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新视角:数的概念与运算的一致性 被引量:94
1
作者 巩子坤 史宁中 张丹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51,56,共8页
从数的概念与运算的本源性、一致性与整体性出发,统整核心概念(计数单位)、基本规律(运算律与等式的基本性质)、基本运算(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运算、计数单位上的数字与计数单位上的数字运算)和基本事实(加法口诀、乘法口诀),建构了数的... 从数的概念与运算的本源性、一致性与整体性出发,统整核心概念(计数单位)、基本规律(运算律与等式的基本性质)、基本运算(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运算、计数单位上的数字与计数单位上的数字运算)和基本事实(加法口诀、乘法口诀),建构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一致性框架。据此提出建议:帮助学生建立数与数之间、运算与运算之间、数与运算之间的联系,感悟数的概念与运算的一致性,促进学生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学课程标准 数的概念 数的运算 单位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数学的体系
2
作者 梅向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21,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门学科的体系就是这门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反映了人类对这门学科的认识过程。人们今天学习这门学科,他们的认识过程不一定完全遵循这门学科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说,不一定重复历史上对这门学科的认识过程,但是也...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门学科的体系就是这门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反映了人类对这门学科的认识过程。人们今天学习这门学科,他们的认识过程不一定完全遵循这门学科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说,不一定重复历史上对这门学科的认识过程,但是也不会相差很远。学科中有的内容,历史上认识它经过了漫长的岁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有理 区间套 有理运算 小学 封闭 数的概念 初等 运算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数学(上)复习提示
3
作者 张茂根 《远程教育杂志》 1994年第5期4-7,共2页
一、集合 1.理解集合的概念、能用各种方法表 示给定的集合,会写出集合的子集、真子 集。 例:(1)写出“所有大于0小于4的实 数”的集合;(2)写出“大于3小于11的偶 数”的集的子集、真子集等。 2.正确理解“属于”、“包含”、“相等... 一、集合 1.理解集合的概念、能用各种方法表 示给定的集合,会写出集合的子集、真子 集。 例:(1)写出“所有大于0小于4的实 数”的集合;(2)写出“大于3小于11的偶 数”的集的子集、真子集等。 2.正确理解“属于”、“包含”、“相等” 等概念。 例:(1)0<sub>φ</sub>, (2){1,3,5}<sub>{</sub>1,2,3,4,5} (3){0}<sub>φ</sub>, (4){5}<sub>{</sub>x/x≤10}等。 3.掌握集的并集、交集、差集、全集、补集等运算法则。 例:全集Ω={x/-4【x【9},集合A={x/-2≤x≤6},B={-3【x【4},则A∪B、A∩B、A-B、B-A、各代表什么集合? 二、对数 1.掌握对数的概念,运算性质,常用对数以及利用对数进行计算。 例:(1)在对数式log<sub>a</sub>N=b中,要求a、b、N满足什么条件? (2)计算log<sub>3</sub>3+ log<sub>3</sub>1+3(2-log<sub>3</sub>5)<sup>1</sup>/2 (3)计算log<sub>5</sub>(125)<sup>1</sup>/3+log<sub>2</sub>(4<sup>5</sup><sup>1</sup>/2·2<sup>7</sup><sup>1</sup>/2)-1/4log<sub>3</sub>16-log<sub>3</sub>18 (4)已知lg2=0.3010,lg3=0.4771,求lg0.0015、lg25、lg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坐标 真子集 反三角函 数的概念 双曲线标准方程 二次函 运算性质 运算法则 财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广岛大学附属小学的各科教学目标
4
作者 李爱民 《课程.教材.教法》 1984年第1期94-96,66,共4页
(一)国语: 1.总的目标:为了培养正确理解并运用生活中必需的本国语言的能力,培养尊重本国语言的态度,必须考虑以下诸问题: (1)培养运用国语进行思考、写作的能力和态度。 (2)通过对国语的理解和表达,掌握知识,丰富感情。 (3)养成自觉使... (一)国语: 1.总的目标:为了培养正确理解并运用生活中必需的本国语言的能力,培养尊重本国语言的态度,必须考虑以下诸问题: (1)培养运用国语进行思考、写作的能力和态度。 (2)通过对国语的理解和表达,掌握知识,丰富感情。 (3)养成自觉使用国语传达思想和提高社会生活能力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科教学 测定方法 社会生活能力 本国语言 基本图形 学年 数的概念 日本 体育运动 平面图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的量词不是词
5
作者 张亚辉 《汉语学习》 1986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前较通用的现代汉语教材,在汉语词类的划分上,一般都分为两大类、若干小类。虽然在实词、虚词的划分标准及各类词的归属上,意见不尽相同,但将所谓量词列入实词类却是较为一致的。其实汉语的量词并不具有实词的本质特点,将其列入实词... 目前较通用的现代汉语教材,在汉语词类的划分上,一般都分为两大类、若干小类。虽然在实词、虚词的划分标准及各类词的归属上,意见不尽相同,但将所谓量词列入实词类却是较为一致的。其实汉语的量词并不具有实词的本质特点,将其列入实词类是不妥的。要说明这个问题,有必要先谈谈什么是汉语实词的本质特点。 汉语实词的主要特点,可根据现行的一些汉语书对实词作的解释,或对实词的特点所作的说明来看,这里摘录几条: ①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有比较实在的意义的词叫做实词。(《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 ②从功能看,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语法讲义》朱德熙) ③……以上几类词,意义都比较实在,都能作句子成分,还可以概括成一个更大的类别,叫实词(《新编现代汉语》张静主编) ④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 ⑤汉语里,大部分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这种词叫实词(《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说,实词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有较实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成分 量词 《现代汉语》 虚词 词类 数的概念 叠用 语法特征 本质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