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思政中数据主义的呈现样态、叠加效应和纠治进路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0,共6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形塑数字思政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的过程中,数据发挥着基础性的“质料”作用,既为算法推荐和算力驱动的功能显现提供了源头活水,也为数据主义生成提供了现实土壤。数字思政中的数据主义集中体现为... 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形塑数字思政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的过程中,数据发挥着基础性的“质料”作用,既为算法推荐和算力驱动的功能显现提供了源头活水,也为数据主义生成提供了现实土壤。数字思政中的数据主义集中体现为量化导向的育人评价样式、数据优先的育人思维方式、算法驱动的育人决策模式。在群智开放和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海量数据喷涌而来并席卷社会。数字技术深度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数字思政中的数据处理效率,但也引发了数字思政中数据主义的叠加效应,即数字思政数据价值的真实与虚拟、数字思政数据表征的宏观与微观、数字思政数据隐私的安全与隐患。为消解数字思政中数据主义的负面效应,应秉持科学适度的数字思政数据应用观念,坚守数据理性与经验感性的辩证统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数据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据主义 数字思政 数据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主义与人本主义数据伦理 被引量:59
2
作者 李伦 黄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数据化催生了数据主义,数据主义是数据化的一种哲学表达。数据主义主张数据流最大化和信息自由是至善,其实质是从以人为本走向以数为本,用数本主义取代人本主义,从强调人的自由走向强调数据的自由,用数据主义取代自由主义。为避免数据... 数据化催生了数据主义,数据主义是数据化的一种哲学表达。数据主义主张数据流最大化和信息自由是至善,其实质是从以人为本走向以数为本,用数本主义取代人本主义,从强调人的自由走向强调数据的自由,用数据主义取代自由主义。为避免数据主义的弊端,应倡导人本主义数据伦理,尊重人的自由和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数据主义 数据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主义”的人文批判 被引量:42
3
作者 高兆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170,共9页
"数据主义"是一种视一切为数据并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观。"数据主义"以造福人类的人道理由成为一种"人文主义",并取代传统人文主义成为"后人文主义"。"数据主义"是对数据技术的神话... "数据主义"是一种视一切为数据并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观。"数据主义"以造福人类的人道理由成为一种"人文主义",并取代传统人文主义成为"后人文主义"。"数据主义"是对数据技术的神话。尽管数据技术不同于既往技术,但数据技术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技术,无法摆脱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人的本质不是数据与算法,而是自由意志。数据技术是自由意志活动的产物,数据技术的社会功能在根本上取决于掌握数据技术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技术 数据主义 人文主义 后人文主义数据洞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主义”滥觞下的新技术人文:智能时代算法传播的价值转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蒋晓丽 钟棣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33,196,197,共11页
智能传播时代,算法和数据技术成为社会基础设施和底层逻辑,并在广泛应用中带来数据主义思潮的盛行。数据主义的哲学渊源来自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主义,主张将万事万物皆转化为算法可以计算的数据,从而根本上消解了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智能传播时代,算法和数据技术成为社会基础设施和底层逻辑,并在广泛应用中带来数据主义思潮的盛行。数据主义的哲学渊源来自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主义,主张将万事万物皆转化为算法可以计算的数据,从而根本上消解了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人不再被视为具有独特性与丰富个性的主体,引发深刻的人文危机。基于技术哲学的思考发现,经典人文主义过于强调主客体的二元对立,不可避免陷入决定论的困境。技术与人并不是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而是具有同构性,且内在于人的主体性之中的存在方式。因此,体现和呈现人性、维护人的主体性和独特尊严成为智能时代算法技术应然的价值导向。但是,智能传播时代需要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超越与突破,构建以“人-技”和谐共生为旨归的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主义 人文主义 算法 智能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主义与价值重估:数据化的价值判断 被引量:16
5
作者 林建武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51,共7页
