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传输时延和跳数受限的Sink节点移动路径选择算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章权 陈友荣 +1 位作者 任条娟 刘耀林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3-592,共10页
考虑实际无线传感网系统中数据传输时延和跳数受限情况,且为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出一种移动无线传感网的Sink节点移动路径选择算法(MPSA)。在MPSA算法中,Sink节点采用分布式最短路径树算法收集k+1跳通信范围内传感节点的相关信息和... 考虑实际无线传感网系统中数据传输时延和跳数受限情况,且为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出一种移动无线传感网的Sink节点移动路径选择算法(MPSA)。在MPSA算法中,Sink节点采用分布式最短路径树算法收集k+1跳通信范围内传感节点的相关信息和感知数据,采用虚拟力理论计算边界、障碍物和空洞区域的虚拟斥力、第k+1跳未覆盖传感节点的虚拟引力和所有虚拟力的合力,根据停留次数、合力大小和方向等信息计算当前网格中心的停留时间和下一个停留网格中心。仿真结果表明:MPSA算法根据传感节点的位置、剩余能量等信息,寻找到一条较优的移动路径,从而提高Sink节点的数据收集量和节点覆盖率,降低传感节点的感知数据丢弃量。总之,在数据传输时延和跳数受限下,MPSA算法比RAND算法、GMRE算法和EASR算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无线传感网 路径选择 虚拟力 数据传输时延 数据传输跳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信息的摆渡节点延迟容忍网络路由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爱斌 李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3-1478,共6页
针对延迟容忍网络中存在的数据传输时延较高、摆渡节点间协作性不高,以及如何最优分配摆渡节点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摆渡节点延迟容忍网络路由算法(ferries routing mechanism based on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delay tolera... 针对延迟容忍网络中存在的数据传输时延较高、摆渡节点间协作性不高,以及如何最优分配摆渡节点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摆渡节点延迟容忍网络路由算法(ferries routing mechanism based on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delay tolerant network,FRLI)。基于节点位置信息,定义基于位置信息的数据传输机制,通过划分摆渡节点隶属的区域,根据摆渡节点在网络中的初始分布状况,合理分配网络中摆渡节点分布,通过交换彼此区域内缓存的网络节点信息,获取有利于当前区域内数据传输的有效信息,提高区域内数据传输效率;基于节点区域信息,确认目的节点是否属于当前区域后,直接将数据投递至网关节点,渐次转发至目的节点所在区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当前MURA算法、SIRA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低的数据传输时延与更高的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容忍网络 位置信息 摆渡节点 节点区域属性表 数据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断路器中Modbus/TCP协议的实时性能测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林浩 吴桂初 +1 位作者 戴翀 曾令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11,共6页
将Modbus/TCP通信协议应用于低压智能断路器,进行了Modbus/TCP通信协议实时性能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Modbus/TCP通信网络的链路建立和数据传输时间。通过在实验室利用智能断路器作为从站设备搭建了Modbus/TCP通信网络的实时性测试平台,... 将Modbus/TCP通信协议应用于低压智能断路器,进行了Modbus/TCP通信协议实时性能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Modbus/TCP通信网络的链路建立和数据传输时间。通过在实验室利用智能断路器作为从站设备搭建了Modbus/TCP通信网络的实时性测试平台,对Modbus/TCP通信协议进行了实时性测试,根据测试数据详细分析了Modbus/TCP通信协议的通信实时性能,满足智能配电开关设备的通信要求,最终从测试结果分析中验证了在现有低压开关设备中采用Modbus/TCP通信协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低压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实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BUS/TCP协议 以太网 低压配电系统 数据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通信技术的物联网数据加密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宏君 蒋建军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119,共4页
针对传统物联网数据加密技术中设定的数据加密方式存在局限性,导致传输后信息丢包率较高且时延较长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光通信技术的物联网数据加密技术。首先构建物联网的拓扑结构,根据光通信传输特征优化物联网传输协议,对物联网的数据... 针对传统物联网数据加密技术中设定的数据加密方式存在局限性,导致传输后信息丢包率较高且时延较长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光通信技术的物联网数据加密技术。首先构建物联网的拓扑结构,根据光通信传输特征优化物联网传输协议,对物联网的数据流匹配域进行更新,根据更新结果,结合数据密算法完成对网络中数据的映射加密,实现物联网数据加密。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的信息传输后丢包率在1.6%以内,数据传输时延在0.5 s以内,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技术 物联网 加密技术 信息安全 安全传输 数据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姿态数字孪生精准快速映射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萌 付翔 +4 位作者 姜玉龙 刘彬 杨宇琪 秦一凡 孙岩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41,158,共7页
