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O优化NC代码的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余文利 邓小雷 +1 位作者 谢长雄 王建臣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4-141,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通过对工件NC代码进行优化来提高数控机床精度。首先,通过对测量误差数据进行拟合,建立每个轴的基本误差项的优化多项式,根据误差定义将多项...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通过对工件NC代码进行优化来提高数控机床精度。首先,通过对测量误差数据进行拟合,建立每个轴的基本误差项的优化多项式,根据误差定义将多项式常数项设为0,通过F检验来确定最佳多项式拟合阶数。其次,利用机床的正和逆运动学建立刀具位姿与NC代码之间的双向转换,通过SmartCNC500_DRTD五轴机床的后置处理器生成NC代码,将理想NC代码的刀具位姿引入几何误差模型建立数学表达式。最后,提出一种基于PSO算法的NC代码优化方法,将粒子定义为刀具位姿,初始粒子围绕理想刀具位姿生成,改进粒子移动方法以避免局部最优。工件切削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较优的NC代码,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 参数化模型 粒子群优化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变化构造法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齐继宝 杨伟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8-405,共8页
为了使得机床误差建模与补偿过程紧密联系,同时避免雅可比矩阵繁琐的计算,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变化构造法的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根据坐标系微分变化矩阵建立机床几何误差模型。基于机床正向运动链顺序建立各个运动轴微分变化矩阵,结合... 为了使得机床误差建模与补偿过程紧密联系,同时避免雅可比矩阵繁琐的计算,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变化构造法的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根据坐标系微分变化矩阵建立机床几何误差模型。基于机床正向运动链顺序建立各个运动轴微分变化矩阵,结合各个运动轴几何误差对应的微分运动矢量计算得到运动轴几何误差对刀具精度影响,相加得到刀具坐标下的综合微分变化矩阵,通过机床正向运动学模型将刀具综合误差转换到工作台坐标系下得到机床刀具位置误差。采用微分变化构造法提取各个运动轴微分变化矩阵相应子矩阵构造得到机床雅可比矩阵,计算刀具坐标系综合误差对应运动轴补偿量得到机床补偿加工代码,微分变化构造法无需额外计算,且重新使用建模过程建立的矩阵。在北京精雕Carver800T加工中心进行实验,补偿后工件总误差降低了30%左右,验证了基于微分变化构造法的几何误差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 误差补偿 微分变化构造法 雅可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范晋伟 杨万然 +1 位作者 陈文 朱晓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0-161,共2页
介绍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器。误差补偿的原理主要是运用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建立机床几何误差模型,用单片机控制固化在程序存储器内的误差补偿程序完成补偿任务,并通过RS-232C实现数控机床与误差补偿器的通信与数据... 介绍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器。误差补偿的原理主要是运用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建立机床几何误差模型,用单片机控制固化在程序存储器内的误差补偿程序完成补偿任务,并通过RS-232C实现数控机床与误差补偿器的通信与数据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多体系统理论 几何误差补偿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范晋伟 蒙顺政 +2 位作者 罗建平 李伟 雒驼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29,共5页
研究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存在的几何误差问题。根据车铣复合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特点,以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低序体阵列描述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拓扑结构,分别建立了车铣复合数控机床的车削模式和铣削模式的精密加工方程,并设计误... 研究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存在的几何误差问题。根据车铣复合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特点,以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低序体阵列描述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拓扑结构,分别建立了车铣复合数控机床的车削模式和铣削模式的精密加工方程,并设计误差补偿软件和进行仿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运用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建立的车铣复合数控加工中心几何运动误差模型是正确的;软件误差补偿提高了车铣复合数控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 多体系统理论 软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代码修改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高兴 佟浩 +2 位作者 周雷 满建财 李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减小数控机床的空间运动定位误差,研究了一种基于G代码修改的几何误差补偿方法。以多体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起多轴数控机床的通用误差模型,并据此建立了三轴数控机床空间误差模型。