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数据深度挖掘的复杂光照图像质量评价
1
作者 王葵 吴玲红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3-128,共6页
受到光照强度、方向、阴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较为复杂环境中获取的光照图像,会呈现出色彩失真、细节模糊等特征。对于这类图像的准确质量评价,有助于图像的后续处理、分析和应用。但复杂光照图像中的关键信息难以全面捕捉,在评价过程... 受到光照强度、方向、阴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较为复杂环境中获取的光照图像,会呈现出色彩失真、细节模糊等特征。对于这类图像的准确质量评价,有助于图像的后续处理、分析和应用。但复杂光照图像中的关键信息难以全面捕捉,在评价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实现对复杂光照图像质量的精准评价,提出基于大数据深度挖掘的复杂光照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小波变换法对复杂光照图像处理,在高通、低通以及降频处理方式下,分解图像中失真维度特征;基于视觉显著理论中的相似性特征,按照失真与非失真两个部分,衡量复杂光照图像质量评价梯度;通过大数据深度挖掘技术构建输入、提取、融合模块,在局部与全局处理下建立评价模型,实现复杂光照图像的质量评价。实验以不同类型的复杂光照图像作为测试样本,选择相关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所研究方法可以保证对不同图像样本评价的一致性,即评价结果与实际的图像质量分数相关性一致,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深度挖掘技术 复杂光照图像 质量评价 图像失真 相似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深度融合的配电网运行评价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乔俊峰 周爱华 +5 位作者 彭林 王一清 沈晓峰 潘森 杨佩 黄晨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203,共11页
配电网作为供电环节中的最后一环,其运行水平决定了供电服务质量,因此配电网运行评价是供电单位的重要工作。但配电网运行评价工作受到跨业务数据资源难以融合、评价指标选择难以反映实际配电网运行状况等条件限制,现有评价方法难以实... 配电网作为供电环节中的最后一环,其运行水平决定了供电服务质量,因此配电网运行评价是供电单位的重要工作。但配电网运行评价工作受到跨业务数据资源难以融合、评价指标选择难以反映实际配电网运行状况等条件限制,现有评价方法难以实施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深度融合的配电网运行评价方法,首先对区域配电网进行网格化划分,然后基于地址分级匹配算法对跨业务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取并设计配电网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多层权重约束的配电网运行综合评价模型,求解配电网综合评价结果。最后研发配电网运行评价系统,支持配电网各业务系统的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接入,实现配电网评价功能的可视化、智能化应用。研究成果配电网运行评价系统已采用某省级电网公司数据中台的相关数据进行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试验验证,以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运行评价 网格化划分 深度数据融合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深度加权的卫星轨道确定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晓刚 胡永刚 +1 位作者 李强 周海银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9-536,共8页
将统计数据深度理论应用到抗差估计中,用数据深度作为衡量残差在整个样本集中地位的统计量。提出了基于数据深度加权的抗差估计算法。考虑到天基观测结构的复杂性,设计了天基测控的误差传播因子,并构造了模型结构权对定轨模型结构进行... 将统计数据深度理论应用到抗差估计中,用数据深度作为衡量残差在整个样本集中地位的统计量。提出了基于数据深度加权的抗差估计算法。考虑到天基观测结构的复杂性,设计了天基测控的误差传播因子,并构造了模型结构权对定轨模型结构进行加权。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基于数据深度加权和模型结构加权的M估计算法,证明了该算法的高崩溃点特性。设计了天基测控模式下的轨道确定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估计方法能有效抑制观测粗差和模型结构误差的影响,并且能显著提高定轨算法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测控 M估计 数据深度 误差传播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动政府统计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国家统计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强 王卓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当前,大数据已成为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新动力,并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府统计中深入开展大数据应用,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政府统计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新途径。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 当前,大数据已成为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新动力,并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府统计中深入开展大数据应用,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政府统计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新途径。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与政府统计工作的深度融合,2019年9月12日,国家统计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家统计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委书记宁吉喆出席会议并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专家咨询委员会 国家统计局 数据 会议综述 深度融合 统计数据质量 数据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与人工智能的法哲学思考——以大数据深度学习为考察重点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旭阳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6,共9页
