为主成分反映的性状对淫羊藿属分类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属 数量分类学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单叶蔓荆种内变异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辛海量 胡园 +2 位作者 张巧艳 郑汉臣 秦路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分析了中国分布单叶蔓荆的种内变异。每个居群随机采取5个以上的完整植株,以16个居群单叶蔓荆作为分类运算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ti,OTU),选取11个有变异的形态学性状和3个品质性状。形态性状以各植株的平均值作为OTUs的原始数... 分析了中国分布单叶蔓荆的种内变异。每个居群随机采取5个以上的完整植株,以16个居群单叶蔓荆作为分类运算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ti,OTU),选取11个有变异的形态学性状和3个品质性状。形态性状以各植株的平均值作为OTUs的原始数据,形成16×14的原始数据矩阵,对矩阵进行聚类分析。根据Q分析树系图3,由结合线水平(类间距离等于10)可将16个居群分为三组,Ⅰ(12,15,14,7,16,2,1,3),Ⅱ(8,13,11),Ⅲ(4,5,9,10,6)。国产单叶蔓荆居群分为三型,即低纬度型、混杂型Ⅰ和混杂型Ⅱ。部分显示居群种内变异呈现出与纬度的相关性,而部分居群变异较为复杂,可能受包括纬度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分类学 单叶蔓荆 种内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矛科沟瓣属与卫矛属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慧圆 孟世勇 刘全儒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102,共11页
卫矛属(Euonymus L.)和沟瓣属(Glyptopetalum Thw.)的系统关系长期以来备受争议,为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选择沟瓣属12种、卫矛属17种和假卫矛属(Microtropis Wall.ex Meisn.)2种,共计31个分类单元(OTUs),测量并统计了56个形态性状... 卫矛属(Euonymus L.)和沟瓣属(Glyptopetalum Thw.)的系统关系长期以来备受争议,为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选择沟瓣属12种、卫矛属17种和假卫矛属(Microtropis Wall.ex Meisn.)2种,共计31个分类单元(OTUs),测量并统计了56个形态性状,同时利用聚类分析(UPGMA)和主坐标分析(PCoA)的方法进行了数量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沟瓣属与卫矛属具有较高的表征相似性,二者之间存在的过渡类群有缙云卫矛(Euonymus chloranthoides Yang)和淡绿叶卫矛(E.pallidifolium Hayata)以及海南沟瓣[Glyptopetalum fengii(Chun&F.C.How)Ding Hou]、白树沟瓣[G.geloniifolium(Chun&F.C.How)C.Y.Cheng]。该研究认为将沟瓣属作为卫矛属的一个组,即沟瓣组(Sect.Glyptopetalum),放在冬青卫矛组(Sect.Ilicifolia)附近更为合理。对性状的主坐标排序分析显示,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侧脉数目、花瓣数目、心室数目、每室胚珠数、花序分枝数、是否具有假种皮、蒴果是否开裂、花期与果序梗长度在卫矛属分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矛属 沟瓣属 形态性状 数量分类学 聚类分析 主坐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种质亲缘关系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学军 方荣 +1 位作者 周坤华 缪南生 《现代园艺》 2009年第8期23-26,共4页
基于29个表型性状对辣椒属(Capsicum)5个栽培种的60份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0份材料两两不同种质间遗传距离在1.376~7.321之间,平均为4.112;以遗传距离4.412为阀值,60份种质被分为4大组,即C.annuum+C.chinense组、C.baccatum组... 基于29个表型性状对辣椒属(Capsicum)5个栽培种的60份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0份材料两两不同种质间遗传距离在1.376~7.321之间,平均为4.112;以遗传距离4.412为阀值,60份种质被分为4大组,即C.annuum+C.chinense组、C.baccatum组、C.frutescens组和C.pubescens组,表明C.annuum与C.chinense亲缘关系最近,而与C.pubescens最远;C.annuum5个变种在4.013阀值处分为2组,长椒(var.longum)、灯笼椒(var.grossum)和樱桃椒(var.cerasiforme)在同一组。本文还就C.annuum变种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属 遗传差异 数量分类学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分类学方法在松材线虫组线虫形态分类上的应用
7
作者 郑炜 赵雷 +1 位作者 邱志君 顾建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5-588,共4页
用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14种松材线虫组线虫形态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拟松材线虫、大尖尾伞滑刃线虫、伪伞滑刃线虫、锥尾伞滑刃线虫、豆伞滑刃线虫和吉拉尼伞滑刃线虫在所选取的形态特征上表现出一致性;新加坡伞滑刃线虫、韩国伞滑... 用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14种松材线虫组线虫形态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拟松材线虫、大尖尾伞滑刃线虫、伪伞滑刃线虫、锥尾伞滑刃线虫、豆伞滑刃线虫和吉拉尼伞滑刃线虫在所选取的形态特征上表现出一致性;新加坡伞滑刃线虫、韩国伞滑刃线虫、杨伞滑刃线虫也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拟灰黄锦天牛伞滑刃线虫、日本冷杉伞滑刃线虫、鲍嘉伞滑刃线虫和灰黄锦天牛伞滑刃线虫在形态上较为相近;松材线虫相对独立为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组 数量分类学 线虫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分类学研究进展及其在植物检疫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郑炜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5期572-573,共2页
