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属性信息的数据中心间数据传输调度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阳阳 王洪波 +2 位作者 张鹏 董健康 程时端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21-131,共11页
给出一种基于多属性信息综合评价的数据中心间数据传输调度方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多个属性之间的从属关系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属性值的分布差异由信息熵计算属性的相对权重,给出对于不同备选中转数据中心的综合评价。通过建立时间... 给出一种基于多属性信息综合评价的数据中心间数据传输调度方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多个属性之间的从属关系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属性值的分布差异由信息熵计算属性的相对权重,给出对于不同备选中转数据中心的综合评价。通过建立时间扩展图模型将基于多属性信息的数据中心间数据传输调度问题形式化为最小代价流问题。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对一般存储转发方法、基于单属性信息的方法以及基于多属性的方法在不同属性上的性能优化差异做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方法,该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属性信息,为数据中心间的数据传输选择综合评价最优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数据中心 多属性决策 数据传输调度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队列理论的电力调度数据传输模型设计
2
作者 陈利跃 蔡云泽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9-141,共3页
电力调度数据网所传输的主要信息包含了电力调度实时数据、生产管理数据、通信监测数据等。一套良好的传输系统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可靠运行的保障。为了提高电力调度数据网的传输能力,将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中的各种干扰看... 电力调度数据网所传输的主要信息包含了电力调度实时数据、生产管理数据、通信监测数据等。一套良好的传输系统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可靠运行的保障。为了提高电力调度数据网的传输能力,将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中的各种干扰看成是一种干扰数据流,采用队列方法分析和建立电力调度系统中的通信网络环节的动态模型。该模型中的队列输出速率和丢包率不仅与队列长度、输出链路带宽有关,而且与数据到达率有关。所设计的数据传输模型不仅体现出队列长度的随机变化,更符合网络传输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仿真实验也表明,数据传输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通信网络中时延和丢包发生的随机现象,提高电力调度数据网的传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调度数据传输 队列论 时延 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sink的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雅琼 《农业工程》 2020年第10期29-33,共5页
针对在农田生境监测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数据采集时存在数据量小和功耗大的问题,使用移动sink进行数据采集可以改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移动sink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沿着预定义的路径移动并从附近的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然而由于移... 针对在农田生境监测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数据采集时存在数据量小和功耗大的问题,使用移动sink进行数据采集可以改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移动sink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沿着预定义的路径移动并从附近的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然而由于移动sink的速度过快或过慢导致数据采集量小或传输延迟高。通过优化传感器的数据传输调度和移动sink的速度来确定移动sink的最佳数据采集调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提高数据采集量和网络吞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采集 移动SINK 数据传输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面向CATV网络的可靠多播文件传输系统 被引量:5
4
作者 陶振江 邢卫 鲁东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6-118,共3页
在参考ALC可靠多播传输协议的基础上,结合CATV网络的特性,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CATV网络的可靠多播文件传输系统,并针对实际网络的性能进行了工作参数的优化选择。利用该系统,PC用户通过DVB接收卡连接到CATV网络便可以实现高速、稳定且... 在参考ALC可靠多播传输协议的基础上,结合CATV网络的特性,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CATV网络的可靠多播文件传输系统,并针对实际网络的性能进行了工作参数的优化选择。利用该系统,PC用户通过DVB接收卡连接到CATV网络便可以实现高速、稳定且可靠的文件接收。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浙江省信息化科技村镇建设与示范”和“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网络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线电视网络 可靠多播 ALC异步分层编码 数据传输调度 EC前向纠错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DMA的高性能单向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嘉诚 余江 +2 位作者 王洪波 刘渊 王晓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40,共10页
高性能数据采集技术是提高数据分析效率的重要前提。为解决当前数据采集技术中安全性低、传输时延高、CPU开销大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的高性能单向数据采集(ODAR)架构,提高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传输性能。针对传输... 高性能数据采集技术是提高数据分析效率的重要前提。为解决当前数据采集技术中安全性低、传输时延高、CPU开销大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的高性能单向数据采集(ODAR)架构,提高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传输性能。针对传输时数据正确性问题,基于可靠性的数据封装策略,设计动态内存优化策略解决内存分配时存在的时延问题,并提出基于优先级的数据传输调度算法解决高吞吐量数据传输中存在的带宽利用率低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UDP协议实现的单向数据采集技术,ODAR架构的吞吐量平均提高了57.01%,传输时延与CPU开销平均降低了61.27%与68.01%,并且大幅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率,内存分配时的时延平均降低了80.15%,网卡带宽利用率平均提高了3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数据采集 远程直接内存访问 消息中间件 动态内存优化 数据传输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