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数阶微分数据变换在滨海盐渍土盐分反演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潘昊 陈诗扬 +3 位作者 李祎森 李映祥 曹怀堂 刘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2,共10页
滨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态功能区,土壤盐渍化已成为该区域土地生产力退化的主要因素。为探索分数阶微分(fractional-order differentiation,FOD)数据变换在滨海盐碱地盐渍化监测中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以中国北方典型滨海盐渍化区域—... 滨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态功能区,土壤盐渍化已成为该区域土地生产力退化的主要因素。为探索分数阶微分(fractional-order differentiation,FOD)数据变换在滨海盐碱地盐渍化监测中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以中国北方典型滨海盐渍化区域—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利用环境减灾二号卫星(HJ-2B)高光谱影像,进行了阶数范围为0~2.0、步长为0.1的FOD数据变换。通过分析不同阶数下3类土壤(非盐渍化、轻度盐渍化、重度盐渍化)的光谱特征及其反射率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性,筛选出对土壤盐分敏感的波段作为模型输入,进而基于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GBM)实现土壤盐分反演。结果表明:1)在0.9阶微分光谱下,3类土壤的光谱差异最为显著且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达到0.58;2)在FOD数据变换的基础上,结合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计算了各波段在0~2.0阶范围内的反射率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性均值。结果显示,960、1 630、1 975、975和2 140 nm波段与土壤含盐量具有较高相关性,适合作为模型输入变量,以提升滨海盐碱地盐渍化监测的精度;3)根据光谱特征分离度和相关性排序,筛选出0、0.5、0.9、1.0、1.1和1.5共6个FOD变换阶数用于土壤盐分反演。其中,0.9阶影像反演精度最高,优于原始光谱和整数阶光谱,决定系数达0.78,均方根误差为1.0 g/kg。总体而言,FOD数据变换能更有效地揭示土壤含盐量与光谱信息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碱地及其他区域的高光谱遥感土壤盐渍化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壤含盐量 高光谱影像 分数阶微分数据变换 敏感波段 梯度提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巴02B卫星多光谱影像中LBV数据变换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成雯 唐家奎 +6 位作者 米素娟 胡引翠 王春磊 于新菊 李勇志 赵理君 王后茂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25,F0003,共6页
通过对实际获得的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分析,提出了可用于中巴02B卫星多光谱影像的LBV数据变换公式,使得LBV数据变换方法在国产中巴02B卫星数据上的应用成为可能;运用该变换公式处理得到的中巴LBV数据变换图像比中巴原始数据假彩色合成... 通过对实际获得的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分析,提出了可用于中巴02B卫星多光谱影像的LBV数据变换公式,使得LBV数据变换方法在国产中巴02B卫星数据上的应用成为可能;运用该变换公式处理得到的中巴LBV数据变换图像比中巴原始数据假彩色合成图像颜色更鲜艳,地物类别更易区分,具有更好的目视解译效果。将LBV变换图像与中巴数据假彩色图像分别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分类,分类图像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用LBV变换公式得到的LBV结果图像能很好地提高图像计算机分类的精度,该变换方法在中巴02B卫星数据的应用中具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02B卫星 LBV数据变换 图像分类 多光谱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V数据变换方法的海岸带多光谱影像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成雯 唐家奎 +5 位作者 米素娟 马毅 郭立萍 赵理君 王后茂 王春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6,F0003,共5页
在传统的海岸带多光谱影像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LBV数据变换方法对海岸带多光谱影像进行地物分类识别的方法,通过图像数据变换能够分别提取出表示地物总辐射水平、可见光-近红外辐射平衡和表示波段辐射变化矢量(方向和速度)L、B... 在传统的海岸带多光谱影像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LBV数据变换方法对海岸带多光谱影像进行地物分类识别的方法,通过图像数据变换能够分别提取出表示地物总辐射水平、可见光-近红外辐射平衡和表示波段辐射变化矢量(方向和速度)L、B、V的值。通过应用青岛海岸带TM多光谱影像,提取LBV变换图像并与原始假彩色合成图像比较,分别进行监督分类试验。运用LBV数据变换方法获得的图像信息量更丰富,地物类别更鲜明,有利于图像的目视解译,分类精度提高约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V数据变换 多光谱影像 海岸带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DEA有效性在数据变换下的不变性 被引量:59
