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有效缓解数据稀疏性的混合协同过滤算法 被引量:6
1
作者 郁雪 李敏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90-1593,共4页
目前协同过滤技术已经被成功运用到各种推荐系统中,但是随着资源种类的不断膨胀与用户日益的增加,用来评判的数据矩阵越来越稀疏,严重影响了推荐质量。为此设计了一种混合新算法,对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算法提出两个改进方法:首先根据网... 目前协同过滤技术已经被成功运用到各种推荐系统中,但是随着资源种类的不断膨胀与用户日益的增加,用来评判的数据矩阵越来越稀疏,严重影响了推荐质量。为此设计了一种混合新算法,对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算法提出两个改进方法:首先根据网站的层次结构信息改进了传统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其次增加了预测缺失兴趣值的算法,使用户的交叉兴趣点增多,有效缓解了稀疏性的问题。实验结果证明了新算法具有较高的推荐精度,能够找到用户潜在的兴趣页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协同过滤 数据预测 数据稀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缓解互惠推荐系统中数据稀疏性的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殷方勇 王红 王吉华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解决以在线交友为代表的互惠推荐系统中数据稀疏性问题,根据LMa Fit算法提出一种改进评分矩阵的互惠推荐算法,该算法改进了传统评分矩阵填充的单向性与融合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与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和基于内容和协同过滤的... 为解决以在线交友为代表的互惠推荐系统中数据稀疏性问题,根据LMa Fit算法提出一种改进评分矩阵的互惠推荐算法,该算法改进了传统评分矩阵填充的单向性与融合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与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和基于内容和协同过滤的混合算法相比,改进评分矩阵的互惠推荐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和调和平均数值方面有明显改进,该算法不仅改善了数据稀疏性的问题,而且推荐质量也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稀疏性 互惠推荐 矩阵填充 融合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轨迹数据的出租车载客区域推荐 被引量:3
3
作者 廖祝华 张健 +3 位作者 刘毅志 肖浩 赵肄江 刘建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78-2185,共8页
基于短期出租车轨迹数据的载客区域推荐能极大减少系统开销,提高推荐效率,但常伴随着数据稀疏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地理信息的隐语义模型-GeoLFM.该模型通过将出租车司机所处的客观地理环境信息,融合到司机-载客区域... 基于短期出租车轨迹数据的载客区域推荐能极大减少系统开销,提高推荐效率,但常伴随着数据稀疏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地理信息的隐语义模型-GeoLFM.该模型通过将出租车司机所处的客观地理环境信息,融合到司机-载客区域矩阵分解的过程中,从而弥补数据稀疏性带来的不足.同时,根据出租车实时的空间位置信息,为身处不同地点的出租车推荐不同的载客区域.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与常用方法相比,推荐结果与真实的出租车司机载客情况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得到大幅降低,较好的提升了推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挖掘 载客推荐 数据稀疏性 隐语义模型 地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推荐中的隐语义模型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升升 赵海燕 +1 位作者 陈庆奎 曹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1-889,共9页
协同过滤是最流行的推荐算法之一,已经成功地应用在很多推荐系统中,而隐语义模型就是协同过滤的典型代表.隐语义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隐类联系用户兴趣和物品,通过矩阵分解技术建立用户和隐类之间的关系,隐类和物品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 协同过滤是最流行的推荐算法之一,已经成功地应用在很多推荐系统中,而隐语义模型就是协同过滤的典型代表.隐语义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隐类联系用户兴趣和物品,通过矩阵分解技术建立用户和隐类之间的关系,隐类和物品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用户对物品的偏好关系,从而个性化地对用户进行物品的推荐.但是,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是协同过滤面临的最大挑战,幸运的是,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异军突起,很多学者已经将社交特征数据信息(比如标签、社交等)融入隐语义模型之中来解决协同过滤面临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基于隐语义模型的推荐算法研究成果,总结了常见的基于隐语义模型的推荐算法拓扑结构,并给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过滤 隐语义模型 矩阵分解 社交网络 数据稀疏性 冷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效率和个性化改进 被引量:37
5
