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数据拜物教的生成路径与祛魅之道 被引量:15
1
作者 田锋 缪听雨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诞生与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数据崇拜也成为技术崇拜的最新形式。在数据与资本联姻之后,数据这种“可见”又“无形”的生产要素,在促进数据拜物教生成的同时,也已经悄然变成异化人类的工... 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诞生与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数据崇拜也成为技术崇拜的最新形式。在数据与资本联姻之后,数据这种“可见”又“无形”的生产要素,在促进数据拜物教生成的同时,也已经悄然变成异化人类的工具,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弊端。如果想摆脱拜物教对数据的笼罩,需要通过马克思的观点来看待数据,即通过数据被商品化的视角去探究人类与数据的真实关系,进而去寻求一条数据的解放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拜物教 数据崇拜 数据资本 数据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的意识形态性及其创新逻辑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庆娣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4,共7页
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成为塑造意识形态的关键因素。采取批判与建构双重论证的研究方法,可以认为,大数据的意识形态性既表征为弥散性的数据霸权,又表征为感性化的新"文化软实力"。因此,基于资本逻辑创新的视角,我们要对"大... 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成为塑造意识形态的关键因素。采取批判与建构双重论证的研究方法,可以认为,大数据的意识形态性既表征为弥散性的数据霸权,又表征为感性化的新"文化软实力"。因此,基于资本逻辑创新的视角,我们要对"大数据拜物教"的幻象逻辑进行批判,警惕滑入"数据型"拜物教。而基于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创新的视角,我们要充分洞察大数据蕴含的价值逻辑和意义逻辑,从思想、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建构政治形态、学术形态和大众形态的"大数据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意识形态性 数据拜物教 数据支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重塑“新计划经济”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建田 何艳霞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1,共9页
肇端于1960年代的“新计划经济论”经历了一个从“计算机社会主义”到“大数据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其基本理论信条是“算法为王”,即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计划化。此信条在今天的典型表达是大数据使整个经济生活呈现出一... 肇端于1960年代的“新计划经济论”经历了一个从“计算机社会主义”到“大数据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其基本理论信条是“算法为王”,即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计划化。此信条在今天的典型表达是大数据使整个经济生活呈现出一种可视化图景,“看不见的手”已然清晰可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新计划经济”论虽然持有对“市场”的承诺,却把经济计划全然奠立于大数据基础上,并由此提出全面恢复计划手段的实践构想,从而陷入否定“市场”也即否定大数据存在根基的理论境地。走出“数据拜物教”迷雾可以看到,大数据不能重塑“新计划经济”,但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宏观调控的新工具,大数据能促成“市场更加有效”与“政府更加有为”的双赢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新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数据拜物教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