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数据精化验证UML模型演化
1
作者 刘晓建 李战怀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基于UML模型的软件开发正在成为主流的软件开发方法,但是UML缺乏精确语义的缺陷阻碍了对模型进行精确分析。本文采用基于状态的方法给出了UML分析和设计模型的形式定义,在数据精化的框架内研究了模型的精化问题,并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如... 基于UML模型的软件开发正在成为主流的软件开发方法,但是UML缺乏精确语义的缺陷阻碍了对模型进行精确分析。本文采用基于状态的方法给出了UML分析和设计模型的形式定义,在数据精化的框架内研究了模型的精化问题,并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如何寻找模型状态空间之间的变换关系。该方法是对UML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的基础,也是开发自动设计工具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UML 数据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样本点数据精化方法——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唐柜彪 朱庆伟 +4 位作者 董士伟 高秉博 潘瑜春 王怡蓉 郜允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88-2296,共9页
样本点空间分布是样点数据检测评价和挖掘分析的关键因素。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研发了一种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样本点数据精化方法:首先构建样本点均匀变异指数和均匀因子离散图来共同检测样本点数据均匀性,进一步将样本点类型划分为均... 样本点空间分布是样点数据检测评价和挖掘分析的关键因素。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研发了一种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样本点数据精化方法:首先构建样本点均匀变异指数和均匀因子离散图来共同检测样本点数据均匀性,进一步将样本点类型划分为均匀样本点、聚集样本点和稀疏样本点并确定其数量;其次删除聚集样本点,基于研究区历史数据加密稀疏样本点;最后基于地理空间样本点均匀变异指数、特征空间偏离指数和插值误差共同评价数据精化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区样本点的均匀变异指数为0.429,存在一个聚集样本点和一个稀疏样本点,空间偏离指数为0.327,空间属性插值误差为6.538;冗余数据精化后进行均匀性检测没有发现聚集样本点和稀疏样本点,均匀变异指数下降到0.406,特征空间偏离指数微弱下降,空间属性插值误差下降到6.357。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提高采样数据的均匀性和代表性提供理论指导,可以服务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为更加精确研究土壤空间信息变化提供一定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点 数据精化 均匀变异指数 空间分布 偏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程序窗口推理的精化演算
3
作者 王云峰 李必信 +2 位作者 庞军 查鸣 郑国梁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071-1077,共7页
由于数据精化需要针对更大的程序块 ,所以 ,它比一般的算法精化更加复杂 .在精化演算中过程如何有效地进行数据精化是形式化方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该文介绍了相关的基本概念 .在精化演算的基础上 ,构造了一种数据精化算子 ,并提出... 由于数据精化需要针对更大的程序块 ,所以 ,它比一般的算法精化更加复杂 .在精化演算中过程如何有效地进行数据精化是形式化方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该文介绍了相关的基本概念 .在精化演算的基础上 ,构造了一种数据精化算子 ,并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精化演算和程序窗口推理的数据精化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开发 演算 数据精化 程序窗口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空间数据挖掘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吴为英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5-17,22,共4页
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已经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本文从地理信息系统(GIS)方面研究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介绍了空间数据挖掘(SDM)的理论、方法和一般处理过程,并给出了基于GIS的空间数据挖掘的框架结构。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挖掘 GIS 云理论 空间关联 空间聚类 数据选择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中的信息物理映射与系统构建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雷 沈国琛 +4 位作者 秦晓洁 成诚 欧冬秀 李兴华 施莉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6,共8页
提出将人工智能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理论与方法集成融入智能交通系统及其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交通”的交叉创新领域,在交通物理与信息空间映射、网络通信与时空数据规约、交通安全与可信可控关联等关键问题上形成相关的解决方案... 提出将人工智能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理论与方法集成融入智能交通系统及其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交通”的交叉创新领域,在交通物理与信息空间映射、网络通信与时空数据规约、交通安全与可信可控关联等关键问题上形成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推进实现交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及其应用的精准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信息物理交通系统 智能网联交通 数据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激光雷达的铁路既有线复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汤建凤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3-47,共5页
研究目的:随着铁路运营里程的增加和行车速度的提升,既有线复测的工作量也日益增多。传统的既有线复测方法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工序多,作业效率较低,故急需探索一种高效、安全、实用的作业手段。研究结论:(1)车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可... 研究目的:随着铁路运营里程的增加和行车速度的提升,既有线复测的工作量也日益增多。传统的既有线复测方法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工序多,作业效率较低,故急需探索一种高效、安全、实用的作业手段。研究结论:(1)车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可以快速、实时地获取铁路周围地形的空间几何信息,对铁路运营管理几乎零干扰;(2)通过少量地面控制点对原始激光点云数据进行精化处理,可获得满足铁路复测精度要求的海量数据;(3)获取的数码影像成果真实记录了铁路周围的现场状况以及公务设备情况,使得各项调查成果更加直观可靠;(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既有铁路复测、增设复线、设备维护、景观可视化等方面,可为铁路运营系统信息化管理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线复测 车载激光雷达 数据获取 数据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