作者 王成 朱志刚 +1 位作者 张玉侠 苏芳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8-432,共5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存在的推荐效率、精度和个性化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在计算用户评分矩阵时,考虑到用户评分矩阵稀疏性,建立项目-用户的倒查表,只计算有相同评分项的用户之间的相似度,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对... 针对传统的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存在的推荐效率、精度和个性化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在计算用户评分矩阵时,考虑到用户评分矩阵稀疏性,建立项目-用户的倒查表,只计算有相同评分项的用户之间的相似度,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对所有用户计算两两用户相似度的庞大工作量.该方法在计算用户相似度时,考虑到项目的热门程度不同,"惩罚"了用户共同兴趣列表中的热门项目,避免了传统方法中赋予所有项目相同权值对推荐结果个性化的负面影响.本文在详细分析了改进的用户协同过滤算法的原理和优点,给出了其推荐步骤流程图.在Movielens100K和HetRec2011-movielens-2k公开数据集上,十折交叉验证的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节约了运行时间,提高了推荐算法的效率和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 化推荐 相似度计算 用户评分矩阵 数据稀疏性 项目-用户倒查表 十折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多属性与兴趣的协同过滤算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文涛 王春春 +2 位作者 成亚飞 孟令军 赵好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30-3633,3653,共5页
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领域,但该算法仍存在用户冷启动和数据稀疏性问题,造成算法的推荐质量较差。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多属性与兴趣的协同过滤算法AICF(attributes and interests collaborative filtering)。首先通... 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领域,但该算法仍存在用户冷启动和数据稀疏性问题,造成算法的推荐质量较差。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多属性与兴趣的协同过滤算法AICF(attributes and interests collaborative filtering)。首先通过对多种用户属性分配权重计算出用户多属性相似度。其次利用改进的Slope One算法填充用户—项目评分矩阵,然后计算基于隐性标签的用户兴趣相似度。最后基于两种相似度的组合进行推荐。实验结果表明,AICF算法不仅明显提高了推荐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改善了用户冷启动和数据稀疏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过滤 冷启动 数据稀疏性 用户多属 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游走和多样性图排序的个性化服务推荐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方晨 张恒巍 +1 位作者 王娜 王晋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73-2780,共8页
针对传统服务推荐算法由于数据稀疏性而导致推荐准确性不高,以及推荐结果缺乏多样性等缺陷,提出基于随机游走和多样性图排序的个性化服务推荐方法(PRWDR).在分析直接相似关系稀疏性的基础上提出带权重的随机游走模型,通过在用户网络上... 针对传统服务推荐算法由于数据稀疏性而导致推荐准确性不高,以及推荐结果缺乏多样性等缺陷,提出基于随机游走和多样性图排序的个性化服务推荐方法(PRWDR).在分析直接相似关系稀疏性的基础上提出带权重的随机游走模型,通过在用户网络上进行随机游走来挖掘更多的相似关系;基于所有相似用户预测服务的Qo S值,并给出服务图模型构建方法,以过滤大量性能过低的候选服务;提出最优节点集合选取策略,利用贪婪算法得到兼具推荐准确性和功能多样性的服务推荐列表.在公开发布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并与多个经典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推荐 数据稀疏性 多样 随机游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数据环境下的在线社交媒体位置推断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凯 余伟 +3 位作者 杨莎 吴敏 胡亚慧 李石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51-2963,共13页
随着在线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可定位设备的大量普及,地理位置作为社交媒体大数据中一种质量极高的信息资源,开始在疾病控制、人口流动性分析和广告精准投放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大量用户没有指定或者不能准确指定位置,社交媒... 随着在线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可定位设备的大量普及,地理位置作为社交媒体大数据中一种质量极高的信息资源,开始在疾病控制、人口流动性分析和广告精准投放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大量用户没有指定或者不能准确指定位置,社交媒体上的地理位置数据十分稀疏.针对此数据稀疏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位置推断方法 UGC-LI(user generate content driven location inference method),实现对社交媒体用户和生成文本位置的推断,为基于位置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抽取用户生成文本中的本地词语,构建一个基于词汇地理分布差异和用户社交图谱的概率模型,在多层次的地理范围内推断用户位置.同时,提出一个基于位置的参数化语言模型,计算用户生成文本发出的城市.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的评估实验表明:UGC-LI方法能够在15km偏移距离准确定位64.2%的用户,对用户所在城市的推断准确率达到81.3%;同时,可正确定位32.7%的用户生成文本发出的城市,与现有方法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推断 用户生成内容 数据稀疏性 在线社交媒体 社交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兴趣传播的用户相似性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廖大强 印鉴 +1 位作者 邬依林 邹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10期95-100,104,共7页