大数据深度学习模式是近年人工智能获得飞速发展的重要模式,其在法律科技中也有相关的应用,并引发了部分法律人的担忧或欢迎。对这种模式在法律中的若干应用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现有应用中已经具有大数据的优势,获得不少认可;但也存在智... 大数据深度学习模式是近年人工智能获得飞速发展的重要模式,其在法律科技中也有相关的应用,并引发了部分法律人的担忧或欢迎。对这种模式在法律中的若干应用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现有应用中已经具有大数据的优势,获得不少认可;但也存在智能水平较低、事实认定方面的能力较弱等问题进行法哲学探讨,发现该模式存在对于社会信息收集不广、也不能符合司法能动主义创新要求的缺陷。同时,该模式不能够进行证据的充分质证、事实认定方面的认知能力不足;并在行为的正当性、决策中的潜意识或者非理性、综合性和未来发展、公法的社会性大问题等方面的考量不足。该模式能够协助法律人进行工作与研究,但不可能取代人类法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人工智能 数据深度学习 事实认定 行为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的源头治理:数据深度运用的风险隐忧与刑事规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章诚豪 张勇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7-135,共9页
生成式AI作为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其顺畅运行有赖于海量数据的训练、学习、分析等深层次运用。基于精妙算法的加持,深度运用的数据会关涉经济利益、保密利益、使用性能等多重维度,其间不免存在数据泄露、算法歧视等潜在风险,甚至引... 生成式AI作为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其顺畅运行有赖于海量数据的训练、学习、分析等深层次运用。基于精妙算法的加持,深度运用的数据会关涉经济利益、保密利益、使用性能等多重维度,其间不免存在数据泄露、算法歧视等潜在风险,甚至引发传统犯罪模式之异化。为应对刑事规制空缺、数据犯罪法益的技术性倾向及固有罪名之误区等困境,数据深度运用的刑事规制体系应当以数据技术分工为指引,及时调转治理逻辑与重心。为实现数据安全保障与技术正面价值有效释放之间的平衡,刑法介入需在利益衡量视角下充分考虑生成式AI的附随风险。刑事治理不应拘泥于数据采集和数据流动等传统规制环节,而是通过增设数据分析等专项罪名予以规范完善,并注重预防性禁令等非刑事治理手段,为数据深度运用技术的正向发展提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深度运用 生成式AI 技术治理 刑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深度的过程工业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车建国 赵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5-271,共7页
为了对过程工业的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深度的故障检测方法。选取较为易用的马氏深度与空间深度,同时为了提高空间深度对位置偏离程度的敏感性,引入高斯核函数将其核化,借助深度函数(马氏深度、核空间深度)将高维过... 为了对过程工业的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深度的故障检测方法。选取较为易用的马氏深度与空间深度,同时为了提高空间深度对位置偏离程度的敏感性,引入高斯核函数将其核化,借助深度函数(马氏深度、核空间深度)将高维过程数据映射成一维深度值,再结合非参数秩统计量构造渐近分布进行故障判断。通过田纳西-伊士曼(TE)仿真实验,参考误报警率和检测效率两个指标,并将故障检测效果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数据深度 核空间深度 马氏深度 秩统计量 TE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深度融合技术的水电站人机协同作业风险预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鹤 傅征东 段恒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3-307,共5页
针对基于风险矩阵、考虑结算规则的预警方法受到海量协同作业数据影响,导致预警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数据深度融合下的水电站人机协同作业风险预警。构建数字化协同业务的闭环模式,保证水电站作业数字化人机协同作业风险预警过程稳定... 针对基于风险矩阵、考虑结算规则的预警方法受到海量协同作业数据影响,导致预警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数据深度融合下的水电站人机协同作业风险预警。构建数字化协同业务的闭环模式,保证水电站作业数字化人机协同作业风险预警过程稳定。计算置信增益最大值,并对特征进行归一化合并,由此构建水电站全维数据深度融合模型,避免数据丢失。通过传感器节点获取深度融合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以时空为基础建立多维时序,为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提供有效数据支撑。通过潜在风险智能感知与识别结果,设计基于数据深度融合的水电站人机协同作业风险预警流程,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处理现场紧急情况。拟定特定场景,由实例分析结果可知,该方法风险预警概率与实际值更加接近,说明使用该方法预警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深度融合 水电站 人机协同作业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JK430走行部监测装置数据深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铁志 《中国铁路》 2021年第3期118-122,共5页
