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我国两个著名的数理逻辑系统的评析——为建构我国的数理辩证逻辑系统献言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7-141,共5页
从"数理辩证逻辑的对象问题"、"数理辩证逻辑与经典数理逻辑的关系问题"、"数理辩证逻辑的常项问题"三个方面来评析,赵总宽教授的《数理辩证逻辑导论》一书建构的逻辑系统更宜称为非经典逻辑中的扩展逻... 从"数理辩证逻辑的对象问题"、"数理辩证逻辑与经典数理逻辑的关系问题"、"数理辩证逻辑的常项问题"三个方面来评析,赵总宽教授的《数理辩证逻辑导论》一书建构的逻辑系统更宜称为非经典逻辑中的扩展逻辑。以桂起权教授等著的《次协调逻辑与人工智能》一书为样本,对次(弗)协调逻辑系统进行评析的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根本缺陷在于混淆了"逻辑矛盾"、"谈判矛盾"、"辩证矛盾"三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对不矛盾律、司脱克规则的否定也是不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理逻辑 数理辩证逻辑 经典数理逻辑 逻辑矛盾 辩证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找回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 被引量:35
2
作者 何华灿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3-412,共20页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 AI研究的可解释性瓶颈,指出刚性逻辑(数理形式逻辑)和二值神经元等价,二值神经网络可转换成逻辑表达式,有强可解释性。深度神经网络一味增加中间层数来拟合大数据,没有适时通过抽象把最小粒度的数据(原子)变成粒度较...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 AI研究的可解释性瓶颈,指出刚性逻辑(数理形式逻辑)和二值神经元等价,二值神经网络可转换成逻辑表达式,有强可解释性。深度神经网络一味增加中间层数来拟合大数据,没有适时通过抽象把最小粒度的数据(原子)变成粒度较大的知识(分子),再把较小粒度的知识变成较大粒度的知识,把原有的强可解释性淹没在中间层次的汪洋大海中。要支持多粒度的知识处理,需把刚性逻辑扩张为柔性命题逻辑(命题级数理辩证逻辑),把二值神经元扩张为柔性神经元,才能保持强可解释性。本文详细介绍了从刚性逻辑到柔性逻辑的扩张过程和成果,最后介绍了它们在 AI研究中的应用,这是重新找回 AI研究强可解释性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可解释性 演化 不确定性 逻辑 柔性命题逻辑 柔性神经元 数理辩证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