针对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中存在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的不足,分析目前已有的解决方案,提出基于用户兴趣传播的协同过滤算法。在改进算法中可以让用户兴趣进行直接传播,使得用户兴趣游走以及更新,计算用户-兴趣的分布矩阵从而获取用户兴趣... 针对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中存在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的不足,分析目前已有的解决方案,提出基于用户兴趣传播的协同过滤算法。在改进算法中可以让用户兴趣进行直接传播,使得用户兴趣游走以及更新,计算用户-兴趣的分布矩阵从而获取用户兴趣的相似性,然后对上述过程通过算法描述其实现过程,最后对算法进行实验分析。在这个算法当中不仅解决用户的兴趣的相似性计算问题,又考虑到其他的邻居的用户对于目标用户兴趣偏好的影响,在数据稀疏性的情况下保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性能。仿真实验表明,算法的性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稀疏性 用户兴趣 直接传播 兴趣游走 兴趣偏好 协同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稀疏分段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贺怀清 计瑜 +1 位作者 惠康华 刘浩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94,共5页
针对数据强稀疏性严重制约协同过滤算法推荐准确性的问题,提出基于稀疏分段的改进方法。首先利用基于迭代预测的支持向量回归在解决小样本高维数据中的优势,对稀疏的U-I矩阵中相对弱稀疏的密集数据部分预测缺失评分,然后使用基于项目的... 针对数据强稀疏性严重制约协同过滤算法推荐准确性的问题,提出基于稀疏分段的改进方法。首先利用基于迭代预测的支持向量回归在解决小样本高维数据中的优势,对稀疏的U-I矩阵中相对弱稀疏的密集数据部分预测缺失评分,然后使用基于项目的插补协同过滤方法预测剩余数据的缺失评分。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中的实验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强稀疏数据集的推荐,与基于项目协同过滤比较可取得较好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分段 支持向量回归 基于项目的推荐 协同过滤 数据稀疏性 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评分习惯的无趣项识别及协同过滤方法
11
作者 彭子峰 张恒汝 +2 位作者 徐媛媛 余一帆 闵帆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69,共9页
数据稀疏性和用户的选择偏差对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性能产生了负面影响,然而,现有的方法仅根据用户的评分信息进行加权矩阵分解,通过识别无趣项和使用统一的低值填充无趣项来缓解这些问题,而忽略了用户的评分习惯和项目质量差异.为了解... 数据稀疏性和用户的选择偏差对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性能产生了负面影响,然而,现有的方法仅根据用户的评分信息进行加权矩阵分解,通过识别无趣项和使用统一的低值填充无趣项来缓解这些问题,而忽略了用户的评分习惯和项目质量差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评分习惯的方法,结合显式反馈和隐式反馈的优点,并采用多种低值填充的填充策略.该方法分为识别无趣项和填充无趣项两个阶段.首先,在识别无趣项阶段,利用显式反馈数据挖掘用户的评分习惯并结合隐式反馈数据来推测使用前偏好;其次,在无趣项填充阶段,引入项目质量的概念,并根据显式反馈数据将无趣项划分为低质量和高质量两部分,分别以不同的低值填充.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无趣项的识别和填充阶段都优于已有方法,显著改善了协同过滤算法在top-N推荐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过滤 数据稀疏性 使用前偏好 推荐系统 选择偏差 无趣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概率矩阵分解模型的改进二部图推荐算法
12
作者 甘沛露 宋一豪 +1 位作者 朱晓雄 周支立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I0001-I0002,共7页
针对历史数据稀疏和分布不均衡影响二部图算法推荐效果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带约束的概率矩阵分解模型预测项目评分,设置权重对初始评分数据矩阵进行填充以扩充数据;另一方面,在传统二部图推荐算法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修正用户评分标准、融... 针对历史数据稀疏和分布不均衡影响二部图算法推荐效果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带约束的概率矩阵分解模型预测项目评分,设置权重对初始评分数据矩阵进行填充以扩充数据;另一方面,在传统二部图推荐算法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修正用户评分标准、融入时间效应因素、扩充用户评分信息,从而改进资源初始配置和分配方式以充分利用历史数据,实现对二部图推荐算法进行改进。最后,使用推荐算法领域常用的MovieLens数据集采用五折交叉验证的方式进行实验,并与传统二部图推荐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每一步改进都提高了二部图算法的推荐效果,并且二部图算法与概率矩阵分解模型结合后,算法的推荐效果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部图推荐算法 数据稀疏性 概率矩阵分解 矩阵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集群效应的跨领域推荐新方法
13
作者 翟浩然 张三国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58,共6页
近年来,推荐系统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从巨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根据用户的喜好向用户推荐合适的项目。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相似用户对不同项目的评分数据作为源域对目标域的跨领域推荐表现方法,在研究的目标域... 近年来,推荐系统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从巨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根据用户的喜好向用户推荐合适的项目。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相似用户对不同项目的评分数据作为源域对目标域的跨领域推荐表现方法,在研究的目标域中引入项目集群效应,提取与某个项目相关的具有相似特征的信息。该方法可有效解决数据稀疏性的问题,由于目标域的稀疏性,目标域的测试集中多数项目是拥有很少评分的,它们的信息难以从训练集中获得。所提模型的一个优点是,能够通过基于每个用户对项目的评分和缺失情况相关的变量的聚类,将来自缺失机制和特定项目集群特征的信息结合起来。MovieLens数据分析表明,与现有推荐方法和跨领域推荐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引入集群效应跨领域推荐新方法在预测精度上有着有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领域推荐 奇异值分解算法 集群效应 数据稀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个兴趣点推荐算法综述
