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端异步DoS攻击下基于数模联动的ICPS多模态综合安全控制
1
作者 李亚洁 李钢 +1 位作者 李炜 路晨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54-3367,共14页
针对一类双端异步拒绝服务(DoS)攻击与执行器故障共存的工业信息物理系统(ICPS),通过将数据驱动技术与模型机理解析方法相融合,对多模态综合安全控制与通讯间的协同设计问题进行研究。设计一种触发阈值可随系统行为动态变化的自适应离... 针对一类双端异步拒绝服务(DoS)攻击与执行器故障共存的工业信息物理系统(ICPS),通过将数据驱动技术与模型机理解析方法相融合,对多模态综合安全控制与通讯间的协同设计问题进行研究。设计一种触发阈值可随系统行为动态变化的自适应离散事件触发通讯机制(ADETCS),并构建可同时抵御双端异步DoS攻击与执行器故障的ICPS多模态综合安全控制架构;针对不同能量等级的DoS攻击,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借助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与弹性控制方法,提出基于数模联动的主-被动协同混合容侵策略。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进行观测器与控制器的推证,进而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及模糊融合方法,在线对不同模态下的控制器进行加权融合,实现不同控制模态间的软切换;通过四容水箱实例,验证了双端异步DoS攻击下基于数模联动的多模态综合安全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数模联动的方法增强了ICPS抵御双端异步DoS攻击的能力,多模态综合安全控制器的设计实现了控制模态与ADETCS间的双向自适应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信息物理系统 双端异步DoS攻击 数模联动 自适应离散事件触发通讯机制 多模态综合安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模联动的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评估
2
作者 李栋国 刘韬 +2 位作者 李洁松 王振亚 王贵勇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滚动轴承点蚀故障失效过程中,对故障缺陷尺寸的估计是轴承性能退化评估的关键之一。为解决轴承局部缺陷退化尺寸难以定量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模联动的滚动轴承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基于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与时变位移激励函数,建立... 滚动轴承点蚀故障失效过程中,对故障缺陷尺寸的估计是轴承性能退化评估的关键之一。为解决轴承局部缺陷退化尺寸难以定量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模联动的滚动轴承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基于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与时变位移激励函数,建立弹流润滑影响下的深沟球轴承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其次,修正动力学模型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幅值偏差。最后提出滚动轴承局部缺陷退化故障尺寸评估(Fault Size Evaluate,FSE)算法,估计滚动轴承全寿命退化过程中的故障尺寸,并通过ABLT-1Z轴承寿命强化试验机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模联动方法能够量化轴承局部缺陷尺寸的退化规律,评估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动力学建模 数模联动 滚动轴承 HERTZ接触 FS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系统数模联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3
作者 马康 王红军 +2 位作者 乔琦 王正 余成龙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5,共11页
针对燃气轮机转子系统故障样本少,样本不均以及跨工况故障诊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转子系统数模联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经典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将不对中故障,不平衡故障引入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转子系统故障动力学微分... 针对燃气轮机转子系统故障样本少,样本不均以及跨工况故障诊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转子系统数模联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经典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将不对中故障,不平衡故障引入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转子系统故障动力学微分方程,最后通过龙格库塔法(ode-4/5)对转子系统故障动力学微分方程进行求解,最终得到故障位移仿真信号,为之后数据增强以及数模联动方法做准备。