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海大学三江源数据分析中心高性能计算集群的构建与设备管理
被引量:
5
1
作者
黄建强
孟永伟
+1 位作者
曹腾飞
王晓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7-240,共4页
青海大学三江源数据分析中心的主要设备是由128个节点、采用10GB InfiniBand网络进行互连组成的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峰值计算速度达1.331万亿次/秒。作为校内主要的科技服务平台之一,将为盐湖化工、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
青海大学三江源数据分析中心的主要设备是由128个节点、采用10GB InfiniBand网络进行互连组成的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峰值计算速度达1.331万亿次/秒。作为校内主要的科技服务平台之一,将为盐湖化工、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生命科学、自动化、农业工程等多个学科以及科研创新平台提供的高性能计算环境。从基础环境的建设、集群的构建、设备管理、开放服务等方面对数据分析中心做了概述,为高性能计算集群的系统管理与维护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中心
高性能计算
集群构建
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
2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I0005-I0005,共1页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https://gda.bnu.edu.cn)组建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复杂系统科学、土地系统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一流研究团队,旨在基于全球地理大数据平台与高性能人工...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https://gda.bnu.edu.cn)组建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复杂系统科学、土地系统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一流研究团队,旨在基于全球地理大数据平台与高性能人工智能计算技术,运用空间统计分析与空间优化建模、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等方法,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评价与风险预警、地缘关系分析、土地资源健康安全认知与管控等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
数据
与应用
分析
中心
地理科学学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风电低出力事件多维度评估与分布特性分析
3
作者
畅广辉
单瑞卿
+5 位作者
李翔硕
薛盖超
马瑞杰
苏盛
吴坡
阮冲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9-1378,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中,大面积静风和低风速导致风电出力显著低于预期造成的风电低出力事件,对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重大挑战。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时间较短,历史数据尚未覆盖各种复杂气象场景,难以形成对风电低出力的深入认...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中,大面积静风和低风速导致风电出力显著低于预期造成的风电低出力事件,对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重大挑战。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时间较短,历史数据尚未覆盖各种复杂气象场景,难以形成对风电低出力的深入认知。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气象数据反演的低风力事件评估方法,从低出力强度、持续时间等多个维度分析其年内、年际、极值等分布特征。方法首先结合1979—2023年再分析气象数据反演历史小时尺度区域风电出力序列,接着采用滑动平均检测法识别低出力事件,分析其年内、年际统计分布特性和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低出力事件“多年一遇”重现期水平指标。研究结果可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灵活性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低出力事件
欧洲天气预报
中心
再
分析
气象
数据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
电力电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种全球大洋水汽数据产品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蔡逸男
杜岩
陈泽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6,共10页
文章比较了卫星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SSM/I&SSMIS)、遥感系统数据集(RSS V7R01)、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再分析数据(ERA5)和现代回顾分析的研究与应用第2版数据(MERRA-2)4种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在刻画全球大洋水汽气候态...
文章比较了卫星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SSM/I&SSMIS)、遥感系统数据集(RSS V7R01)、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再分析数据(ERA5)和现代回顾分析的研究与应用第2版数据(MERRA-2)4种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在刻画全球大洋水汽气候态中的异同点,初步探究了不同尺度的大气柱水汽总量(TCWV)的变化特征和长期趋势。研究结果表明,4种数据TCWV的空间分布、季节和年际变化较为一致。从1988至2018年,TCWV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热带海洋的年际变化显著,增加趋势较强,且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高度相关。利用再分析数据做短时间(如1991—1997年)的TCWV趋势分析时要慎重使用ERA5和MERRA-2的数据。在研究热带区域长期水汽变化趋势时,需谨慎使用MERRA-2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柱水汽总量
卫星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
遥感系统
数据
集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
中心
第5代再
分析
数据
现代回顾
分析
的研究与应用第2版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NSS PWV典型季风气候特征奇异谱分析
5
作者
姚欢欢
党亚民
+3 位作者
杨强
闫明豪
陈洪凯
李惠玲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6,共8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大气可降水量(PWV)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特征,进行GNSS PWV典型季风气候特征奇异谱分析:选取中国中东部地区2016—2021年部分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数据,提出将全球气压和温度(GPT(GPT3_1、GPT3_5)...
