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数据差分的频域体绘制算法
1
作者 黎新伍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1-42,45,共3页
针对频域体绘制的图像质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差分的且能动态提升图像质量的频域体绘制算法。用数据场差分替代原数据场,计算三维数据场的动态调节因子,通过模拟补偿图像的深度感和真实感,动态地调节图像质量。设计了采样点合并等加... 针对频域体绘制的图像质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差分的且能动态提升图像质量的频域体绘制算法。用数据场差分替代原数据场,计算三维数据场的动态调节因子,通过模拟补偿图像的深度感和真实感,动态地调节图像质量。设计了采样点合并等加速技术绘制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升图像质量,加快了绘制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体绘制 数据差分 动态调节因子 采样点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和数据差分处理的油田产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亚军 唐力辉 +2 位作者 王振鹏 谢晓庆 徐海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油田产量预测是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关键问题之一,机器学习的数据驱动技术在时间序列的石油产量预测应用中较为广泛。针对早期神经网络对油田时序信息不敏感、预测值容易出现持续偏差的问题,建立了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和门控递归单元(G... 油田产量预测是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关键问题之一,机器学习的数据驱动技术在时间序列的石油产量预测应用中较为广泛。针对早期神经网络对油田时序信息不敏感、预测值容易出现持续偏差的问题,建立了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和门控递归单元(GRU)两种循环神经网络的产量预测模型,克服了传统方法在产量预测方面的的局限性。引入了回归插补法降噪和差分的数据处理方式,较好地解决了油田生产数据存在异常点、阶段性波动特征的问题,大幅提高了LSTM和GRU神经网络在油田产量预测的精度。利用实际油田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训练和评价,并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SVM)、集成学习回归(AdaBoost)、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RNN)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LSTM和GRU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较好地应用于石油产量的时间序列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预测 循环神经网络 数据差分处理 回归插补法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处理的EMD-LSTM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3
作者 周睿 邱爽 +2 位作者 孟双杰 李明 张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2-849,共8页
随着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与日俱增,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对于精准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的经验模态分解(emp... 随着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与日俱增,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对于精准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相结合的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模型。首先,该模型对短时空中交通流量序列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其次,为了提高预测精度,运用数据差分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最后,将平稳处理后的序列分别输入LSTM网络模型进行预测,经过数据重构,得到最终的短时流量预测值。利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和拟合程度的典型指标RSME、MAE、R^(2)分别为0.29%,0.08%、96.40%,相较于其他方法,预测精度大幅度提高,可以为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短时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数据差分处理(data differential processing) 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舱室主控系统的差分故障数据重建算法研究
4
作者 李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36,共3页
传统的差分故障数据重建算法得到的数据在经过多次迭代后出现误差,导致利用重建后数据构建的图形发生偏移,因此提出一种舱室主控系统的差分故障数据重建算法。分析差分故障数据结构,建立差分故障数据的目标函数模型,在迭代过程中利用故... 传统的差分故障数据重建算法得到的数据在经过多次迭代后出现误差,导致利用重建后数据构建的图形发生偏移,因此提出一种舱室主控系统的差分故障数据重建算法。分析差分故障数据结构,建立差分故障数据的目标函数模型,在迭代过程中利用故障数据最少的一批数据作为原始样本,优化迭代过程,根据故障数据与矩阵常数的大小,选择局部傅里叶矩阵作为观测矩阵,并通过傅里叶矩阵的变换完成了差分故障数据的重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3次数据迭代,本文算法得到的数据重建图无明显偏移,验证了提出的舱室主控系统的差分故障数据重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室主控系统 差分故障数据 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总变化量的时变图信号重构算法
5
作者 江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53-56,61,共5页
图信号具有一定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网络上的节点收集相关信号的数据。但是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由于图信号具有时变特性,容易造成数据损失或错误。文中主要研究无权无向的时变图信号网络,对时变信号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可以使得信号表现出更... 图信号具有一定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网络上的节点收集相关信号的数据。但是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由于图信号具有时变特性,容易造成数据损失或错误。文中主要研究无权无向的时变图信号网络,对时变信号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可以使得信号表现出更好的平滑特性。提出采用差分总变化量的方法对时变图信号数据重构,并使用均方根误差方法对重构结果做评价,通过实验仿真发现基于差分总变化量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重构效果,从而验证了采用差分总变化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图信号 差分总变化量 信号重构 数据恢复 数据差分处理 重构结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规划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差分传播相移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马建立 陈明轩 +1 位作者 李思腾 仰美霖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6-528,共13页
对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而言,差分传播相移(φDP)数据质量是影响雷达应用的关键因素,需要开展其数据的质量控制。首先利用相关系数(ρHV),差分反射率(ZDR)纹理和差分传播相移纹理特征信息剔除非气象回波,然后采用一种新的方法—... 对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而言,差分传播相移(φDP)数据质量是影响雷达应用的关键因素,需要开展其数据的质量控制。首先利用相关系数(ρHV),差分反射率(ZDR)纹理和差分传播相移纹理特征信息剔除非气象回波,然后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线性规划来开展差分传播相移的数据质量控制。比较分析了雷达原始差分传播相移数据经过3、5、7点不同平滑点数对线性规划结果的影响,分析数据表明不同平滑点数对线性规划结果几乎无影响。将线性规划方法应用到北京组网的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差分传播相移数据质量控制上,结果表明,差分传播相移经过线性规划后,可以有效提升其数据质量,表现在:(1)差分传播相移具有累积递增属性和差分传播相移率(KDP)的非负属性,与差分传播相移和差分传播相移率应该具备的物理属性一致;(2)可以有效剔除因冰雹等大粒子产生的后向差分传播相移(δ)对差分传播相移的影响,提升其计算差分传播相移率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规划 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 差分传播相移数据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安执法电子证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琪 张嘉政 刘文奇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2-1193,共12页
