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陆域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五版)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一波 刘绍文 +15 位作者 陈超强 姜光政 武金辉 郭兰泳 王亚奇 张慧慧 王朱亭 江晓雪 朱传庆 左银辉 胡杰 张超 何丽娟 胡圣标 庞忠和 汪集暘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33-4265,共33页
大地热流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热显示中最综合的参数. 热流数据不仅是地震学信息的重要补充(为岩石圈厚度、地球物理性质和构造演化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约束), 而且, 它还对地热资源靶区优选和评价提供了重要支撑. 大地热流的测量和汇编是... 大地热流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热显示中最综合的参数. 热流数据不仅是地震学信息的重要补充(为岩石圈厚度、地球物理性质和构造演化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约束), 而且, 它还对地热资源靶区优选和评价提供了重要支撑. 大地热流的测量和汇编是地热学研究中一项基础而关键的工作. 我国大地热流已公开发表四版数据1166个. 本文在此基础上, 收集公开发表的大地热流数据1096个, 实测热流数据75个. 同时, 本次研究更新了中国大地热流数据质量分类标准, 根据最新的分类标准, 在2337个大地热流数据中, A、B、C和D类数据占比分别为35.4%、40.9%、18.7%和5.0%. 除去C类和D类数据, 热流值变化范围为25.1~242.0 mW·m^(-2), 均值为63±16 mW·m^(-2);如果考虑构造单元面积和热流质量的因素, 全国大地热流加权平均值为67±16 mW·m^(-2). 分析表明, 我国大地热流分布格局表现为以下特点: 西南和台湾地区极高(≥75 mW·m^(-2))、中国东部和中北部地区高(65~75 mW·m^(-2))、中南部地区低(50~65 mW·m^(-2))、西北地区最低(<50 m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热流 数据汇编 热流测量 热流测点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三版) 被引量:324
2
作者 胡圣标 何丽娟 汪集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1-626,共16页
大地热流是地球内部热作用过程最直接的地表显示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动力学信息 .我国大陆地区已定期进行了 6次热流汇编 ,其中第一、二次汇编的热流数据已正式公布 (第一、二版 ) ,此后 4次汇编仅发表了统计结果 .... 大地热流是地球内部热作用过程最直接的地表显示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动力学信息 .我国大陆地区已定期进行了 6次热流汇编 ,其中第一、二次汇编的热流数据已正式公布 (第一、二版 ) ,此后 4次汇编仅发表了统计结果 .而未再公布汇编数据 .本文基于第六次热流数据汇编 ,将自第二版以来新增的 45 0个热流数据汇编成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第三版 .新版热流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 ,中国大陆地区实测热流值变化于2 3— 3 1 9mW/m2 ,平均 6 3± 2 4 .2mW/m2 ;剔除与地表热异常相关的数据后 ,热流值变化范围为 3 0— 1 40mW/m2 ,平均 6 1± 1 5 .5mW/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测点 数据汇编 中国大陆地区 地球内部热作用 大地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四版) 被引量:258
3
作者 姜光政 高堋 +8 位作者 饶松 张林友 唐晓音 黄方 赵平 庞忠和 何丽娟 胡圣标 汪集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92-2910,共19页
大地热流是表征地球内部热状态的重要参数,也是进行岩石圈热结构、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区域地热资源潜力评价的必要参数.大地热流的测量和数据汇编是地热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分三版公开发表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 大地热流是表征地球内部热状态的重要参数,也是进行岩石圈热结构、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区域地热资源潜力评价的必要参数.大地热流的测量和数据汇编是地热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分三版公开发表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862个,本文在第三版热流数据汇编的基础上,共计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热流数据345个,并在空白区开展了大地热流数据补充性测量,获得大地热流数据23个.本文将2001年以来新增的368个数据及第三版热流数据构建成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四版).截止目前已汇编我国大陆地区热流数据1230个,其中A、B、C和D类数据分别占49.3%、34.2%、12.6%和3.9%,较第三版热流数据A类数据比重增加了2.9%.基于现有汇编数据更新了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测点图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相较于第三版汇编数据,热流测量空白区面积已显著减小,热流测点覆盖率低和平面分布不均一的缺陷得到改善,本次汇编填补了西藏阿里、贵州省、广西省以及吉林省的热流测量空白区.新版热流数据统计表明,中国大陆地区(含渤海海域)热流值范围为23~319mW·m^(-2),平均值61.5±13.9mW·m^(-2);除去受地下水活动影响强烈的D类数据,热流值范围30~140mW·m^(-2),平均值60.4±12.3mW·m^(-2).本次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地区热流分布格局总体仍表现为:东高、中低,西南高、西北低.在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远程效应影响下,中国东部表现为一个高热流带,自东南沿海向东北方向一直延伸到东北地区的松辽盆地、长白山一带;受控于新生代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影响,青藏高原高热流区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南北向展布的裂谷带,总体热流值向北逐渐降低,并伴随局部的高热流区,如东北缘的共和盆地;中部地区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相对微弱,为中-低热流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数据汇编 热流测量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航磁异常汇编数据的长波成分提取、评价与替换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攀 杜劲松 +2 位作者 王震 杨明豫 陈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95-2612,共18页
各个国家与地区的航磁异常数据一般均采用多期磁测数据汇编而成,但是由于测量时间跨度较大、各期测量精度与校正参数不一致、以及磁力异常本身的时变性等原因,各期磁力异常数据之间具有系统差异,致使航磁异常汇编数据的长波成分可能存... 各个国家与地区的航磁异常数据一般均采用多期磁测数据汇编而成,但是由于测量时间跨度较大、各期测量精度与校正参数不一致、以及磁力异常本身的时变性等原因,各期磁力异常数据之间具有系统差异,致使航磁异常汇编数据的长波成分可能存在不可靠性.本文基于二维修正球冠谐分析建模方法与单纯采用卫星磁测数据构建的全球岩石圈磁场模型可靠波段,提出区域航磁异常汇编数据的长波成分提取、评价与替换技术.通过仿真数据测试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之后,将其应用于澳大利亚第七版航磁异常网格数据,进而采用CM6模型的16~90阶球谐系数解算数据对提取的航磁异常长波成分进行了评价与替换,并通过空区补值与扩边处理,得到了澳大利亚及邻区完整的磁力异常网格数据.最后,采用替换了和未替换长波成分的航磁异常汇编数据,与CHAMP卫星磁测三分量数据联合进行修正球冠谐建模,结果显示,替换了长波成分的航磁异常汇编数据与卫星磁测数据融合效果更好,而由航磁异常汇编数据提取的长波成分与卫星磁测数据存在不相容性或非一致性.仿真测试与实际应用均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值得在区域航磁异常数据汇编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磁异常 数据汇编 岩石圈磁场 长波成分 二维修正球冠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刊水文年鉴汇编数据系统研制