4
作者 马占新 唐焕文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对数据变换下DEA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DEA有效性在一类严格保序函数变换下的一些不变性质。
关键词 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 数据变换 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变换提高灰色预测模型精度的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福琴 刘建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7,共3页
文章全面分析了数据变换提高灰色预测模型精度的因素,指出选择数据变换来提高模型精度应从整体综合考虑,主要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提高光滑比,二是调整级比,三是保凸凹性。文章给出了每个因素的具体数据处理方法,并在调节级比方面... 文章全面分析了数据变换提高灰色预测模型精度的因素,指出选择数据变换来提高模型精度应从整体综合考虑,主要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提高光滑比,二是调整级比,三是保凸凹性。文章给出了每个因素的具体数据处理方法,并在调节级比方面,首次提出了级比压缩变换。同时,还详细讨论了几种常见变换在上述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利用数据变换提高模型精度的建模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 光滑比 级比 凸凹性 数据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数据变换技术及其在GM(1,1)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钱吴永 党耀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79-2881,2908,共4页
针对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数据变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数据变换的机理入手,提出了数据变换的构造准则,在该准则的基础上构造出一种新型数据变换。通过对该新型数据变换若干性质的讨论验证了其满足数据变换的构造准则,并将该变换应用于GM(1... 针对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数据变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数据变换的机理入手,提出了数据变换的构造准则,在该准则的基础上构造出一种新型数据变换。通过对该新型数据变换若干性质的讨论验证了其满足数据变换的构造准则,并将该变换应用于GM(1,1)模型。通过具体的实例的计算表明,该变换能够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数据变换技术 GM(1 1)模型 光滑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源集装箱检测图像显示数据变换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谈春明 张玉爱 +2 位作者 苗积臣 刘锡明 吴志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介绍了Windows环境下集装箱检测数据转换为图像显示数据的几种变换处理方法,通过对数据开方运算变换方法的研究,提出该方法相当于一种误差间隔均衡化的非线性变换方法。该方法与通常采用的线性分段变换和对数变换方法相比,在显示检测图... 介绍了Windows环境下集装箱检测数据转换为图像显示数据的几种变换处理方法,通过对数据开方运算变换方法的研究,提出该方法相当于一种误差间隔均衡化的非线性变换方法。该方法与通常采用的线性分段变换和对数变换方法相比,在显示检测图像全貌时,对灰度的高端和低端部分均有很好的表现效果,其显示的图像层次丰富,显示信息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显示 数据变换 集装箱检测 WINDOWS环境 低端 开方运算 数据转换 ^60CO源 测图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变换和背景值优化的GM(1,1)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昌兴 谢笑娟 +1 位作者 李思齐 黄艳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71-73,共3页
文章为了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变换和背景值优化的GM(1,1)模型。考虑通过弱化缓冲算子得到原始数据序列的缓冲序列,并对缓冲序列进行对数变换,而后对GM(1,1)模型的背景值进行优化。实例结果表明新建GM(1,1)模型... 文章为了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变换和背景值优化的GM(1,1)模型。考虑通过弱化缓冲算子得到原始数据序列的缓冲序列,并对缓冲序列进行对数变换,而后对GM(1,1)模型的背景值进行优化。实例结果表明新建GM(1,1)模型降低了误差,提高了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数据变换技术 弱化缓冲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环境内部的数据变换和融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丁国富 王金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0-314,共5页