针对公安执法环境的复杂性和电子证据取证及证据固定的困难,根据公安执法场景中电子证据的功能需求,创建了一类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安执法电子证据模型的原型系统。该系统具备分布式、不可篡改、可溯源和安全性高等特点,较好地解决了公... 针对公安执法环境的复杂性和电子证据取证及证据固定的困难,根据公安执法场景中电子证据的功能需求,创建了一类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安执法电子证据模型的原型系统。该系统具备分布式、不可篡改、可溯源和安全性高等特点,较好地解决了公安执法电子证据在取证和诉讼中证据的易变性、逻辑混乱和时间不一致等核心问题。该系统将执法过程中涉及举证的数据上链,通过改进实用拜占庭将军容错(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PBFT)共识算法来监测试图篡改执法数据的行为,利用层级监管特性启动备用共识节点以提高整体效率,基于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 IPFS)对超大文件上链进行数据存储,有利于公安系统在处理大型数据信息时做到及时、安全与高效。最后通过公安局办案大厅执法场景的测试与分析,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该系统的应用可赋能公安执法电子证据举证效力的提升和司法领域反腐倡廉,并为案件侦破的串并案智能化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子证据 分布式存储 PBFT共识算法 数据 异构共识 数据差分 公安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930板卡的RTK测量系统研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畅毅 王亮 +3 位作者 黄劲松 史小奇 冯庚绪 吴建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1,105,共6页
针对物探测量作业中经常会遇到密林、峡谷、窄沟等遮挡严重的不良环境,导致可视卫星数减少、卫星信号不稳定,进而造成定位结果精度下降、作业效率降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使用多系统兼容的高灵敏度BD930板卡作为接收机主板,给出了板卡的... 针对物探测量作业中经常会遇到密林、峡谷、窄沟等遮挡严重的不良环境,导致可视卫星数减少、卫星信号不稳定,进而造成定位结果精度下降、作业效率降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使用多系统兼容的高灵敏度BD930板卡作为接收机主板,给出了板卡的控制方法。研制出了一款实时动态定位手簿软件,并且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搭建了差分数据链,多次在实际物探测量作业环境下对整个测量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RTK适应困难环境的能力,所搭建的差分数据链使测量作业更加便捷、高效,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探测量作业 多系统兼容 BD930板卡 差分数据 R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lementation of road horizontal alignment as a whole for CAD
9
作者 杨柳 郑健龙 张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411-3418,共8页
Road horizontal alignment contains three elements: straight line,circular arc,and clothoid.In AutoCAD,clothoid can only be fitted by polyline or spline,and the graphics which are separated from the road data are indep... Road horizontal alignment contains three elements: straight line,circular arc,and clothoid.In AutoCAD,clothoid can only be fitted by polyline or spline,and the graphics which are separated from the road data a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new curve for road horizontal alignment.Firstly,the differential approximation and series integration methods for clothoid were discussed.Secondly,the geometric formulae for road line which contain the three elements were derived as a whole.Then,the advantages and feasibility of customizing a road line class,which was derived from the curve base class,were analyzed based on ObjectARX(AutoCAD Runtime eXtension) techniques.Finally,the data structure and operations for the road line class were stress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ad line can integrate the road elements,graphics and data to implement the graphics-oriented design,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road alignment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 horizontal alignment CLOTHOID OBJECTARX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imating extrem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steel box girder using long-term measurement data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幼亮 王高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537-2545,共9页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fiat steel box girder of a cable-stayed bridge were studied.Firstly,by using the long-term measurement data collected by th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installed on the ...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fiat steel box girder of a cable-stayed bridge were studied.Firstly,by using the long-term measurement data collected by th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installed on the Runyang Cable-stayed Bridge,the daily variations as well as seasonal ones of measured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the box girder cross-section area were summarized.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models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were further established and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were estimated with a return period of 100 years.Finally,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models in cross-section area were proposed for bridge thermal design.The results show that horizont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top plate and vertic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op plate and bottom plate are considerable.All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weighted sum of two Weibull distributions.The maximum positive and negative horizont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top plate are 10.30 ℃ and -13.80 ℃,respectively.And the maximum positive and negative vertic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op plate and bottom plate are 17.30 ℃ and-3.70 ℃,respectively.For bridge thermal design,there are two vertic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models between top plate and bottom plate,and six horizont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models in top p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cable-stayed bridge steel box gird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extreme valu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