建立结合正交梯度惩罚算法的条件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用此模型将机理模型所得仿真信号作为生成器输入,生成信号样本与真实实验信号作为判别器输入,获得融合机理特性与实际机械特性为一体的生成信号;其次,基于迁移学习理论建立跨工况域适应故障诊断模型,使用结合反卷积算法的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对数据进行视频转换,获得分辨率以及特征更为明显的二维时频图像样本,将结合机理特性与机械特性的数据作为源域、待测其他工况数据作为目标域训练故障诊断模型,通过实验验证,将5种不同故障类别在不同转速与不同故障量下的诊断准确率均达到91%以上,并通过混淆矩阵对结果进行了解释分析,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泛化性,并实现转子系统跨工况故障诊断,同条件下优于其他主流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故障诊断 条件深度卷积生成对抗 迁移学习 数模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模联动的多特征工件加工能耗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华 马超 +2 位作者 鄢威 朱硕 江志刚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在实际切削加工过程中材料去除率是不断变化的,现有将其视为恒量的能耗建模方法难以实现能耗准确预测。为了提高切削过程能耗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去除率的数模联动加工能耗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切削过程刀具与工件的接触关系分... 在实际切削加工过程中材料去除率是不断变化的,现有将其视为恒量的能耗建模方法难以实现能耗准确预测。为了提高切削过程能耗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去除率的数模联动加工能耗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切削过程刀具与工件的接触关系分析了切入、完全切入和切出阶段材料去除率变化规律,并对相应的加工能耗特性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数据驱动的刀具切入,切出阶段加工能耗预测方法,以及模型驱动的完全切入阶段加工能耗预测方法,实现加工过程能耗准确预测;最后,利用实验案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为今后研究能耗预测精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联动 材料去除率 多特征零件 加工能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模联动下电主轴智能热误差测量与预测
5
作者 丁鹏 丁爽 +2 位作者 赵孝礼 张虎 李传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4,共9页
目前机床主轴热误差预测研究未能有效关联物理退化规律与机床状态数据,导致传感测点布局冗余、预测模型解释性和准确性不足等困境。基于数模联动思想结合有限元数值建模与人工智能算法对成型磨齿机电主轴砂轮端几何误差进行了精确预测... 目前机床主轴热误差预测研究未能有效关联物理退化规律与机床状态数据,导致传感测点布局冗余、预测模型解释性和准确性不足等困境。基于数模联动思想结合有限元数值建模与人工智能算法对成型磨齿机电主轴砂轮端几何误差进行了精确预测。首先建立磨齿机主轴有限元数值模型确定稳态温度场测点可行域,随后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开发了一种兼具无监督与有监督属性的温度测点精简布局方法;进一步地借助时序预测中自回归建模理论,提出了多通道逆Transformer算法并依托编码-解码架构将温升信号与热误差形变建立变步长映射关系,改善了长迟滞步长所导致的热误差预测泛化弱的难题。最终通过成型磨齿机磨削实验验证了数模联动下智能热误差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热误差预测 数模联动 多目标优化 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下数模联动的随机退化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技术 被引量:60
6
作者 李天梅 司小胜 +1 位作者 刘翔 裴洪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19-2141,共23页
面向大数据背景下随机退化设备剩余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的现实需求,结合随机退化设备监测大数据特点及剩余寿命预测不确定性量化这一核心问题,深入分析了机理模型与数据混合驱动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剩... 面向大数据背景下随机退化设备剩余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的现实需求,结合随机退化设备监测大数据特点及剩余寿命预测不确定性量化这一核心问题,深入分析了机理模型与数据混合驱动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统计数据驱动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以及机器学习和统计数据驱动相结合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的基本研究思想和发展动态,剖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共性难题.针对存在的局限性和共性难题,以多源传感监测大数据下剩余寿命预测问题为例,提出了一种数模联动的大数据下随机退化设备剩余寿命预测解决思路,并通过航空发动机多源监测数据初步验证了该思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借鉴数模联动思路,综合考虑机器学习方法和统计数据驱动方法的优势,紧紧扭住大数据背景下随机退化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不确定性量化问题,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深度学习与随机退化建模交互联动、监测大数据与剩余寿命及其预测不确定性映射机制、非理想大数据下的剩余寿命预测等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剩余寿命预测 数模联动 深度学习 随机退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特征与数模联动的轴承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前 黄强 +2 位作者 江星星 徐坤 朱忠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5-711,828,829,共9页