针对应用数字孪生实现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姿态映射存在精度低、时延大及精度与时延难以平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液压支架姿态数字孪生精准快速映射方法。设计了包括物理感知层、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的液压支架姿态数字孪生系统架构... 针对应用数字孪生实现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姿态映射存在精度低、时延大及精度与时延难以平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液压支架姿态数字孪生精准快速映射方法。设计了包括物理感知层、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的液压支架姿态数字孪生系统架构;在业务逻辑层,通过保留液压支架高精度模型外部形状并将关键部位合并成轻量化结构件,建立了液压支架姿态数字孪生模型,减少了渲染时延,并通过建立倾角传感器测量角度与数字孪生模型转动角度之间的转换关系,实现液压支架姿态数字孪生模型与液压支架实体虚实映射一致,保证了液压支架姿态映射的精度;在数据层,从各数据传输环节中划分出传输间隔并进行参数约束,应用参数规划求解优化可调环节的数据更新间隔,减少了数字孪生系统数据传输过程的资源浪费和时延。搭建了液压支架姿态数字孪生精准快速映射平台,进行液压支架姿态虚实映射的时延和精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液压支架姿态映射精度的前提下具有较低的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数字孪生 虚实映射 渲染 数据传输时延 参数规划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测控系统传输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越 张学英 +2 位作者 徐晨 李茂 张倩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82,共5页
对于冗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PLC)测控系统的数据传输原理及数据的传输延迟时间进行分析。通过对网络传输EGD参数进行优化,系统所获得的输出传输延迟时间大大降低,可满足目前动力测控系统的要求。此外,... 对于冗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PLC)测控系统的数据传输原理及数据的传输延迟时间进行分析。通过对网络传输EGD参数进行优化,系统所获得的输出传输延迟时间大大降低,可满足目前动力测控系统的要求。此外,还提出并分析了降低网络传输数据延迟的改进方案,为后续PLC系统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测控系统 冗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费用最大流的无线多媒体传感网多路径路由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友荣 周骏华 +1 位作者 王章权 任条娟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5-63,共9页
为了解决多媒体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网络生存时间优化问题,提出基于最小费用最大流的无线多媒体传感网多路径路由算法(MRAMCMF)。MRAMCMF分析了数据传输能耗、节点剩余能量和最小数据传输时延,提出了新的权值函数,并利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算... 为了解决多媒体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网络生存时间优化问题,提出基于最小费用最大流的无线多媒体传感网多路径路由算法(MRAMCMF)。MRAMCMF分析了数据传输能耗、节点剩余能量和最小数据传输时延,提出了新的权值函数,并利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构建多路径的数据路由方案。所有多媒体传感节点沿着多个传输路径将数据传输到sink节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延长网络生存时间,降低和平衡节点能耗,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在一定的条件下,比Ratio_w算法和TPGF算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媒体传感网 网络生存 最小费用最大流 数据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舰船无线网络路由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小亚 刘彩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5-147,共3页
针对当前舰船无线网络路由方法存在的数据传输时延大,舰船无线网络路由的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了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舰船无线网络路由方法。首先分析了舰船无线网络路由方法的工作机理,然后根据舰船无线网络传输的要求将用户服务划分为... 针对当前舰船无线网络路由方法存在的数据传输时延大,舰船无线网络路由的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了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舰船无线网络路由方法。首先分析了舰船无线网络路由方法的工作机理,然后根据舰船无线网络传输的要求将用户服务划分为3大类,并对舰船无线网络传输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最后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建立无线网络传输路由,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舰船无线网络传输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减少了舰船无线网络路由中的数据传输时延,提高了舰船无线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改善了舰船无线网络通信质量,无线网络通信的整体效果要明显优于当前其他舰船无线网络路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无线网络 数据路由 量子粒子群算法 数据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最小化的光网络路由控制研究