虚拟环境(VE)是一个融合了多维信息数据以产生沉浸感、投入感的仿真环境,为交互VE中的虚拟对象,需经过一系列的几何变换。研究了VE中各种坐标系的几何变换过程,重点探讨了手空间、立体视觉与虚拟空间的数据融合,保证了人机... 虚拟环境(VE)是一个融合了多维信息数据以产生沉浸感、投入感的仿真环境,为交互VE中的虚拟对象,需经过一系列的几何变换。研究了VE中各种坐标系的几何变换过程,重点探讨了手空间、立体视觉与虚拟空间的数据融合,保证了人机交互的协调性。而且,就上述理论环境,给出了具体的实例,验证了VE内部的数据融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人机接口 虚拟环境 数据融合 数据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数据变换的泾河流域月降雨空间插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鹏 张万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对泾河流域各站点1951-2005年多年平均月降雨量数据进行偏斜度分析,并分别做平方根、立方根、对数变换;根据泾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选择普通克里格法和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对变换前后的月均降雨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通过交叉验证的检验方法... 对泾河流域各站点1951-2005年多年平均月降雨量数据进行偏斜度分析,并分别做平方根、立方根、对数变换;根据泾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选择普通克里格法和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对变换前后的月均降雨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通过交叉验证的检验方法得到以下结论:偏斜度分析对于空间插值意义不大;两种插值方法都是对数变换后的数据插值结果较优,同时考虑高程的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无论数据变换与否其插值精度都没有普通克里格法的精度高。选择对数变换和普通克里格法进行泾河流域多年平均月降雨量插值效果较好,为日降水插值的获得提供了可靠的本底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斜度分析 数据变换 普通克里格法 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提花机控制数据变换及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炜 胡弘波 袁嫣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128,共4页
为简化电子提花机控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适应用户快速变更织造产品的要求,运用矩阵变换理论,深入分析电子提花机控制过程中选针变换和装造变换的关系,得到了这2个变换矩阵互为转置矩阵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装造入手实现控制的新方... 为简化电子提花机控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适应用户快速变更织造产品的要求,运用矩阵变换理论,深入分析电子提花机控制过程中选针变换和装造变换的关系,得到了这2个变换矩阵互为转置矩阵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装造入手实现控制的新方法。在具体实现中,应用XML技术描述变换矩阵,提出根据用户给定的装造信息自动生成数据变换矩阵的算法,并解决了电子提花机不满针使用和多数据通道的实际问题。实现了控制系统与电子提花机硬件体系结构和装造的无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变换 矩阵变换 控制系统 电子提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L数据的Parasolid数据变换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虎 扶建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4,共8页
为满足STL与Parasolid几何建模核心之间数据直接交换的需要,提出在对三角网格模型数据分割的基础上,利用角点对三角网格曲面边界进行分段,以各边界段的近似中点和递归细分算法提取边界段上的特征点,采用Dijkstra算法计算对应边界段上对... 为满足STL与Parasolid几何建模核心之间数据直接交换的需要,提出在对三角网格模型数据分割的基础上,利用角点对三角网格曲面边界进行分段,以各边界段的近似中点和递归细分算法提取边界段上的特征点,采用Dijkstra算法计算对应边界段上对应特征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线以获得空间四角形的节点数据,通过Parasolid函数以插值的方式重构三角网格模型的自由曲面并进行曲面缝合,最终将STL数据转换成Parasolid数据。应用实例表明了所生成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变换 Parasolid文件 STL模型 三角网格 自由曲面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变换对回归系数估计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义良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67-72,共6页
本文考虑线性同归模型Y=Xβ+ε,E(ε)=0,Cov(ε)中数据变换Z=A′Y对回归系数估计的影响,得到了影响的下界,并且建立了它与相关系数间的关系.
