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传输虚拟化中数据分组乱序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葛杨 徐名海 迟欢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0-87,共8页
对传输虚拟化相关问题及传输虚拟化中多路径并发传输的数据分组乱序问题进行了介绍,从静态的路径选择机制以及动态的数据分组调度模型方面分析了造成接收端数据分组乱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基于路径往返时间的路径选择机制和基于权重轮询... 对传输虚拟化相关问题及传输虚拟化中多路径并发传输的数据分组乱序问题进行了介绍,从静态的路径选择机制以及动态的数据分组调度模型方面分析了造成接收端数据分组乱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基于路径往返时间的路径选择机制和基于权重轮询调度算法、时延均衡技术的数据分组调度模型。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明显地缓解接收端数据分组的乱序问题,有效地降低了接收端缓存区容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虚拟化 多路径并发传输 多路径选择机制 数据分组调度模型 数据分组乱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权衡生存时间与数据分组跳数的分流路由算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艺华 杨晨曦 +1 位作者 吴万登 汤一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279,共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大多采用电池供电,因而节能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显得至关重要。该文提出一种能耗感知的优化网络生存时间的路由算法,称之为分流路由算法(DTRA,Diffluent Traffic Routing Algorithm)。DTRA算法采用一个优化模型以优...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大多采用电池供电,因而节能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显得至关重要。该文提出一种能耗感知的优化网络生存时间的路由算法,称之为分流路由算法(DTRA,Diffluent Traffic Routing Algorithm)。DTRA算法采用一个优化模型以优化每个节点发出的数据比例,从而达到权衡网络生存时间和数据分组跳数。此外,采用一个简单的遗传算法求解该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DTRA算法能显著地提高网络的生存时间,同时将数据分组平均跳数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网络生存时间上,DTRA算法比一些已有的知名算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络生存时间 节能 路由算法 数据分组跳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分组处理方法的聚类分析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贺昌政 张九龙 林嫔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227,237,共7页
与通常的聚类方法相比,客观聚类分析方法能自动、客观地确定聚类个数并找到最优聚类方案.通过算法步骤的剖析和算例分析,对客观聚类分析方法的核心构件,即一致性准则的不足进行了评价.利用偶极子给出了新的一致性准则,提出了数据分组处... 与通常的聚类方法相比,客观聚类分析方法能自动、客观地确定聚类个数并找到最优聚类方案.通过算法步骤的剖析和算例分析,对客观聚类分析方法的核心构件,即一致性准则的不足进行了评价.利用偶极子给出了新的一致性准则,提出了数据分组处理(GMDH)聚类分析方法.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比较两方面论证了新的一致性准则的优越性,指出了 GMDH 聚类分析方法是客观聚类分析方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客观聚类分析 一致性准则 数据分组处理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分组匹配的相似重复记录检测 被引量:6
4
作者 周丽娟 肖满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106,共3页
针对数据集成中相似重复记录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数据特征属性优选分组的算法。通过计算特征属性的方差来确定某维属性的权值,基于数据分组思想选择权值大的属性,将数据集分割成不相交的小数据集,并在各小数据集中用模糊匹配算法进行相... 针对数据集成中相似重复记录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数据特征属性优选分组的算法。通过计算特征属性的方差来确定某维属性的权值,基于数据分组思想选择权值大的属性,将数据集分割成不相交的小数据集,并在各小数据集中用模糊匹配算法进行相似重复记录的识别。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效率和检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属性优选 数据分组匹配 相似重复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分组网中自相似业务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罗恒端 吴诗其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7-115,共9页
本文介绍了数据分组网络中业务模型的研究进展。数据分组网络中,传统的泊松或马尔科夫模型在描述网络业务的精确性方面有很大的不足,近年来发展的自相似(单分形)业务模型效果较好。最近,研究人员在实测网络业务数据的基础上提出的多分... 本文介绍了数据分组网络中业务模型的研究进展。数据分组网络中,传统的泊松或马尔科夫模型在描述网络业务的精确性方面有很大的不足,近年来发展的自相似(单分形)业务模型效果较好。最近,研究人员在实测网络业务数据的基础上提出的多分形模型,不但能很好地模拟网络业务的长相关性,还能表现其在小的时间尺度下的特性。本文简单介绍了单分形业务模型,然后对多分形业务模型进行了重点的阐述,对业务模型的研究进展做出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数据分组 业务模型 自相似 多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深度分组检测的高速数据分组解析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永吉 郭云飞 +1 位作者 黄万伟 黄慧群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6-164,共9页
提出了一种面向深度分组检测的高速数据分组解析结构BiPPCS(bidirectional packet parsing architecturefor content security)。结构采用内容萃取树描述协议的耦合关系从而提高了数据分组解析的灵活性;利用硬件双向并行流水线提升了数... 提出了一种面向深度分组检测的高速数据分组解析结构BiPPCS(bidirectional packet parsing architecturefor content security)。结构采用内容萃取树描述协议的耦合关系从而提高了数据分组解析的灵活性;利用硬件双向并行流水线提升了数据分组解析的处理速率;通过使用节点映射算法来均衡各级流水线上的节点数目优化存储空间;分析和仿真显示BiPPCS在处理速率、空间利用率等方面能取得较好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组解析 深度分组检测 二叉trie树 网络安全 可重构 NET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据分组的误导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皓 黄向阳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6,共5页