5
作者 李雨 王雪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49-152,共4页
鉴于水文年鉴资料的重要性、用户需求的迫切性以及重要文献存档的必要性, 2002 年水利部决定逐步恢复全国各卷册5水文年鉴6的刊印工作.为了提高水文年鉴复刊工作的效率, 保证成果质量, 提出了停刊水文年鉴汇编数据系统的研制框架及实现... 鉴于水文年鉴资料的重要性、用户需求的迫切性以及重要文献存档的必要性, 2002 年水利部决定逐步恢复全国各卷册5水文年鉴6的刊印工作.为了提高水文年鉴复刊工作的效率, 保证成果质量, 提出了停刊水文年鉴汇编数据系统的研制框架及实现方法.系统可以完成从不同保存介质水文数据的批量入库, 到数据的检验和校核, 再到汇编刊印, 这一停刊5水文年鉴6 复刊工作的全过程.对其他需要复刊的卷册, 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水文年鉴 汇编数据 复刊 系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子宫内膜癌相关基因和候选通路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治 洪莉 +1 位作者 李素廷 曾婉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4-809,I0006,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子宫内膜癌(EC)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和候选通路,探讨EC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方法:自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下载EC芯片数据集GSE17025和GSE63678,使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和R软件筛选EC癌组织与癌旁...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子宫内膜癌(EC)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和候选通路,探讨EC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方法:自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下载EC芯片数据集GSE17025和GSE63678,使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和R软件筛选E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分析,最后采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并进行模块分析。结果:对芯片数据集GSE17025和GSE63678进行DEGs分析后共获取100个共同上调基因和106个共同下调基因。GO富集分析DEGs主要富集于有丝分裂染色体分离、核分裂和细胞器分裂等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周期、miRNA、p53信号通路和2型糖尿病等信号通路。通过Cytoscape软件分析,PPI网络中细胞分裂周期基因20(CDC20)、极光激酶A(AURKA)、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泛素E3连接酶(DTL)、中心体相关蛋白55(CEP55)、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1(KIF11)、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细胞周期蛋白B2(CCNB2)和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BUB1)被筛选为关键基因。结论:细胞周期相关基因与通路调控网络的失调可能是EC发病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子宫内膜癌 差异基因 基因表达汇编芯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两个互联网条约 被引量:1
7
作者 沈仁干 《知识产权》 CSSCI 2003年第4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著作权 邻接权 精神权利 表演者 发行权 计算机程序 数据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连接蛋白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孙阳 赵春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9-633,共5页
目的纤维连接蛋白1(FN1)参与癌症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研究FN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意义,并探讨FN1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类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 GSE54129、GSE29272 ... 目的纤维连接蛋白1(FN1)参与癌症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研究FN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意义,并探讨FN1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类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 GSE54129、GSE29272 和 TCGA 数据分析胃癌与癌旁组织 FN1 的表达。根据 TCGA 表达谱数据及 FN1 表达分为:低表达(<-0.475)、中表达(-0.475~1.036)、高表达(>1.036)。分析 FN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关系;应用 TCGA数据和Kaplan Meier在线分析FN1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关系;TCGA数据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方法预测FN1的相关通路。结果 FN1低、中、高表达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 63.5、55.7和 39.4个月,低表达和高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 Plotter 在线数据集分析结果显示,FN1 高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者(P< 0.01),即FN1表达越高,预后越差。FN1的表达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HR=0.480,95%CI:0.336~0.686)。FN1高表达样本富集到KRAS(FDR=0.0025)、P53(FDR=0.0052)、TGF-β(FDR=0.0052)、细胞黏附(FDR=0.0)、细胞外基质(FDR=0.0043)、骨架蛋白调控(FDR=0.0057)等基因集(P均<0.01)。结论 FN1的高表达是胃癌预后不良的因素,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和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FN1高表达导致KRAS、P53、TGF-β、ECM、细胞黏附和细胞骨架蛋白调节通路异常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类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汇编数据 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 纤维连接蛋白1 预后 基因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