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地区FY卫星土壤湿度数据适用性分析
1
作者 高健 武晓旭 王雨婷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0期160-162,共3页
土壤湿度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子之一,但观测资料的欠缺制约着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该文基于我国气象卫星FY-3C和FY-3D地表土壤湿度产品数据,结合研究区域地面观测的土壤湿度,对FY卫星数据集在研究区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进行... 土壤湿度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子之一,但观测资料的欠缺制约着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该文基于我国气象卫星FY-3C和FY-3D地表土壤湿度产品数据,结合研究区域地面观测的土壤湿度,对FY卫星数据集在研究区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进行了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FY气象卫星土壤湿度产品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能更好地覆盖研究区范围,且数据质量高,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为研究区内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能为FY卫星产品地表土壤水分业务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土壤湿度 数据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尔基水库上游格点降水数据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唐榕 王运涛 +1 位作者 李敏 周惠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26-31,39,共7页
以尼尔基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评估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空间分辨率为0.5°x 0.5°格点的逐日降水产品数据在该流域的适用性。基于格点降水产品提供的逐日降水f l资料和该流域17个雨量站的相应资料,应用相关系数/?、相对误差/&... 以尼尔基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评估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空间分辨率为0.5°x 0.5°格点的逐日降水产品数据在该流域的适用性。基于格点降水产品提供的逐日降水f l资料和该流域17个雨量站的相应资料,应用相关系数/?、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3个指标分别对应用格点降雨产品数据的流域面雨M值及旬径流预报值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格点数据的面雨量值与实测面雨量间相关系数K为0.70,相对误差/为16.64%,均方根误差为4.09 mm,精度满足检验标准,可以用于描述该流域的面雨量值;基于格点面雨量值预报旬径流量时,预报径流值与实测径流值间高度相关;拟合期、检验期径流预报值略微偏大,而外推期存在低估的现象,误差相对较大,但与应用实测面雨量得到的预报径流值误差相差仅3%,该格点降水数据可以替代实测站点的雨量数据用于研究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点降水数据 径流预报 精度评估 降水数据适用性 尼尔基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近40年青藏高原降水量时空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思儒 信忠保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6-194,共9页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和“第三极”,青藏高原水资源变化对我国乃至周边众多国家的水资源安全及人民生活均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用青藏高原周边103个气象站点及国内外8种卫星遥感与再分析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和“第三极”,青藏高原水资源变化对我国乃至周边众多国家的水资源安全及人民生活均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用青藏高原周边103个气象站点及国内外8种卫星遥感与再分析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相关系数法对1980—2019年青藏高原降水量变化趋势及各数据集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相关系数(R)、相对误差(BIAS)及均方根误差(RMSE)对这8种卫星遥感与再分析数据适用性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8种降水数据集均能够反映青藏高原降水的空间格局,但精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阳坤的CFMD数据集质量最高,相对误差为13.64%。②多种气象数据均表明近40 a青藏高原整体降水量显著上升的面积为12.8%~69.82%,各降水数据集均在地形较为复杂或降水量较低的干旱地区有着更高的相对误差,此外稀疏的实测站点也对数据集质量影响较大。③近40 a青藏高原66%地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中部与北部地区上升趋势显著,而青藏高原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及长江源区下游的降水量则呈显著的下降趋势。④青藏高原各流域降水中黄河源区降水量上升最为快速,上升速率在5 mm/a左右,怒江流域、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地区降水量下降速度最快,达到9 mm/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时空变化 线性倾向估计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相关系数法 数据适用性 精度评估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交通碳排放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晋坤 章锦河 +2 位作者 汤国荣 胡欢 陈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82,共10页
采用克氏文献综述五步法,从碳排放概念、测算方法以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①碳排放概念内涵可指CO_2-e的排放,也可特指CO_2;②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测算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采用克氏文献综述五步法,从碳排放概念、测算方法以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①碳排放概念内涵可指CO_2-e的排放,也可特指CO_2;②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测算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思路,具体的测算方法一般采用碳排放指数法;③旅游交通碳排放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研究、测算及特征研究、碳减排研究三个方面。文章认为,旅游交通碳排放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殊性:比重大、测算难度高、跨区域性明显以及涉及部门多。然而,以往研究中仍存在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各类交通方式的碳排放系数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我国交通统计数据不能直接用于区域旅游交通碳排放的研究。鉴于此,结合旅游交通与交通碳排放的宏观研究视角与内容。认为未来旅游交通碳排放研究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加强:研究方法上,应加强对各国家、区域的标准化数据的研究,如碳排放系数;研究尺度上,应凸显不同空间尺度对象研究中的尺度效应,包括国家尺度、市级尺度、景区尺度等;研究内容上,应完善旅游交通碳排放的系统研究,丰富相关研究内容,在碳源选择、测算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区域碳减排责任分配、碳减排措施、游客交通体验与行为、减排政策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交通 碳排放 文献综述五步法 碳排放系数 数据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