归纳了数量分类学方法在植物学分类、医学昆虫分类,以及在植物检疫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数量分类学方法在植物寄生线虫分类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数量分类学 植物检疫 植物寄生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分类学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戴玉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66-71,共6页
数量分类学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不是偶然的。1963年Proctor和Kendrick首次用数量的方法进行了真菌的系统分类研究,紧接着Ibrahlm对真菌分类中数量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后许多学者开始在真菌分类中使用数量分类法。
关键词 数量分类学 真菌分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耳草属异叶虎耳草复合群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10
作者 马小磊 贾留坤 +2 位作者 曹倩 陈世龙 高庆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6-543,共8页
山羊臭组(Saxifraga sect.Ciliatae Haworth)隶属于虎耳草属(Saxifraga Tourn.ex L.),具有极高的物种丰富度,但山羊臭组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一直都未能很好解决。唐古拉亚组(S.subsect.Hirculoideae Engl.)是山羊臭组中最大的亚组,主要... 山羊臭组(Saxifraga sect.Ciliatae Haworth)隶属于虎耳草属(Saxifraga Tourn.ex L.),具有极高的物种丰富度,但山羊臭组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一直都未能很好解决。唐古拉亚组(S.subsect.Hirculoideae Engl.)是山羊臭组中最大的亚组,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根据形态特征,可将唐古拉亚组划分为3个复合群,其中叶背边缘有突起叶脉的物种被归入异叶虎耳草复合群(S.diversifolia complex)。本研究通过标本查阅,选取异叶虎耳草复合群24个物种、2变种共657份标本,对其24个定性性状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获取443条地理分布信息,构建复合群的分布式样。特征值大于1的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较低,仅为67.748%。“茎生叶是否具柄”“中下部茎生叶形态”“花序类型”“中下部茎生叶大小”“萼片脉纹于先端汇合”“叶基心形”等性状对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值大,可作为异叶虎耳草复合群物种分类与鉴定的关键性状。基于形态聚类结果和地理分布式样,可将异叶虎耳草复合群划分为3个分支:喜马拉雅山南坡分支、环四川盆地山区分支以及横断山分支(包含一个广布种S.egregia)。主成分分析结果支持将异叶虎耳草复合群划分为3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叶虎耳草复合群 数量分类学 形态学 分布式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锦鸡儿属植物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恩厚 格根塔娜 阿木古楞 《中国草地》 CSCD 1996年第6期25-30,共6页
选取形态学、细胞学、孢粉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性状78个,采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将内蒙古锦鸡儿属植物划分为由东向西有规律分布的四个类群;
关键词 锦鸡儿属 数量分类学 类群
原文传递
中国鹀属9种鸟类数量细胞分类学研究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原 张正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15-819,共5页
采用数量分类学技术对我国属 9种鸟类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 .所研究的种类包括Emberizacioides ,E .spodocephala ,E .chrysophrys ,E .rutila ,E .elegans,E .aureola ,E .pusill,E .rustica ,E .schoeniclus.在聚类分析中 ,该类群... 采用数量分类学技术对我国属 9种鸟类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 .所研究的种类包括Emberizacioides ,E .spodocephala ,E .chrysophrys ,E .rutila ,E .elegans,E .aureola ,E .pusill,E .rustica ,E .schoeniclus.在聚类分析中 ,该类群明显地分成了 2组 ,第 1组包括E .rustica和E .schoeniclus ,其余 7种构成第 2组 .分析结果表明 ,物种形成已在染色体水平上发生 ,染色体变异与地理变异基本一致 .在数量细胞分类数据的基础上 ,尝试重建了属鸟类的系统发育树 ,探讨了该属鸟类的核型进化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u属 核型 数量细胞分类学 进化趋势 鸟类 雀形目 聚类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萄属的数量分支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立平 林伯年 沈德绪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84-187,共4页
依照原始性状相关原则,重演律原则,生长迟滞原则,普遍性原则及资料记载对葡萄属17个种、4个变种、10个栽培品种的21个特征性状进行极性梯度分析,即确定性状的祖征和衍征,利用徐克学的最大同步法进行分支分类分析,确定供试... 依照原始性状相关原则,重演律原则,生长迟滞原则,普遍性原则及资料记载对葡萄属17个种、4个变种、10个栽培品种的21个特征性状进行极性梯度分析,即确定性状的祖征和衍征,利用徐克学的最大同步法进行分支分类分析,确定供试材料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31个材料分为3个主要分支;同时讨论了材料间的亲缘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属 数量分支分类学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江西普通野生稻居群变异的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进 汪向明 钟扬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2年第3期234-242,共9页