数据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数据的价值是对于传统价值的更替。人们的一些价值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一种重新评价,可使用一些像可穿戴设备和运动健康APP等数据时代的工具来帮助人们达成一些目标,但这仅... 数据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数据的价值是对于传统价值的更替。人们的一些价值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一种重新评价,可使用一些像可穿戴设备和运动健康APP等数据时代的工具来帮助人们达成一些目标,但这仅仅意味着传统的诸如健康、幸福、营养等价值在数据化时代得到了一种新的评价模式。所以,数据主义时代人们所感受到的价值更替,其实是一种评估模式上的价值重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主义 数据 价值重估 价值评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主义者如何看待理论、因果与规律——兼与齐磊磊博士商榷 被引量:24
6
作者 黄欣荣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9,共7页
大数据主义者强调数据及其相关性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地位,但并不否认理论的作用,也不否认因果性的存在,更不否认世界的规律性。大数据主义者试图克服理论先入为主的偏见,强调让数据自己说话,增加了数据密集型科学知识生产新方式。大数... 大数据主义者强调数据及其相关性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地位,但并不否认理论的作用,也不否认因果性的存在,更不否认世界的规律性。大数据主义者试图克服理论先入为主的偏见,强调让数据自己说话,增加了数据密集型科学知识生产新方式。大数据主义者试图用相关性纠正传统科学对因果性的偏执,科学发现中首先应重点寻找数据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为因果关系的发现提供进一步探索的路标。大数据主义者不但承认世界的规律性,而且拓宽了规律的内涵和外延,用数据规律补充了以往那种单一的因果规律,规律的范围从而得到了重大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主义 相关性 因果性 理论 因果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中数据主义的生成逻辑与双重效应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正青 但金凤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39,共9页
教育中的数据主义是一种定量导向的教育评估方式,数据至上的教育思维模式,算法驱动的教育决策范式。由于万物互联导致全球数据洪流产生,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数据处理效能,教育问题促发教育数据价值凸显,行业领域树立数据驱动实践榜样,智能... 教育中的数据主义是一种定量导向的教育评估方式,数据至上的教育思维模式,算法驱动的教育决策范式。由于万物互联导致全球数据洪流产生,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数据处理效能,教育问题促发教育数据价值凸显,行业领域树立数据驱动实践榜样,智能趋势激发教育数据使用热情等因素,教育数据变得有源流、有根基、有需求、有示范、有前景,最终使教育中的数据主义孕育而生。教育中数据主义的张扬具有双重效应,表现在教育数据自身是真实还是虚假,教育数据表征维度是整体还是局部,教育数据采集是合规行径还是安全威胁,数据驱动教学实践是计算还是算计,教育数据智能旨在帮助还是控制。为规避教育中数据主义的负面效应和技术陷阱,应坚守正直纯正的教育数据使用动机,倡导数据理性与主观感性双轮驱动,优化教育工作者的数据素养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 数据主义 生成逻辑 双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计算的童年:数据主义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尕藏草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9,共10页
随着相关技术、设备、互联网的发展,全面而泛在的数据化成为现实,数据主义思潮盛行。这使得当代儿童正在经历着各种形式的数据监视。从胚胎时期开始直至整个童年,儿童生理、行为、认知、情感、学习、关系等方面的数据不断被采集和分析,... 随着相关技术、设备、互联网的发展,全面而泛在的数据化成为现实,数据主义思潮盛行。这使得当代儿童正在经历着各种形式的数据监视。从胚胎时期开始直至整个童年,儿童生理、行为、认知、情感、学习、关系等方面的数据不断被采集和分析,这既让儿童养育与教育的科学化和个别化有了可能,又让儿童的隐私与主体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我们应基于儿童的数据权利对儿童使用的数字产品、服务、应用和平台进行全面规制,在培养家长及教育者的数据素养的同时,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就重视儿童个人数据素养的培育,发挥儿童在数据时代的主体性,使儿童能够成为数据化和数据监视过程中的积极知情者、参与者和决定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主义 数据 数据监视 数据权利 数据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视“数据之镜”的本体论意涵——数智时代的媒介复合与边界重塑
9
作者 闫宏秀 杨映瑜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71,共11页
数据智能化的交互性或曰互为操作性使得作为界面的“数据之镜”已经从人与物的技术化表征,走向人类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基于此的媒介复合重塑直接指向“数据之镜”的本体论意涵。从存在场域的真实性来看,“数据之镜”所呈现的镜像具有... 数据智能化的交互性或曰互为操作性使得作为界面的“数据之镜”已经从人与物的技术化表征,走向人类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基于此的媒介复合重塑直接指向“数据之镜”的本体论意涵。从存在场域的真实性来看,“数据之镜”所呈现的镜像具有仿真性、失真性、创真性三重样态,并最终呈现为时间、空间一体化的“无镜之镜”。这种存在场域的变换倒逼“数据之镜”中的主体边界、人类自我认知发生转换,而人被“数据之镜”宰制则引发了基于技术自主性的人类地位危机、基于技术生存论视域的排他性升级、基于人机(技)关系新语境的身份异化三重征候。以人机(技)共生为构建视域,以人为本为构建原则所形成的一种人机(技)契约可为有效应对上述征候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之镜” 数据主义 技术现象学 人机(技)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视角下“数据宰制”的解析与消解
