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SAT卫星数据站的故障模式和维修方法
1
作者 宋爱民 杨峰 +1 位作者 张辉 李烨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1年第6期65-68,共4页
介绍了卫星数据站的故障模式 ,说明了其基本的维修方法。并结合实际 ,提出了维修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VSAT卫星数据站设备维修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VSAT 故障模式 故障代码 维修方法 卫星数据通信系统 卫星数据站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数据站接入以太网的方法分析
2
作者 付晓研 付妍玉 张秦文 《西北电力技术》 2004年第4期127-128,共2页
针对电力系统内部作为应急通信手段的卫星数据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将其与现有的广域网相结合,提高系统利用率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以太网 力系统 卫星数据站 卫星数据通信系统 电力系统 物理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仪器微机数据站
3
作者 邓淦沅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0年第3期48-51,共4页
分析仪器微机数据站允许同时从仪器中采集数据,计算结果,井打印出报告。这种新式的系统是把微电子技术与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分析仪器领域的工程经验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本文着重讨论数据站的硬件和软件,最后,简单介绍本中心设计... 分析仪器微机数据站允许同时从仪器中采集数据,计算结果,井打印出报告。这种新式的系统是把微电子技术与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分析仪器领域的工程经验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本文着重讨论数据站的硬件和软件,最后,简单介绍本中心设计与研制的热分析仪微机数据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仪器 微机数据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高度计、验潮站和GNSS数据的北欧海海平面变化分析
4
作者 徐刚 赵健 +2 位作者 刘仁强 张寒 孙伟富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7-457,共11页
海平面变化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基于中国首套全球海洋气候数据集(Climate Data Records,CDRs)中的海平面高度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数据、长期验潮站观测数据以及GNSS数据对北欧海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详细的... 海平面变化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基于中国首套全球海洋气候数据集(Climate Data Records,CDRs)中的海平面高度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数据、长期验潮站观测数据以及GNSS数据对北欧海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利用1993-2019年的SLA数据分析了北欧海海平面变化的空间分布、主要周期;然后联合长期验潮站观测数据、GNSS数据分析了北欧海部分站点的绝对海平面变化,并与SLA数据获得的绝对海平面变化进行比对。结果表明:1993-2019年北欧海海平面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挪威海和格陵兰海北部海平面变化振幅最大,整体变化速率约为2.47±0.54 mm/a,每年春季(2-4月)为季节性低海平面期,秋季(9-11月)为季节性高海平面期;联合验潮站观测数据和GNSS数据可以很好地校正验潮站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其中NY-ALESUN和ANDENES站经GNSS数据校正后的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同期基于CDRs数据的绝对海平面变化差异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欧海 海平面异常 长期验潮数据 GNSS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降水数据在中国南方短时强降水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5
作者 周璇 罗亚丽 郭学良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44,共12页
对比分析了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时地面降水资料和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降水数据在反映中国南方地区2008—2013年4—10月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融合降水数据分析了短时强降水与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1)融... 