针对现有数模联动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简称RUL)预测方法易受随机噪声干扰、没有考虑轴承的退化特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指标与数模联动的轴承RUL预测方法,以提高原始数模联动RUL预测方法的准确性。首先,利用主成... 针对现有数模联动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简称RUL)预测方法易受随机噪声干扰、没有考虑轴承的退化特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指标与数模联动的轴承RUL预测方法,以提高原始数模联动RUL预测方法的准确性。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及指数加权移动平均算法融合表征轴承退化状态的多种特征,构建单调趋势良好的性能退化融合指标;其次,基于3σ准则建立一种首次预测时间确定方案,以触发RUL预测模型的启动,避免RUL预测的无效性;最后,考虑轴承的退化特性,嵌入Rauch-Tung-Striebel平滑滤波算法,以减小退化模型的随机波动,实现轴承RUL的可靠预测。仿真数据和试验信号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相较于现有数模联动方法,显著提高了轴承RUL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寿命预测 数模联动 滚动轴承 融合特征 平滑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与数据融合驱动的薄壁筒切削表面形貌预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吕凯波 李姚龙 +3 位作者 石鑫 胡洋 白生文 庞新宇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56-164,共9页
目的预测薄壁筒工件车削振动状态下加工表面形貌。方法综合考虑刀具与工件几何参数、切削用量以及切削振动参数的影响,建立一种机理与数据相融合的薄壁筒切削表面形貌及粗糙度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切削原理推导切削刀刃上点在加工过程中... 目的预测薄壁筒工件车削振动状态下加工表面形貌。方法综合考虑刀具与工件几何参数、切削用量以及切削振动参数的影响,建立一种机理与数据相融合的薄壁筒切削表面形貌及粗糙度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切削原理推导切削刀刃上点在加工过程中相对于工件表面的运动轨迹方程以及坐标变换矩阵,建立薄壁筒切削表面形貌运动学模型,随后利用时频分析提取切削过程中工件振动位移信号的特征,最后,将构建的振动特征方程代入运动学机理模型中仿真计算表面形貌。结果探明了加工表面形貌特征与切削振动信号频率特性之间的映射关系,数值仿真获得不同加工参数下薄壁筒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工件A在稳定切削区的仿真表面粗糙度与实测表面粗糙度的相对误差为4.27%,在颤振区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03%;工件B在稳定区的仿真表面粗糙度与实测表面粗糙度的相对误差为3.61%,在颤振区域的相对误差为2.42%。结论预测表面与实测表面结果具有一致性,研究成果可为薄壁筒类零件切削表面质量的在线监测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筒 切削 振动 表面形貌 数模联动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连接交互理论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73
9
作者 陶飞 马昕 +3 位作者 戚庆林 刘蔚然 张贺 张辰源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数字孪生作为实现信息物理融合的重要使能技术,备受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基于虚实交互和数模驱动,数字孪生能满足仿真(以虚映实)、控制(以虚控实)、预测(以虚预实)、优化(以虚优实)等应用服务需求,其中连接与交互是实现数字孪生动态运行... 数字孪生作为实现信息物理融合的重要使能技术,备受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基于虚实交互和数模驱动,数字孪生能满足仿真(以虚映实)、控制(以虚控实)、预测(以虚预实)、优化(以虚优实)等应用服务需求,其中连接与交互是实现数字孪生动态运行和虚实空间高效融合的核心关键。针对数字孪生连接交互如何理解与实现的问题,首先从内外两层阐述了数字孪生连接交互内涵,进而提出“准确—实时—一致—安全—可靠”连接交互准则。在此基础上,从“感知—通信—映射—联动—融合”五方面探索建立了一套数字孪生连接交互理论体系,分析了数字孪生连接交互关键技术。基于数字孪生连接交互理论与方法研究,结合笔者前期在物理实体、数字孪生模型、数字孪生数据和服务的相关研究工作基础,进一步探究并丰富了数字孪生五维模型理论体系,以期为数字孪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落地提供系列理论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连接 虚实交互 虚实映射 数模联动 交互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