为了进一步研究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大气可降水量(PWV)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特征,进行GNSS PWV典型季风气候特征奇异谱分析:选取中国中东部地区2016—2021年部分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数据,提出将全球气压和温度(GPT(GPT3_1、GPT3_5))模型、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模型3种大气模型分别与GNSS解算的对流层总延迟(ZTD)数据融合获取的PWV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3种典型季风气候类型GNSS PWV最优大气模型;然后提出利用奇异谱分析(SSA)法分解重构出GNSS PWV时间序列,从而基于GNSS PWV分析不同季风气候类型特征。结果表明,中国3种典型季风气候类型条件下ERA5模型精度较优,选择ERA5模型为最优大气模型,重构后的GNSS PWV变化趋势能够很好地反映出3种典型季风气候类型的特征;因此GNSS PWV可应用于气候特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大气可降水量(PWV)
全球气压和温度(GPT)模型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
中心
第五代大气再
分析
数据
集(ERA5)
奇异谱
分析
(SSA)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NSS时差及其在多系统组合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6
作者
田力
陈俊平
+1 位作者
裴霄
余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5-47,共3页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及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GNSS测站开始配备多模GNSS接收机。一方面,多模接收机的应用能够跟踪更多的GNSS卫星,从而改善观测几何条件,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不同GNSS导航系统采用不同的系统时间定义,存在...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及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GNSS测站开始配备多模GNSS接收机。一方面,多模接收机的应用能够跟踪更多的GNSS卫星,从而改善观测几何条件,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不同GNSS导航系统采用不同的系统时间定义,存在着系统时差,从而多模GNSS接收机对于不同导航系统卫星的观测值存在着相应的偏差。为实现GNSS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各个GNSS导航系统目前都提出了系统时差监测的要求。基于此,研究GNSS系统时差的监测及其在多模定位中的应用。首先介绍目前导航系统时差监测的几种方法;然后分析GPS/GLONASS系统时差以及相对硬件延迟的特性;最后将GPS/GLONASS系统时差应用到多模用户导航定位,并详细讨论GPS/GLONASS时差及测站硬件延迟对导航定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SHA
定轨定位
数据分析中心
GNSS时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中国区GNSS加权平均温度分层格网模型
被引量:
1
7
作者
高祥
蒋春华
+2 位作者
陈少妮
刘广盛
王帅民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8,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在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反演可降水量(PWV)中的精度,提出一种中国区GNSS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针对中国地势复杂多变,气候多样的环境特征,基于1990—2019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在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反演可降水量(PWV)中的精度,提出一种中国区GNSS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针对中国地势复杂多变,气候多样的环境特征,基于1990—2019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综合考虑T_(m)的季节性变化及长期线性趋势,构建T_(m)的分层格网模型(CT_(m)S);然后以74个无线电探空站提供的2020年气象数据为参考,评估CT_(m)S的精度及可用性,并利用第三代全球T_(m)模型(GT_(m)-III)及全球气压温度(GPT3)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CT_(m)S模型的均方根偏差(RMSE)均值为4.0 K,较GPT3及GT_(m)-III模型分别提升21.6%及8.0%,且在高海拔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精度优势;CT_(m)S模型的PWV不确定度均值为0.32mm,相比于GPT3及GT_(m)-III模型分别减少16.6%及6.5%,且在中国西北地区表现出更优的精度及稳定性;提出的模型可为中国地区GNSS实时水汽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平均温度(T_(m))
可降水量(PWV)
垂直分层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
中心
第五代大气再
分析
数据
集(ERA5)
无线电探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顾及周期性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
8
作者
曹小双
杨维芳
+2 位作者
李得宴
高墨通
闫香蓉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针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其精度会影响地基GNSS水汽反演精度,同时T_(m)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差异的现状,研究建立地区的T_(m)模型:利用兰州市榆中探空站气象数据和欧洲中...