对比分析了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时地面降水资料和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降水数据在反映中国南方地区2008—2013年4—10月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融合降水数据分析了短时强降水与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1)融合降水数据所反映的短时强降水的大尺度特征与站点资料一致,并能更好地描述地形的影响;(2)短时强降水的季节变化与东亚夏季风进程和雨带的季节性位移密切相关;(3)短时强降水与暴雨日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趋势相似,4月下半月—10月上半月,超过60%的短时强降水发生在暴雨日,同时短时强降水也是暴雨形成的重要因素,短时强降水暴雨日数占总暴雨日数的比例(68.6%)普遍高于非短时强降水暴雨日(31.4%),但是短时强降水暴雨日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季节和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时空分布特征 对比分析 短时强降水 CMORPH卫星-地面自动融合降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核子微探针的多站多参量数据系统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基庆 郭盘林 +2 位作者 李铭尧 裘惠源 朱节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3-436,共4页
详细讨论了用SUN 工作站和VME计算机总线组成的核子微探针多站多参量数据系统, 包括系统硬件、数据获取和分析软件等。
关键词 SUN工作 VME计算机总线 核子微探针 多参量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泵闸站数据处理任务分发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旭杰 臧振楠 +2 位作者 孙颖 刘春燕 黄凤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3-241,共9页
传统泵闸站系统采用的“端-主站”信息传输及处理体系容易导致网络堵塞以及时延的增加,而边缘计算可将泵闸站中大量实时的数据处理任务在终端或边缘端进行处理。分析了基于边缘计算的泵闸站数据处理任务分发机制,将其建模为混合整数非... 传统泵闸站系统采用的“端-主站”信息传输及处理体系容易导致网络堵塞以及时延的增加,而边缘计算可将泵闸站中大量实时的数据处理任务在终端或边缘端进行处理。分析了基于边缘计算的泵闸站数据处理任务分发机制,将其建模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为求解该问题,首先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得到给定任务分发决策下的最佳计算资源分配,然后利用樽海鞘群算法(Salp Swarm Algorithm,SSA)得到优化计算资源下的任务分发决策,通过不断迭代寻找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有效减少任务处理总时延,提高泵闸站整体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闸数据处理 边缘计算 任务分发 樽海鞘群算法(S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自动气象站数据通信中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敏 王嘎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12期267-268,共2页
针对自动气象站建站以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解决方法,以提高自动站数据传输的质量。
关键词 自动数据 通信 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帧最优的多站遥测数据融合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军 张东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17期101-105,共5页
随着靶场大射程、新概念武器装备试验对遥测数据处理的精细化与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依靠人工分析和判断的多站遥测数据对接方法很难自动化构建,而且数据源分别检查、分段对接存在时间消耗长和资源利用率低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 随着靶场大射程、新概念武器装备试验对遥测数据处理的精细化与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依靠人工分析和判断的多站遥测数据对接方法很难自动化构建,而且数据源分别检查、分段对接存在时间消耗长和资源利用率低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帧最优的多站遥测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在对多站数据源时间修正、全帧数据编号与对齐、共同跟踪段落优先级判定的基础上,将数据融合过程简化为按全帧编号由小到大的顺序通过全帧有效性判定和全帧修复算法依次进行全帧选优与全帧修复的过程,最终形成融合数据流。实践结果表明:该数据融合方法能够最大化利用多站数据源信息,实现对多站数据源自动化选优与修复,提高了数据利用率和数据处理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测数据 数据 全帧最优 融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空间数据一站式计划”(GOS)进入第二阶段
10
作者 林之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4期65-65,共1页
美国很多以地球空间数据作为关键的业务信息的联邦机构。多年来造成数据重复采集并使政府部门效率低下。美国管理和预算局(OMB)重视这个问题。并指示建立NSDI。OMB资助了地球空间数据一站式(GOS)门户的建立,成为布什第一任期24项... 美国很多以地球空间数据作为关键的业务信息的联邦机构。多年来造成数据重复采集并使政府部门效率低下。美国管理和预算局(OMB)重视这个问题。并指示建立NSDI。OMB资助了地球空间数据一站式(GOS)门户的建立,成为布什第一任期24项电子政务建设之一。初期的COS作为一种数据交换站,只供政府机关交换源数据,初期只交换框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空间数据式计划” 美国 GOS 电子政务 数据交换 数据管理 地球空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J2030数据采集站的设计研究
11