对数据分组之后再进行处理是一种常见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产生错误结果。本文搜集了几个实际的数据分析案例,说明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是任意的,但是对分析结果的解释必须受制于研究对象和周围条件。本文结合案例提出了一些避免分组陷阱... 对数据分组之后再进行处理是一种常见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产生错误结果。本文搜集了几个实际的数据分析案例,说明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是任意的,但是对分析结果的解释必须受制于研究对象和周围条件。本文结合案例提出了一些避免分组陷阱的手段,还提供了理解辛普森悖论的一个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普森悖论 数据分组 统计方法的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高速网络环境下数据分组捕获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相林 沈清姿 +1 位作者 朱晨 刘立朋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62,共9页
针对传统的数据分组捕获技术在IPv6高速网络环境下表现出的严重分组丢失问题,采用"零拷贝"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适用于IPv6高速网络环境的数据分组捕获平台(HSPCP)。以Intel82541GI吉比特网卡驱动程序e1000为基础,对网络数... 针对传统的数据分组捕获技术在IPv6高速网络环境下表现出的严重分组丢失问题,采用"零拷贝"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适用于IPv6高速网络环境的数据分组捕获平台(HSPCP)。以Intel82541GI吉比特网卡驱动程序e1000为基础,对网络数据分组的接收流程进行改进,在内核中注册一个杂项设备,实现了其mmap和ioctl方法,并编写了与改进后零拷贝驱动相对应的用户空间报文捕获程序。通过实验将HSPCP与Libpcap进行了分组捕获效率对比测试,实验证明HSPCP相对于传统的Libpcap分组捕获方式在性能上有较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数据分组捕获 零拷贝 高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25数据分组M比特在RFC1356实现中的应用
9
作者 沈俊 赵昕 丁中强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66-70,共5页
本文参照OSI/RM基本模型,在根据RFC1356实现IP/X.25路由器的研究开发中,提出一种新的层次结构,并利用X.25数据分组M比特完成了IP报文的分段/组段。
关键词 路由器 X.25协议 数据分组 RFC1356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长光突发数据分组的OBS网络性能分析
10
作者 侯睿 刘朦朦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39,共3页
光突发交换(OBS)网络是迈向全光分组交换网络的典型代表。文章主要研究了基于可变长光突发数据分组的OBS网络性能,给出并分析了不同负荷量大小的情况下网络中的平均突发数据分组数量等参数。在设定网络速率为10和40 Gbit/s的情况下,给... 光突发交换(OBS)网络是迈向全光分组交换网络的典型代表。文章主要研究了基于可变长光突发数据分组的OBS网络性能,给出并分析了不同负荷量大小的情况下网络中的平均突发数据分组数量等参数。在设定网络速率为10和40 Gbit/s的情况下,给出了网络平均时延、突发数据分组负荷量及突发数据分组长度之间的关系。所得结果可作为对OBS网络理论研究的一种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突发交换 突发数据分组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化数据分组处理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闵松强 贺昌政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5-407,共3页
先对进化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研究和运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各种进化数据分组处理算法研究的现状,最后结合进化数据分组处理算法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新的进化算法。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数据分组处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数据分组缓存的ONU节能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凯 沈建华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6,共3页
研究了无源光网络(PON)系统中的节能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组缓存的ONU节能策略。改进方案在ONU侧设置缓存器,缓存来自用户端的上行数据分组。实验结果表明,在ONU上行负载较轻的情况下,改进的ONU节能方案比普通ONU最多可以节能66.7... 研究了无源光网络(PON)系统中的节能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组缓存的ONU节能策略。改进方案在ONU侧设置缓存器,缓存来自用户端的上行数据分组。实验结果表明,在ONU上行负载较轻的情况下,改进的ONU节能方案比普通ONU最多可以节能66.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节能 数据分组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数据分组业务在LTE系统上的增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金永 欧阳晃兵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82,88,共6页
当前移动通信网络中智能终端数量激增,数据业务种类繁多。在智能终端数据业务中,小数据分组业务占比日趋增长,对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LTE系统最初的设计并未考虑小数据业务的影响,因此如何引入增强技术以提升LTE网... 当前移动通信网络中智能终端数量激增,数据业务种类繁多。在智能终端数据业务中,小数据分组业务占比日趋增长,对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LTE系统最初的设计并未考虑小数据业务的影响,因此如何引入增强技术以提升LTE网络应对小数据业务的能力,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以3GPP LTER11版本中对于多数据应用增强(eDDA)技术的讨论为基础,讨论LTE系统应对小数据分组业务的相关关键技术。首先讨论了小数据分组业务对于LTE系统的影响因素,然后对于相关增强技术,特别是非连续接收、RRC状态转换等进行详细讨论分析,最后对未来R12版本中eDDA的进一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组业务 eDDA LTE 信令开销 UE能耗 P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无线传输技术在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接入中的应用
14