JK430走行部监测装置是监测机车走行部轴承和轮对质量状态的设备,其通过振动和温度复合传感器对机车重点部位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会及时报警提示。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历年设备运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监测装置数据深度分析进... JK430走行部监测装置是监测机车走行部轴承和轮对质量状态的设备,其通过振动和温度复合传感器对机车重点部位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会及时报警提示。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历年设备运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监测装置数据深度分析进行探讨,提出针对外部条件变化如何深入准确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为进一步发挥JK430走行部监测装置作用,确保机车走行部安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JK430 走行部监测装置 数据深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实时监测数据库的多来源数据深度挖掘方法
10
作者 黄锦敬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在舰船实时监测数据库的数据挖掘中,针对使用传统数据挖掘方法伸缩性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舰船实时监测数据库的多来源数据深度挖掘方法,利用差集交叉计数策略,将舰船实时监测数据库中垂直数据格式的多来源数据转换为水平数据格式,利... 在舰船实时监测数据库的数据挖掘中,针对使用传统数据挖掘方法伸缩性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舰船实时监测数据库的多来源数据深度挖掘方法,利用差集交叉计数策略,将舰船实时监测数据库中垂直数据格式的多来源数据转换为水平数据格式,利用基于数据集的数据聚类方法,对舰船实时监测数据库中的水平数据格式多来源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利用HFPM数据集构造法,实现舰船实时监测数据库的多来源数据深度挖掘。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PFP数据挖掘方法与mrDFIN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对比,得出该方法的伸缩性为92.3%,通过比较可知,本文所提方法的伸缩性最大,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实时监测 数据 多来源数据深度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数据分析驱动的虚拟仿真“教-学”一体化路径建设
11
作者 郑艳秋 赵利梅 +2 位作者 付立忠 张丹妮 刘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7,共6页
针对目前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数据分析不足及欠缺师生反馈等问题,通过强化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导向,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拆分重组为可定性或定量评估的综合能力指标,构建深度数据分析驱动的虚拟仿真“教-学”一体化... 针对目前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数据分析不足及欠缺师生反馈等问题,通过强化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导向,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拆分重组为可定性或定量评估的综合能力指标,构建深度数据分析驱动的虚拟仿真“教-学”一体化路径。以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优化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利用数据反馈同步驱动教师适应性教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科学的反馈建议,旨在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打造成为一个能实现“教”与“学”双向反馈同步提升的新型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深度数据分析 虚拟仿真 “教-学”一体化 双向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高斯先验变分自编码器的深度多球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12
作者 武慧囡 邢红杰 李刚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3,共9页
随着数据维度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取得了优异的检测性能,其中深度支持向量数据描述(Deep SVDD)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要缓解超球崩溃问题,就需要对Deep SVDD中映射网络的各种参数施加约束。为了进一步提高Deep ... 随着数据维度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取得了优异的检测性能,其中深度支持向量数据描述(Deep SVDD)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要缓解超球崩溃问题,就需要对Deep SVDD中映射网络的各种参数施加约束。为了进一步提高Deep SVDD中映射网络的特征学习能力,同时解决超球崩溃问题,提出了基于混合高斯先验变分自编码器的深度多球支持向量数据描述(Deep Multiple-Sphere 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 Based on Variational Autoencoder with Mixture-of-Gaussians Prior,DMSVDD-VAE-MoG)。首先,通过预训练初始化网络参数和多个超球中心;其次,利用映射网络获得训练数据的潜在特征,对VAE损失、多个超球的平均半径和潜在特征到所对应超球中心的平均距离进行联合优化,以获得最优网络连接权重和多个最小超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DMSVDD-VAE-MoG在MNIST,Fashion-MNIST和CIFAR-10上均取得了优于其他8种相关方法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混合高斯先验 变分自编码器 异常检测 超球崩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达路径信号残差和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非视距信号识别方法
