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测震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
作者 邹立晔 梁姗姗 +9 位作者 刘艳琼 任枭 李杰飞 李旭茂 徐长文 刘敬光 张琪 徐志国 朱洪 舒国旭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依托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测震台网数据管理平台在数据资源池环境下,采用分层架构和模块化开发,实现了实时流波形接入和存储、站网基础信息管理、常规数据产品产出、针对特定地震的产品产出、波形数据质量分析等测震台网核心业务的信息... 依托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测震台网数据管理平台在数据资源池环境下,采用分层架构和模块化开发,实现了实时流波形接入和存储、站网基础信息管理、常规数据产品产出、针对特定地震的产品产出、波形数据质量分析等测震台网核心业务的信息化。通过平台的接口和界面,事件波形处理与服务、数据质量分析、震源参数基础数据库建设等测震台网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该平台具有业务集成性、功能实用性、资源共享性和技术先进性等特点,有效提升了测震台网信息化水平,为测震台网现代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测震台网 数据管理与服务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架构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管理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军 余丹 +3 位作者 黄经国 纪寿文 刘洋洋 邹锐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9,共16页
中国地震地球物理观测网络的核心业务软件“十五”地震前兆数据管理系统已运行十多年,随着观测数据量的增长,数据库的读取和统计查询的性能逐渐降低。此外,管理系统存在SQL注入和跨站脚本攻击等漏洞的安全问题,系统架构难以满足业务发... 中国地震地球物理观测网络的核心业务软件“十五”地震前兆数据管理系统已运行十多年,随着观测数据量的增长,数据库的读取和统计查询的性能逐渐降低。此外,管理系统存在SQL注入和跨站脚本攻击等漏洞的安全问题,系统架构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基于分布式组件的大数据架构,使用消息中间件和时序数据库等技术对管理系统进行重构,将原来存储于Oracle数据库中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基础信息、产品数据等按照各自特点在时序数据库中建表,并将历史数据和增量数据都迁移到新的时序数据库,显著提升了系统读写和统计性能、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多副本技术)。分布式和容器化等技术的引入,增强了系统的高可用性,并可通过横向扩展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观测数据 数据架构 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探区地震勘探数据可视化共享系统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国胜 康子明 +1 位作者 杜常桥 张玉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2期150-153,共4页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积累了大量的地震成果数据资料,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应用这些资料,提高勘探开发研究工作效率,进行了地震成果数据可视化应用系统研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离散的地震成果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勘探开发研究...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积累了大量的地震成果数据资料,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应用这些资料,提高勘探开发研究工作效率,进行了地震成果数据可视化应用系统研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离散的地震成果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勘探开发研究人员的网络化、可视化的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分析了地震成果数据分类和管理关键问题,介绍了地震成果数据共享应用系统的技术思路、建设目标、系统安全策略和系统架构。最后阐述了在研发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几项关键技术和具体实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集成 地震成果数据应用 数据 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6
4
作者 张继贤 唐新明 翟亮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6,共6页
我国将基本建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初步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空间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社会化。在分析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含义和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六项主要研究内容,并针对主要关键... 我国将基本建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初步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空间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社会化。在分析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含义和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六项主要研究内容,并针对主要关键技术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 地球观测基准 数据获取 数据处理/管理与服务 信息集成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