提出三维空间内任意直线轨迹的直线插补补偿算法和可... 为减小数控机床的空间运动定位误差,研究了一种基于G代码修改的几何误差补偿方法。以多体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起多轴数控机床的通用误差模型,并据此建立了三轴数控机床空间误差模型。提出三维空间内任意直线轨迹的直线插补补偿算法和可提高圆心位置精度的平面内圆弧插补补偿算法,且这2种补偿算法都可分别设定不同的插补精度。采用修改G代码方式实现补偿方法的通用性,在XZOY型三轴数控机床上开展了误差补偿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数控机床 G代码修改 几何误差补偿 多体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龙门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软件开发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显峰 李杰 +1 位作者 刘辛军 陈俊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4-171,共8页
基于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垂度误差补偿功能,开发一种龙门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软件。该软件通过导入给定检测策略下激光干涉仪与R-test的检测数据以及辅助工装的几何参数建立辨识方程组,通过十三线辨识方法实现平动轴几何误差辨识,... 基于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垂度误差补偿功能,开发一种龙门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软件。该软件通过导入给定检测策略下激光干涉仪与R-test的检测数据以及辅助工装的几何参数建立辨识方程组,通过十三线辨识方法实现平动轴几何误差辨识,通过偏置球心R-test方法实现转动轴几何误差辨识,以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垂度误差补偿文件为模板,输出可被数控系统自动识别的误差补偿文件,最后通过装载补偿文件实现机床几何误差的自动补偿。该软件内部集成几何误差检测策略,将辨识算法和补偿技术进行自动化封装,避免了误差辨识和补偿过程的繁琐性,有效提升了几何误差补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辨识 十三线法 R-test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混合径向基函数参数化建模
7
作者 苏哲 郭世杰 +1 位作者 李帅 吕贺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9-350,共12页
针对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参数化建模不够快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MRBFI)的几何误差参数化建模方法。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与齐次变换方法,建立了数控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然后,根据测量辨识得到的机床几何误差... 针对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参数化建模不够快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MRBFI)的几何误差参数化建模方法。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与齐次变换方法,建立了数控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然后,根据测量辨识得到的机床几何误差项数据,构建了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与水滴优化算法(WDO),对方程中的宽度系数以及权重系数进行了寻优,在WDO中加入了自适应步长调整,提高了迭代的速度与精度;最后,根据得到的最优解,建立了几何误差径向基函数的参数化模型,利用拟合优度量化了径向基函数插值拟合的精确性,将其应用于对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补偿,并比较了补偿前后的球杆仪圆轨迹,从而对结果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拟合优于传统的正交多项式拟合,均方根误差与平均绝对误差较正交多项式拟合减少了52%和65%,误差补偿后圆轨迹圆度误差平均降低了45.2%。该方法可用于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补偿,其建模原理简单明了、模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 参数化模型 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 几何误差补偿 水滴优化算法 自适应步长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塔形工件的五轴数控机床旋转轴几何误差自标定辨识方法
8
作者 倪俊涛 项四通 +2 位作者 陈科鉴 张海南 杨建国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102,共13页
随着制造业精度要求的提高,五轴机床几何误差的高效辨识是实现精密加工的重要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塔形工件的自标定方法,能够同步辨识旋转轴(C轴)、线性轴及工件的几何误差。该方法通过设计五层阶梯状塔形工件,结合线性轴三维体积误差模... 随着制造业精度要求的提高,五轴机床几何误差的高效辨识是实现精密加工的重要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塔形工件的自标定方法,能够同步辨识旋转轴(C轴)、线性轴及工件的几何误差。该方法通过设计五层阶梯状塔形工件,结合线性轴三维体积误差模型,将线性轴误差离散表示于三维网格节点上,并利用多角度探测数据构建超定方程组,采用最小二乘法实现误差参数的高效估计。实验成功辨识了C轴的4项位置无关几何误差和6项位置相关几何误差,同时量化了线性轴与工件的几何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重复装夹条件下对C轴误差辨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具备长期监测能力。为进一步验证其准确性,以盘形工件为对照开展误差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两者在误差辨识结果上的平均吻合度达到89.8%,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结合蒙特卡洛模拟进行不确定度分析,表明该方法在测量系统误差和环境扰动下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可靠性。该方法无需依赖高端测量设备或复杂路径规划,支持工件重复装夹和自动化测量,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势,为五轴机床几何误差的高效辨识提供了实用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数控机床 旋转轴 几何误差 自标定 塔形工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旋转轴位置无关几何误差辨识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文斌 刘焕牢 +1 位作者 王宇林 周恒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3-1033,共11页
