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制冷运行部分负荷特性实验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东亮 张旭 冯玉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75-1280,共6页
以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在夏热冬冷地区制冷运行时部分负荷条件下的运行特性,分析小时能效比、小时耗功随部分负荷率、室外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室内机开启台数和室外温度如何变化,小时耗功和小时... 以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在夏热冬冷地区制冷运行时部分负荷条件下的运行特性,分析小时能效比、小时耗功随部分负荷率、室外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室内机开启台数和室外温度如何变化,小时耗功和小时能效比在室内外工况一定时随部分负荷率分别呈下凹和上凸曲线分布,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机组在部分负荷时具有很好的节能特性;室内机全开、部分负荷率在0.52~1.08范围内,室外温度较高时,小时耗功随部分负荷率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更显著,不利于系统节能运行,而室外温度较低时,小时能效比随部分负荷率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更显著,有利于系统节能运行;室内外温度一定、部分负荷率相同时,小时耗功随室内机开启台数的增加而减小,小时能效比随室内机开启台数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 制冷运行 部分负荷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夏季运行特点及能耗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旭 杨刚 杨洁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9,共6页
通过对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夏季运行状况进行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的运行特点;采用小时能效比的概念对其能耗特性进行了评价,根据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实测数据,考虑机组部分负荷特性和不同开机率条件,分... 通过对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夏季运行状况进行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的运行特点;采用小时能效比的概念对其能耗特性进行了评价,根据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实测数据,考虑机组部分负荷特性和不同开机率条件,分析了系统小时能效比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数码涡旋压缩机 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 运行率 小时能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制热运行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东亮 张旭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58,41,共7页
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制热运行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室内机小时制热量、系统小时耗功和小时供热性能系数随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时供热性能系数随部分负荷率的变化规律,并对除霜工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 制热运行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的季节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21
4
作者 石文星 赵伟 王宝龙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7,共8页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简称多联机)是多末端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其多末端结构和不同控制方法决定了其特殊的部分负荷特性。以制冷运行为例,阐述影响多联机性能的因素及其影响关系,给出各种控制方式下多联机在恒定室外温度条件下的部分负...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简称多联机)是多末端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其多末端结构和不同控制方法决定了其特殊的部分负荷特性。以制冷运行为例,阐述影响多联机性能的因素及其影响关系,给出各种控制方式下多联机在恒定室外温度条件下的部分负荷"性能域"概念图,以及性能域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趋势;根据多联机的部分负荷特性和变工况特性,指出目前的多联机产品性能评价评价方法尚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多联机制冷季节评价指标SEER或IPLV(C)的评价方案;建议今后多联机采用APF评价体系更能体现我国标准体系的延续性和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多联空调(热泵)系统 负荷率 仿真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元分析用于多联式空调系统传感器故障检测和诊断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弘韬 陈焕新 +3 位作者 李冠男 申利梅 李绍斌 胡文举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81,共6页
作为多元数据分析方法之一,主元分析(PCA)被广泛运用于诊断制冷空调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本文首先结合热平衡原理以及多联机运行的控制逻辑,筛选系统中常用的18个传感器变量,建立多联机(VRF)传感器的故障分析(FDD)模型。然后结合主元分析... 作为多元数据分析方法之一,主元分析(PCA)被广泛运用于诊断制冷空调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本文首先结合热平衡原理以及多联机运行的控制逻辑,筛选系统中常用的18个传感器变量,建立多联机(VRF)传感器的故障分析(FDD)模型。然后结合主元分析的算法原理,给出以Q统计量和Q贡献率为检验标准的传感器故障检测与诊断流程。利用实测数据验证工作,引入不同类型和程度的传感器故障,分析得到不同故障条件下的故障检测和诊断特性。结果表明:总体上,主元分析应用于多联机传感器故障检测与诊断过程是可靠的。具体特征表现为: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在不同故障类型及程度条件下,故障检测效果差异明显;在小偏差故障条件下,基于主元分析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的故障检测效率较低,并且针对个别传感器而言,其整体故障检测效率偏低。鉴于故障诊断是基于故障检测的结果,因此上述故障检测方法在FDD过程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元分析 故障检测及诊断 Q统计量 Q贡献率 传感器 多联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的作用域 被引量:22
