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数据驱动仿真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谢旭 邱晓刚 +1 位作者 包亦正 许凯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32-1842,共11页
动态数据驱动仿真是一种“模型和数据相结合”的仿真范式,它将真实系统的观测(数据)持续注入仿真(模型),让数据动态地校正仿真(状态、参数),以此来提高基于仿真的估计和预测能力。由于动态数据驱动仿真融合了模型预测和实时观测两方面... 动态数据驱动仿真是一种“模型和数据相结合”的仿真范式,它将真实系统的观测(数据)持续注入仿真(模型),让数据动态地校正仿真(状态、参数),以此来提高基于仿真的估计和预测能力。由于动态数据驱动仿真融合了模型预测和实时观测两方面的信息,因此它能更准确地估计系统状态并预测状态的未来演化。梳理了动态数据驱动仿真的思想起源和基本概念,延伸介绍了“模型和数据相结合”的思想孕育的一系列仿真范式,并辨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介绍了基于粒子滤波的数据同化方法和identical-twin仿真实验方法;从应用场景、模型和数据、数据同化算法、与新技术的融合等4个维度综述了动态数据驱动仿真的研究现状;从仿真模型、观测数据、数据同化、运行效率、应用领域等5个方面对动态数据驱动仿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与仿真 动态数据驱动仿真 数据同化 粒子滤波 identical-twin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和数据驱动的喷丸表面完整性参数预测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少杰 刘怀举 +2 位作者 张仁华 张秀华 葛一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95,共10页
目的探究喷丸工艺参数对18CrNiMo7-6滚子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得到喷丸工艺参数与表面完整性的映射关系,提高喷丸工艺的质量与效率。方法运用Python语言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喷丸仿真的随机多弹丸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设计正交... 目的探究喷丸工艺参数对18CrNiMo7-6滚子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得到喷丸工艺参数与表面完整性的映射关系,提高喷丸工艺的质量与效率。方法运用Python语言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喷丸仿真的随机多弹丸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设计正交实验研究喷射角度、喷射速度、弹丸直径、覆盖率及弹丸类型对残余应力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用随机森林算法得到各个工艺参数对喷丸综合效果的重要度值。以喷射角度、喷射速度、弹丸直径、覆盖率、弹丸类型、距表面深度为输入,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为输出,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喷丸表面完整性参数预测模型。结果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到弹丸直径和喷射速度对表面粗糙度有显著影响。各个喷丸工艺参数对18CrNiMo7-6滚子的喷丸综合效果的重要度依次为:喷射角度0.249,喷射速度0.224,弹丸类型0.193,覆盖率0.173,弹丸直径0.161。在各个工艺参数范围内,较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为:喷射角度90°,喷射速度80 m/s,弹丸直径0.7 mm,覆盖率300%,弹丸材料为铸钢丸。基于神经网络的喷丸表面完整性参数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低于7%。结论基于神经网络的喷丸表面完整性参数预测模型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喷丸工艺参数与表面完整性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能够为喷丸工艺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强化 残余应力 表面粗糙度 正交实验 数据驱动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共生复杂体系仿真实验支撑技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曦 马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22-1728,共7页
复杂体系仿真实验技术是对于复杂体系运用研究十分重要。作战体系是典型的复杂体系,在平行系统、共生仿真、数字孪生等理念的基础上,归纳了虚实共生复杂体系仿真实验的主要特点。以复杂体系仿真实验环境架构设计为重点,对实验环境体系... 复杂体系仿真实验技术是对于复杂体系运用研究十分重要。作战体系是典型的复杂体系,在平行系统、共生仿真、数字孪生等理念的基础上,归纳了虚实共生复杂体系仿真实验的主要特点。以复杂体系仿真实验环境架构设计为重点,对实验环境体系结构、混合式仿真驱动机制、虚实数据接入模式进行了研究,为实现多域联合、数据融合、资源综合、人机融合的复杂体系实验,开展"整体、动态、对抗"的复杂体系综合运用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共生 实验支撑平台 数据总线仿真实验驱动机制 复杂体系实验 多域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的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克让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当前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模型存在错误大、结果主观性比较强的缺陷,为了解决当前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模型存在的弊端,提高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模型。首先,对国内环境景观设计... 当前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模型存在错误大、结果主观性比较强的缺陷,为了解决当前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模型存在的弊端,提高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模型。