14
作者 刘广腾 王峰 吴中博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47-1770,共24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位置服务的迅速发展,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已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深度学习技术,尤其是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图神经网络的模型,在预测用户未来可能访问地点的下一个兴趣点推荐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突破。系统回顾了过去五...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位置服务的迅速发展,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已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深度学习技术,尤其是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图神经网络的模型,在预测用户未来可能访问地点的下一个兴趣点推荐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突破。系统回顾了过去五年内下一个兴趣点推荐算法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注意力机制和图神经网络在该领域的应用。介绍了相关技术的基础理论,包括注意力机制和图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时空数据中的优势。通过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深入比较和分析,总结了当前该领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详细介绍并比较了常用的下一个兴趣点推荐数据集(如Foursquare、Gowalla),并探讨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和利用这些数据集。讨论了推荐算法中常用的评价指标(如准确率、召回率)。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多种可能优化下一个兴趣点推荐算法性能的策略,包括解决深度模型中的数据稀疏性问题,提升模型可解释性,以及应对冷启动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个兴趣点推荐 注意力机制 图神经网络 数据稀疏性 冷启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和时效性的协同过滤推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江冬 梁刚 +1 位作者 冯程 周泓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31-2534,共4页
针对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存在的噪声数据问题,提出了用户信息熵模型。用户信息熵模型结合信息论中信息熵的概念,采用信息熵的大小衡量用户信息的含量,利用用户评分数据得到用户的信息熵,过滤信息熵低的用户,从而达到过滤噪声数据的目的。同... 针对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存在的噪声数据问题,提出了用户信息熵模型。用户信息熵模型结合信息论中信息熵的概念,采用信息熵的大小衡量用户信息的含量,利用用户评分数据得到用户的信息熵,过滤信息熵低的用户,从而达到过滤噪声数据的目的。同时,将用户信息熵模型和项目时效性模型相结合,项目时效性模型利用评分数据上下文信息获得项目的时效性,能有效缓解协同过滤的数据稀疏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过滤噪声数据,提高推荐精度,与基础算法相比,推荐精度提高了1.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协同过滤 噪声数据 数据稀疏性 信息熵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兴趣差异改进矩阵填充的个性化推荐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志远 王兴芬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4-230,237,共8页
针对商品推荐领域中传统协同过滤算法受评分数据稀疏性影响导致推荐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兴趣差异的评分矩阵填充方法,优化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效果。利用电影的关键词和用户选择电影的倾向度改进填充评分矩阵的Slope One算法... 针对商品推荐领域中传统协同过滤算法受评分数据稀疏性影响导致推荐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兴趣差异的评分矩阵填充方法,优化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效果。利用电影的关键词和用户选择电影的倾向度改进填充评分矩阵的Slope One算法,对填充后的矩阵预测评分并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对结果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协同过滤方法在数据稀疏性增大时的问题,提高推荐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推荐 SLOPE One算法 协同过滤 数据稀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内容和地点感知的个性化POI推荐模型
17
作者 梁弼 刘笃晋 +1 位作者 熊伦 许晓红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3-700,共8页