13
作者 倪雪 曾海彧 杨文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3-1884,共12页
非视距(NLOS)误差是限制超宽带定位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快速准确识别出NLOS信号成为提高超宽带定位准度的前提。该文基于信道冲激响应提出了一种新型信号特征参数:直达路径(DP)信号残差,与文献提出的9个典型波形特征参数组合成不同的特... 非视距(NLOS)误差是限制超宽带定位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快速准确识别出NLOS信号成为提高超宽带定位准度的前提。该文基于信道冲激响应提出了一种新型信号特征参数:直达路径(DP)信号残差,与文献提出的9个典型波形特征参数组合成不同的特征组合用于表征信号,基于此,为了使识别方法兼具样本获取成本低、环境适应能力好的特点,该文以构建在单个环境下采集单类信号数据作为分类模型的训练样本,在识别其它场景NLOS信号中有更好性能的方法为目的,设计了一种带DP信号残差训练的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的识别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识别准确率,将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深度特征提取技术引入SVDD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反向扩维的深度支持向量数据描述(DSVDD)的NLOS信号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带DP信号残差训练的DSVDD方法只需在单个场景采集单类信号样本,且在训练集和测试集采集自不同场景时实现了85%以上的准确率,较只使用典型波形特征训练的SVDD提升了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定位 非视距信号识别 直达路径信号残差 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深度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数据的车辆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陆德彪 郭子明 +3 位作者 蔡伯根 姜维 王剑 上官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62,共8页
现有基于几何特征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误检率较高,目标跟踪过程中的漏检易导致错误的目标关联.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Li DAR)深度数据的车辆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根据激光雷达深度数据特性,采用一种基于栅格的参数... 现有基于几何特征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误检率较高,目标跟踪过程中的漏检易导致错误的目标关联.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Li DAR)深度数据的车辆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根据激光雷达深度数据特性,采用一种基于栅格的参数自动化聚类(PAG)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每个聚类中提取目标线段,获取目标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车辆目标进行识别,并计算得到目标的位置信息.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制定滤波器管理策略,完成目标关联及状态估计.最后利用装备有一个前向激光雷达的实验车辆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准确识别并跟踪多个车辆目标,避免错误的目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检测与跟踪 特征提取 车辆目标 深度数据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Kinect v2深度数据测量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肖志刚 周猛祥 +3 位作者 袁洪波 刘亚东 范才虎 程曼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08-117,共10页
Kinect v2深度测量受光照环境的影响较大,为定量分析光照因素对Kinect v2测量精度的影响,构建Kinect v2深度测量试验系统,进行了不同距离和不同光照强度下深度测量的正交试验,得出了深度数据中噪声分布的具体区域,建立了光照强度影响下... Kinect v2深度测量受光照环境的影响较大,为定量分析光照因素对Kinect v2测量精度的影响,构建Kinect v2深度测量试验系统,进行了不同距离和不同光照强度下深度测量的正交试验,得出了深度数据中噪声分布的具体区域,建立了光照强度影响下深度数据修正模型,对深度测量误差进行了补偿。试验结果表明,深度数据中的噪声干扰主要存在于边缘和4个边角部分,且随着测量距离的增加和光照强度的增大向中心部分逐渐扩散,但是光照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当光照强度超过6500 lx时,深度数据的有效率不超过60%。利用光照强度补偿模型对深度测量数据进行修正后,深度数据测量平均相对误差缩小率为44.55%。在花生冠层信息获取中进行了应用,验证了本文数据修正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ect v2 深度数据 测量精度 光照强度 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视点电视系统中深度数据的自适应非均匀量化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晓仙 常义林 +1 位作者 杨海涛 元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87,共6页
为了降低现有任意视点电视系统中深度数据量化所带来的量化失真,提出一种自适应非均匀深度量化方法.首先根据深度数据的统计特性,选取有效深度子空间;然后对有效深度子空间重新进行精细划分,得到对应的自适应量化表;最后使用该自适应量... 为了降低现有任意视点电视系统中深度数据量化所带来的量化失真,提出一种自适应非均匀深度量化方法.首先根据深度数据的统计特性,选取有效深度子空间;然后对有效深度子空间重新进行精细划分,得到对应的自适应量化表;最后使用该自适应量化表对原深度数据进行自适应量化.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均匀量化和普通非均匀量化方法相比,使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使深度数据的量化信噪比平均提高20 dB.因此,自适应非均匀量化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深度数据量化误差,有助于在任意视点电视系统的接收端获得高精度深度数据,从而得到主观效果更好的虚拟视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视点电视 深度数据 深度子空间 自适应非均匀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三维深度数据的脸部特征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跃明 吴朝晖 潘纲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2-656,共5页