针对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旋转轴几何误差辨识精度问题,提出一种在机床坐标系下的旋转轴位置无关几何误差(PIGEs)辨识模型。建立了刀具球与工件球在机床坐标系下的实际初始坐标,通过逆矩阵得到工件球在所测轴的实际初始位置,基于4种测量... 针对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旋转轴几何误差辨识精度问题,提出一种在机床坐标系下的旋转轴位置无关几何误差(PIGEs)辨识模型。建立了刀具球与工件球在机床坐标系下的实际初始坐标,通过逆矩阵得到工件球在所测轴的实际初始位置,基于4种测量模式建立了包含球杆仪安装误差与旋转轴PIGEs的杆长变化量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PIGEs对测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刀具球在两旋转轴轴线交点位置时,平行度误差不影响球杆仪杆长变化量。最后,通过实验辨识出旋转轴8项PIGEs,并对旋转轴PIGEs的4项位置误差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的位置误差最大绝对值由203.5μm减小至5.1μm,所提出的辨识模型可以有效提高五轴机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数控机床 旋转轴 位置无关几何误差 机床坐标系 球杆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球杆干涉仪的数控机床空间误差高效测量、辨识与补偿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域坤 曾治霖 +2 位作者 唐越 冯晓冰 杜正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233,共12页
空间误差补偿是提升数控机床精度和性能的重要途径。然而,机床空间误差元素众多,传统直接测量方法耗时长,限制了空间误差补偿的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激光球杆干涉仪的数控机床空间误差高效测量、辨识与补偿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 空间误差补偿是提升数控机床精度和性能的重要途径。然而,机床空间误差元素众多,传统直接测量方法耗时长,限制了空间误差补偿的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激光球杆干涉仪的数控机床空间误差高效测量、辨识与补偿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球杆干涉仪在不同位置处测量的机床空间轨迹数据,采用多边测量原理解算出理论测量点的实际空间坐标;通过测量点的空间位置误差及数控机床的空间误差模型,辨识出机床各几何误差项;利用数控系统的原点偏移功能开发了实时误差补偿系统。数值仿真表明,本文误差辨识方法与Etalon TRAC-CAL软件的辨识结果基本一致。实验显示,本文方法可在1 h内完成三轴数控机床的测量与辨识,误差辨识结果与直接测量结果相近,误差补偿后机床空间精度显著提升,工件加工精度提升50%以上。该方法能大幅提高机床空间误差测量与补偿效率,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空间误差 激光球杆干涉仪 多边测量 误差辨识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永忠 叶家福 +1 位作者 卢健 王宽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8-102,共5页
由于机床运动轴几何误差、热误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加工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提高加工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构建机床参考坐标系到刀具的变换矩阵以及参考坐标系到工件的变换... 由于机床运动轴几何误差、热误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加工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提高加工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构建机床参考坐标系到刀具的变换矩阵以及参考坐标系到工件的变换矩阵。基于两种变换矩阵,构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综合误差模型。同时,建立机床的误差非线性补偿模型,引入单位矩阵,通过最小二乘法实施待估计参数的非线性参数估计,实现机床加工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加工误差可以控制在0.01 mm以内,通过消除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加工误差的大幅降低;在精加工阶段,其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最小二乘法 加工误差补偿 变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头刀三轴数控铣削的机床几何误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浩铭 牛兴华 +2 位作者 王向东 朱传达 王梦磊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130,共7页