本文运用数量分类方法,对产于湖南、江西两省的普通野生稻居群和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分布于我国北界的普通野生稻居群的类型和性状间的关系,表明环境因素是决定居群类型的重要原因;东乡县两居群高度游离于所有其它居群,... 本文运用数量分类方法,对产于湖南、江西两省的普通野生稻居群和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分布于我国北界的普通野生稻居群的类型和性状间的关系,表明环境因素是决定居群类型的重要原因;东乡县两居群高度游离于所有其它居群,充分说明了其高度的特殊性和它们之间的遗传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群变异 数量分类学 稻属 野生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亚科分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林新春 方伟 《竹子研究汇刊》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该文从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胚胎学、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数量分类学等方面入手,综述了竹亚科植物分类学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竹亚科植物分类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研究进展 竹亚科 植物分类学 数量分类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 形态学 解剖学 细胞学 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慈菇居群的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扬 陈家宽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04-307,共4页
本文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基础上构造最小生成树的方法,对采自中国南方的7个矮慈菇居群用28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结果划分出3个类群,综合反映了各居群间的亲缘关系。本文还简要讨论了数量分类学方法在居群生物学中的应... 本文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基础上构造最小生成树的方法,对采自中国南方的7个矮慈菇居群用28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结果划分出3个类群,综合反映了各居群间的亲缘关系。本文还简要讨论了数量分类学方法在居群生物学中的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慈菇 居群 数量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鼠尾草属植物的数量分类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珊 王萌 +1 位作者 杨在君 张利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1-375,共5页
通过野外资源调查与收集,结合标本资料,观察与测量了四川鼠尾草属26种4变种1变型共31个分类群的株高、叶片长、花序长、花萼长、叶片类型、花冠颜色等18个性状,并进行R型和Q型聚类分析。研究显示各形态特征在属中变异较大,结合R型聚类... 通过野外资源调查与收集,结合标本资料,观察与测量了四川鼠尾草属26种4变种1变型共31个分类群的株高、叶片长、花序长、花萼长、叶片类型、花冠颜色等18个性状,并进行R型和Q型聚类分析。研究显示各形态特征在属中变异较大,结合R型聚类结果表明所考察的性状独立遗传,可作为分类的标准;Q型聚类将31个物种分为了4大类,与传统分类学中对该属植物的亚属分类结果基本相符,但S.kiaoemetiemsis f. pubescens的系统地位有待进一步论证;进一步分析了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为四川鼠尾草属植物的系统分类、亲缘关系鉴定及种质资源利用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属 数量分类学 形态性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泽泻属的数量分类研究──兼论世界泽泻属种间的表征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明理 陈家宽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18-24,共7页
基于形态学、解剖学、花粉形态和地理分布等证据,应用聚类分析、排序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国产泽泻属4种植物以及世界泽泻属9种植物的表征关系。在此基础上选择和评价了相对重要的分类性状。
关键词 泽泻属 表征关系 数量分类学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化极端结合分支分类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克学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3年第3期223-231,共9页
从生物演化的逆方向考虑,提出一种聚合的分支分类运算方法,称为演化极端结合分支分类法。文章阐明其设计思路、演算步骤,并以实例具体说明其演算过程。最后以演化长度系数、合理解与合理方法等概念,对演化极端结合法进行评价。
关键词 分支分类学 数量分类学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竹种分类研究进展
20
作者 汪紫微 代福宽 +2 位作者 岳祥华 王汉坤 田根林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第6期91-96,共6页
竹类植物种类繁多,如何科学准确地进行竹种分类对竹子的材性和加工利用研究至关重要。文章总结了计算机技术在竹种分类领域中的应用。分析显示,从最初的人工标记特征至后来的智能提取特征,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竹种分类不断纳新,方法逐渐脱... 竹类植物种类繁多,如何科学准确地进行竹种分类对竹子的材性和加工利用研究至关重要。文章总结了计算机技术在竹种分类领域中的应用。分析显示,从最初的人工标记特征至后来的智能提取特征,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竹种分类不断纳新,方法逐渐脱离人工,向着智能化方向迈进,既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也可避免人为主观判断带来的偏差,将成为今后竹子分类识别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种分类 计算机技术 数量分类学 性状特征 深度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