10
作者 文成伟 王杨鹏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6,共8页
数据技术既开创了数字经济时代,也造成了人对数据技术的依赖乃至数据技术对人的摆置和规定,形成可能瓦解人的自主性的“数据宰制”。其形成过程是理性的自我发展、自我异化的过程,其中现代性的技术理性直接导致这一必然结果。从现代性... 数据技术既开创了数字经济时代,也造成了人对数据技术的依赖乃至数据技术对人的摆置和规定,形成可能瓦解人的自主性的“数据宰制”。其形成过程是理性的自我发展、自我异化的过程,其中现代性的技术理性直接导致这一必然结果。从现代性的理念维度来看,它是数据主义对现代性的反叛;从现代性的实践维度来看,它是现代社会数据权力的失控。因此,“数据宰制”实质是数据现代性危机的具体显现。消解“数据宰制”必须将数据技术理性和人本主义相结合,对数据权力进行制度规约,从而让数据技术服务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宰制 现代性 数据主义 数据权力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据跨境流动规制的模式选择与价值功能
11
作者 杨松 汪宓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4,共13页
数据是基础战略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优化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对提升数字经济实力至关重要。各国数据跨境流动规制呈现多元化态势,可归纳为数据自由主义、数据保守主义和数据发展主义三种理念模式。全球先进性数据跨境流动规则逐渐向数据发... 数据是基础战略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优化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对提升数字经济实力至关重要。各国数据跨境流动规制呈现多元化态势,可归纳为数据自由主义、数据保守主义和数据发展主义三种理念模式。全球先进性数据跨境流动规则逐渐向数据发展主义靠拢,即在维护数据安全和个人基本权利前提下,促进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本地化程度。我国传统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审查标准较严,但新规《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放松了相关要求,规制理念渐呈向数据发展主义转型之势。为了与更多经济体达成合作,我国应在数据发展主义理念下提高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完备性和可行性,制定精准限制型规则策略,构建立体式审查制度体系,优化个人信息保护认证规则以及强化边境后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跨境流动 数据发展主义 数据保守主义 数据本地化 边境后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民族主义:驱动逻辑与政策影响 被引量:36
12
作者 毛维准 刘一燊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3期20-42,154,共24页
数据本地化和数字保护主义正成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和数字经济的重要议题。数字数据是一种战略资源,一些国家通过相关政策争夺数据所有权,数据议题日益与民族主义叙事相结合,数据民族主义由此产生。作为一种由市场、社会与国家等驱动逻... 数据本地化和数字保护主义正成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和数字经济的重要议题。数字数据是一种战略资源,一些国家通过相关政策争夺数据所有权,数据议题日益与民族主义叙事相结合,数据民族主义由此产生。作为一种由市场、社会与国家等驱动逻辑共同促成的复杂现象,数据民族主义关注数据的排他性控制权,具有明显的政治回应性、国家中心主义和议题拓展等特征。数据民族主义是一种合理的客观政治现象,也是对数据领域全球化与国际权力争斗的一种反应,对全球数字贸易制度、国家主体性、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和大国互动都有较大政策影响。中国和国际社会应该认识到数据民族主义的必然性,预防其潜在风险,关注其合理诉求,维护各国数据治理自主性,约束数据处置流程中的封闭化和政治化倾向,倡导负责任的数据民族主义,在主权、能力、安全和利益之间达成平衡,积极推进全球数据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民族主义 数据治理 数据本地化 国际秩序 网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的特征选择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国庆 赵梦 +2 位作者 杨涛 彭如香 孔华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54,共4页
恐怖主义被称为现代人类社会之癌,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着的重大的挑战,应该引起全人类的重视。在使用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恐怖主义活动进行研究时,从高维数据中提取关键的特征,是反恐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全球恐怖主... 恐怖主义被称为现代人类社会之癌,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着的重大的挑战,应该引起全人类的重视。在使用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恐怖主义活动进行研究时,从高维数据中提取关键的特征,是反恐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中特征的高维性、冗余性和数据不完整性的特点,分别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算法(mRMR)、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递归删除算法(SVM-RFE)和基于随机森林的特征选择算法进行特征筛选与提取。利用K-近邻(KNN)分类器其对上述特征选择方法进行降维结果分析和分类结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特征选择算法不仅能提高分类性能还能提高分类效率,并且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递归删除算法(SVM-RFE)选择的特征子集在预测恐怖主义活动时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恐怖主义数据 特征选择 mRMR SVM-RFE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承受的身体之轻:量化自我、数据拜物教与人类主体危机 被引量:5