9
作者 徐善永 黄友锐 +1 位作者 凌六一 韩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1-194,共4页
路由直接影响光网络的数据传输性能,针对当前光网络路由控制机制能耗大、数据传输成功率低等不足,提出了基于能量最小化的光网络路由控制算法。首先对当前光网络路由控制原理进行分析,并研究了网络路由控制机制的现状,然后基于路由能量... 路由直接影响光网络的数据传输性能,针对当前光网络路由控制机制能耗大、数据传输成功率低等不足,提出了基于能量最小化的光网络路由控制算法。首先对当前光网络路由控制原理进行分析,并研究了网络路由控制机制的现状,然后基于路由能量最小化原理,采用蚁群优化算法模拟蚂蚁群体行为构建最优的光网络路由,并对标准蚁群优化算法的缺陷进行了改进,最后在Matlab 2014平台上对光网络路由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很快建立一条能量小、数据传输率高的光网络路由,降低了光网络数据误传率和数据传输时延,光网络路由效果要明优于其它光网络路由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网络 能量最小化 路由控制机制 蚁群优化算法 数据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NETs中基于分布式TDMA的协作网络编码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欧莽 汪继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针对VANETs上行链路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分布式TDMA的协作网络编码通信方法,协作节点利用MIMO_NC技术编码自身业务数据和其它节点传输失败的数据,实现在发送自身业务数据的同时协作重发其它节点传输失败的数据。所提方法利用分布式TDMA... 针对VANETs上行链路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分布式TDMA的协作网络编码通信方法,协作节点利用MIMO_NC技术编码自身业务数据和其它节点传输失败的数据,实现在发送自身业务数据的同时协作重发其它节点传输失败的数据。所提方法利用分布式TDMA内在机制来确认数据传输结果,并采用消息搭载机制交换相关控制信息,避免发送专门的控制分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数据接收概率、有效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和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自组织网 分布式TDMA 协作通信 网络编码 数据接收概率 数据传输时延 丢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震台网现状及其预警能力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陈 郭凯 +1 位作者 张素灵 黄志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8-515,共8页
本文讨论了影响地震预警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我国现有地震台网布局、数据传输延时和台网运行状况等方面的讨论,对能否满足地震预警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台网现状的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总体来说,中国地震台网现状并不能满足地震预... 本文讨论了影响地震预警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我国现有地震台网布局、数据传输延时和台网运行状况等方面的讨论,对能否满足地震预警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台网现状的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总体来说,中国地震台网现状并不能满足地震预警需求,除了需要对台网进行加密和提高相应的运行率之外,还应对现有数据采集器和实时传输软件进行必要升级,以达到地震预警对数据延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能力 盲区 数据传输 台网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步动态系统的网络控制系统建模 被引量:15
12
作者 樊卫华 蔡骅 +1 位作者 陈庆伟 胡维礼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研究了同时存在数据传输延时与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问题 .系统中传感器采用时间驱动 ,执行器与控制器采用事件驱动 ,传感器的数据采用单包传输 .假设传输延时小于采样周期 ,且数据包传输的成功率一定 ,则整个网络控制系统可... 研究了同时存在数据传输延时与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问题 .系统中传感器采用时间驱动 ,执行器与控制器采用事件驱动 ,传感器的数据采用单包传输 .假设传输延时小于采样周期 ,且数据包传输的成功率一定 ,则整个网络控制系统可以描述为一个具有 2个事件的异步动态系统 .针对对象状态均可测 ,控制律采用状态反馈的情况 ,利用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 ,讨论了网络控制系统指数稳定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动态系统 网络控制系统 建模 数据包丢失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