提出了一种表征曲面上某点局部形状的新方法———曲率符号分布形状描述子(CurSignTration).根据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的符号确定曲面上点的形状分类,对某点邻域内所有点的形状按编码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归一化后得到的直方图作为该点的Cu... 提出了一种表征曲面上某点局部形状的新方法———曲率符号分布形状描述子(CurSignTration).根据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的符号确定曲面上点的形状分类,对某点邻域内所有点的形状按编码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归一化后得到的直方图作为该点的CurSignTration.CurSignTration描述了三维深度图像中某点邻域的形状分布状况,对给定的三维深度数据点建立了一种除坐标之外的特征信息.这种表征方法对平移、旋转及镜像变换具有不变性.结合基于外观的人脸特征检测方法,用CurSignTration可以对人脸的三维深度图像进行姿态不变的脸部特征检测.对15张三维深度人脸图像的特征点检测结果表明了CurSignTration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脸部特征检测 姿势恒定 三维深度数据 曲率符号分布形状描述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inect深度数据的人体骨架提取 被引量:6
18
作者 严利民 李跃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3期39-42,共4页
骨架提取是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及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信息存储、动作识别等领域都有应用,人体骨架提取是动作识别系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提取人体骨架,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深度数据的骨架提取方法。首先,通过Kin... 骨架提取是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及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信息存储、动作识别等领域都有应用,人体骨架提取是动作识别系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提取人体骨架,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深度数据的骨架提取方法。首先,通过Kinect采集并分析深度数据。然后,经过特定处理,将人体目标从环境中提取出来并二值化。最后,进行平滑处理,使用细化算法得到人体骨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复杂背景下的人体骨架提取,得到较完整、单像素、无伪分支的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提取 深度数据 二值化 平滑处理 细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nGL在深度数据的三维表面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丹 平西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29-131,170,共4页
研究了OpenGL在深度数据的三维表面重建中的应用,介绍了OpenGL在该应用中必需的基础知识。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深度数据的三维表面重建的方法,即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和B样条曲面方法。由立体足迹的三维表面重建实例得出结论:采用OpenGL图... 研究了OpenGL在深度数据的三维表面重建中的应用,介绍了OpenGL在该应用中必需的基础知识。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深度数据的三维表面重建的方法,即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和B样条曲面方法。由立体足迹的三维表面重建实例得出结论:采用OpenGL图形库可以生成逼真的三维效果图,为深度数据的三维显示提供了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GL 深度数据 三角剖分 B-样条曲面 三维表面重建 立体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分解机算法在基于深度数据包检测的手机应用推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良君 范剑锋 +1 位作者 杨婉琪 史颖欢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7-310,共4页
为了从网络数据包中抽取相关特征进行手机应用推荐,使用江苏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机房抽取的网络深度数据包数据,从中抽取运营商所关心的热点手机用户的App访问信息,然后使用基于矩阵分解(包括奇异值分解(SVD)和非负矩阵分... 为了从网络数据包中抽取相关特征进行手机应用推荐,使用江苏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机房抽取的网络深度数据包数据,从中抽取运营商所关心的热点手机用户的App访问信息,然后使用基于矩阵分解(包括奇异值分解(SVD)和非负矩阵分解(NMF))的推荐算法、奇异值分解推荐算法以及因子分解机推荐算法进行手机App推荐。实验表明,因子分解机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推荐效果。这说明因子分解机在手机应用推荐的场景中可以更好地描述用户和物品之间的隐含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App 深度数据包检测 奇异值分解 非负矩阵分解 因子分解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