工艺系统中机床几何误差使零件产生加工误差,为避免此误差,本文以球头刀三轴数控铣削为背景,利用激光干涉仪与“九线法”辨识方法,测量并辨识机床几何误差。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旋量理论,建立球头刀三轴数控铣削空间误差模型,将机床几何... 工艺系统中机床几何误差使零件产生加工误差,为避免此误差,本文以球头刀三轴数控铣削为背景,利用激光干涉仪与“九线法”辨识方法,测量并辨识机床几何误差。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旋量理论,建立球头刀三轴数控铣削空间误差模型,将机床几何误差映射到球头刀刀心的位置误差。根据球头刀三轴数控铣削时工件表面成形原理、刀心曲面与设计曲面/工件表面之间的计算模型,建立编程刀心曲面。将编程刀心曲面导入CAM软件进行数控编程,利用生成的加工程序进行加工,即可补偿机床几何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几何误差 误差补偿 球头刀 旋量理论 刀心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单轴五次测量与辨识方法
13
作者 季泽平 田春苗 +2 位作者 郭世杰 唐术锋 兰月政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4,182,共10页
针对数控机床几何误差项的准确测量与辨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仪的机床空间几何误差单轴五次测量与辨识方法。首先,针对X、Y、Z轴分别设置了一条测量线,测量了3条划定线上除滚转误差外的其他15项几何误差,共计15次测量;然后,分... 针对数控机床几何误差项的准确测量与辨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仪的机床空间几何误差单轴五次测量与辨识方法。首先,针对X、Y、Z轴分别设置了一条测量线,测量了3条划定线上除滚转误差外的其他15项几何误差,共计15次测量;然后,分析了转角误差对直线度误差以及直线度误差对定位误差的耦合影响,并建立了误差辨识方程组;最后,根据误差辨识方程组,得到了机床21项几何误差;并进行了单轴五次测量法的测量和辨识实验,并将所得结果与空间九线法测量辨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轴五次测量法与空间九线法测量辨识结果的空间误差向量最大偏差为1.93μm,平均偏差为0.58μm,该结果验证了单轴五次测量法是准确和有效的。该方法考虑了实际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耦合情况,因此相比于空间九线法,该方法减少了测量线数与测量次数,简化了误差项的求解过程;同时,采用单轴运动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其他轴对当前运动轴误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激光干涉仪 空间几何误差 单轴五次测量法 误差耦合 误差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及应用——几何误差补偿技术 被引量:23
14
作者 章青 王国锋 +2 位作者 刘又午 赵宏林 盛伯浩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0-31,34,共3页
利用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通过分析低序体阵列、变换矩阵和运动方程,在相邻体之间引入位置误差和位移误差,建立了机床空间定位误差通用计算模型。基于激光测量提出机床的21项几何误差参数辨识模型。在XH715加工中心上,对机床... 利用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通过分析低序体阵列、变换矩阵和运动方程,在相邻体之间引入位置误差和位移误差,建立了机床空间定位误差通用计算模型。基于激光测量提出机床的21项几何误差参数辨识模型。在XH715加工中心上,对机床的空间几何误差进行理论计算,并进行补偿前后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机床空间定位误差减小50%以上,同时也表明利用误差补偿技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 多体系统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补偿任意结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的通用后置处理 被引量:17
15
作者 何耀雄 周云飞 周济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4-89,共6页
运用机构运动学理论并考虑数控机床各个运动副六个自由度方向的几何误差 ,建立了适用于具有任意拓扑结构的数控机床的运动学模型和误差模型 .提出应用该运动学模型和误差模型进行数控编程通用后置处理 。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 后置处理 数控编程 机构运动学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点邻域双映射的增材制造几何误差预补偿方法
16
作者 杨伟东 蔡子行 +3 位作者 孟德状 马千朝 王媛媛 朱东彬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7-495,共9页
在构建三维零件的增材制造过程中,零件的成形几何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实际成形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与原始设计的边界表示(B-rep)模型存在偏差.在须依赖于模型分层处理的增材制造工艺中,分层误差和制造工艺误差对于零件几何尺寸的... 在构建三维零件的增材制造过程中,零件的成形几何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实际成形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与原始设计的边界表示(B-rep)模型存在偏差.在须依赖于模型分层处理的增材制造工艺中,分层误差和制造工艺误差对于零件几何尺寸的影响最为显著.为了减少几何误差,通常在预处理阶段对STL模型进行误差预补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格顶点邻域双映射的误差补偿方法,通过重建STL模型三角网格顶点的拓扑关系,消除冗余信息并优化顶点邻域的三角面片索引链表,并依据三角面片与顶点的法向量方向映射关系,以及几何误差模型预测值与顶点偏移量的距离映射关系,结合三角面片权重计算顶点的误差补偿量,最终生成经过补偿的STL模型.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以砂型黏结剂喷射(BJ)工艺为例,对于所设计的多特征砂型标准件进行几何误差补偿前后的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的标准件,其相对误差降幅均在63.00%以上,打印零件的成形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剂喷射工艺 增材制造 几何误差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及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范晋伟 罗建平 +2 位作者 蒙顺政 李伟 雒驼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6,共3页