首先,对国内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错误大的影响因素;然后,建立环境景观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大数据驱动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描述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并建立科学、客观的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模型;最后,在相同环境下,与其他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模型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获得了理想的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结果,相对于其他模型,所提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景观 灰色关联分析 数据驱动 设计方案 仿真实验 关联度 评估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构造的仿真技术及应用
5
作者 毛军鹏 王亚弟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27-229,共3页
介绍了基于数据构造虚拟原型开发技术的概念及两个关键技术,通过和现有虚拟原型开发技术比较,给出基于数据构造虚拟原型技术的优点。着重分析在计算机虚拟实验系统开发过程中,如何通过数据构造计算机虚拟器件,以及如何利用数据驱动机制... 介绍了基于数据构造虚拟原型开发技术的概念及两个关键技术,通过和现有虚拟原型开发技术比较,给出基于数据构造虚拟原型技术的优点。着重分析在计算机虚拟实验系统开发过程中,如何通过数据构造计算机虚拟器件,以及如何利用数据驱动机制通过虚拟器件的数据模型来实现器件的功能、属性,并最终实现整个虚拟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构造 数据驱动机制 虚拟原型 虚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过程总线通信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32
6
作者 殷志良 刘万顺 +1 位作者 杨奇逊 秦应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4-89,共6页
采样测量值和跳闸命令在以太网上的实时、可靠传输是基于IEC 61850 标准的过程总线数据通信的重要内容。该文深入分析了这两类信息所共同遵循的发布者/订阅者通信结构,构建了应用于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过程总线通信实验平台,揭示了采样测... 采样测量值和跳闸命令在以太网上的实时、可靠传输是基于IEC 61850 标准的过程总线数据通信的重要内容。该文深入分析了这两类信息所共同遵循的发布者/订阅者通信结构,构建了应用于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过程总线通信实验平台,揭示了采样测量值和跳闸命令传输的实现机制,提出了保证过程总线通信服务质量的方案。实验验证了此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研究结果对于新一代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过程总线通信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1850标准 总线通信 变压器差动保护 变电站自动化 数据通信 可靠传输 通信结构 实验平台 实现机制 服务质量 通信设计 系统过程 研究结果 测量值 类信息 实用性 命令 跳闸 采样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E总线的嵌入式Linux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季筱璐 叶梅 +2 位作者 朱科军 李小男 王贻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3,共4页
介绍了在高能物理实验的数据获取读出系统中应用嵌入式Linux的可行性分析与关键技术。首先介绍测试系统的硬件平台与软件框架。重点介绍在读出系统中实现嵌入式Linux应用的关键技术—寄存器读写、CBLT传输、中断处理、多线程技术、cach... 介绍了在高能物理实验的数据获取读出系统中应用嵌入式Linux的可行性分析与关键技术。首先介绍测试系统的硬件平台与软件框架。重点介绍在读出系统中实现嵌入式Linux应用的关键技术—寄存器读写、CBLT传输、中断处理、多线程技术、cache相关的处理等。系统开发基于VME总线,通过修改Linux内核与vme_universe驱动,解决了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最后给出系统测试运行结果,基于Linux的读出系统已经可以配合在线软件较为稳定地运行,系统性能达到预期效果,验证了在高能物理实验中采用基于Linux的读出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物理实验 数据获取读出系统 嵌入式LINUX VME总线 vme_universe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模拟·实验:计算社会科学的三大研究方法 被引量:53
8
作者 罗俊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9,共15页
计算社会科学致力于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创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计算社会科学已经形成了社会数据计算、社会模拟、互联网社会科学实验三种新的研究方法。文章首先回顾三种研究方法产生、发展的历程,系统性地... 计算社会科学致力于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创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计算社会科学已经形成了社会数据计算、社会模拟、互联网社会科学实验三种新的研究方法。文章首先回顾三种研究方法产生、发展的历程,系统性地总结其在理论与方法上的成果;其次分析社会数据计算、社会模拟、互联网社会科学实验在社会信息资料的获取与分析、复杂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技术实现手段、因果性验证等方面的创新突破、优势局限;最后探讨计算社会科学现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路径,以及近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社会科学 数据 数据驱动 社会模拟 建模与仿真 互联网社会科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Web访问的缓存和预取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金蓓弘 田四化 +2 位作者 林晨 黄宇 任鑫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07年第2期180-190,共11页