作者 徐锦明 《煤矿自动化》 1996年第4期20-23,共4页
KJ2030数据采集站的设计研究徐锦明煤科总院常州自动化所(常州213015)数据采集在各领域的应用愈来愈广,几乎所有工业控制系统都离不开它。随着单片机在矿山安全与生产监测(控)系统中的应用不断普及、单片机的开发为寻... KJ2030数据采集站的设计研究徐锦明煤科总院常州自动化所(常州213015)数据采集在各领域的应用愈来愈广,几乎所有工业控制系统都离不开它。随着单片机在矿山安全与生产监测(控)系统中的应用不断普及、单片机的开发为寻求通用型、高性能的智能采集装置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安全监测系统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站数据的自动传输及其在Web网页上的动态实时查询
12
作者 张建伟 刘海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277-278,共2页
基于ASP.NET2.0技术的系统设计实现了由地面气象测报软件生成的数据库B文件的定时自动传输;编制Web应用程序,实现了气象站监测信息在Web页面的交互式动态实时查询。在IIS服务器上建立Web站点,实现了气象站监测信息的发布与共享。对这一... 基于ASP.NET2.0技术的系统设计实现了由地面气象测报软件生成的数据库B文件的定时自动传输;编制Web应用程序,实现了气象站监测信息在Web页面的交互式动态实时查询。在IIS服务器上建立Web站点,实现了气象站监测信息的发布与共享。对这一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以期促进气象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 自动传输 WEB 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地震勘探采集站参数选择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益成 戴得平 余厚全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6-123,共8页
本文从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性出发,对配备Σ-ΔA/D转换器的新型地震数据来集站中与高分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有关的几个重要参数,如采样率、动态范围、前放增益、输入噪声、畸变等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核心问... 本文从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性出发,对配备Σ-ΔA/D转换器的新型地震数据来集站中与高分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有关的几个重要参数,如采样率、动态范围、前放增益、输入噪声、畸变等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提高采集站的瞬时动态范围,以便采集到尽可能多的高额分量。文章介绍了新型数据采集站的特点,指出了采用频谱整形方法改进瞬时动态范围的最大能力,并说明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对采样率以及前放增益的选择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采样率 动态范围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性温盐关系模型对Argo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纪风颖 苗春葆 张书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5,共8页
通过全球 Argo 计划的实施,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温盐剖面数据。如果对浮标所在洋区的状况不是很了解,很难判断 Argo 浮标电导率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及盐度数据的可靠性。为了避免错误的数据,必须对 Argo 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国家海洋信息中... 通过全球 Argo 计划的实施,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温盐剖面数据。如果对浮标所在洋区的状况不是很了解,很难判断 Argo 浮标电导率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及盐度数据的可靠性。为了避免错误的数据,必须对 Argo 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根据西北太平洋海区的南森站和 CTD 温盐数据,建立了高质量的气候学温盐数据集,对投放在西北太平洋海区的 Argo 浮标数据进行了相应的质量控制。结果表明,利用 Argo 浮标所在海区的气候学数据对 Argo 数据进行质控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计划 质量控制 南森数据 CTD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站被动式跟踪自适应融合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振 潘泉 +1 位作者 张洪才 戴冠中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70-574,共5页
由于单站被动式跟踪稳定性差、动态过程时间长、估计偏差大,且对初值敏感,使得直接在各单站估计基础上做融合效果仍然很差,本文提出多“双站”新概念,推导完成了基于多“双站”的自适应融合算法,提高了系统跟踪精度,保证了算法的... 由于单站被动式跟踪稳定性差、动态过程时间长、估计偏差大,且对初值敏感,使得直接在各单站估计基础上做融合效果仍然很差,本文提出多“双站”新概念,推导完成了基于多“双站”的自适应融合算法,提高了系统跟踪精度,保证了算法的快速收敛以及算法的初值不敏感性,仿真结果证明了其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跟踪 自适应融合算法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相位特性与测试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益成 易碧金 +1 位作者 巩庆钢 张显桂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70,174,共4页