6
作者 石文星 邵双全 彦启森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2,共5页
提出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的作用域概念,指出其作用域包括安全性作用域、经济性作用域和调节性作用域,是三种作用域的交集;阐明三种作用域的影响因素,并以复杂管网制冷系统仿真模型为工具,定量分析采用HCFC22为制冷剂的多联式空调(热泵... 提出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的作用域概念,指出其作用域包括安全性作用域、经济性作用域和调节性作用域,是三种作用域的交集;阐明三种作用域的影响因素,并以复杂管网制冷系统仿真模型为工具,定量分析采用HCFC22为制冷剂的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的作用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多联空调(热泵)系统 作用域 安全性 经济性 调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联式空调系统实际运行特性的多联机行业标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东亮 张旭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6-82,共7页
多联式空调系统的优越性在于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室内负荷要求,适时调节系统实际输出容量,使二者实时匹配,且其室内机可以独立控制,个性化性能好,这使得其实际运行能耗特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通过分析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实际运... 多联式空调系统的优越性在于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室内负荷要求,适时调节系统实际输出容量,使二者实时匹配,且其室内机可以独立控制,个性化性能好,这使得其实际运行能耗特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通过分析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性能影响因素,得出在评价多联式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性能好坏时,选取的测试工况须反映其制冷或制热季节实际运行的室外温度和建筑负荷的结论;并基于这一点,分析现有多联机产品标准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得出目前已有的标准为多联机产品性能评价提供了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测试方法,但不能作为评价多联式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性能好坏的依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空调系统 运行性能 性能评价 产品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落差多分支管路结构对多联式空调系统能力影响的快速仿真 被引量:4
8
作者 燕子腾 曹昊敏 +4 位作者 庄大伟 丁国良 太田谕 佐藤全秋 铃木秀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70,共12页
大型高层建筑所采用的多联式空调系统中,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存在高落差、管路结构中存在众多分支,导致室内机能力的衰减。为了提高大型高层建筑中多联式空调系统室内机的能力,需要开发可以快速评估管路分支与落差对于室内机能力影响的... 大型高层建筑所采用的多联式空调系统中,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存在高落差、管路结构中存在众多分支,导致室内机能力的衰减。为了提高大型高层建筑中多联式空调系统室内机的能力,需要开发可以快速评估管路分支与落差对于室内机能力影响的仿真软件。本文建立了管路分布参数模型和基于流体网络理论的系统流量分配模型,以准确反映管路内制冷剂的流动特性;建立了室内机换热器分相模型和电子膨胀阀脉冲数快速计算模型,以快速反映室内机的运行状态;开发了分层迭代的求解算法,以提高软件计算的速度。同时采用已有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各模型的误差均在±12%范围内;常见的多联机结构形式下仿真的计算时间均在1 min范围内。利用仿真软件的算例分析得到:室内机与室外机间的落差每增加20 m,室内机能力衰减2.7%~11.9%;管路中经过的分支个数每增加1个,室内机能力衰减0.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空调系统 管路结构 高落差 多分支 室内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管长度及分歧管间距对多联式空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正帅 郭占军 王兆强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3-35,共3页
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变负荷工况下配管长度与分歧管间距对多联式空调系统的能效比(EER)及冷量不平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管长度过长造成EER下降和冷量衰减,影响室内机的放冷量,配管长度不应超过162 m;随着分歧管间距增加,系统的EER... 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变负荷工况下配管长度与分歧管间距对多联式空调系统的能效比(EER)及冷量不平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管长度过长造成EER下降和冷量衰减,影响室内机的放冷量,配管长度不应超过162 m;随着分歧管间距增加,系统的EER及制冷量不平衡率急剧下降,同时分歧管间距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远大于配管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空调系统 能效比 配管长度 分歧管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多联机气液分离器插反故障诊断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佳慧 刘江岩 +3 位作者 李绍斌 胡文举 李炅 陈焕新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8,共7页
本文将决策树算法应用于多联机气分插反故障诊断中,搭建了多联机实验平台采集数据,根据专家知识及数据变化模型验证选取了建模的特征变量,采用决策树C5.0算法构建气分插反故障诊断模型,进一步对由模型分类规则生成的最优变量即过冷器的E... 本文将决策树算法应用于多联机气分插反故障诊断中,搭建了多联机实验平台采集数据,根据专家知识及数据变化模型验证选取了建模的特征变量,采用决策树C5.0算法构建气分插反故障诊断模型,进一步对由模型分类规则生成的最优变量即过冷器的EEV(电子膨胀阀)进行深入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将决策树算法应用于多联机气分插反故障诊断的方法,准确率为96%,此诊断方法能满足多联机故障诊断实际运用的需要,并可及时处理多联机发生气分插反故障时,系统过热度降低,从而保证多联机系统的制冷效果和能效比,可通过增大过冷器EEV开度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算法 故障诊断 气分插反 过冷器EEV 多联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