缓存和预取在提高无线环境下的Web访问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研究针对无线局域网的Web缓存和预取机制,分别基于数据挖掘和信息论提出了采用序列挖掘和延迟更新的预测算法,设计了上下文感知的预取算法和获益驱动的缓存替换机制,... 缓存和预取在提高无线环境下的Web访问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研究针对无线局域网的Web缓存和预取机制,分别基于数据挖掘和信息论提出了采用序列挖掘和延迟更新的预测算法,设计了上下文感知的预取算法和获益驱动的缓存替换机制,上述算法已在Web缓存系统OnceEasyCache中实现。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算法的集成能有效地提高缓存命中率和延迟节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缓存命中率 预取算法 上下文感知 预测算法 延迟更新 序列挖掘 性能评估 无线环境 替换机制 数据挖掘 缓存系统 访问性能 信息论 节省率 实验 设计 驱动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Base的配用电海量时序数据存取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福铮 黄文琦 +2 位作者 陈华军 郭晓斌 陈承志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59-163,共5页
针对配用电海量时间序列数据,目前南方电网普遍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在技术上使用分库、分区、分表、联合索引等方式进行优化,灵活性、可扩展性、存储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为满足配用电海量时间序列数据的存储要求,分析了关系型数... 针对配用电海量时间序列数据,目前南方电网普遍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在技术上使用分库、分区、分表、联合索引等方式进行优化,灵活性、可扩展性、存储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为满足配用电海量时间序列数据的存储要求,分析了关系型数据库优缺点,提出采用分布式数据库HBase构建电力系统数据中心以提高系统性能,并重点分析了HBase数据存储机制及实现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Base的配用电海量时间序列数据存取技术在存储及查询操作上具有较大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用电 时间序列数据 南方电网 分布式数据 存储机制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双幅度脉冲间隔调制通信系统传感器稳定性控制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瑜飞 乔宝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51-956,共6页
传统脉冲系统传感器稳定性控制模型忽略了对脉冲控制器驱动全域总线的设计,导致无法实现脉冲信号的全域连通,因此传统控制方法存在较大偏差。为此,构建新的红外双幅度脉冲间隔调制通信系统有限时间传感器稳定性控制模型。采集脉冲同态数... 传统脉冲系统传感器稳定性控制模型忽略了对脉冲控制器驱动全域总线的设计,导致无法实现脉冲信号的全域连通,因此传统控制方法存在较大偏差。为此,构建新的红外双幅度脉冲间隔调制通信系统有限时间传感器稳定性控制模型。采集脉冲同态数据,完成脉冲资源文件信息的重新配置。设计脉冲控制器驱动全域总线,重组数据传输结构。应用脉冲内部领域微控制器,将脉冲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连通脉冲全域总线完成全区域脉冲连通。组合和划分区域内脉冲能量簇,依靠各层级的驱动节点实现逐级控制,实现整体性传感器稳定性控制。实验所得数据表明:所设计的传感器稳定性控制模型的脉冲发条高频和红外低频脉冲控制偏差较小,与传统模型相比具有明显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传感器 传感器稳定性控制 仿真实验 红外双幅度脉冲 驱动全域总线 脉冲同态数据 脉冲连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车辆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数值模型 被引量:15
12
作者 Richard van Kasteel 钱立新 +1 位作者 王成国 叶国弘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4,共7页
基于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阀元件的性能,建立了一个新的液压减振器数值模型。该数值模型不仅将阻尼力作为减振器活塞杆的速度与位移的函数,同时还含有用于描述内部结构的基本参量,可以清楚地描述液压减振器的阻尼机制。应... 基于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阀元件的性能,建立了一个新的液压减振器数值模型。该数值模型不仅将阻尼力作为减振器活塞杆的速度与位移的函数,同时还含有用于描述内部结构的基本参量,可以清楚地描述液压减振器的阻尼机制。应用该模型可进行液压减振器的动态性能分析、结构设计、元件选用等。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符合性。该数值模型易于实现计算机数值仿真,可以应用于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研究和减振器的结构参数、动态性能对车辆舒适性和稳定性影响的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减振器 数值模型 工作原理 铁道车辆 计算机数值仿真 动态性能分析 内部结构 动力学性能 稳定性影响 阻尼机制 结构设计 元件选用 实验数据 计算结果 结构参数 车辆系统 活塞杆 阻尼力 符合性 舒适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