研究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方法及误差补偿技术。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阐述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的拓扑结构及其低序体阵列,建了五轴差模型。根据该误差模型研究了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软件补偿计算方法,分别... 研究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方法及误差补偿技术。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阐述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的拓扑结构及其低序体阵列,建了五轴差模型。根据该误差模型研究了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软件补偿计算方法,分别建立理想条件与实际条件下刀具路线、数控指令及刀具轨迹三者间的相互映射关系,给出数控指令修正值的具体算法及迭代计算求解终止判别条件,通过该方法可获得修正后的数控指令,从而解决软件误差补偿的关键问题该补偿方法直接、简明,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角头 五轴数控机床 多体系统 几何误差模型 软件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TRR型五轴数控机床通用几何误差补偿关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范晋伟 宋贝贝 +1 位作者 王称心 王晓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1-173,共3页
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针对TTTRR型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误差模型,并推导出其精密加工方程和逆变数控指令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OpenGL开发了五轴数控机床刀具加工轨迹仿真模块,以便真实展现空间自... 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针对TTTRR型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误差模型,并推导出其精密加工方程和逆变数控指令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OpenGL开发了五轴数控机床刀具加工轨迹仿真模块,以便真实展现空间自由曲面加工路径,并加以对比,验证误差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 TTTRR型五轴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补偿 轨迹仿真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几何与热误差研究方法综述
19
作者 马文竹 付双松 +4 位作者 齐向阳 卢然 李泽岩 吴承亮 张晓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0-218,共9页
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是衡量机床性能的关键指标。影响加工精度的误差源有多种,最显著的是几何误差与热误差,占据机床总误差的60%~70%。误差补偿被认为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经济高效的手段,其中误差精确测量、误差模型的建立是进行误差补偿的... 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是衡量机床性能的关键指标。影响加工精度的误差源有多种,最显著的是几何误差与热误差,占据机床总误差的60%~70%。误差补偿被认为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经济高效的手段,其中误差精确测量、误差模型的建立是进行误差补偿的基础和前提。针对数控机床综合误差的测量、建模、补偿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测量工具、建模和补偿方案的优缺点,列举数控机床精度优化方面的问题,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误差 误差 误差测量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研抛数控机床几何误差与热误差复合建模及其补偿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恩忠 李刚 +1 位作者 林洁琼 冉同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81,共4页
为了提高精密研抛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对研抛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与热误差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发现随着机床相关部件温度的不断升高直至热稳态,机床的定位误差也不断增加到稳态值,验证了几何误差和热误差是精密及超精密加工误差的主要来源... 为了提高精密研抛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对研抛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与热误差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发现随着机床相关部件温度的不断升高直至热稳态,机床的定位误差也不断增加到稳态值,验证了几何误差和热误差是精密及超精密加工误差的主要来源。综合考虑了机床复合误差的不同特点并进行误差分离,提出了基于牛顿插值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的几何与热复合误差建模方法,依据复合误差模型进行补偿实验,补偿后机床冷态下定位误差值从3.5μm降至1.2μm,误差降低了65.7%,热稳态后定位误差值从12.2μm降至1.9μm,误差降低了84.4%,实验结果证明复合误差模型计算简单、预测精度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为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抛数控机床 插值算法 复合误差模型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