针对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推荐中用户-POI交互矩阵数据稀疏问题,当前研究仅通过探索地理位置、内容信息及社会关系等上下文因素来缓解该问题,缺乏对这些上下文因素共同作用情况的综合分析及利用.为此,采用概率生成的方法提出... 针对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推荐中用户-POI交互矩阵数据稀疏问题,当前研究仅通过探索地理位置、内容信息及社会关系等上下文因素来缓解该问题,缺乏对这些上下文因素共同作用情况的综合分析及利用.为此,采用概率生成的方法提出一种内容和地点感知的主题模型(content-location-aware topic model,CLATM),用以模拟用户在决策过程中的签到行为.该模型由内容主题建模和地点主题建模两个核心模块构成,用户签到内容依赖内容主题和地点主题,内容主题和地点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决定用户签到地点,地理位置依赖于地点主题并服从高斯分布.该模型不仅恰当地整合了内容、地点和地理位置等重要的上下文因素,且充分利用这些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有效缓解了数据稀疏性.在Foursquare和Yelp两个真实的位置社交网络数据集上对CLATM进行性能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召回率(recall)和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ormalized discounted cumulative gain,NDCG)指标上均优于基准,recall@20和NDCG@20最大分别提高约141.09%和94.44%.综合使用上下文因素的共同作用能有效提升POI推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兴趣点推荐 数据稀疏性 内容主题 地点主题 上下文因素 潜在关系 概率生成模型 位置社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矩阵补全的宽度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史加荣 何攀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6,共8页
协同过滤是推荐系统中最经典的方法之一,能够满足人们对个性化推荐任务的需求,但许多协同过滤算法在面对评分数据稀疏性问题时推荐效果不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矩阵补全的宽度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先使用矩阵补全技术对用户项目... 协同过滤是推荐系统中最经典的方法之一,能够满足人们对个性化推荐任务的需求,但许多协同过滤算法在面对评分数据稀疏性问题时推荐效果不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矩阵补全的宽度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先使用矩阵补全技术对用户项目评分矩阵进行补全,再利用补全后的矩阵对已评分的用户和项目分别寻找其近邻项,进而构造用户与项目的评分协同向量,最后使用宽度学习系统来构建用户项目与评分之间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MovieLens和filmtrust数据集上对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前最先进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数据稀疏性问题,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推荐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宽度学习系统 矩阵补全 宽度协同过滤 协同过滤 深度矩阵分解 数据稀疏性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偏好编辑的轻量自注意降噪序列推荐模型
19
作者 杨兴耀 钟志强 +3 位作者 于炯 李梓杨 张少东 党子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53-2959,共7页
在自注意序列推荐中,除项目嵌入矩阵带来巨大内存消耗问题和自注意层中的不相关信息带来噪声问题,还存在如何在用户行为数据稀疏的情况下准确提取和表示用户偏好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偏好编辑的轻量自注意降噪序列推... 在自注意序列推荐中,除项目嵌入矩阵带来巨大内存消耗问题和自注意层中的不相关信息带来噪声问题,还存在如何在用户行为数据稀疏的情况下准确提取和表示用户偏好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偏好编辑的轻量自注意降噪序列推荐模型(LDSR-PE)。采用上下文感知的动态嵌入组合方案缓解内存消耗问题,在每个自注意层上附加可训练的二进制掩膜,实现自适应修剪不相关噪声项。为更好训练模型,设计基于偏好编辑的自监督学习策略,促使序列推荐模型在不同的交互序列之间区分公共和唯一的偏好。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LDSR-PE优于主流先进推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推荐 偏好编辑 嵌入组合 自注意力机制 自监督学习 数据稀疏性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长感知的短视频序列推荐
20
作者 王航 尹玲 +2 位作者 史志才 黄勃 高志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04-313,共10页
针对短视频序列推荐中存在的点击数据稀疏性、观看时长反馈中的噪声以及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长感知的短视频序列推荐模型(duration-aware for short video sequential recommendation,DASR)。该模型通过对用户观看时长反馈的深入... 针对短视频序列推荐中存在的点击数据稀疏性、观看时长反馈中的噪声以及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长感知的短视频序列推荐模型(duration-aware for short video sequential recommendation,DASR)。该模型通过对用户观看时长反馈的深入建模,有效地缓解了数据稀疏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偏差的多语义观看时长反馈标签生成方法。该方法结合了K近邻算法和训练数据的百分位数分析,动态生成适应不同视频时长的标签阈值,有效地消除了视频时长偏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弱注意力网络的噪声提取方法,从观看时长中准确地提取正向和负向兴趣信号,从而解决了观看时长反馈中存在的噪声。在开源的短视频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多个评价指标上优于其他主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稀疏性 序列推荐 注意力网络 时长偏差 动态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