14
作者 常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176,共9页
在媒介数字化进程中,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文化资源,这导致了量化自我观念与实践的兴起。通过梳理量化自我的观念演变史,并立足全球数字媒体生态的结构特征对其展开批判性考察,认为生物科学观念的发展和智能技术的应用为量化自我... 在媒介数字化进程中,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文化资源,这导致了量化自我观念与实践的兴起。通过梳理量化自我的观念演变史,并立足全球数字媒体生态的结构特征对其展开批判性考察,认为生物科学观念的发展和智能技术的应用为量化自我实践奠定了可供性、认识论和道德基础,使之成为一种行动体系;在量化自我的观念体系中包孕着数据拜物教的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通过自动化媒介生产和平台信息操纵两种机制得以维系;当代媒介文化体现出离身性的后人类特征,意义和经验的生成与人类身体及其承载的历史感逐渐疏离。研究主张通过两种理论化路径对当代媒介文化中的人类身体进行重新丰裕化:对量化自我观念中的数据拜物教的持续反思和祛魅,以及对旨在昭示人类物理存在、重新赋予人类身体以历史感的各种媒介行动的鼓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自我 数据主义 主体性 数字媒体生态 后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念、实践与风险:大数据时代国外档案数据治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9
15
作者 谭必勇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论文从多维视角探讨国外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的最新进展,旨在把握大数据时代国外档案数据治理的本质内涵与工具体系。首先,在理念上侧重于探讨大数据环境下文档概念和来源原则的适用性,阐释了档案数据治理的兴起及其表现;其次,注重从技术... 论文从多维视角探讨国外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的最新进展,旨在把握大数据时代国外档案数据治理的本质内涵与工具体系。首先,在理念上侧重于探讨大数据环境下文档概念和来源原则的适用性,阐释了档案数据治理的兴起及其表现;其次,注重从技术与战略的视角分析档案数据治理实践特征,尤其关注电子治理、IT治理、信息治理等不同话语下档案数据治理机制及其适用性;最后,在风险层面集中探讨了档案数据开放与服务活动的信任危机表征及解决策略,而社会大众数据保存热潮及催生的数据行动主义研究尤为引人瞩目。保持坚守与发展间的动态平衡,始终是国外学者开展档案数据治理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本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时代 档案数据治理 档案数据范式 档案数据管理 数据行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本地化和数据防御主义的合理性与趋势 被引量:50
16
作者 刘金河 崔保国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6期89-107,149,150,共21页
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形成中,数据跨境流动政策是各方谈判焦点,数据本地化则是其中要害。全球数据跨境流动规制正进入第三次浪潮。不同于此前西方国家设计数据权利保护工具的逻辑,当前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一种国家战略上... 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形成中,数据跨境流动政策是各方谈判焦点,数据本地化则是其中要害。全球数据跨境流动规制正进入第三次浪潮。不同于此前西方国家设计数据权利保护工具的逻辑,当前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一种国家战略上的数据本地化诉求。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解释模型——基于有限理性的数据防御主义,即面对全球信息技术强弱不均的国家实力结构以及数据往往向强势国家流动的现状,一个国家会以守住对自有数据控制权的方式确保自身安全。但决策的有限理性让一个国家在数据跨境流动政策的选择上追求“满意”而不是“最优”目标。一个处于相对竞争劣势的国家更有可能采取防御型互联网治理政策,表现为强烈的网络主权立场,并诉诸数据主权的话语工具。中国未来需要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积极建立一种以效率发展为路径的跨境数据有序自由流动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跨境流动 数据本地化 数据防御主义 数据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殖民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被引量:12
17
作者 熊治东 刘箭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140,共8页