作者 严菡 费泽松 +1 位作者 赵胜辉 匡镜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随着高速、多媒体数据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 ,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系统越来越需要解决支持更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及频带利用率的问题 ,自适应传输技术是提高频带利用率的有效手段。结合最新3GPP提出的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接入HSDPA ,归纳、总结和... 随着高速、多媒体数据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 ,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系统越来越需要解决支持更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及频带利用率的问题 ,自适应传输技术是提高频带利用率的有效手段。结合最新3GPP提出的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接入HSDPA ,归纳、总结和分析了自适应无线传输技术在HSDPA的应用以及其优点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数据业务 自适应传输技术 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投入 空时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分组和右删失下混合广义指数分布的参数估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玉柱 田茂再 陈平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1-571,共11页
本文利用EM算法考虑了混合广义指数分布模型在分组数据和右删失情形下的参数估计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估计公式,一组模拟研究说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应用所提模型对一组医学数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混合广义指数分布 分组数据和右删失数据 E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粒计算的符号型数据分组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1期445-452,共8页
在数据挖掘领域,基于符号型数据分组的数据预处理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简化的数据表现形式。在已往的研究中,相关学者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例如,运用粗糙集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粒计算的... 在数据挖掘领域,基于符号型数据分组的数据预处理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简化的数据表现形式。在已往的研究中,相关学者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例如,运用粗糙集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粒计算的符号型数据分组算法,主要分为粒度生成和粒度选择两个阶段。在粒度生成阶段,对于每一条属性,以对应属性值的聚类为叶子节点,自底向上以二进制树的形式构建粒层,形成属性树森林。在粒度选择阶段,以信息增益为基础,对每棵树进行全局考虑,选取最优的粒层,选层结果就是符号型数据的分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呈现出比已有算法更加平衡的层次结构和更加优秀的压缩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计算 信息增益 符号型 数据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数据分组
17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5-425,共1页
连续性量值如速率、高度、时间、年龄等分组表示不科学的情形是很常见的。例如"年龄(岁)"数据分组为:10以下,10-20,20-30,…,60-70,70以上。这是不准确、不科学的。这里其实涉及了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GB/T 8170-2008给出的下列允... 连续性量值如速率、高度、时间、年龄等分组表示不科学的情形是很常见的。例如"年龄(岁)"数据分组为:10以下,10-20,20-30,…,60-70,70以上。这是不准确、不科学的。这里其实涉及了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GB/T 8170-2008给出的下列允许用语和表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组 表示方式 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数据分组
1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73-1273,共1页
连续性量值如速率、高度、时间、年龄等分组表示不科学的情形是很常见的。例如"年龄(岁)"数据分组为:10以下,10-20,20-30,…,60-70,70以上。这是不准确、不科学的。这里其实涉及了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GB/T 8170-2008给出的下列允... 连续性量值如速率、高度、时间、年龄等分组表示不科学的情形是很常见的。例如"年龄(岁)"数据分组为:10以下,10-20,20-30,…,60-70,70以上。这是不准确、不科学的。这里其实涉及了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GB/T 8170-2008给出的下列允许用语和表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组 量值 表示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数据分组
19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1-221,共1页
连续性量值如速率、高度、时间、年龄等分组表示不科学的情形是很常见的。例如"年龄(岁)"数据分组为:10以下,10~20,20~30,…,60~70,70以上。这是不准确、不科学的。这里其实涉及了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GB/T 8170-2008给出的下列允... 连续性量值如速率、高度、时间、年龄等分组表示不科学的情形是很常见的。例如"年龄(岁)"数据分组为:10以下,10~20,20~30,…,60~70,70以上。这是不准确、不科学的。这里其实涉及了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GB/T 8170-2008给出的下列允许用语和表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组 表示方式 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数据分组
20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7-367,共1页
连续性量值如速率、高度、时间、年龄等分组表示不科学的情形是很常见的。例如"年龄(岁)"数据分组为:10以下,10~20,20~30,…,60~70,70以上。这是不准确、不科学的。这里其实涉及了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
关键词 数据分组 量值 表示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