关键词 回归系数 线性回归 数据变换 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数据变换网络与全交叉网络拓扑等价的多套逻辑名矩阵
14
作者 艾军 曹明翠 李再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1-44,共4页
用光互连取代电互连实现多处理机系统的互连通信具有潜在的优势.本文提出了互连网络逻辑名结构的矩阵表示形式,并采用互连网络拓扑等价的图分析法获得了简化数据变换网络与全交叉网络拓外等价的四套逻辑名矩阵,为拓展光互连简化数据... 用光互连取代电互连实现多处理机系统的互连通信具有潜在的优势.本文提出了互连网络逻辑名结构的矩阵表示形式,并采用互连网络拓扑等价的图分析法获得了简化数据变换网络与全交叉网络拓外等价的四套逻辑名矩阵,为拓展光互连简化数据变换网络系统的互连功能、提高其性能价格比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变换网络 全交叉网络 网络互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变换指令在PLC参数外部设定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少雄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1999年第4期65-68,共4页
本文提出应用数据编码指令和数据译码指令,用一位BCD码开关,占用六个输入点,实现多位数的PLC器件参数的外部设定方法。
关键词 参数 外部设定 数据变换指令 程序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变换技术和无偏NGM(1,1,k)模型的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哲 韩庆庆 +1 位作者 马奎 陈鹏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3-195,共3页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以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增长时采用GM(1,1)及其各类改进模型模拟误差较大问题,基于无偏NGM(1,1,k)模型的建模机理,采用函数变换方法作为数据变换技术处理负荷数据,并以预测精度作为数据变换技术优选条件。实例应用结果表...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以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增长时采用GM(1,1)及其各类改进模型模拟误差较大问题,基于无偏NGM(1,1,k)模型的建模机理,采用函数变换方法作为数据变换技术处理负荷数据,并以预测精度作为数据变换技术优选条件。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预测 NGM((1 1 k)模型 数据变换技术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井源距VSP数据变换及其在高陡构造地区桥式标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蔡志东 王冲 +3 位作者 陈策 王阳 姜忠诚 田文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0-996,共7页
桥式标定是以垂直地震剖面数据为桥梁的一种综合地质层位对比与分析方法。在高陡构造地区,由于受到上行波场不能同相拉平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桥式标定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层位分析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垂直地震数据转换及标定的方法,首... 桥式标定是以垂直地震剖面数据为桥梁的一种综合地质层位对比与分析方法。在高陡构造地区,由于受到上行波场不能同相拉平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桥式标定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层位分析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垂直地震数据转换及标定的方法,首先依初至时间对VSP上行波NMO后数据进行子矩阵分组,然后对子矩阵进行重新排列,进而将转换后垂直地震剖面数据直接用于层位标定。新方法不再依赖于难以同相叠加的走廊剖面,标定结果更加直观、可靠;同时便于进行综合地震地质分析,可以较好地解决高陡构造地区VSP桥式标定问题。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K85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构造 VSP 桥式标定 走廊叠加 数据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变换参数的渐近置信域的曲率表示
18
作者 林路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3-158,共6页
该文首次用几何方法研究回归模型中数据变换参数及其子集参数的渐近置信域问题.由于文中讨论的是一般的数据变换多参数的渐近置信域的曲率表示,从而有关结论适用于各种数据变换如著名的Box-Cox变换、带有漂移参数的幂变换等变... 该文首次用几何方法研究回归模型中数据变换参数及其子集参数的渐近置信域问题.由于文中讨论的是一般的数据变换多参数的渐近置信域的曲率表示,从而有关结论适用于各种数据变换如著名的Box-Cox变换、带有漂移参数的幂变换等变换中变换参数的渐近置信域的曲率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模型 数据变换参数 置信域 统计曲率 SCORE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WFW网络下的动态数据变换
19
作者 高志成 张风声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79-83,共5页
本文介绍在MicrosoftWINDOWSFORWORKROUPS3.1(以下简称WFW)网络环境下用MicrosoftVISUALBASIC3.0(以下简称VB3.0)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动态数据交换的方法。
关键词 实时数据 WFW网络 局域网 动态数据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solid数据的STL变换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虎 扶建辉 《工具技术》 2010年第7期53-57,共5页
为满足CAD软件与快速成形领域的数据交换需要,提出了一种Parasolid数据的STL变换方法。利用Parasolid建模核心的PK-TOPOL-facet()函数将Parasolid模型按STL文件规则进行三角网格化,通过返回的拓扑信息构建三角面片与它的顶点和法向量的... 为满足CAD软件与快速成形领域的数据交换需要,提出了一种Parasolid数据的STL变换方法。利用Parasolid建模核心的PK-TOPOL-facet()函数将Parasolid模型按STL文件规则进行三角网格化,通过返回的拓扑信息构建三角面片与它的顶点和法向量的拓扑关系,并由此生成了STL文件。应用实例和Solidworks软件诊断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将Parasolid文件变换为STL文件,生成的STL模型中无错误面和缝隙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SOLID STL文件 数据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