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DO.NET技术的网络答疑数据库 被引量:3
1
作者 包空军 曹忠升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73-75,共3页
ADO.NET用作数据访问模型,采用3层以上数据处理结构,具有对断开连接的数据的内部支持、全面的XML支持,此外,该技术还支持松散结合的数据访问需求、多层Web应用程序及Web服务,采用ADO.NET数据访问模型开发基于网络的讨论答疑数据库,有利... ADO.NET用作数据访问模型,采用3层以上数据处理结构,具有对断开连接的数据的内部支持、全面的XML支持,此外,该技术还支持松散结合的数据访问需求、多层Web应用程序及Web服务,采用ADO.NET数据访问模型开发基于网络的讨论答疑数据库,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灵活性和代码的高可维护性,可实现Web Table网页表单与后台Web数据更直接、更灵活的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O.NET技术 网络答疑数据 数据访问模型 数据处理结构 WEB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地质云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74
2
作者 陈建平 李婧 +1 位作者 崔宁 于萍萍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60-1265,共6页
地质学属于数据密集型科学,并与地球科学面临的问题息息相关。已经收集的和将要收集的大量数字国土相关数据,由于科学研究的需要,正在不断加以检验和扩充。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国国土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战略行动具有深远意义,大数据... 地质学属于数据密集型科学,并与地球科学面临的问题息息相关。已经收集的和将要收集的大量数字国土相关数据,由于科学研究的需要,正在不断加以检验和扩充。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国国土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战略行动具有深远意义,大数据的相关技术应用为实现地质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提供了有效的支撑。重点介绍大数据背景下的"地质云"构建理念与方法,以及大数据在地学领域的应用。大数据为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地质数据带来了新的处理方法与理念。地质云的构建旨在探索以需求带动的地质核心数据的应用,挖掘非结构化数据的新数据信息,以支撑国土资源管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地质云 结构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的XBRL维度数据解析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健鹏 王颖 杨诚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从XBRL维度数据处理的角度,研究大规模半结构化数据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的XBRL维度数据解析算法.该算法在Map/Reduce编程模型和StAX流式解析技术的基础上,针对XBRL财务报告中各XML文件之间较复杂的数据引用关系... 从XBRL维度数据处理的角度,研究大规模半结构化数据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的XBRL维度数据解析算法.该算法在Map/Reduce编程模型和StAX流式解析技术的基础上,针对XBRL财务报告中各XML文件之间较复杂的数据引用关系,以整份XBRL财务报告为处理的最小单位,结合并行技术提取维度事项所包含的数据,再处理业务语义数据,从而实现复杂XBRL维度数据的解析.性能比较分析表明,该算法在大规模XBRL数据处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BRL 结构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 MAP REDUCE XBRL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tigue damage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using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data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旭辉 陈政清 +1 位作者 余志武 黄方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2期200-203,共4页
To evaluate the fatigue damage reliability of critical members of the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according to the stress-number curve and Miner’s rule, the corresponding expressions for calculating the structural ... To evaluate the fatigue damage reliability of critical members of the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according to the stress-number curve and Miner’s rule, the corresponding expressions for calculating the structural fatigue damage reliability were derived. Fatigue damage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ome critical members of the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strain-time histories measured by th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bridge. The corresponding stress spectra were obtained by the real-time rain-flow counting method. Results of fatigue damage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by the reliability method at different reliability and compared with Miner’s ru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damage of critical members of the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is very small due to its low live-load stress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igue damage reliability evaluation railway steel bridg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real-time rainflow counting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