数据殖民主义是殖民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数据和数字平台是数据殖民主义形成并发生作用的两大支点。数据本身并不具有殖民主义属性,只有在数字资本主义主导的社会秩序和数据关系中,数据才成为资本牟利的手段和殖民的工具。数据资源掠夺... 数据殖民主义是殖民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数据和数字平台是数据殖民主义形成并发生作用的两大支点。数据本身并不具有殖民主义属性,只有在数字资本主义主导的社会秩序和数据关系中,数据才成为资本牟利的手段和殖民的工具。数据资源掠夺、数字资本输出、数字商品倾销构成了数据殖民主义的基本形式。相比历史上的殖民主义,数据殖民主义虽然在殖民内容、殖民过程、殖民途径上有所不同,但是依然遵循着资本的增殖逻辑和扩张逻辑,殖民的目的与历史上的殖民主义并无根本上的不同。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反思和批判数据殖民主义,既要看到数据殖民主义扮演“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的角色,又要批判其中蕴含的深层数字劳动剥削和日常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数字收益分配不均导致南北贫富拉大、数据拜物教盛行等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后果。唯有如此,方可全面把握数据殖民主义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数据殖民主义 数字资本主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帝国:一个似“马”非“马”的理论命题——基于对库尔德里和梅西亚斯数据殖民主义理论的解读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皓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20,共8页
面对着大数据技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左翼学者库尔德里和梅西亚斯提出了“云帝国”的概念,认为由各类大型数字公司构成的云帝国正在通过数据提取技术推行一种新的殖民方式,即数据殖民。云帝国的出现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资本化,... 面对着大数据技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左翼学者库尔德里和梅西亚斯提出了“云帝国”的概念,认为由各类大型数字公司构成的云帝国正在通过数据提取技术推行一种新的殖民方式,即数据殖民。云帝国的出现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资本化,成为可以被云帝国所殖民掠夺的原材料,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重的不平等问题和人们生命自主性的丧失。尽管库尔德里和梅西亚斯在形式上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传统,但二人对经典作家理论的应用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曲解和偏离,也由此出现了难以弥合的理论缺陷,因此“云帝国”概念从实质上而言只是一个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似“马”非“马”的理论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帝国 数据殖民主义 数据关系 日常生活资本化 数字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府数据到公共数据:概念演进与制度选择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全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4,共10页
在数据要素政策驱动下,我国数据开放制度引入“公共数据”概念,替代了“政府数据”这一概念。受“数据功利主义”观念影响,地方立法中公共数据的规范内涵随数源主体的增多而扩张,理论研究中更是出现了以“数据内容具有公共价值或关涉公... 在数据要素政策驱动下,我国数据开放制度引入“公共数据”概念,替代了“政府数据”这一概念。受“数据功利主义”观念影响,地方立法中公共数据的规范内涵随数源主体的增多而扩张,理论研究中更是出现了以“数据内容具有公共价值或关涉公共利益”作为公共数据的认定标准。然而,公共性或公共利益的概念难以确定,具有公共价值的数据也不一定都属于公共数据。公共数据中“公共”这一概念只能指涉数源主体具有公共性,而非指“数据内容具有公共价值或关涉公共利益”,公共数据认定宜采用严格的主体标准,以防止私主体数据被不合理的纳入公共数据范畴。公共数据与私主体数据划分的意义在于二者对应着不同的数据制度,且在制度价值、制度目的、制度构造以及制度调整对象上均存在差异,制度逻辑的分殊可以防止公共数据的共享开放义务蔓延至私人数据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政府数据 公共性 数据功利主义 数据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视域下的数据经纪人及其规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秦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176,共18页
建立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开放共享与利用对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这使得数据中介与经纪行业受到重视,其意在激发更多主体的积极性并实现更大的价值。实践中,各种社会主体均可从数据经纪人那里购买数据用以优化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但是... 建立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开放共享与利用对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这使得数据中介与经纪行业受到重视,其意在激发更多主体的积极性并实现更大的价值。实践中,各种社会主体均可从数据经纪人那里购买数据用以优化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但是数据经纪人的数据来源于何处,公众个人是否有权行使个人信息保护法上的权利,该行业是否需要加以政府规制,均值得讨论。中国通过地方试点改革并积累经验,有助于克服域外数据经纪人存在的不透明与责任缺失的弊端。未来,数据经纪人除自我规制外,还应当受到政府规制,在行业透明度、问责制等方面明确相关的规则;要进一步推进数据治理和民主的理念,为数据流通确立多元化的方式;要将数据经纪人置于多元数据流通方式之中加以规范,从而在实现数据流通的同时,确保个人信息受到充分保护。要实现数据协同、复用与融合的作用,重点不在于传统权属的确定,而在于相关规则的设计和促进各类主体以更低成本的方式访问、共享数据,从而丰富数据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经纪人 个人信息保护 数据治理 数据利他主义 数据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