针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其精度会影响地基GNSS水汽反演精度,同时T_(m)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差异的现状,研究建立地区的T_(m)模型:利用兰州市榆中探空站气象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分别建立单因子、顾及年周期变化、顾及年和半年周期变化的T_(m)模型;并对2种气象数据所建的3类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均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同时顾及周期性变化模型的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贝维斯(Bevis)模型和单因子模型;利用顾及周期变化的模型预测的T_(m)偏差中大于5 K和大于10 K的值占比明显减小且预测残差的周期趋势明显减弱,具有零均值的正态分布特性,仅表现出误差的随机性。总体而言,ERA5气象数据所建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探空站气象数据所建模型;用ERA5气象数据建立的顾及周期性变化的T_(m)模型可用于兰州市GNSS大气水汽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
周期性误差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
中心
第五代大气再
分析
数据
集(ERA5)气象
数据
探空站气象
数据
区域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大学三江源数据分析中心高性能计算集群的构建与设备管理
被引量:
5
1
作者
黄建强
孟永伟
曹腾飞
王晓英
机构
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
出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7-240,共4页
基金
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14-ZJ-718)
青海省自然基金青年项目(2013-Z-930Q)
青海大学中青年基金项目(2013-QGY-10)
文摘
青海大学三江源数据分析中心的主要设备是由128个节点、采用10GB InfiniBand网络进行互连组成的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峰值计算速度达1.331万亿次/秒。作为校内主要的科技服务平台之一,将为盐湖化工、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生命科学、自动化、农业工程等多个学科以及科研创新平台提供的高性能计算环境。从基础环境的建设、集群的构建、设备管理、开放服务等方面对数据分析中心做了概述,为高性能计算集群的系统管理与维护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数据分析中心
高性能计算
集群构建
平台建设
Keywords
data analysis center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cluster construc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分类号
TP30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
2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I0005-I0005,共1页
文摘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https://gda.bnu.edu.cn)组建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复杂系统科学、土地系统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一流研究团队,旨在基于全球地理大数据平台与高性能人工智能计算技术,运用空间统计分析与空间优化建模、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等方法,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评价与风险预警、地缘关系分析、土地资源健康安全认知与管控等研究工作。
关键词
地理
数据
与应用
分析
中心
地理科学学部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风电低出力事件多维度评估与分布特性分析
3
作者
畅广辉
单瑞卿
李翔硕
薛盖超
马瑞杰
苏盛
吴坡
阮冲
机构
国网河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
电网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长沙理工大学)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出处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9-137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7015)
国网河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SGHADKOODWJS2400493)。
文摘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中,大面积静风和低风速导致风电出力显著低于预期造成的风电低出力事件,对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重大挑战。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时间较短,历史数据尚未覆盖各种复杂气象场景,难以形成对风电低出力的深入认知。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气象数据反演的低风力事件评估方法,从低出力强度、持续时间等多个维度分析其年内、年际、极值等分布特征。方法首先结合1979—2023年再分析气象数据反演历史小时尺度区域风电出力序列,接着采用滑动平均检测法识别低出力事件,分析其年内、年际统计分布特性和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低出力事件“多年一遇”重现期水平指标。研究结果可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灵活性规划提供支撑。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低出力事件
欧洲天气预报
中心
再
分析
气象
数据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
电力电量平衡
Keywords
wind power generation
low-wind-power events
European Centre Weather Forecasting reanalysis dataset
power system integrating high proportion renewable
分类号
TM61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种全球大洋水汽数据产品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蔡逸男
杜岩
陈泽生
机构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30538,41525019)
中国科学院院项目(XDA15020901,133244KYSB20190031,ZDRW-XH-2019-2)
+1 种基金
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IPOVAI-02)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303,2019BT2H594,GML2019ZD0306)。
文摘
文章比较了卫星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SSM/I&SSMIS)、遥感系统数据集(RSS V7R01)、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再分析数据(ERA5)和现代回顾分析的研究与应用第2版数据(MERRA-2)4种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在刻画全球大洋水汽气候态中的异同点,初步探究了不同尺度的大气柱水汽总量(TCWV)的变化特征和长期趋势。研究结果表明,4种数据TCWV的空间分布、季节和年际变化较为一致。从1988至2018年,TCWV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热带海洋的年际变化显著,增加趋势较强,且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高度相关。利用再分析数据做短时间(如1991—1997年)的TCWV趋势分析时要慎重使用ERA5和MERRA-2的数据。在研究热带区域长期水汽变化趋势时,需谨慎使用MERRA-2的数据。
关键词
大气柱水汽总量
卫星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
遥感系统
数据
集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
中心
第5代再
分析
数据
现代回顾
分析
的研究与应用第2版
数据
Keywords
total column water vapor
SSM/I&SSMIS
RSS
ERA5
MERRA-2
分类号
P733 [天文地球—物理海洋学]
P73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NSS PWV典型季风气候特征奇异谱分析
5
作者
姚欢欢
党亚民
杨强
闫明豪
陈洪凯
李惠玲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泰安地震监测中心站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6,共8页
文摘