相位特性是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地震数据采集的质量,是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必须考核的指标之一。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普遍使用的线性相位和最小相位两种滤波器的相位特性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系统的频率特性出发... 相位特性是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地震数据采集的质量,是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必须考核的指标之一。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普遍使用的线性相位和最小相位两种滤波器的相位特性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系统的频率特性出发,给出了相位误差的定义和测试原理;基于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技术推导了相位误差的频率域计算公式;详细介绍了采用方波脉冲信号测量相位误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 滤波器 线性相位 最小相位 相位特性 相位误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分析在气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瑶 历超 王子洋 《林业勘查设计》 2010年第3期37-39,共3页
将聚类技术用在气象数据的处理中,利用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等信息,将黑龙江省13个主要地区进行划分,划分出四种类型地区,根据每类地区的特征,得出有指导意义的结果,根据每类地区的特征,可以为农业种植、干旱防御等提供有效措施。
关键词 聚类 自动数据 划分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oPlus.21实时数据库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双喜 刘金山 《兵工自动化》 2005年第6期104-104,共1页
系统以Infoplus.21实时数据库软件为核心,通过在工业控制系统上增加数据采集站并安装相应的数据采集接口软件,来采集工业控制系统的生产实时数据,并发送到设在生产指挥中心的实时数据库服务器中。利用Infoplus.21提供的开发工具,对采集... 系统以Infoplus.21实时数据库软件为核心,通过在工业控制系统上增加数据采集站并安装相应的数据采集接口软件,来采集工业控制系统的生产实时数据,并发送到设在生产指挥中心的实时数据库服务器中。利用Infoplus.21提供的开发工具,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开发,使网络用户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工艺流程画面、历史趋势的浏览、生产报表、报警的查询以及事故的追忆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系统 实时数据 工业控制系统 应用 数据库服务器 生产报表 开发工具 数据库软件 数据采集 接口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首个电力“多站融合”试点在南昌建成
19
《农村电气化》 2020年第2期14-14,共1页
近日,江西省首个电力“多站融合”项目在南昌供电公司110 kV红角洲变电站完成试点建设,变电站实现“一站多用”功能,同时具备对外运营条件。据悉,“多站融合”是指充分利用变电站现有空间资源,就近消纳能源,建设数据中心站、5G基站和北... 近日,江西省首个电力“多站融合”项目在南昌供电公司110 kV红角洲变电站完成试点建设,变电站实现“一站多用”功能,同时具备对外运营条件。据悉,“多站融合”是指充分利用变电站现有空间资源,就近消纳能源,建设数据中心站、5G基站和北斗地面增强站等“多站融合”机房,探索“多站融合”商业运营模式。该试点站落户110 kV红角洲变电站,建成后的项目部署了一套紧凑型数据中心站,主要包括基础柜、IT柜、网络设备、服务器等,本期最大存储空间60×12 TB,目前已开通边缘计算、本地化存储等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储空间 网络设备 服务器 边缘计算 商业运营模式 数据中心 运营条件 试点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差谱技术在矿物红外光谱研究中的应用
20
作者 朱炜炯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91-196,共6页
在矿物红外光谱研究中运用差谱技术可消除其它矿物相谱带的覆盖,鉴定混合相中微量矿物成分,并得到单矿物谱图。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介绍计算机差谱技术的特点、操作要点。云南腾冲热泉地区的粘土样品,用Perkin-Elmer983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在矿物红外光谱研究中运用差谱技术可消除其它矿物相谱带的覆盖,鉴定混合相中微量矿物成分,并得到单矿物谱图。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介绍计算机差谱技术的特点、操作要点。云南腾冲热泉地区的粘土样品,用Perkin-Elmer983型红外分光光度计和3600数据站配合,应用视屏差减程序(Screen Diffe-rence)剥离掉主要组成矿物玉髓的红外光谱后,清晰显示出微量矿物明矾石的单矿物谱。西藏羊应乡热泉地区的岩心经处理后得到的粘粒,用计算机差谱技术进行多次剥离,得到一系列差减光谱,经确定,其矿物相为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石英、钠长石和微斜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研究 矿物相 剥谱 红外分光光度计 数据站 西藏羊 钠长石 热泉 云南腾冲 Scre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