为了进一步研究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大气可降水量(PWV)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特征,进行GNSS PWV典型季风气候特征奇异谱分析:选取中国中东部地区2016—2021年部分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数据,提出将全球气压和温度(GPT(GPT3_1、GPT3_5))模型、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模型3种大气模型分别与GNSS解算的对流层总延迟(ZTD)数据融合获取的PWV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3种典型季风气候类型GNSS PWV最优大气模型;然后提出利用奇异谱分析(SSA)法分解重构出GNSS PWV时间序列,从而基于GNSS PWV分析不同季风气候类型特征。结果表明,中国3种典型季风气候类型条件下ERA5模型精度较优,选择ERA5模型为最优大气模型,重构后的GNSS PWV变化趋势能够很好地反映出3种典型季风气候类型的特征;因此GNSS PWV可应用于气候特征分析。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大气可降水量(PWV)
全球气压和温度(GPT)模型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
中心
第五代大气再
分析
数据
集(ERA5)
奇异谱
分析
(SSA)
气候特征
Keyword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
glob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GPT)model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 v5(ERA5)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
climat 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NSS时差及其在多系统组合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6
作者
田力
陈俊平
裴霄
余伟
机构
测绘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5-47,共3页
基金
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12DZ2273300)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4018
11273046)
文摘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及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GNSS测站开始配备多模GNSS接收机。一方面,多模接收机的应用能够跟踪更多的GNSS卫星,从而改善观测几何条件,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不同GNSS导航系统采用不同的系统时间定义,存在着系统时差,从而多模GNSS接收机对于不同导航系统卫星的观测值存在着相应的偏差。为实现GNSS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各个GNSS导航系统目前都提出了系统时差监测的要求。基于此,研究GNSS系统时差的监测及其在多模定位中的应用。首先介绍目前导航系统时差监测的几种方法;然后分析GPS/GLONASS系统时差以及相对硬件延迟的特性;最后将GPS/GLONASS系统时差应用到多模用户导航定位,并详细讨论GPS/GLONASS时差及测站硬件延迟对导航定位的影响。
关键词
GNSS
SHA
定轨定位
数据分析中心
GNSS时差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中国区GNSS加权平均温度分层格网模型
被引量:
1
7
作者
高祥
蒋春华
陈少妮
刘广盛
王帅民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工程大学矿业与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8,共9页
基金
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21-BS-275)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LJKMZ20220673)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SKLGED2023-3-2)。
文摘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在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反演可降水量(PWV)中的精度,提出一种中国区GNSS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针对中国地势复杂多变,气候多样的环境特征,基于1990—2019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综合考虑T_(m)的季节性变化及长期线性趋势,构建T_(m)的分层格网模型(CT_(m)S);然后以74个无线电探空站提供的2020年气象数据为参考,评估CT_(m)S的精度及可用性,并利用第三代全球T_(m)模型(GT_(m)-III)及全球气压温度(GPT3)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CT_(m)S模型的均方根偏差(RMSE)均值为4.0 K,较GPT3及GT_(m)-III模型分别提升21.6%及8.0%,且在高海拔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精度优势;CT_(m)S模型的PWV不确定度均值为0.32mm,相比于GPT3及GT_(m)-III模型分别减少16.6%及6.5%,且在中国西北地区表现出更优的精度及稳定性;提出的模型可为中国地区GNSS实时水汽监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加权平均温度(T_(m))
可降水量(PWV)
垂直分层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
中心
第五代大气再
分析
数据
集(ERA5)
无线电探空
Keywords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Tm)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 v5(ERA5)
radiosonde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顾及周期性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
8
作者
曹小双
杨维芳
李得宴
高墨通
闫香蓉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1076)
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平台支持项目(201806)
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支持项目(2016YFB0501802)。
文摘
针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其精度会影响地基GNSS水汽反演精度,同时T_(m)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差异的现状,研究建立地区的T_(m)模型:利用兰州市榆中探空站气象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分别建立单因子、顾及年周期变化、顾及年和半年周期变化的T_(m)模型;并对2种气象数据所建的3类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均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同时顾及周期性变化模型的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贝维斯(Bevis)模型和单因子模型;利用顾及周期变化的模型预测的T_(m)偏差中大于5 K和大于10 K的值占比明显减小且预测残差的周期趋势明显减弱,具有零均值的正态分布特性,仅表现出误差的随机性。总体而言,ERA5气象数据所建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探空站气象数据所建模型;用ERA5气象数据建立的顾及周期性变化的T_(m)模型可用于兰州市GNSS大气水汽反演。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
周期性误差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
中心
第五代大气再
分析
数据
集(ERA5)气象
数据
探空站气象
数据
区域模型构建
Keywords
atm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T_(m))
periodic error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 v5(ERA5)meteorological data
meteorological data of sounding station
regional mode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P228.4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海大学三江源数据分析中心高性能计算集群的构建与设备管理
黄建强
孟永伟
曹腾飞
王晓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风电低出力事件多维度评估与分布特性分析
畅广辉
单瑞卿
李翔硕
薛盖超
马瑞杰
苏盛
吴坡
阮冲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四种全球大洋水汽数据产品的比较分析
蔡逸男
杜岩
陈泽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GNSS PWV典型季风气候特征奇异谱分析
姚欢欢
党亚民
杨强
闫明豪
陈洪凯
李惠玲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GNSS时差及其在多系统组合定位中的应用
田力
陈俊平
裴霄
余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一种中国区GNSS加权平均温度分层格网模型
高祥
蒋春华
陈少妮
刘广盛
王帅民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顾及周期性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
曹小双
杨维芳
李得宴
高墨通
闫香蓉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